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809203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1读了范仲淹的故事这篇课文。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打动了我。课文里面讲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他一个人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据说,他从五年未解衣就寝。一天,范仲淹的一位好友去看望他,给他了一些美味佳肴,而他把食物放发霉了也不吃。范仲淹怕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真的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我想要是我,是不可能做到的。不过我也能学到一点吃苦精神,以后挑饭,吃完饭就用心学习。那年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别人都争先恐后的去看。只有范仲淹一个人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有一天,我回到家做完了家庭作

2、业,没有检查,就去看电视了,而我的书没有收到书包里。风扇一吹,他直接翻到了范仲淹的故事这一课。我就拿起书读了一下。范仲淹在这么艰苦的日子里就能好好学习,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呢!所以我就关掉电视,马上去复习。我们要像范仲淹学习,学习他那勤学苦练的精神。我也要下定决心为社会,为国家做点贡献。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2读完范仲淹的故事,我的内心就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泛起层层波涛,久久不能平静。这篇课文写了范仲淹家境贫寒但是依然努力学习,最终成了朝廷大臣。范仲淹为了求学只身去前往应天府书院。为了读书他每天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为了节省时间,他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划成四块,早晚

3、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他的这种品质令我感动。我掩卷沉思:范仲淹家境贫寒还刻苦学习,而我有优越的学习条件还不好好学习。记得上星期六,妈妈让我写作业,我却说:“反正也星期了,等一下再写吧!”我一拖就是一天,到第二天我还是不想写,晚上临睡前我才想起来还有一大堆作业没写呢!我写呀写,到半夜才写完。读了范仲淹的故事这一课,我真的想了很多。我们现在还小,只要努力,一切都不晚,从今天起,我要用范仲淹的精神将激励着我,让我走向成功的彼岸。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3读完范仲淹的故事这篇课文,我的内心颤动起来,久久不能平静。课文讲述了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事。范仲淹两岁丧父,课

4、文有一段写到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全城都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跑去看,范仲淹却闭门不出,仍旧埋头苦读。同学特地跑来叫他,他也只平淡地回答了一句:“将来再见也不晚。”我很佩服范仲淹的专注品质。读到这里,我想到以前听到一些风吹草动就大惊小怪的事情。有一次我在学校上课,老师在上面讲着,我在下面听着。但是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我们班里人都炸了锅。像热锅里的蚂蚁一样急着出去查看原因。老师把我们叫回来,我们这才惭愧起来。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风吹草动,我们就很大惊小怪,真是太不应该了。学了范仲淹的故事,我不禁为范仲淹竖起了大拇指。我什么时候也能这样呀!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4今天我学习了范仲淹的故事。我被范仲淹的学习精

5、神彻底感动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划粥割齑。这个小故事,讲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学习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固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发奋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半夜才和衣而眠。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不禁想到,划粥割齑这个故事中范仲淹为什么一天只喝一锅粥,每天都是凌晨鸡叫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为什么他这么有毅力呀?范仲淹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我想了很久,才终于想到了答案因为范仲淹很热爱学习,把学习看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所以他才那样做。今天学了这一课,让我想到了这次考试。我做卷子时,做

6、到做附加题了,我觉得太难了,我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我想放弃,但又有点不甘心,我觉得似乎能把这道题做出来,但最终还是没有做出来。都怪我平时太贪玩,没有把知识学扎实。今天学习了范仲淹的故事,我觉得我要学习范仲淹的精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相信只要我努力,也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5今天,老师讲完范仲淹的故事,我真的太感动了,我太佩服范仲淹了。他只身求学,拒绝美味,埋头苦读,让人感觉这都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事。范仲淹从小读书十分刻苦。如果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他拒绝美味,朋友给他送美味佳肴,而他把食物放发霉了也不吃。范仲淹担心吃了鸡鸭鱼头,以后就咽不下咸菜了。范

7、仲淹埋头苦读,那年真宗黄帝过应天府,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去看。书院的学生老师也去观看,只有范仲淹一个人闭门不出,和平常一样在学院里埋头苦读,因为他下定决心,以后要见到皇帝。学了这篇课文,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范仲淹埋头苦读的精神。因为这让我想起我的不好。星期天,我在家写作业,突然门外一声响,把我吓了一跳。我急忙跑出门外,看看外面是什么情况。还没到门外,就闻见一股清香的花味。一出门,看见一辆三轮车上架着漂亮的花。我好想买几朵呀,可是一想,我的作业还没写完。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不管作业了,去买几朵花吧。可是又一想,如果作业不写完,还得熬夜写。我想来想去不知道先做什么,时间不早了。卖花的人早已走了,可我

