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745468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 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1中秋,对我来说,也只不过就是吃个月饼,没有多大的乐趣。这几年都是在学校过的,老师也会发个月饼以表示节日到了,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嘿,今年的中秋可不同了,节日在星期五,我可以回家过中秋了。想着一家人围着桌子坐着,桌上放着一盘月饼,然后大快朵颐,心里便美美的,只是表哥和表姐居然凑热闹说要来我家,看来我可得早做准备了。表哥表姐学问好,每次在一起,就会合起来“对付”我。表哥自诩李白,只不过人称“诗窃”,他专门改别人的诗,然后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自己的了。表姐也不差,应付应付表哥还是绰绰有余的。最可惨的还是我,他们的长处恰恰是我的短处,正

2、好这又是中秋,诗兴大发的日子啊!一放学,我就往家赶,还没进家门就傻眼了:表哥表姐早已到我家了。我几乎什么也没准备!唉,不管了,豁出去了,只能随机应变了,准备应战!我很快跑上了楼,把身上的大包小包甩个满地,然后“哗哗”地一阵乱翻书,几乎把家里所有有关“月”的诗句都抄了下来,还读了好几遍到时候把这些纸条拿出来可不好意思啊!吃过晚饭,月亮出来了,又大又圆,好一个明亮的大银盘!我们在院子里摆好桌子,放上茶水、月饼、果盘,兄妹几个围着桌子,喝茶,嗑瓜子,天南地北地畅聊。没一会儿,表哥终于熬不住了,说:“大妹,小妹,我们来玩个游戏吧!简单点,就看谁说的诗句多,前提是诗中必须带月字,怎么样?”表姐自然不甘示

3、弱,当场叫好。我也长长嘘了一口气,这个还算简单,毕竟在学校里还读过几首古诗词的,应该还能应付。作为东家,他们要我带个头,从我开始。我连忙随口说了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姐接口:“明月当空照。”表哥装出一副书生模样,摇头晃脑道:“玉梯横绝月中钩。”就这样,我们依次“接龙”带“月”的诗句:“蓬莱宫中日月长”,“行宫见月伤心色”,“泗水*昭日月”,“两表于今悬日月”表哥越说越来劲,还没轮到他说,就接了下去:“明月几时圆?”“十六!”突然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弟弟。表姐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表哥咧着嘴说:“过来,也算你一个,小子!”这一声“十六”打断了我们诗句接龙的气氛,表姐说:“

4、算了,各人作一首诗就是了,别在这儿充当诗人了!明天就要回学校了,今天可是特地回来,我们兄妹几个好久不见了,正好趁这个节日聚一聚。”对啊,听表姐这么一说,还真是!到底有多长时间没有相聚了,我还真记不清了。言归正传,表姐提议作诗,这下完了,我哪会作什么诗啊,作出来还不笑掉人家大牙!表哥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就笑着说:“你们啊,也就别在这大好月光下丢人现眼了,听我作一首就好了。”说罢,站起来面朝明月,吟诵道:“明月几时圆,把茶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夜是何节”还未等表哥念下去,弟弟就嘲笑道:“平时都要偷李白的诗,今天改行偷苏东坡的词啦!”弟弟说完撒腿就跑,表哥紧追了出去,我和表姐笑成了一团。唉,天下无不

5、散之筵席,有聚必有散。待表哥表姐走了之后,我收拾“残局”时才发现月饼一个也没动过,我笑着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只见里面有一张纸条,写着一句诗:“更入清风明月。”原来这些月饼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做的,肯定花了他们不少心思和心血这个特别又新鲜的中秋“圆月诗会”,让我难忘。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2中秋佳节,家家团圆。每逢中秋,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赏月,而我们家的月饼别有一番模样,因为那是我们家的自制月饼。哦,到中秋喽!我一蹦三尺高,飞快地收拾起东西,准备去外婆家过中秋。咔车一刹,到外婆家了,只见外婆已经洗好南瓜在等我了,我认真地洗了个手,拿起切好的南瓜嘶嘶南瓜在刨子上飞快划过,做这个大家可要当心,

