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804469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 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1有人批评我为什么痴迷于科举考试?尤其是那个吴敬梓。你们是不知道当时的社会风气啊。是社会风气逼得我非考不可。就说我的老丈人吧,我只中个秀才的时候,骂我是癞蛤蟆,骂我是现世宝,所骂语言无所不用其极。我也是堂堂男子汉,我心里很生气很委屈。但是他就是等级观念特别严重,瞧不起我。我在他面前弯腰作揖瞧见他又晃晃的衣袖和裤子时候,心里暗自发誓,我要做人上人,我要这老家伙在以后发达的我面前温顺如狗。我去赶考了,怀揣着我的不屈不挠的雄心和金光闪闪的梦想。你是不知道,那些村民多么的冷漠,因为我只不过是个穷秀才而且是绝对不可能中举的穷秀才。也不知道是哪个现世宝传出来的,说

2、我考中秀才是主考施舍给我的名额指标,结果呢,这些个村民断定我不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他们冷冷的待我。我去赶考这三天,家里没有米吃,隔壁的王家知道我的妈妈和我的老婆正在忍饥挨饿,也吝啬的不施舍一点米面。而且王家的第八个儿子,也就是王八,还口口声声的说:“范家小子是神经病,整天忙活着猴子捞月亮的事儿。”我回到家看着饿得眼睛都看不见的妈妈和有气无力的老婆,我就悲从中来,恨从心生。我一定要赶考胜利,不然的话在这趋炎附势的社会里就不会有我生存的机会。我每天晚上都在做梦。做着中举人的梦,我梦见中举之后我的老丈人对我如春风一样温暖;我梦见村里的人们对我如夏天一样火热。原来的家乡贵人与我称兄道弟,并且开始与我合

3、计如何编织新的升官发财的人际关系网。我一定要中举,因为:“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我一定要中举,因为在这世道里,银子是友谊亲情爱情这些娇艳花朵的雪白的土壤,银子是微笑尊敬夸奖这些美丽花朵的结实的枝干。我厌恶这样的社会,我也没办法,我只能适应它。吴敬梓呀,你如果是生活在我家,你就是我,我丈人就是你丈人,我邻居就是你邻居,你难道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2今日学了范进中举一课,虽说前几次读的时候觉得烦琐的很,只不过是些描写罢了,但读的次数多了,方才体会到吴敬梓的用心。有人说这是一部喜剧。当然,文中人物滑稽的动作、表情、神态都刻画的惟妙惟肖,也确实会让人不禁大笑,再加上最后大团圆的

4、结局,就更证明了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喜剧但大笑之后,却也不得不去挖掘*所包含的更深奥的意味。范进在中举之后就疯了,口中还不时地说着:“噫,好了,我中了好了,我中了”。他独自跑到一个破庙中,在路上又摔了一交,沾了一身黄泥,甚至都把头发摔散了,蓬头垢面的。然而这时也不忘说:“好了,我中了”从这一点看来,他又是那么可悲,可悲的不是那让人不堪入目的外表,而是他早就失去了的灵魂。他只不过是那个时代中众多科考文人的一个,而他也很具代表性,那时的人们把自己的一切希望都放在了通过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上。科举考试,的确束缚了人的思想,也包括人的灵魂和自由。为了自己的幸福人生,他们不得不去十年寒窗来换取后半生的荣华

5、富贵。那么我们现在呢?在审视过去那个时代的死板的时候,又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现在的教育和那时候没有什么区别呢?是的,虽说我们现在的个性可以张扬,但是我们又拥有多少自由呢?每天11门课程,学得人头大,更可怜的是,每天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竟然成了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在政治课上,我们也曾学过:当今社会,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发现教育,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语文可上,我们学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修辞之学使人善辨似乎我们现在是在充实自己。也许吧!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3我在这个暑假读了儒林外史的其中一篇范进中

6、举,这个故事讲的是范进中举后一系列表现和家人变化的故事,即带给了我们欢笑,又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深思。这个故事是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其中一篇,故事描述了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我主要讲范进,他是一个科举制度的受害人。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首先,他是一名博出名的人。范进在之前的科举考试中都屡遭屡败,但他依然坚持考试,直到五十四岁中了秀才。后来,他去考乡试,却被家里人拒绝,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考试,不理会家人。最后,他中了

