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专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及素养。教师要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标,综合审视高中地理课堂,将深度教学作为新型的教育理念,从多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观,引导其展开深度学习,由此转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思维内涵及品质。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进行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新时代教育需求,教师要将深度教学理念与地理核心素养理念进行高度融合,不仅可以满足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而且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
2、理教学要指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改善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地理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有着积极作用。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理论基础(一)目标分类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布鲁姆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育中学生应该达到的教育目标划分成动作技能、认知领域以及情感领域三个维度。认知领域又包含六个层次,分别是记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层次充分彰显了学习有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差异,这与高中地理教师的深度教学理念相符合,为深度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教学目标层次的划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
3、理知识和地理概念,让学生在面对真实的情境时可以将知识迁移到情境中,学会灵活运用,这可以发展学生的低阶思维。当学生将各类知识在自己的认知上进行整合,并形成具有逻辑性的整体结构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这可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二)最近发展区理论浅层教学关注学生知识量的掌握,而深度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通过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较高的思维能力。教学要超越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突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的学习难度进入潜在水平,即让学生进入逻辑形式和意义学习。在地理深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
4、趣,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策略(一)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师的教学素养对实现深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作用,高中地理教师除了要具备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之外,还要具备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师要在掌握人文地理知识、区域地理知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支撑教师展开深度教学有着重要作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可以在教师教学时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撑,如最近发展区理论、目标分类理论等。在条件性知识的支撑下,教师可以科学地制定教育目标、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然后以实践性知识为依托展开实践活动
5、,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有效运用。(二)深入挖掘教学内容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作为实施地理课堂的基本依据。在2018年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明确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及方向。教师要想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就应该深度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明确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学生所需要达成的学习成果,以此为基准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才能促进自身展开深度教学。而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现阶段的知识认知结构、地理学习需要、知识储备量等,从这些方面着手加以考量,实现教学目标的设计,才能更合理地展开深度教学。在了解
6、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后,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展开层层推理,感受地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例,根据新课标指示,本单元让学生根据示意图较为细致地阐述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解大气受热过程中各项元素的运动过程。对此,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设计本单元各个小节的教学目标。比如,针对第一小节,教师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运用图表来了解大气的成分及大气垂直分布的特点,并尝试通过画图的方式分析大气受热的整个过程,由此了解大气的来源。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小节知识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单元的理论知识,建构形成较为完整的
7、知识系统。2.整合教材知识构建系统知识体系。深度教学与浅层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逻辑形式和意义教学。地理逻辑形式教学是指,让学生基于地理各要素展开综合分析,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根据意义教学法则的指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还要引导他们挖掘地理知识背后蕴藏的内涵。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地理知识的内涵,让学生在内涵挖掘过程中探寻地理学科的本质人地关系,充分彰显地理价值、核心地理概念、研究对象及基本地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基于这几个方面整合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多维度处理。例如,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册第2 章地球上的大气包含的知识点有热力环流,这一知识点又涉及地面的保温
8、作用内容,而第5 章植被与土壤中的部分知识点与地面气温相关,基于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将第5 章和第2 章进行整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尝试将初中的地理知识与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机整合。高中的地理知识是以初中的地理知识为基础的,并且初中的地理知识更侧重学生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时也经常会遇到初中的地理知识,如经纬度知识、东西半球知识等。所以教师将初、高中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其对旧知识的认知冲突,而后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实现对知识的创造性理解及感知,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过渡到高阶思维。(三)优化教学过程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其各项能力与素养,实现更高质量的课程学习。基于此,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地理情感、发展地理能力,并将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情境应该具备科学性、真实性及趣味性,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为依托,重视情境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更好地发挥地理教育的价值。地理学科蕴含丰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这些环境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在情境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渗透地理核心素养的各项要素,加深学生的感悟,实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以自然灾害这一章节为例,本章节主要讲到两种灾害类型,即气象灾害和地质灾
10、害。教师基于地质灾害展开教学时,可以以雅安地震为背景设置情境。四川雅安时常发生地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模拟地震情境,当学生带上视觉设备后,可以以第一视角身临其境地感受雅安地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雅安所处的地理环境资料,让学生在体验雅安地震后,从各方面分析雅安地震的原因。基于教师给出的地理位置资料和自己的体验,有的学生说:“雅安处于地震带附近,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隆升并引发一系列自然效应,最终导致雅安地震。除此之外,雅安地震还属于挤压、逆冲、右旋断层地震。”在情境中,学生深入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2.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现
11、代化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可以通过设计问题、直观教学等方式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及实践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教学内容和地理思维构建问题知识链,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并基于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解决问题,这可以让学生对问题形成全面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在深度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真实性和导向性,能够涵盖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入潜在思维层进行思考。在探究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让学生之间发生认知冲突,在冲突中剖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这可以让学生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度
12、教学理论还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地理知识的相关内涵,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更具象地认知地理知识,在直观的体验中多向思考与地理相关的问题,甚至能够以地理的视角去审视生活。除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直观教学中,自己设计地理知识验证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全面分析地理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并理解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而后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采取有效策略,综合分析西北地区治理荒漠化的方案。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这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问题,通过问题链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重点。问题一: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西
13、北地区正处于荒漠化的阶段呢?问题二:我国西北地区形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什么呢?问题三:你觉得国家为什么预防并治理西北的荒漠化?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分析。问题四:请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为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教师设计了四个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及教材内容合理地回答,这样既能够确保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完成学习目标,也能保证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完成对相关知识体系的全盘建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鼓励学生自主探讨,并在必要时给予学生帮助,适当地引导问题进阶,引发学生新一轮思考。比如,当学生完成问题的探究后,教师可以抛出这样的两个问题,如绿
14、色植物在西北恶劣的地理环境中的存活率究竟是多少呢?人们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真的能够保证西北荒漠化不会再继续发展吗?借助这两个问题引发学生新一轮思考,让学生将目光不再局限于个别措施上,而是尝试寻求多方合作,以更宏观的地理学视角去看待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四)注重深度评价在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度评价。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帮助学生从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基于这一要求,教师应该整体优化评价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知识结构等进行评价,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结构进行分
15、类,然后分别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利用问题对学生的思维结构进行评价,这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维发展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展开评价,丰富学生的能力发展。比如,学生完成“西北荒漠化”这一知识点的探究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生活,针对社区生态环境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展开多元化探究,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比如,针对学生查阅的社区生态环境等相关资料制定的研究计划进行评价,判断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撰写的实践调查报告分析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根据各个小组所展开的报告阐述及交流,分析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等。从这些方面着手,实现对学生的科学评价,保证整个教学评价更有深度,彰显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以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三、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专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了达到高效的教育目标,教师要构建深度学习课堂,将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进行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