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适应证管理规定.doc

上传人:小pp老弟 文档编号:7331529 上传时间:2024-09-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适应证管理规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输血适应证管理规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输血适应证管理规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输血适应证管理规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输血适应证管理规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适应证管理规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适应证管理规定.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家庄市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输血适应证管理规定 为科学、安全、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河北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一、 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三、对不符合输血适应证的用血申请,输血科不予发血。 四、急诊输血除外。输血适应证一览表项目输血适应证去白悬浮红细胞1、内科输血一般规则:(1) 血红蛋白100g/L和/或红细胞压积0.3,可不输注。(2) 血红蛋白60-100g/L和/或红细胞压积0.18-0.30,

2、根据患者组织缺氧情况、心肺代偿功能等情况综合评估考虑输注。(3) 血红蛋白60g/L和/或红细胞压积0.18,可输注。特殊情况:(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40g/L,根据组织缺氧情况、心肺代偿功能等情况综合评估考虑是否输注。(2)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130g/L,可输注。(3) 伴有心肺疾患如心肌梗死、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感染和实施肿瘤放化疗等患者,输注指征可放宽。(4) 曾有输血过敏反应史、IgA缺乏症期肝肾疾病与高血钾等患者宜输注洗涤红细胞。2、 外科输血(1)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2) 血红蛋白70g/L,可考虑输。(3) 血红蛋白70-100g/

3、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普通冰冻血浆1、 多种原因导致的凝血因子缺乏。2、大量输血、大面积烧伤、创伤、血浆置换。血小板1、 血小板计数减少和/或功能低下引起的出血。2、 有潜在性出血倾向的预防性输注。3、 大量输血患者冷沉淀凝血因子和/或和/或vWF和/或纤维蛋白原缺乏洗涤红细胞1、 对血浆成分过敏患者;2、 免疫相关的溶血性贫血;3、 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4、 新生儿输血、宫内输血及换血;5、非同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及应急措施一、输血不良反应分类(一)输血传播性感染1、输血传播性感染输血前无相应病原体感染病史,无临

4、床症状,血清标志物检测阴性。但输血后出现相应病原体感染症状,且从患者体内分理处病原体与献血者体内的病原体具有高度的同源性。(1)输血传播病毒感染(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3)巨细胞病毒感染(4)EB病毒感染(5)人类小细胞B19感染(6)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7)西尼罗河病毒感染2、输血传播细菌感染(1)革兰阳性球菌感染(2)革兰阴性杆菌感染(3)厌氧菌感染3、输血传播寄生虫感染(1)疟疾(2)巴贝西虫病(3)克氏锥虫病4、输血传播其他病原体感染(1)梅毒(2)克-雅氏病变异型(3)真菌感染(二)输血非感染性反应1、过敏反应,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局部性与全身性过敏反应。2、溶血性输血反应(1

5、)急性/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常发生在输血过程中、输血后即刻、或输血后24小时内。最常见于ABO血型不相容输血。(2)慢性/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常发生在输血结束后24h至28h,多为血管外溶血,最常见于Rh血型不相容输血。(3)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患者输血后体内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红细胞血型的意外抗体。(4)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在输血中或输血结束后4h内,患者基础体温升高1以上或伴有寒战,无原发病、过敏、溶血与细菌污染等所致发热证据。主要是由于输注了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与患者体内已有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或/和血液储存过程中白细胞释放的可溶性细胞因子等所致。(5)输血后紫癜多见于输血后5d-10d,主要

6、是由于患者体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献血者血小板上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看题复合物,导致血小板破坏。可出现外周血小板数明显减少,皮肤淤点或/和瘀斑,是一种自限性疾病。(6)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注给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在其体内存活、增殖,并攻击宿主组织细胞。可出现发热、皮疹、肝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且造血细胞减少及淋巴细胞增多等。(7)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中或输血后6h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伴进行性低氧血症,血氧分压/氧合指数300mmHg,胸部X线示双侧肺部浸润,且无输血相关性循环超负荷及输血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表现。(8)输血相关呼

