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天瑞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778461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子天瑞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列子天瑞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列子天瑞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列子天瑞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列子天瑞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列子天瑞文言文阅读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子天瑞文言文阅读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列子天瑞文言文阅读答案 列子天瑞文言文阅读答案林类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 “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

2、,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睾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

3、下失家,莫知非也。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选自列子?天瑞)【注】 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圹:坟墓。徼:求取。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著作之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适卫 适:到;往B.逆之垅端 逆:阻挡C.子贡闻之,不喻其意 喻:明白;了解D.矜巧能,修名誉 矜:夸耀;自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4、生无所息 某所,而母立于兹B.君子息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面之而叹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乃仰而应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下列叙述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C.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D.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

5、的休息和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和谐安宁的状态之中。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4分)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4分)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4分)答案:1.B( 逆者,迎也)2.B(A.“所”和动词结合,名词性结构/名词,处所,地方;B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C代词/主谓之间;D修饰关系/假设关系)3.C(“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所)失的,这两种人都不值得赞扬,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4(1)您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

6、又不争取时间,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已经死到临头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勤行、竞时、妻子、句意)(2)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胥、惫、佚、句意)(3)、而世上的人却赞扬一个,反对一个。只有圣人才知道什么该赞扬,什么该反对。(与、知所与、去、句意)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第一,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分别是论点、论据、论证。只有懂得这种文体的*要素,才可能知道如何下手。第二,知道议论文的文体框架结构是如何的。议论文都是以提出问题,进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按照这个框架逻辑去阅读,就能够让我们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图了。第三,开始

7、答题时先判断是否是议论文文体。掌握了议论问的要素和框架,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面对的是是否是真的议论文了。第四,先阅读问题,再带着思考有针对性的进行快速阅读。这样可以加快答题速度,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答案的可以先行做标记作答。第五,快速找到*的三要素,疑难问题先行跳过,不要停止全文阅读。在阅读全文时,找到*的要素和框架,对于比较难作答的题目可以进行二次阅读和思考。第六,结合作答的问题,第三遍快速阅读核对答案。做题千万不要大意失荆州,如果时间还充裕,可以回头再看一遍有没有答偏题了。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中人物身份、地位通过外貌、语言、行动揣摩人物心理注意小说活动的历史背景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通过以上四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另外,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答题方法:是的例如:某某是一个敢爱敢恨、勇敢执着、爱憎分明的农民形象文言文阅读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