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收获600字五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781664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尔登湖》收获600字五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瓦尔登湖》收获600字五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瓦尔登湖》收获600字五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瓦尔登湖》收获600字五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瓦尔登湖》收获600字五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瓦尔登湖》收获600字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尔登湖》收获600字五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瓦尔登湖收获600字五篇 瓦尔登湖收获600字1这是一个愉快的早晨,我还依稀记得昨晚的那个梦,仿佛一个人漫步在瓦尔登湖畔,“沿着硬石的湖岸走”,“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在这偌大的空间里,只有我一个人,是的,只有我一个。这地方是宁静的,却又不那样绝对。伴随着风而来的是森林守护者的呼吸声,沐浴在大自然之中,嘴角似乎也不自觉得微微上扬。人们常以为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是寂寞的。然而,他却从不觉得寂寞,也一点也不受寂寞之感的压迫。相反地,他却因为这一份寂寞,享受着陶醉于大自然的乐趣,获得了诚恳的生活态度,并满足了他对于思想的热

2、爱,当然,也在这寂寞的生活中写下了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瓦尔登湖,为世人留下了纯净的精神礼物。我欣赏他,因为,寂寞,在人们眼中似乎并不是件好事,似乎没有人不怕寂寞,但在梭罗的心里,一个人的生活却是种享受,在这种享受中达到精神和心灵的升华。他的生活信条是人们应当尽可能的降低物质欲望,而将精神追求作为第一要义。甚至人们因此将他奉为“隐者”,然而,我不认为称他为“隐者”是恰当的,因为他仅仅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罢了,而这恰恰又是人们所做不到的,也便成了“稀奇”。难道这种坦然不羁的生活态度不值得被称为幸福的寂寞吗?我不禁要问:有人赞扬过“寂寞”吗?有人欣赏过“寂寞”吗?我曾经站在人群中,不知道要上

3、哪儿去,也不知该跟谁走,无限的迷惘,然而因为周围的人们无时不刻地以肢体动作提醒我往前走,又不得不随波逐流,心中倍感寂寞。我想,一定有人和我一样曾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眼中的寂寞不都是与伤感相伴而来的吗?然而梭罗却说:“什么也不能正当地使单纯而勇敢的人产生庸俗的伤感。”我愣了愣,却想到自己并不单纯,也不勇敢。尽管自己并没有那般高尚,但只要浸润在大自然的恩泽下,眼中心中全是美的享受,即使一个人,又怎样?寂寞也是种幸福啊!想象同梭罗一样,自己的地平线全给森林包围起来,专供自己享受,拥有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我的世界。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活在都市里的我们,不正是日夜想着能有一方属于自

4、己的田地吗?我们在这充满是非的社会里摸爬滚打,不就是为了追寻那个心中的理想世界吗?我羡慕梭罗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并且可以那样地确信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热爱。我向往他的这一份寂寞。仿佛是人类中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人,从没有一个人在夜里叩响他的门,难道这是可悲的吗,我不以为然,就好像这世界的开端或终结,多么神圣啊,而我就仿佛正是这个幸运的人,见证着这一切,这份寂寞对于我来说就是种幸福。而梭罗,应当就是那个敢于选择生活的第一人,他的寂寞孤独,我不能想象,但我想当他得知因为自己而有更多人敢于面对自己的生活时,他应当是倍感幸福的吧!其实,我们都知道太过优秀的人是寂寞的。例如塞缪尔约翰逊,英文大字典是他花了八

5、年时间独自完成的,也就是这个作品使得作者成为编纂英文词典的第一人。再比如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在没有人烟的荒岛上,他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到一个精明而饱经沧桑的成年人的经历,赞颂了人类的力量及清教徒的毅力,正面塑造了英国文学中第一个资产阶级开拓者和殖民者形象,试想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和寂寞!每当我想到这些和梭罗一样与寂寞相伴的高尚的人们时,便由衷地感到,这样的寂寞更是奢望的幸福,不仅仅因为寂寞为他们带来的成就,更在于寂寞已成为他们人格魅力的一部分。想到这里,“寂寞”,向来黯淡的二字,好像多了点温热的光晕。毕竟,只有一个人真正地执着于自我的追求时,才会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真切地感受到没

