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778232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知识要点1.西晋的兴亡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316年西晋灭亡(匈奴人所灭)317年司马睿建东晋,定都建康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东晋灭亡2.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汉末年,内迁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作用: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3.淝水之战(前秦-东晋)(1)时间:383年。(2)结果:东晋大败前秦。(3)意义: 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4)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5)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4.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1

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2)北方人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 的生产技术。(3)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成就:(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2)大量荒地被开垦为良田。(3)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4)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难点解析1.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皇帝智力低下;第二,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

3、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利用西晋内乱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2.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从前秦方面来看,前秦的军队成份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它民族不满前秦氐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氏族贵族的统治.秦军中的汉人更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取胜的重要条件。3.宋书里描写的南朝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

4、,贫富分化程度也很低。宋书所描写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这里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重点考点1.东汉末年,内迁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的内迁有什么历史作用?(匈奴,鲜卑,羯,羌,氐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2.淝水之战的作战时间,作战双方、结果、意义和影响。(383年,东晋与前秦,东晋打败前秦, 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3.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重要影响。(见知识要点)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后来统一了黄河流域。礼乐制知

5、识点产生朝代:西周简介:礼乐制是区分社会等级,维护高低贵贱秩序的制度。是西周是维护等级的工具、是宗法制的抓手。意义:维护政治的安定,保证社会的和谐,有深厚、久远的文化影响。五礼:吉、区、嘉、宾、军五类。吉礼,祭祀鬼神,祈求福禄之礼,凶礼,丧葬凶荒之礼;宾礼,迎定朝聘之礼;嘉礼,饮宴婚嫁之礼;军礼,兴师动众之礼。指南针知识点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国魏时,马钧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盘.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已使用针盘导航.指南针的发明,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极大作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九课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