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范文_《八佰》的观后感.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854598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观后感范文_《八佰》的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影观后感范文_《八佰》的观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影观后感范文_《八佰》的观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影观后感范文_《八佰》的观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影观后感范文_《八佰》的观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影观后感范文_《八佰》的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观后感范文_《八佰》的观后感.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佰的观后感 八佰的观后感1忆风雨,跌宕征程兴;展江山,昂扬而起鼎。题记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我的家,以前的家,八佰这部电影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绝望和希望相缠绕所呈现的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里面的人物并不是非黑及白,还掺杂着灰色的形象,想要逃跑的士兵,租界民众等等,他们是一个个等待“唤醒”的灵魂。他们的“黑”在于放弃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他们的“白”在于为八佰壮士捐物资,企盼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出现。每一个人都有恐惧,每个人的无畏都需要被唤醒。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又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喊着

2、自己的名字和遗言时,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台词印在了每个人心里。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从栏杆对面伸出双手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被真正唤醒了。最后的那匹白驹,它就是希望,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永不屈折的希望。这才是我的家,我真正的家,真实的家,一个有血有肉的家,中国,我的祖国,我们胜利了,我们站起来了!祖国母亲,祝您生日快乐!八佰的观后感2今天去看了电影“八佰”,期间哭得我直抽搐。拍得是真好,也非常感谢电影这样的媒介,跨越时间,跨越现实和想象,把内容记录和展现

3、出来,供人们观看欣赏。看完我终于理解了些国旗和国歌的意义了,太沉了,因为背后是无数先人们的鲜血和尊严。教科书上有写,老师也有讲,但直到我自己看到这部电影了,我才切身领悟到了。同时也领悟到初中做操升旗时教导主任为何大骂来回走动的学生,还有战士们对国旗的那一份感情。数不清的先人们前赴后继所捍卫的他,在何时何地都是沉甸甸的。再有就是这部电影让我觉得他很客观,片中面对日军的侵占和枪林弹雨,有顽强反抗的、有逃跑的、有崩溃的、更有在租界处唱戏的、卖艺的、拍照的、做买卖的、翻译的,等等等。看时虽可让人觉得恨其不争,但确实也是世间百态的真实写照。难道现在不是这样吗?未来又怎会不是呢。看的时候最大的冲动就是我也

4、要做点什么,再不想只是一味的赚钱花钱,而是想做点能够让周边人们变好的,中国变好的,全世界变好的一些事情来做做。八佰的观后感3在久违的电影院里,和家人们一起看了点映。一边是炮火纷飞、断壁残垣,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两岸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纵使是市井混子,在国难当头时,也愿意舍得头颅去碰那子弹一颗。生如蝼蚁亦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

5、的敌人,拼了。租界里的人看着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在这大荧幕上看着那段黑暗无边,泣血挣扎的历史,不是全貌,却也掀开了一角,让我们窥见那无奈、无助、无望被裹挟着、推动着,那无畏、无惧和无穷的力量在守护着,奔涌着。没有战争不惨烈,以前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如今的明抢暗箭,防不胜防。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时代,新的挑战,新的战斗,如今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至少,我们可以再多一点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时的路,也是未来前行的灯塔。八佰的观后感4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网上都说这部

6、电影十分好看,所以我们就前往了电影院去观看。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便是几位战士背着炸药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时候,想一想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所以

7、他们都在那个时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还有更多让我感动的片段,他们400多名战士都十分的勇敢,为了不让四行仓库变成他们的坟墓,他们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他们赢得的胜利。而这部电影充分的发挥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八佰的观后感5最近一部叫八佰的爱国电影很火,于是我和爸爸约定好一定要去看。观影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部电影既感动又精彩,的确很值得一看。电影讲的是淞沪会战后期,谢晋元所率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坚守闸北四行仓库。谢团长带领400余兵(外界称八百壮士),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真实历史故事。“八百壮士”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誓死守卫。我很敬佩他们的坚定,更佩服谢团长,如果不是他把战士管理得好,应该就会有逃兵出现吧。我最印象最深的是战士们在四行仓库上面护旗的场面,绝不让旗子倒下来。直到最后,护旗的战士全部牺牲的时候,也不忘把旗杆竖得笔直笔直的。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一段保护上海不让日本人占领中国的历史。看完影片后,我真的是感慨万千,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