6、有知己的寂寞。然而,这样的寂寞却也是种思想的升华,正如梭罗所说“只要我们的心灵有意识地努力,我们就可以高高地超乎任何行为及其后果之上;一切好事坏事,就像奔流一样,从我们身边经过。”那么,“寂寞”,我们有何理由不把你看作是上帝赐予的幸福呢?啊!大自然,我多想投进你的怀抱,可是,面对冷冰冰的现实,理想还是只能暂搁一边,像梭罗那样在瓦尔登湖享受寂寞,恐怕离我太遥远,那实在是奢望的幸福。我只能走在现实的大道上,追着也许是无法触碰的梦,哪怕是随波逐流,只要偶尔可以停下来,想一想心中的瓦尔登湖,做一回寂寞的人,便足矣。这一份寂寞浸润着喜悦,有着一丝丝甘甜,你不想品尝一下吗,都市里忙碌的人们?听,寂寞在歌唱

7、,啦啦啦啦啦啦瓦尔登湖旁的一抹抹绿色染着她的影子深深地埋进我心底。瓦尔登湖收获600字2当一本书清新的空气渗透脑海,恰如月光下的倒影寂寞环绕,那又是一种战斗,战斗在尘世中的寂寞自然里。瓦尔登湖的品读,总觉得地点不够好,每次翻阅,总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似有一堵墙,让我不明白作者的用意,却又觉得如此得体,这一种感觉就像是熟透了的柿子从树上掉下来,烂透了!直到有一次,与朋友争执被骗,躲在窝里再次翻阅,只觉每种生命都是一个悠哉的精灵,畅快与满足之感油然而生。寂寞的书自然有寂寞的读法,也许只有一个人的心真的可以静下来的时候才能读出这本书的滋味。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懂了,只是觉得,好美。幻想了一下

8、作者的瓦尔登式生活,天作棋盘星作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或许作者不感到寂寞,因为他可以举杯邀明月,飞鸟相与还,大自然就是他的无穷无尽良友,清风作伴,任尔春水东流。只是在我看来,未免有些许恐怖了,终日难见人影,就是“辟谷”也受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孤寂,人终究是一种群居动物,或许人们可以有鲁滨逊的坚毅,但极少能忍受闭关锁国的“百年孤独”。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作者在这一寂寞中寻找自然的弦律,书中那个留下痕迹的小动物描写令我神往,晨曦出黄昏归,却发现有貌似小松鼠留下的问候,何等惬意与满足?恐怕陶渊明知道了也非得羡慕不可。正是这份寂寞,给了作者格外敏感的感觉与美好的.想像,纵然雨中漫步,四处飞舞着的也是

9、自然的朋友,可以说作者甚至可能将一个水分子幻想成一个水精灵,倾听着它们在和风细雨中的律动与笑声。这种极端的联想令作者深深爱上了自然,因为它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并且仁爱有情,这就是作者寂寞的寄托了。在对世事的抵触中,在对大自然的满心欢喜时,作者笔下的每个物体,都被赋于了生命的脉膊,就如诗经中的“霭霭停云,蒙蒙时雨”一样,即使云雨也有了各自的喜怒哀乐,作者自然沉醉其中,“泌之洋洋,可以乐饥”之下,一切烦恼皆烟销云散了。生活就如同一场梦,只不过每个人的陷入深浅不同,作者以梦视人生,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幻想,这是一种对世俗的妥协与退避,这也是多少隐归山林之人的想法,当一个人面对一个社会的规则,而且这个规则在

10、当时又是无可厚非的时候,他没有凌驾规则之上的实力,却又不愿在规则下低头,就只好跳出这个规则,那就只有跳出这个社会了,听起来这多少有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仙风道骨,只可惜却带着满腔的愤懑。作者跳了出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表明,跳出来是可以很好的生活的,只是不知道是作者小视了自己的品质,还是高估了社会的品质,他的书并未一片大好,他的事也没被标榜,或许只有在一干寂寞的人打发寂寞时,看一下他的书,之后惊叹:呀,这种生活真好。之后,寂寞的人不寂寞了,也就放在书柜中封存了。作者笔下的动物即使再生动,大多数人也无非说一句:写得真好。罢了。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还是喜欢规则的,即使穷一生之力,毕其功于一役,

11、也还是想抓住规则。作者倒也给了人们另一种规则:自然规则,日出而作,日落而眠的悠闲,抚月吟夜雨、随日荡清波的自在,这的确是一种好规则,唯一的缺点就是孤寞人少。可万一人多了,不知道作者是否想过,再完美的规则也抵不住人多,这就是一个悖论,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作者的寂寞是一瓶封存的老酒,愈浓愈香,只是读者偶尔才能从书中呷上一口,虽回味悠长,却无可奈何,无法贮酿,但就是这么一小口,就如一句精简的诗句,令人终生难忘。就是这么一口酒,值得任何人去品尝。瓦尔登湖收获600字3一百六十多年前,一个叫大卫梭罗的美国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三年光阴,独自一人建造了小屋,并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最后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散文集瓦