8、的作业还没写完呢。哎,我急忙跑回家去写作业了。匆忙的写完后,看着我那潦草的作业。真后悔没有早点写。我低下头来沉思了一会儿,想起了那范仲淹的故事,想起了范仲淹埋头苦干的时候,我真是后悔莫及。范仲淹从小就埋头苦读,这种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6今天,我看了一本范仲淹的故事。书里讲的是: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幼年时,家境贫寒,两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了。范仲淹从小就很有志气,读书非常勤奋。由于日子过得很艰辛,他只好白天替富人干活,晚上点着油灯读书。为了节省粮食和柴火,他每天只能烧一锅粥,等粥凉了以后,用力划成四块,每天早、晚各吃两块粥。后来,为了开阔眼

9、界,范仲淹决心到外面游历求学。一路上,他看到了名山大川,也看到了穷苦百姓艰难困苦的生活。后来,他进了南都学舍,继续食粥苦读。一个同学看到他清苦的生活,回家告诉了做官的父亲,这位爱才的官员叫儿子送给范仲淹许多好吃的,可范仲淹谢绝了他的好意。一天,宋真宗路过南都,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去看皇帝,只有范仲淹一个人闭门读书,不闻不问。一位同学特意跑过来叫他去看,可他却说:“现在我的头等大事是读书。见皇帝的机会多着呢,以后再见也不迟啊!可是书没读,时间浪费了,多可惜呀!”功夫不负有心人,26岁时,范仲淹考中了进士,成为了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范仲淹是个有志气的孩子,虽然生活艰苦,却不能磨灭他的斗志。一心读书,努力

10、学习,终于功成名就。范仲淹这种艰苦奋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地努力读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我们生活富足,条件优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7读罢范仲淹的故事,内心就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泛起层层波涛,久久不能平静。内心深处不禁为范仲淹面对锦衣玉食不改其志;面对皇帝的驾临能够一睹芳容,能够坚守内心的平静继续读书;小小的一介草民,能够从小立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坚守志向,一步步实现梦想而激动不已。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著名的岳阳楼记就出自范仲淹之手。可是这一切荣光的背后是无数的艰辛,是面对无数诱惑的坚持和坚守,是能够

11、忍常人无法忍受的苦痛、寂寞、闲言碎语和不屑。一岁就独自到寺院读书,这可以说对于我们来说太难太难,遥想那时的你我,哪一个不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一两岁,别说是离家,就是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离开父母的操劳,更别说粗茶淡饭了。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能坚守自己的梦想,不断的读书。梦想不断地坚持并付诸于行动是成功的唯一途径,范仲淹就是这样坚持和努力的。应天府书院读书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那时享用的是划粥割齑,但丝毫没有影响他日出闻鸡而读,落日与月相伴而卧,春华秋实,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从不改其志。面对朋友的好意,先是拒绝金钱,而后是不敢尝试锦衣玉食。内心深处总能够绷紧警觉自省的弦,不至于一两次的.口腹之快,而改

12、变长期粗茶淡饭的处境,以至于读书救国梦的破产。如果说这些都是好克服的,现在的你我都能做到,但是面对前呼后拥威风八面的皇帝,你能够禁住自己梦想的助推人,理想实现的总舵手的诱惑,总保持一颗警觉的内心,有一种理智的声音提醒自己,现在神马都是浮云,只有付出努力,最终还是实力说明一切。因此,他可以面对传说中的皇帝不屑一顾,可以平静面对未来的顶头上司的光顾,内心坚守当前的一切,把握自己当前应该所做。我不敢想象,如果换做我会怎么样,也许不会那样的清高,偶尔品尝人生百味,但我不会迷恋其中的酸甜苦辣。因为我相信,只有经历过,才能体味各种的滋味。但我也会像范仲淹那样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前行,无论人生道路崎岖与坎坷,只要生命不止,我想一定要继续前行。范仲淹的故事它就像一颗指路的北斗星,为我的人生指明了方向;它就像那永不停息的马达催我奋进;它就是人生路上的一块鲜明的路标,使迷茫的我不在徘徊,重新认识自己,重新上路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