7、举人,却喜极而疯,不是喜极而泣。很明显,他根本就不是为了成绩而读书的,而是为了博出名而读书的。这些人,如果真的考了好成绩,那只能是碰到好运到的吧!其次,他是一个迂腐无能的人。家里穷得无饭吃,范进手足无措,要等母亲“吩咐”,才慌忙出去卖鸡,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东张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鸡卖出。看得出来这个人只会读书,不会做事,跟无所事事没什么区别。他考出来的好成绩,可能也只是碰到好运气的结果。如果他能够改变那种无能的情况,那么喜极而疯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在清朝生活中,像这种因为成绩好却喜极而疯的人有很多。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清朝科举制度的僵化,“文字狱”、“八股文”已经影响了考生的神经,限制了他们的自

8、由发挥。这个故事,乃至整部小说,作者用了搞笑且幽默的手法对这个现象作了无比的讽刺,这也间接推动了后来科举制度的废除。回到现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也给我们带来了痛苦,如果不及时改变教育方式,恐怕也会像小说中那样喜极而疯。所以,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来说也一样合适。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4从范进中举想到的碳与花,范进一家住的是毛草棚,吃无隔夜粮。偶与乡试还没盘缠,可谓清贫之极。其丈人胡屠户虽白眼于他,但屡屡接济,送米送面,也称的上“雪中送炭”了。假如没有雪中送炭之火(四、五千钱),一家几口又如何生活,又如何读书参试中举人。一旦中举,何等风光。邻居们有的拿鸡蛋,有的拿酒,有的背米,也有的捉鸡。更甚者,从来没有来

9、往的张乡绅趋炎附势送银五十两,还许诺借房一所。试问:“范进中举之前这些人那里去了。”此书虽是文学,世间也确实如此,本人经历亦如此。从中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穷人善送碳,富人爱送花。这是环境、友情、地位和个人需要所决定的。碳乃能源,生活之必须,缺之乃影响温饱,寒冷之时有人送碳,真乃神助。花为美之装饰,是在生存基础上的再提高,是生活的升华。穿锦戴玉仅缺花,不妨大雅,此时有人来送花,只能谓之人助。一般人只要回顾自己的经历,无不深感碳与花的秒用。综上所述,奉劝世人争做送碳翁,不做或少做锦上添花人。小说范进中举阅读感想5范进费尽一生心血追求功名利禄,终于在经历了34年的煎熬与努力后考中了举人,而从他的身上,

10、我们看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和人民的趋炎附势。范进在中举后就疯了,独自跑到破庙中,在路上又摔了一跤,沾了一身的黄泥,还不忘说:“好了,我中了。”可见,那时的人们把自己的一切希望。都放在了通过考试来改变命运上。科举考试,本是封建君主用以选拔人才的方式,可如今却成了束缚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自由和灵魂的囚笼。范进,不过是千千万万被科举考试毒害的读书人中的一员。而范进中举前后人们对他的态度也是天差地别。起初,范进去向老丈人借钱去乡试时,被胡屠户骂的狗血喷头,而当范进中举后,又是送钱,又是大加赞赏,更有的是,在范进发疯好了往回去的路上,作为一个杀猪的粗人,竟然注意到了自己的“贤婿”的衣服皱了,还在路

11、上给捋了好几回,巴结之意不用多说。最可笑的是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恐怕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范进这个人,而在范进中举后,又是送银子又是送房子的,还以世兄弟相称,说什么“你我亲如骨肉”。这是为了什么?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为了自己卸甲后有一个好的出路。当官的拼命巴结上司,征求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百姓拼命巴结权贵,征求处处高人一等;读书人拼命考取功名,征求那吃不尽的山珍海味,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只是一个省的前十名便拥有如此荣耀,那么朝中大臣呢?皇帝呢?这些人享受的不都是老百姓的劳动成果吗?百姓为了不受剥削,便努力通过科举来做官,而做了官后又来剥削百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试问,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考取功名的人,会是一个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官吗?科举制度不失为一个选拔人才的好办法,但几乎所有的封建君主都只看到了它对自己的好处,却没有看到它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于是便拥有了千千万万范进式的人物和趋炎附势的百姓。这看似是因为科举,是因为封建君主的大权独揽,可是为什么到了现在,人与人之间依旧尔虞我诈?只是没有古代那么普遍罢了。原来,这些都只是次要的,最根本的,还是人性的自私与贪婪。范进中举,让我又一次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