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275791 上传时间:2024-08-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不断引领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各领域纷纷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数字化转型伴随着新型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相互融合,其实质是融合发展。市政府十分重视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继推出了“数字XX”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年)和XX市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从政策层面支持数实融合,明确了以数字化方式赋能实体经济。数实融合是我市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数实融合的逻辑关系(一)数实融合的基本概念。数实融合的“数”一般指数字技术或数字经济,在相关研

2、究中往往混合使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来探讨数实融合。数字经济通常被定义为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而数字技术主要指“大区云物人”、5G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本文的“数”是指数字经济。数实融合的“实”是指实体经济,关于实体经济不同学者的定义有所不同,大致上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实体经济主要指制造业,而广义的实体经济是除虚拟经济之外的其他所有国民经济总和,文中实体经济是指与新兴产业相对的传统产业。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存在一个过渡阶段,数实融合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形态向数字经济形态转变

3、的过渡过程,需要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两轮驱动。本文的数实融合主要指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业务流程、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等环节和领域的渗透和广泛应用的动态过程。数实融合能够利用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革命性重塑,充分发挥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效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二)数实融合的演进历程。数实融合大致呈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形式较为单一,二者只是简单相加,数字化要素开始少量地向实体经济渗透;第二阶段,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实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

4、,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进入快车道,并且在诸多领域数字经济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第三阶段,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已涵盖全产业、各领域,“大区云物人”、5G和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以及数字化人才等数字化要素成为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浑然一体”。目前,数实融合已成为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方式,我国数字经济也逐步进入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三)数实融合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核驱动是数实融合的内在逻辑,也是数实融合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一方面,数实融合最直观体现的是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数字经济与实体

5、经济的深度融合,通过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实体经济中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协作能力和生产效率,在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的同时,也孵化出了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形成带有数字基因的新实体经济,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数实融合充分发挥了数据这一关键生产要素的最大效应,数据作为战略性资源和基础性资源,带有重要生产力的属性。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分析,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转向数据驱动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利用数据、技术与场景应用的深度结合能够有效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向纵深推进,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倍增效应。二、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一)新型基础设施不断

6、完善。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双千兆”网络建设,不断夯实5G信息网络基础,5G网络的覆盖程度和使用效率显著提高,星火链网超级节点也已投入运行,并成功获评“国家千兆城市、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现如今,我市建有3.4万个5G基站、14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7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网络通信枢纽节点。我市还拥有东北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数据工程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和人工智能重点实险室等多个创新基础设施平台,为我市数实融合提供了技术平台支撑。(二)数字产业茁壮成长。我市数字产业规模持续增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位居东北地区前列。2023年上半年,

7、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46.2亿元,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我市广泛布局了人工智能、5G应用、智能终端、网络信息安全、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数字产业,专门组建数字产业发展公司,投资数十个数字产业项目,并出台相关政策每年拿出1.5亿元专项支持软件产业发展,对互联网综合百强企业、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和全球软件五百强企业等实力雄厚的信息技术企业的引育给予大力支持和资金奖励。(三)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是我市逐步深化数实融合,数字经济在工业渗透率持续提升。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上云用云,提高工业数字化程度。全市企业上云用云取得明显成效,每年带动全市1000余户工业企业上云,近5年政府补贴资金达到了4.5

8、亿元,企业数智化水平全面提升,成为首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示范。二是我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不断推动智能制造。在东北率先出台“灯塔工厂”支持政策,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形成了“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多个智能制造项目和园区被列入省级5G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点。三、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处于规模快速扩张阶段,但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采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治理、数字经济产业和数据价值化等一级指标和十六个二级指标形成了“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

9、,较为系统、全面、科学地测度了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划分出数字经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等四大线级。报告显示,2020年我市位列总排行榜第25位;2021年我市位列总排行榜第30位,在数字经济二线城市中排第12位;2022年我市位列32位,在数字经济二线城市中排第13位,位列苏州、无锡、佛山等地级市之后,排名呈下滑态势,形势不容乐观。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包括“大区云物人“、5G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还包括如何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平台搭建、系统协调等方面,即更广义的数字基建

