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757151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 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1许多天之前,有个妹子在这里推荐我去读一本叫做新名字的故事的书,她说这个故事的主角和我一样,自卑而敏感。其实我待读的书单已经很长,经常有朋友会给我推荐“一定要读读看的”好书。可是在读完上一本书之后,我直接让新名字的故事插队了,因为我很好奇“和我很像”的故事主角是怎样的,我也很想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看那些自卑且敏感的人的故事。在微信读书里找到这个小说的时候,我有点困惑,因为我发现这不是一部独立的小说,它是一个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二部。我从来没见过有人推荐读物会从系列中推荐缺头少尾的中间一本的。勉强开始阅读之后更是觉得有点搞不懂为什么自己要看这样

2、的一个故事,里面有莱农和莉拉两个女主角,但她们的生活背景处事习惯都和我太不一样了,我看不出来哪一个是像我的主人公。幸运的是我没有当时就放弃,而是带着疑惑把这个故事看了下去。随着故事的展开,人物心理描写的增多,莱农这个角色形象慢慢清晰丰满起来。我很意外地发现她真的很像我,虽然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家庭出身和童年际遇,我们的生活轨迹毫无共同点,但我和莱农在思考方式上很惊人地相像。这让我在看小说的后半部分的时候经常觉得寒毛竖立,我感觉莱农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不为人知的情绪,都是我在她的境遇里会做出的同样反应。我身边没有一个特定的莉拉,但事实上我的每个朋友对我来说都是莉拉。就像莱农对莉拉的感情一样,我爱她

3、们却又想超越她们,我在意她们却又苛责她们,无论她们是过得比我好还是远远不如我,我对着她们永远有一种不为人知的自卑感。社会和人际关系对我来说是很大很大的一个难题,因为我无法相信自己,我知道自己太过于渺小,所以对于别人,我无法去分辨他们的批评是出于好意还是恶意,我也无法分辨别人的赞扬是出于对我的喜爱或者是图谋。我一直知道自己的内心有某个部分像是沼泽地一样泥泞且混乱,但阅读这本书给了我机会稍微清醒一点地去了解这些混乱的源头和表现,也给了我机会从旁观察摆脱这片沼泽的可能性。对于真正有所感触的书,我很少能写出好的读后感,因为感触太多太深,反而无从说起。对于这本书,也是一样。我不能说这是非常值得推荐大家都

4、去阅读的小说,但这个故事的的确确是触动了我心底最深处的一些东西。我很懒,没有去翻找究竟是哪个妹纸给我推荐的了,总之,谢谢你。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2莱农实在是个很别扭很拧巴的人,可能因为作者是以她为第一视角的原因吧。想对她说,你也很好,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也有很多莉拉身上没有的闪光点。也为莉拉的命运感到惋惜,知识真的对一个人的命运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结尾看到又恢复了赛鲁罗名字的莉拉,开始学习的莉拉,又为她感到感动又高兴。人这一生只能靠自己,想要的东西要自己去争取,如果只是依附别人而活,不知道什么时候生活就会给你当头一棒。想成为像莉拉一样内心强大的人。这个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生死未定,都充满了

5、风险,那些不接受风险的人,那些不了解命运的人,在角落里日渐衰落。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我没能拥有尼诺,而莉拉能够拥有他。我不能追随那些真实的感情,我无法使自己打破陈规旧矩,我没有莉拉那么强烈的情感,她可以不顾一切去享受那一天一夜。我总是落在后面,总是在等待,而她总是去主动获取她想要的东西,让她激情的东西,她总是竭尽所能,根本就不害怕别人的鄙视、讥笑和唾骂,也不害怕挨打。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3这是美丽的文学作品特别动人的原因所在,当人们在阅读的时候,总能间或地、偶然地看到自己正站在那里演绎着那一段故事或倾诉着情感;又或者眼睁睁地看着你不熟悉的人物盯着赤裸裸的自己,被窥视着、被研究着,你觉得羞耻

6、却无处躲藏我们像极了莉拉脑子里聪慧和灵敏,骨子里的倔强与高傲,内心的饱满和丰盈。我们总习惯于用加速转动的头脑去目空一切,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即便是被周围的人非议和中伤也在所不惜,为的就是完成内心的圆满,于是我们伤痕累累却满怀笑意、热情与希望。我们又那么像莱拉,对万千事物惧怕且难觅方向,于是变得顺从和自然,仿佛对待世界像是对着乌云祈祷晴天,对失去的一切泰然自若,还怀着自嘲满面春风地谈论甚至是夸耀自己,有时候明明知之甚少却还能高谈阔论,展现着自己,又偷偷渴望着被人察觉,被人教育,似乎这样的抽丝剥茧才能在无趣的生活中挖掘惊喜这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两个人,又那么像我们:自由着、奔放着,却又同样的被束