12、尔登湖,瓦尔登湖深深影响了一代人,许多伟人也拜读了此书,时至今日该书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影响深远。此书也入选了美国国会图书馆评出的“塑造读者的25本书”。这本书写成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作者竟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特立独行,怀着一颗质朴纯真之心踏上了这样一段非同寻常的旅程,这种勇气和魄力令人无比钦佩,而在梭罗心中能存有这样的不带有一丝一毫受世俗之气污染的纯净思想更是让我肃然!这澄明的思想如同一阵清新长风掠过所有读过此书之人的心际,不禁让人为之精神一振,他要让人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质生活外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就是可以带来无比快乐的简朴生活!物

13、质生活确实很诱人,有了钱财便好象可以为所欲为,有华丽的别墅,有高级的私家车,有丰盛的饭菜,有夺目的衣裳和珠宝等等等等,于是人们都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财富,有了可观的钱财后还想得到的更多,永无止境,直到他老之将至之时,他才会意识到在他的一生当中他充当的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渔夫整日以打渔为生,每天只打很少的够吃一天的鱼便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一天一个有钱人见到他在懒洋洋地晒太阳便过去批评渔夫好吃懒做,有钱人说:“你怎么不去搞水产养殖?过几年那可以赚多少钱啊!”渔夫说:“赚那么多钱干什么?”有钱人说:“这样的话就可以不用每天出海打渔了!”渔夫问:“不出海打渔了那我每天干什么?”

14、有钱人显得很骄傲的说:“你就可以整天很悠闲的晒太阳了!”渔夫说:“我现在不就在很悠闲的晒太阳么?”有钱人语塞。一般而言,我认为能愿意这样过隐逸生活的只能是东方人,而且现在我甚至怀疑现在的东方还有没有这样的隐士存在,仿佛这样的人物只能活在遥远的古代,时常的我就这样想,如果我生活在古代,我愿意过那种山林生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群山葱葱,幽径模糊,山湖静寂,紫雾腾腾,孤舟寒江,冰雪淅淅,想想就让人心醉!可是,能无忧无虑地过这种生活的人真能存在么?古代那些隐士大多是在官场不得志的士大夫,寻常百姓哪会有这份闲心,家有老小,能够抛开他们由着自己的性情去游历江湖吗!显然是不能的

15、,所以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今要想过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还真是不切实际的,瓦尔登湖的作者大卫梭罗也只是过了三年的山林生活便又重新入世,即便是如此这段经历也是弥足珍贵,试问有谁能花三年的光阴来尝试这种简朴生活并能够富有情趣地刻录下来自己的心迹?哈丁曾说过瓦尔登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梭罗对于瓦尔登湖的热爱,对于小屋的热爱,对于山林的热爱,对于林中小动物的热爱,对于大自然万物的热爱,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操!读这部书时我经常尝试着把自己放在梭罗的位置上,我感到在那时我才活得真诚,没有了矫揉和造作,

16、书中所有的事情都那么自然,所谓的心灵净化就是指这个吧!更让人叹服的是,每次读后都会有全新的感受,平淡的语句中涵藏着最深沉的哲思,很多地方必须得反复读才能体会得到其感情的丰厚!瓦尔登湖收获600字4再一次合上瓦尔登湖,似乎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把我满脑子的杂想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读“透”这本书,我所能感知的、体会的,不过是皮毛罢了。说起来,这本书与我挺有缘的,它是学校颁发的奖品。但当时得了一等奖的奖品才是这本书,而我是二等奖,不知怎的,阴错阳差,辗转之中这本书到了我的手上,我也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的代表作,写于19世纪美

17、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贪婪的人类疯狂地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身处欲望旋涡中的人们难以摆脱,欲望创造了一切又毁灭了一切。身处这样的环境下,深受爱默生自然主义影响的梭罗,只想亲近自然,回归本心。这个身材不高,但很坚实,有着浅色的皮肤,敏锐的五官,看起来似乎有些严肃的梭罗,这个被同时代的人认为是一个行为怪异的偏执狂梭罗,真的逃离了城市的喧嚣,搬去了瓦尔登湖畔隐居。他自耕自食、真正地去体验了极致简朴的和接近自然的生活。瓦尔登湖有点像游记,又不是真正的游记,他写的无非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是一本极其私人化的书。如今有些人则将私人化写作当成是一种认知狭隘的表现,但我却认为这种认知才真是有点狭隘了。哪一个人写作的

