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三黑和土地最新知识点.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813081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三黑和土地最新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三黑和土地最新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三黑和土地最新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三黑和土地最新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三黑和土地最新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三黑和土地最新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三黑和土地最新知识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三黑和土地最新知识点 六年级三黑和土地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2、了解有关作者苏金伞的文学常识,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3、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以及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之情。对脚下的土地有新的感受。【教学重难点】1、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2、掌握诗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中品悟诗歌的语言特色。【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土地,对农民来说,是“命根子”,是生存权益最集中的体现。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今天,我们要学习著名诗人苏金伞的一首现代诗三黑和土地,来深切体会以诗歌主人公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的那份感情。(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2、解读诗题: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3、背景介绍:*选自苏金伞诗选。苏金伞从小生活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新中国成立前,在老解放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近解放的地区继续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写于新中国土改时期,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注意朗读节奏。(教师适时指导,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2、理

3、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思考:诗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桌讨论、交流)明确:这是一首格律化诗歌,共15节,每节四句,偶句押韵,诗句均齐,很是严整。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三、深入品析,讨论交流1、(指名朗读诗歌第13节)思考: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感受农民对土地有怎样的感情。(结合生活实际,自由交流)小结:诗歌第1节用旱天的鹅见了水的情景来比喻有了土地的农民的样子,充分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写出了农民对获得土地的迫切心情,也写出了农民内心极度的欢喜之情。喻体的选择和“连头带尾巴”这样的说法极具农村生活特色,语言显得

4、朴实、亲切。第2节和第3节用了两个“恨不得”,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之深。2、师:三黑是千千万万的农民的代表,他又是怎样对待土地的?(自由朗读诗歌第415节)(1)重点句子理解。(课件出示,指名答)句子一:“从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什么含义?明确:这句话写出了三黑对土地的珍视,土地失而复得之后,他沉浸在无限的喜悦之中。句子二:怎样理解“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明确:“耙得又平又顺溜”用富有口语特点的语言写农村生活,很好地体现了苏金伞“坚持用生活中语言写诗,不矫揉造作,不故作深奥”的诗歌创作特点。(2)师: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有怎样的感受?(同桌讨

5、论交流)示例: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感到那样的幸福和满足。他精心照料土地,甚至想象着才耙完的地已经开满荞麦花,这片土地是属于他的,他是土地的主人,这是自由的滋味。他可以任由蝈蝈在地里叫唤,还可以招呼小孩子来逮蝈蝈,他甚至对如何更好地耕种土地有新的计划,他还想象着获得大丰收之后的甜蜜生活。他边劳动边尽情享受着重新获得土地之后的快乐。教师小结:三黑和所有农民一样,视土地为生命,在获得土地之后,他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精心地侍弄它,照料它。他是土地的主人,他想象着这片土地会带给他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3、师: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到特别能感动你的句子多读几遍,

6、读出自己的感受。)明确:诗歌塑造了三黑这样一个勤劳的、深切热爱着土地的普通农民形象,表现了他在获得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四、体会诗歌语言特色1、师:这首诗歌中,作者在表情达意上有哪些特色?试举例说明。(教师提示:如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明确:诗歌第5、6、7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三黑对土地的精心照料;第11、12节,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凸显了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之后的幸福感。2、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小结:如苏金伞在1982年所写的我与新诗一文中,总结了他始终未改的诗歌观,即“始终保持着朴素无华的风格,争取做到深厚蕴含中透出清

7、新;坚持用生活中的语言写诗,不矫情造作,不故作深奥,使人感到晦涩难懂;坚持现实主义。生活是诗的基础,诗是生活的升华。”五、拓展延伸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分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可以围绕土地的重要性,如何珍惜土地或者你对脚下的土地的理解等内容交流。六、教师小结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六年级三黑和土地练习题一、辨字组词。咸()耙()荞()霎()成()粑()桥()需()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一()土一()种子一()床一()雪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8、: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蝈,也叫得更欢。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再仿写所填词语。2.用“_”画出这段话中对三黑心理描写的句子。3.“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四、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写句子。例: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参考答案:一、咸(咸味)耙(耙地)荞(荞麦)霎(霎时)成(成长)粑(糍粑)桥(木桥)需(需要)二、一(块)土一(粒)种子一(张)床一(场)雪三、1.笑眯眯美滋滋乐呵呵2.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3.“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这是三黑的心理描写,写出他重获土地后的喜悦之情。四、示例:秋天的叶子

9、活象一个惆怅的老人,飘落时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别。六年级三黑和土地知识点多音字溜:li(溜冰)li(大溜)散:sn(散漫)sn(散步)钻:zun(钻石)zun(钻孔)近义词温暖暖和合适符合顿溜顺当松散疏松舒服舒适赶紧赶快准备筹备叫唤鸣叫招呼呼唤反义词温暖寒冷松散紧密舒服难受喜欢讨厌笑嘻嘻哭啼啼理解词语恨不得:急切希望(实现某事);巴不得。土疙瘩:土结成的块状物。耙: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顺溜:通畅顺当;没有阻拦。松散:(事物结构)不紧密;(精神)不集中。关系不密切。(制度、纪律等)执行不严格。*指土壤疏松。荞麦:一种草本植物,籽实磨成粉供食用。白霎霎:形容很白。蝈蝈儿:一种昆虫,

10、身体绿色或褐色,善于跳跃。蹚:从浅水里走过去,也指从雪地、草地等走过去。招呼:呼唤。公粮: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20XX年1月1日起,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不再缴纳公粮。翻身: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笑嘻嘻:形容微笑的样子。句子解析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这句话统领全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将农民面对土地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和扑进土地怀抱的激动地举止表现出来。2.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給细细打碎。作者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手法

11、。先概括写出三黑翻地,然后围绕这一层意思,运用简洁的语言从不同角度表现三黑翻地的样子,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珍惜与热爱之情。3.三黑耙过地,坐下来歇一歇。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这句话表现了三黑渴望丰收,他似乎看到了成片绽放的荞麦花,强调土地是农民的希望。4.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呼应开头,突出翻身的人儿无比喜悦。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2.为什么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通过自己的劳动,土地变得平整、松散,在

12、三黑看来“简直是一张软床”,为麦籽儿准备“这么好的床”,是幸福的,而三黑以前不曾拥有自己的土地,虽辛勤劳作却不曾拥有这份幸福,所以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3.诗歌展现了哪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小标题。诗歌展现了四幅画面。小标题:(1)喜获土地;(2)劳动场景;(3)所见所闻;(4)未来畅想。4.第一至三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营造了极强的画面感:农民有了土地像旱天的鹅见了水,“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还恨不得尝一尝泥土的味道,变成种子在土里面躺一躺。农民对土地的珍视与热爱之情立刻由抽象变得具体可感。5.诗中的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

13、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三黑是一个翻身后的农民,面对着获得的土地,他内心充满了热爱。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是他生活的希望所在,在三黑眼中土地是最宝贵的东西。所以他是那样细心地热情地侍弄土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着无限爱意。该这篇课文后我认识到土地对于人们的重要作用,土地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甚至给予人们无穷的精神力量,人们对土地充满了深切的情感。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3小节):总写热爱土地。拥有土地的农民无比喜悦,将土地视为生命的一部分。第二部分(第4-8小节):精耕细作。三黑极其高兴地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同时突出三黑的勤劳。第三部分(第912节):以蝈蝈儿为线索,把三黑小时候和现在的生活、心情进行了对比。第四部分(第13-14小节):美好憧憬。三黑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第五部分(第15小节):心如蜜甜。三黑高兴地耙地。六年级三黑和土地最新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