7、吸困难输血结束后24h内发生呼吸窘迫,不符合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或过敏反应诊断依据,且不能用患者潜在或已有疾病解释。(9)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由于输血速度过快或/和输血量过大或患者潜在心肺疾病不能有效接受血液输注容量等所致急性心功能衰竭。可出现紫绀、气急、心悸、听诊闻及湿性罗音或水泡音等表现。(10)输血相关性低血压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1h内出现唯一血压下降表现,其收缩压下降(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40mmHg)或脉压差减少(20mmHg)。(11)铁超负荷长期多次输血可导致患者体内铁超负荷,且存积于机体实质细胞中,导致心、肝和内分泌腺等器官组织损害和皮肤色素沉着等

8、表现。(12)肺血管微栓塞由于血液成分在储存过程中,白细胞、血小板与纤维蛋白等形成的微聚物可通过标准孔径输血滤器输入患者机体后引起肺血管栓塞导致急性肺功能不全等。(13)空气栓塞由于输血过程中空气通过输血管路进入患者机体静脉系统所示。(14)大量输血相关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由于患者在出凝血过程中会丢失或消耗大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或/和血液成分中血小板及不稳定凝血因子含量随着保存期延长而下降,或/和以具有抗凝作用枸橼酸盐为主要成分血液制剂大量输注,或/和抗休克扩容时大量静脉输注晶体使患者机体残存的血小板与凝血因子含量更低所致。枸橼酸盐中毒全血及血液成分大多采用以枸橼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抗凝剂。大量输血

9、或实施血液成分置换术时,可导致患者血浆中枸橼酸盐浓度达到1g/L易引起中毒。高钾血症全血和红细胞成分中血钾离子浓度随保存时间延长逐渐增高。大量输注保存期相对较长的全血和红细胞成分时,可导致患者机体血钾离子浓度明显增高。低钙血症全血及血液成分大多采用以枸橼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抗凝剂。大量输血或实施血液成分置换术时,易引起患者血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高氨血症全血及血液成分中血氨随保存时间延长逐渐增高。大量输注保存期延长的全血和红细胞成分时,可导致患者机体血氨浓度明显增高。酸碱平衡失调全血及血液成分保存液中含有枸橼酸盐等。随着保存时间延长乳酸生成增加。大量输注时,可导致患者机体酸碱平衡失调。低体温由于快速

10、大量输注温度低于患者提问的全血和血液成分,机体体温36,使患者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加,从而影响氧在器官与组织中释放,最终导致器官与组织的缺氧状况。 二、应急措施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症状与体征:一般在输血开始15分钟到2小时,突然发热、畏寒、寒战、出汗,体温可达3841。某些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和头痛。血压多无变化,30分钟至2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78小时体温恢复正常。在全麻状态下,发热反应很少出现。 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反应较重者,将剩余血送血库和检验科进行检验。 2、注意保暖、解热、镇静。一般口服阿司匹林或地塞米松等。伴有紧张或烦燥者可口服

11、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3、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测体温、血压1次。 4、高热严重者给予物理降温。 (二)过敏反应: 症状与体征:过敏性输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立即发生。 1、轻度过敏反应:全身皮肤瘙痒、皮肤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面部)和关节痛。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重度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喉头粘膜水肿、呼吸困难、哮喘、发绀,更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有些患者可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应急措施: 1、单纯荨麻疹:一般严密观察,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或肌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布可利嗪、异丙嗪或类固醇类

12、药物。也可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ml。经过一般处理后症状很快消失。 2、重度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0mg,严重或持续者,静注或静滴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有喉头水肿时,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性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三)溶血性输血反应: 患者接受不相容红细胞或对其自身红细胞有同种抗体的自身血浆,使供者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称为溶血性输血反应。 溶血性输血反应最常见、也最严重。原因是ABO血型不合的异型红细胞输注,其次是异型血浆输注。其他原因还包括,受血者