18、初心不是为了写出自己的想法呢?而每个人的想法都不相同,*的表达与深意自然也有所不同,私人化写作也是其中一种。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有狭隘之说?作者在去那里生活后,首先亲手搭建了一座木屋。那座木屋仅仅十几个平米,这意味着他没有足够的生活区域,各种生活区域不能明确区分,他需要在床上活动甚至吃饭,设施也相当不完善。最特别的地方便是他的木屋以及他的生活完全向公众敞开。他从不锁门,过路的人甚至动物都可以自由进出,屋中的食品和用具随便取用,即使他并不在家。在梭罗的木屋中,新鲜有趣的玩意儿随处可见,趣味无穷,给人温暖和快乐。这段短暂的逃离,使平时远离俗事的他用起工具来像一个合格的农夫,他只用两只眼睛估算两棵树的

19、高度,结果都能十分准确;他也能像一个牲畜贩子一样估计出一头牛或一头猪的重量。这些看似俗而且粗笨的工作,使他真正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乡村生活让人保持了淳朴,而这是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它让人活得不虚标,能够控制贪欲,懂得知足。最重要的是享受生活中的细节,能够细细品味大自然的馈赠。梭罗在这本书中记载的是他的小日子,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但又烟火味十足。他让自己慢下来,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再反过来看我们的日子:早出晚归,忙于谋生,有一点闲暇的时间就泡吧、玩手机、聚会,仿佛日子于我们而言,就是日复一日单调的流水账。一切的欲望,无论是贪食、好色或是追求财富,都只是同一个东西,一个贪心不足的胃口。当一个人忙于俗

20、务时,便会忘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或者根本顾不上精神境界。工业革命,商品革命,将文明进程推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人与自然应该怎样亲密接触呢?“精神”应该怎样加快脚步,去追赶上物质的进步呢?这是一个大命题,也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命题。瓦尔登湖中的很多语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每一句话都能引起我的深刻反思。如“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是啊,只有当自己明白,认识自己,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但大多数人往往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却忽视自己不知道什么,这也算是一种悲哀了吧。“所谓的听天由命,是一种得到证实的绝望。”在当代生活中,很多人都相信“锦鲤”这

21、一说法。所谓“锦鲤”,就是变相地听天由命,是自己不做任何努力,光靠想象甚至是幻想来渴望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消极的手段。只去仰望星空,却不脚踏实地,你永远也不会走出这个绝望!因而,改变命运并不是傻傻地等待,唯有努力,唯有改变,自己的人生才能被自己牢牢地抓住,才能被自己主宰。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本书,有人觉得它太静了,不符合自己的品味;还有一些人,是为了吹嘘,为了炫耀才去阅读。真正能读懂这本书的人,能全身心投入这本书的人,消耗的不仅是时间与精力,更是要降低自己的欲望,然而有几个人能去做出这个改变,走到这个地步呢?如果你有时间,不妨也读读瓦尔登湖这本静悄悄的书,走进大自然鸟兽草木之间,从而获得一

22、种简单、独立、大度和充满信任的生活,不断走向更高的生命境界。瓦尔登湖收获600字5阳光透过细密的树叶,被剪成细碎的鎏金洒落地面。树上,松鼠吱吱叫着,捧着一粒松果,睁着天真的小眼睛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树下,鹧鸪领着它的孩子在悠闲地散步。地面上,有一只褐色的蚂蚁,就好像是一个强盗,正拽着一只长有透明绿翅的、仿佛是一个公主的昆虫,在艰难的行走。不知在安徒生的眼里,这又会变成一个怎样的童话。林边,湖水荡漾。风陡然向东拂过它不透光的表面,直到吹皱那远处鲜活的水面。光辉灿烂、缎带似的水在阳光底下闪耀,光溜溜的湖面上洋溢着欢乐和青春。没错,这就是梭罗独居的地方,被称为“世界上最修心的地方”瓦尔登湖。翻开书,无论你的内心多么浮躁,这时都会安静下来,连空气都变得像书中森林里那样:清澈、湿润、流畅,有股沁人心脾的薄荷的静,绿的香在瓦尔登湖的湖畔,梭罗的小屋中,茂密的树林间,我品味到了精神上的宁静与优雅。记得歌德说过:“只有把自然当人一样看待,当我们的精神状态、喜怒哀乐与自然完全一致,我们所爱的那双明眸中的亮光与早晨清新的空气浑然一体时,我们对往事的沉思与森林有节奏的喧声浑然一体时,大自然才会以其全部力量作用于我们!”相信远离喧嚣的梭罗,正是有了大自然的力量,才写出了这部100多年经久不衰的奇书吧。在物质横行的年代里,能读到瓦尔登湖这本书真是幸运,我的内心,如瓦尔登湖,平静、安宁、优雅、超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