7、缚着、煎熬着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4我刚看到新名字的故事这个书名的时候,想到的是安尼尔的鬼魂里女主角费尽周折从她的哥哥那里买来“安尼尔”这个原本专属于男性的名字,这本书的译者陶立夏在她的随笔集把你交给时间里写“在女主角看来它带着男性的潇洒,读音和形状都有简洁流畅的魅力,是她挣脱女性桎梏的出口,她的第一场反抗,也是她漫长而艰难的觉醒的开端。后来她将离开故土,经历痛苦的婚姻、没有希望的爱情、受疾病摧残的友谊,并积累起足够的阅历、学识和勇气来解答最开始的问题:你是谁,来自哪里。”而在书里,新名字的获得是因为莉拉结了婚,冠了夫姓,从莉娜?赛鲁罗变成了卡拉奇太太。作家荞麦在看完了书以后说“作者用极

8、其扎实的故事告诉了女人们,为什么不能太早结婚以及为什么要坚持上学读书一本真正的女性主义小说”。我想,嗯,女性主义小说,可能是讲女性友谊和命运。李静睿的小说微小的命运讲,命运既屈从于外力,也屈从于内心。以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作为个人你只能去追求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清醒,除此之外毫无他法。”我想,可能这本书会写这些。以上是我在看书之前的联想。昨天看了新名字的故事。然后,我发现这是一本青!春!疼!痛!文!学!我妈喊我吃饭的时候我刚看了一半,看到莉拉向埃莱娜讲述尼诺吻了她并向她表白从数学竞赛开始就爱她,“已婚的闺蜜和我喜欢的男生在一起了”这个最狗血的情节终于开始了。吃饭的时候,我妹妹讲她的女同学有一回

9、碰见初中同学邀请她去看电影,看电影的中途转过头来亲了她,女同学感到错愕因为那个男孩子有女友并且和她是同班同学。我感到好笑,尼诺和老师的女儿交往,吻过埃莱娜,然后又向莉拉表了白,青春期的故事总是这样相似。埃莱娜伤心估计也不只是因为发现喜欢的男孩子是个轻浮的人,更是因为这个轻浮的男孩子的表白对象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聪明又敏锐的好朋友。莉拉在婚姻不顺的情况下怀孕,又流了产,出轨了尼诺,埃莱娜伤心之下失身给了多纳托(尼诺的父亲,一个虚伪的油嘴滑舌的中年男人),埃莱娜决定远离莉拉和尼诺的生活好好读书,这些情节全都在作者写出来之前就猜到了,埃莱娜失身给多纳托这个情节我在看“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的

10、时候就猜到了,这个我全书最讨厌的人物最终一定会得手的。为什么会都能猜到,因为太套路了莉拉的人设就是不折不扣的玛丽苏啊,即使没在读书也能在这方面轻易秒杀坚持读书并且成绩好的埃莱娜,干了一辈子鞋匠的父亲和哥哥设计鞋子都没她厉害,她一出手肉食店的生意噌噌地往上涨,所有客人都在和她谈话后如沐春风,她随便搞一搞就把她挂在店里的婚纱照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所有同龄女性都嫉妒她,几乎所有同龄男性都爱她(莉拉曾经离开斯特凡诺去和尼诺住在一起,后来恩佐去把她劝回来的时候向她表了白,又是“从开始我就爱你”),这样的设定真的不是玛丽苏光芒照大地么书里的情感关系都复杂成蜘蛛网了,比小时代还要乱两三倍吧,谈恋爱简直是排列组

11、合式的,随便怎么连连看都对。看到昨天晚上十点,还剩七十页(总共480页左右),等下一本出了再看了。作者是写得很好啦,可是情节感觉就是初高中听的八卦的集合体啊,早就听过了,真的没兴趣了感觉女性友谊那种相互汲取力量和嫉妒并存的情感很能理解,类似的故事也曾经在身边的同学朋友身上发生过,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总觉得这样的成长小说还是和自己的成长故事有距离,即使埃莱娜那样力图通过读书来走的更远摆脱家庭的影响试图不再重复母亲的生活几乎是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缩影。至今为止觉得真的在写我们这种没有什么故事的女同学的生活的只有曾良君新名字的故事读书笔记个人书评5埃莱娜,一个来自贫困家庭天赋不高但是关键时候总是可以做到

12、极度自律、努力的人,在几次面临升学考试,决定命运走向的时候她能让自己从与莉拉的混沌世界中抽离出来,所以她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更好的未来。但她始终不知道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好的人生,她内心深处佩服莉拉勇于斗争的个性,很多个时候她甚至觉得莉拉所经历的一切,不管是面对斯特洛凡对她的变态行为的抗争与忍受,还是放纵自己、背叛丈夫的跟尼诺在一起享受激情与爱。埃莱娜觉得莉拉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而自己只是一个为了与莉拉一样有着丰富生活经历而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比如和不爱的人安东尼奥谈恋爱;在海滩上把自己的初夜给了一个让自己觉得恶心的老男人;她做的太多错误的决定和行为都是源于内心与莉拉的对比。她从小就在莉拉的世界迷失自己,这是可悲的。一方面她为自己考上大学,离开那不勒斯那个封闭的城区走进比萨而感到新生,另一方面她在熟悉了大学生活后又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又回想起了莉拉,觉得那个城区里莉拉身上发生的一切才是一个人该真正体验的人生。她成长的过程在别人的影子里被反复推敲、揉碎又重新拼凑。这一切都源于她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做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