6、不要划伤手哦!时间如飞箭,不一会儿,南瓜就被我粉身碎骨了。我往南瓜丝上洒了些盐,放在了一边。这时,哥哥正好买了发酵粉回来了,外婆拿出一包,撕开,放入温水中,搅拌了几下,开始往里加面粉,加到一定量后,就开始揉面了。这时妈妈也没闲着,瞧,她正在切肉丁呢,记得也要切些肥肉在里面,这样,调出来的馅才能香飘十里。当切完肉丁时,面也和好了,这样大家分工是不是更省时呢!当外婆把揉好的面盖上盖子放在一旁发酵时,妈妈则把肉丁倒在锅里翻炒起来,炒熟后,香气四溢,让人垂涎三尺。在等待发酵的过程中,我们拿出包月饼的工具,还把馅儿也拌好了。面发酵好啦!快来帮忙喽!厨房里传来外婆清脆的声音,只见发酵好的面白白大大、光光滑

7、滑的,犹如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外婆和妈妈一起把它搬到了客厅。接下来,最重要的时刻来临了,要开始包月饼啦!首先,我从面团上扯下一小块,撮成球,然后从中间开始慢慢往外捏,直到把它捏成了一个像小碗的形状,再用勺子把馅放入小碗中,最后沿着一个地方往里不停地捏,捏着捏着,馅儿就会被吃掉,小碗就变成了一个胖娃娃,只是在这个胖娃娃的头上还有一个小辫子,你要把它摘去,撒些面粉在上面,然后压成一个扁扁的饼,这样月饼的模样就出来了。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煎了,首先在锅里倒入大约大半纸杯的油,等油热了,然后开小火就可以煎了,放饼的时候一定要一个一个挨着锅边慢慢放,以防被油烫着。大概5分钟的样子就要让它们翻个身,只见它们一

8、个个金灿灿的,真像一个个圆圆的月亮。不过20分钟左右,月饼就熟了,咬一口,回味无穷,真是太好吃了。今年,我学会了自己制作月饼,在以后的每年里也都可以吃到自己做的月饼了,想必那一定比吃了蜜还要甜!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3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

9、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

10、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月

11、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_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_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4“月!”一个“月”字脱口而出。孤寂、凄凉却上心头。好一个冰凉寒心的月字,

12、好一个孤寂凄清的夜晚。举头望明月,突如其来的孤单阵阵袭来。我轻声询问:孤独的嫦娥啊,此刻你在孤冷的月宫做些什么?在想后羿吗?在开启承封的记忆吗?想当初你们的生活过得是何等的幸福美满,而如今却落到了各居一方的地步,彼此都承受着孤独和相思的煎熬。都是灵药惹的祸,你后悔过吗?这么多年你在月宫闭门思过得怎么样了?孤独的气氛总是给人压抑的感觉。看着那轮在高空悬挂的月亮,我忽然发现它似乎也不如平常的活泼爱动。缓缓的,漫无目的的在夜空徘徊。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所以它也孤单吗?也许吧。月孤单了就以徘徊的方式来消磨时间,那我孤单的时间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打发呢?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啊,就像流水一去不返,

13、但时间仿佛就停留在了这一刻中秋节。世间高兴与快乐都被冻结了么?我几乎找不到热闹遗留的半点痕迹,留下的只有孤单与落寞。整个夜空、整个世界只有孤单。“孤”从何来?是因为月的孤独?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月要孤独的时间是很丰富的。可为什么偏偏就选择这一夜呢?是嫦娥她激发孤独感的降临?还是她看不惯别人因为团聚而兴奋,不甘心自己独守月宫的孤独。因此,将月调得更大、更圆?还是她也罢,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月之孤独却赋予了诗人的无限灵感。自古诗人多孤傲,孤傲必孤独。于是,李白呤出了千古名篇月下独酌。你看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很想排谴一下胸中积郁,可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知音难觅,怎不感到孤寂,怎能不醉。苏东坡的人生失意,也就借酒发挥,对月倾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每读苏公此词,我总会不免的一笑:在月下即使是发一通牢骚,竟也能发出如此美妙的诗意来。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与月色相关的千古*,中国的古文化将枯燥成何等模样?至今,中国老百姓历来都钟情着月亮,每年八月十五月最圆,这一天是名副其实的月亮节(即中秋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看月亮、吃月饼。拿着一个难以哽咽的月饼,终于我走进了那间连月也不愿光顾的屋子里不一样的中秋节随笔作文700字5盼啊盼,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终于来了。据说中秋节是家人团圆的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