10、,这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重要根基,也是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依托。我市数字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具备一定的数字资源基础,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较重、数字基建预期回报周期较长、投入较大等因素制约着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数字产业规模较小,数实融合微观基础不牢固。我市享有“东方鲁尔”的美誉,作为老工业基地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但是新兴产业尤其是数字产业存在“量少质不优”的问题,与国内数字经济强市,如杭州、成都、武汉等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数字产业发展不充分制约着我市各产业的数字化融合程度。除此之外,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不强,数字化转型缺少主动性,并且数字化转型需要较

11、大的资金和数字化人才投入,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承受高额的数字化转型成本,加剧了数实融合的难度,造成全市数实融合微观基础不牢固。我市虽有实力较强的信息科技公司如东软集团,但数量较少,也未能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公司的龙头效应和带头作用,数字产业生态有待改善。(三)缺乏数字化人才,数字技术创新不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全方位、全链条的,涉及方方面面,数实融合需要依托数字化人才支持和数字技术支撑。数字化人才既需要数字技术研发、数字化运营,还需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的生产、销售、分配、服务等各个环节,而缺乏数字化人才和数字技术创新不足、对外依赖度较高成为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尽管当前我市和全省

12、拥有众多工科类院校、科研院所,每年有大量高校毕业生,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数字技术创新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面临着高校毕业生留不住、产学研融合有待力口强、科研成果难以落地转化等难题,造成我市数字化人才匮乏和数字技术创新较少。(四)数字经济治理水平急需提升。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不同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在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企业乃至政府等各部门都会沉淀大量数据资源,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治理一直是重要课题。目前我市在数字经济治理上仍然存在一定缺陷,表现在治理体系相对滞后、治理水平不高、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不充分、数据产权归属不清晰、数据安全保障力度不足、不同应用场景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的数字

13、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等方面,这些问题会严重制约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影响数据要素发挥最大效用,最终阻碍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数实融合助力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实融合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全市上下形成统一共识,统筹做好数实融合过程中的协调规划,推广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和通用技术标准,聚焦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数据安全、普及推广等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大对5G网络和千兆光网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大数据、云计算等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打造更多数字创新设施平台,为数字技术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平台支撑,加快推广数实融合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三是

14、完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基础,推动传统基础设施与数字基础设施耦合发展,提高基础设施整体的数字化程度,为数实融合形成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二)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档加速。一是加快推进我市数字产业化,构建数字产业发展生态。通过数实融合持续巩固数字产业的发展基础,加快推动数字经济软硬件产品产业化、集群化,积极发掘数字产业新的增长极,培育优势数字产业,建设布局广泛、结构合理的现代化数字产业集群,打造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调发展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此外,还要加大数字经济聚集区和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筑牢我市数字产业的基础。二是加快我市传统产业数字化

15、转型。通过数实融合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向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深入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产业数字化试点示范基地。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融入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引导市内金融机构发放更多涉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贴息贷款,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金融支持,以此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同时,加快培育或引进数字经济领军型企业,优化全市整体的数字生态环境,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巩固数实融合的产业基础。(三)加大数字化人才培育力度,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充分挖掘我市的科教资源优势,放大产学研融合的协同创新效应和人才培养作用,将科教资源优势转换为人才优势

16、和创新优势。二是建设高素质的数字化人才队伍,不断优化调整数字化人才市场的结构,为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做到既能“育人”又能“留人三是提高数字技术创新的自主性,减少对外依赖度,结合我市的产业体系,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部门依据市场需求进行数字技术创新,缩短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促进数字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同发展,健全数字技术供给体系,为我市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四)推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加强政府数字化服务和治理能力建设,强化政府对数字经济的管理职能。二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的相关条例和政策规定,细化治理条例,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数实融合积极完善关于数据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建立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体系。三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构建数字智能监管体系,提高数字经济治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对数据产生、存储、加工、处理、分析等实施全过程、全领域的监管。四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数据要素配置效率,借助市场机制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明晰数据产权的归属,同时注意数字经济发展的普惠共享,弥合“数字鸿沟”,解决数字经济发展多层次的不平衡问题。来自材料库:O,微信,最新最全党建资料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