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形式PPT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形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形式PPT第七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形式.ppt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形式,一、集体的科学教育活动 是指教师根据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确定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提供活动的空间和相应材料,组织全班儿童参加的活动。,第一节 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1.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1)教师确定统一的学习内容(2)教师提供统一的材料,儿童操作(3)学习过程中教师直接指导较多,儿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受限制,2.集体的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1)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2)教师的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3)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3.集体教学活动设计,(1)活动课题的选定
2、要选择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科学知识内容选择的活动课题要贴近儿童的生活选择的内容要直观、有趣,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选择的教育内容要体现时代性选择适合集体学习的活动课题,(2)活动目标的设计,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活动目标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经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3个方面。科学知识是指科学经验的获得、初级科学概念的学习,包括通过教育使学前儿童获取周围世界的广泛的科学经验,或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例如,动物的睡觉方式活动目标:1.儿童通过了解小动物的不同睡觉方式,知道不同动物采取不同的睡觉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科学方法是指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使儿童哪些能力得到发展,形成哪些技能,学
3、习哪些方法。例如,动物的睡觉方式活动目标:2.儿童发展细致观察的习惯及能力,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等。,科学情感态度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情感、态度、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精神等的培养。例如,动物的睡觉方式活动目标:3.儿童通过探索动物睡觉方式,激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等。,动物的睡觉方式活动目标:1.儿童通过了解小动物的不同睡觉方式,知道不同动物采取不同的睡觉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2.儿童发展细致观察的习惯及能力,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等。3.儿童通过探索动物睡觉方式,激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等。,
4、活动目标表达要具体化、行为化,具有可操作性。a.行为性目标:是指一种可以用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儿童行为来表示的,描述的是对教育效果的预期,即教师在活动后,能通过儿童的行为表现,看到目标的达成程度。特点:目标表述的行为,教师能够观察和测量到。例如:“能将杯子按材料进行分类”、“能说出小兔的外形特征等”。,b.表现性目标指的是一种非特定性的、较广泛的目标。特点:并不明确儿童在学习后会产生什么行为,就像是学习的主题或情境,儿童围绕它展开个性化的各种反应。它往往描述的是个别学习者身心的一般变化。例如,“特意探究”、“喜欢吃蔬菜”等,(3)活动环境的创设,包括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的准备。在准备活动材料要注意以
5、下几点:围绕活动目标准备材料。提供的材料应具有典型性。考虑材料的结构性。考虑材料的数量,(4)活动过程的设计,由3部分构成:1.活动开始(导入活动)2.活动进行3.活动结束,活动开始,利用提问或直接命令。案例1:科学活动“认识噪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问儿童:我们每天都要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请你们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声音?哪些声音是好听的?哪些声音是不好听的?儿童可以联系自身的听觉经验,很自然的进入活动内容。,利用多种物质材料,案例2:科学活动“观察蜗牛”,教师从为儿童准备的材料入手,引起他们的观察兴趣。为儿童准备了放大镜、蜗牛。面对活生生的蜗牛和放大镜,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投入到观察探索活动之中。,
6、利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例如,利用谜语“远看像只鸟,近看像只看,晚上捉老鼠,白天睡大觉”,来导入认识猫头鹰的活动。,利用环境设置,案例3:在一个活动室内,洒一点香水,儿童一进入这间,纷纷说“好香、好香”,教师就问大家;“闻到了什么气味,你们怎么知道的?”由此引出鼻子闻到香味,教师就马上提出“认识鼻子”这个主题。,利用情境表演,例如:活动开始,由几名儿童表演一段情境,引出问题,或提出问题,然后由全班幼儿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观察、讨论、假设、实验等来解决或回答这个问题。,活动进行,进行部分是集体性科学教育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开展集体活动、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主要部分。,活动方法的设计1)根据活动目标选择相应
7、的方法。2)根据内容选择活动方法。3)根据儿童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设计活动方法。4)多种教学方法协调配合。,活动程序的设计有的活动可以从儿童动手操作开始,展开讨论分析,概括总结、复习巩固,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有的活动需要从观察开始,经过分析、对比、概括总结、层层推进,直至完全理解活动内容。,活动结束,可以采用故事式结尾、游戏式结尾等。一般建立在教师的小姐、评价的基础上,包括对本次活动所学的知识,对儿童学习过程及表现的评价。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教师都应该鼓励儿童在集体活动结束后,继续在科学角、科学活动室等地方进行探索活动。,活动延伸,活动延伸指的是要考虑这一活动与下一个教学活动的联系,这一活动在活动区
8、、日常生活中的渗透。,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参考如下步骤:,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及目标,从儿童已有的有关经验出发,或从提供给儿童的探索材料或环境出发,提出问题或简短的指令,引起儿童的好奇,激发儿童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儿童从多方面、使用多种方法和探索对象相互作用,去感知、操作、发现和思考。教师观察、了解儿童探索活动的情况(包括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等)要求和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以简短的语言、概括、小结儿童的发现,并再一次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启发、鼓励儿童在前面探索、发现的基础上,继续进一步的探索,以寻求答案或新的发现。教师观察、了解儿童的探索情况。教师
9、鼓励、启发儿童描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方法,陈述自己的发现和问题,以及在活动中的感受。教师在儿童表达、交流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和评价,包括对本次活动的知识点的小结,对儿童学习过程及表现的评价。,4.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要求,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中注意观察儿童的活动过程和特点,儿童餐具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的操作方法、
10、儿童的发现与同伴的交流情况,根据观察到的情况灵活地进行指导。(2)对于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教师要鼓励儿童表述,帮助儿童归纳、整理、通过提问、组织讨论等方式使儿童获得的零散的、点滴的经验能及时得到整理,建构初步的科学概念。,二、区角中的科学活动,1.区角中的科学活动特点(1)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玩具,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2)没有具体的活动计划和要求儿童一定达到的活动目标,但是它服从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3)教师以简洁指导为主,儿童主要与在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自由操作、探索。(4)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儿童个人或两三个结伴在一起。,2.区角中科学活动的价值
11、,(1)能更好地培养儿童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2)满足了发展水平不同的儿童的需要。(3)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3.区角科学活动的设计,(1)创设活动的空间,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2)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相应的材料(3)定期更换材料,4.区角活动的组织和指导,(1)重视儿童的学习体验,不强求达到某一知识技能目标。(2)重视个别化的启发引导,而不是集体的讲解、讨论。(3)更重视心理环境的创设,而不是直接指导。,集体教学活动、区角科学活动的关系:(1)在教育活动形式上可以互为补充。(2)在教育内容上可以互相承接,第二节 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一、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1.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概述是指教师在专门组织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以外,引导儿童开展的科学活动。2.日常生活教育对儿童学科学的作用,3.日常生活中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1)自然性(2)情境性(3)随机性,4.日常生活中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要求(1)教师要注意保持对周围生活中科学现象和问题的敏感性,在生活中丰富儿童的科学经验。(2)在一日生活中利用和创设科学情境,进行科学教育。(3)教师要关注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