13、同时输入多个献血者血液,而献血者血型不合;A亚型不合,如A2亚型患者输注过A1型血或怀过A1型血胎儿,产生了抗A1抗体,再次输入A1型血时,可能发生急性或迟发性溶血性反应;Rh血型不合;其他的稀有血型不合(例如Lewis、MNs等)。 (四)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症状与体征:急性溶血反应发生迅速,只要输入1050ml异型血,即可引起溶血反应。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头痛、腰背疼痛、腹痛、胸前压迫感、呼吸因难、发绀、血红蛋白尿、黄疸等;严重者,发生休克、DIC和急性肾衰竭。在处于全麻状态下,出现不能解释的手术区严重出血及低血压,可为溶血反应的唯一表现。 诊断: 1、根据症状判断分析:在输血过

14、程中或输血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腰背剧痛、面部发红、尿呈酱油或葡萄酒色,或全麻状态下,手术野过度渗血或出血不止,患者发生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均应考虑急性溶血反应的可能。 2、实验室检查:当疑有溶血反应时立即进行下列各种检查:(1)核对供者配血试管的血标本、患者血标本和血袋标签是否同型;(2)用输血前、后患者血液标本重复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并分别于低温(10)、室温(2025)和体温(37)与所输的剩余血液重复交叉配血试验;(3)立即取静脉血5ml,离心后观察血浆颜色,血管内溶血25ml时血浆呈红色;(4)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溶血后游离血红蛋白立即升高,12小时达高峰;(5)血浆结合珠蛋

15、白测定,血管内溶血后血浆结合珠蛋白可立即降低;(6)观察输血后每一次尿液的颜色或隐血试验,血管内溶血50ml时,即可出现血红蛋白尿,4小时后开始减少,血红蛋白尿可仅见于第一次尿;(7)溶血反应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8)用输血后患者血液标本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9)立即将患者血液作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红细胞碎片。 3、检查或排除非免疫性溶血反应(非血型不合性溶血)。 4、注意与细菌污染的输血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相鉴别。 5、必要时做DIC的筛先试验。 应急措施: 1、发现或怀疑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路,严密观察血压、尿色、尿量和出血倾向等。立即采集患

16、者血液标本,连同所输的剩余血送输血科进行复查。 2、迅速补充血容量。 3、应用速效利尿剂。 4、应用多巴胺。 5、碱化尿液。 6、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7、病情严重者实施换血或血浆置换疗法。 8、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进行透析治疗。 9、DIC的防治。 (五)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迟发性溶血反应通常于输血后221天内发生,多伴在输血后37天发生。 症状与体征:在输血24小时后,多伴发生在输血后37天,出现发热、血红蛋白下降、黄疸、血浆胆红素升高(以游离胆红素升高为主)。少数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发冷、寒战、腰痛、急性肾衰竭等。一般来势不如血管内溶血那样迅猛,但也可致命。 诊断: 1

17、、凡有输血史、妊娠史和器官移植的患者,在输血出现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贫血症状,或血红蛋白下降,应考虑迟发性溶血反应。 2、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可发现相应抗体。 3、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游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4、患者血液涂片,可发现大量球形红细胞。 5、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6、采患者血液标本,用蛋白酶法、或抗球蛋白法、或聚凝胶法与献血者做交叉配血试验。 应急措施: 迟发性溶血反应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明确诊断。一旦明确诊断,治疗措施就取决于输入抗原阳性的量及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症状轻者可对症处理。重者可按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处理,贫血严重者可输相应的抗原阴性血。 (六)输血相

18、关急性肺损伤: 症状与体征:常在输血后16小时内,突然寒战、发热、咳嗽、气喘、呼吸急促、发绀、血压下降。肺部听诊两肺均可闻及细湿性啰音。X线检查可见双侧肺浸润,但无心力衰竭。 应急措施: 1、发生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给氧或机械通气。 2、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滴氢化可的松20040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 3、静注利尿酸钠或呋塞米。 4、应用抗组胺药物。 (七)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症状与体征:输注全血或血液成分,尤其是浓缩白细胞、浓缩血小板,一般在输注后430天内,平均21天,多数在输注后12周,在面部、手心、脚心出现皮肤红班和细小斑丘疹,色泽暗红略高于皮肤,然后可遍及全

