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778219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2、(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杨广)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地位)4、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意义)隋朝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2、隋朝灭亡。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7、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8、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历称“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说明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9、我国历的女皇帝是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才。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10、唐玄宗 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3、。(唐玄宗任命姚崇为相)11、 唐朝饮茶风俗流行,唐朝陶瓷业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1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13、唐都长安是当是世界上的城市。 长安城内 坊 是居民区,市 是商业区。 14、隋文帝 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 时设置 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15、唐朝科举制度逐步完善,以进士 和 明经两科最为重要。16、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唐太宗 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 开创 殿试 和 武举,唐玄宗 时 诗赋 成为进士科考试重要内容。17、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

4、年才被废除。 18、科举制影响:1.政治上:科举制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教育上: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读书风气盛行。3.文化上: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 唐诗的繁荣。19、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 “和同为一家”。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20、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2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文成公主入藏意义)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22、隋唐对外交往特点:交

5、往活跃,与亚、非、欧国家,都有往来。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对外政策:对外开放23、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华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事件:鉴真东渡。意义:促进中日友好交往。24、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 天竺(印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和我国新疆的重要典籍。鉴真和玄奘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了中国文化。25、列举出隋唐时期我国名列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答: 隋 朝 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的城市。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唐 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

6、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隋唐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用于战争。26、唐朝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称“颜筋柳骨”。27、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是彩塑和壁画。 28、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29、960年,赵匡胤 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宋真宗时,和辽签订澶渊之盟,宋给辽岁币,双方保持和平局面。30、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 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银川)。宋给西夏岁币,向宋称臣。31、12世纪初,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 金,定都会宁(后迁都中都) 32、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

7、皇位,定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 33、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郾城大捷),收复许多失地。后被秦桧所杀害。3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35、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是重要粮仓。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36、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37、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天下冠”。江浙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

8、,很多来自江浙。38、宋朝是我国瓷器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的瓷都。39、南宋时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40、北 宋前 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41、北宋初年,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后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在(民族融合的表现)。对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后来衣饰精美华丽。说明经济发展和奢侈之风盛行。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传开。 42、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43、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

9、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 节为元旦,最为重视。44、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统一蒙古。45、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抗元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元朝是中国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中央政权。46、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著作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7、为便利南粮北运开凿两段新运河:通惠河和会通河,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元朝。元政府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

10、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台湾(琉球)的管辖(设置澎湖巡检司)。48、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汉族人迁到边疆,开发边疆;边疆少数民族迁到中原和江南;原先迁到内地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融合一样;形成一个新民族-回族。49、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原料:粘土。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50、战国的“司南”,是世界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指南针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

11、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1)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也称老子由弟子整理)。(2)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指导思想,最终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的统治局面,即“文景之治”)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