19、身,常伴有高热。严重者可发生全身红皮病,形成水痘和皮肤剥脱。在出现皮疹后,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腹泻可为稀便、水样便或血水便。腹泻多伴有腹痛,严重病例可出现肝区不适或疼痛,肝大、黄疸、ALT、AST、LDH等不同程度的增高。 应急措施: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MTX)、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环孢素等,但疗效不佳,甚至几乎无效。患者多因感染死亡。 (八)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输注血小板后,其数量的增加值明显低于预期值的状态被称为PTR。PTR的发生率为30%70%。PTR表现为某些患者在初次或几次血小板输注后效果显著,但在反复输注后疗效不断下降,最终导致输注无效。

20、 判定标准: 1、输注血小板1小时后的CCI7.5109/L或输注24小时后的CCI4.5109/L,应考虑血小板输注无效。 2、输注血小板1小时后的PPR30%或输注24小时后的PPR20%,应考虑血小板输注无效。 3、治疗性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判断,应该以症状的改善为主要依据,如出血的减少或停止;预防性输注的疗效判断,应以血小板数目的变化为依据。 症状与体征: 患者因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被迅速破坏而危及生命。患者出现畏寒、发热、明显渗血等症状 预防和处理措施: 1、治疗非免疫因素:出现PTR时,要判断是否有相关的非免疫因素的存在,并积极治疗。 2、输注HLA-A、B和HPA相合的血小板:如果在H

21、LA相合的情况下出现PTR,则应作HPA抗体检测,并进行HPA同型输注。 3、血浆置换:血浆置换可以较快地使受血者体内抗体下降,快速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 4、血小板交叉配合性试验:血小板交叉配合性试验能检测出HLA及HPA的不合。最好输注HLA配型和交叉配合性试验相合的血小板。当不能提供相合血小板时,可加大输注量,仍有止血效果。 5、尽量输注单采血小板、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或少白细胞的红细胞,以预防和减少同种异体免疫反应的发生。 6、在给受血者输注血小板时,应遵循ABO和Rh同型输注的原则。 (九)细菌性输血反应: 症状与体征: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污染细菌的种类、细菌毒性、细菌数量、

22、患者的原发病、机体状态和免疫功能有关。轻者以发热为主,易被误认为发热反应,重者可致死亡。死亡率高达68.7。重者于输入少量血(1020ml)后立即发生剧烈发冷、寒战、高热、烦燥不安、面部潮红,皮肤粘膜充血、头痛、腹涌、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干咳、发绀、大汗、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急性肾衰竭和DIC。亦可发生血红蛋白尿和肺部并发症。在全麻状态下患者可只表现出血压下降、手术野渗血不止等特征。 诊断: 1、检查输注的血液外观,包括颜色是否变深变黑,有无凝血块或溶血。 2、作血涂片和革兰染色。 3、未输完的血液制品留样作细菌培养,同时采取受血者血样及受血者输注的液体样品同时作细菌

23、培养。培养应同时作需氧菌培养和厌氧菌培养。对于红细胞制品,除在37培养外,还应作4和室温条件下的培养,因为有的血液污染细菌在37条件下不生长繁殖。 4、输注的血液制品和受血者血样品中培养出相同的细菌,或者从来自于同一次献血的其他血液成分制品中培养出相同的细菌,可确诊为细菌性输血反应。应急措施: 以抗感染、抗休克及预防急性肾衰竭和DIC为主。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2、应尽早联合使用大剂量、强效、广谱抗生素。病原菌一旦明确,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立即改用最敏感的抗生素。 3、加强支持疗法。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输注新鲜血液,静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等。 及时采取抗休克、防治DIC与急性肾衰竭的措施。石家庄市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大量输血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河北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做到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特制定本制度。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即为大量用血。二、大量用血必须提前1-3天提出申请,持有中级以上医师及科主任签字的输血申请单到医务科履行审批手续,医务科批准后,输血科方可备血,并做好大量用血登记。三、急诊大量用血,可先输血,然后履行审批手续。四、大量输血时为防止出血应同时输注血浆和血小板。五、临床医生要严格掌握输血指证,能少输尽量少输,能不输尽量不输,降低输血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大杂烩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