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范文_朗读者第一季800字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观后感范文_朗读者第一季800字观后感.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朗读者第一季800字观后感1小时候我很喜欢看动画片,舒克和贝塔这两只小老鼠,会说话、一个开飞机、一个开坦克。我想看了这些动画片的孩子,仿佛就映衬了今天那句话:心灵和肉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心灵我们在路上了。这两只富有正义感的小动物,代替我们惩恶扬善。在虚拟的动物世界里,行侠仗义。我三个月前关注了郑渊洁父亲郑洪升的微信的公众号,起初我不太相信,以为是郑渊洁代笔,但是今天看了朗读者-父与子篇,了解到郑洪升86岁,每天4点半开始创作编写微博,我终于信了。20_年卡梅伦问郑渊洁,为何能把独家发表自己作品的童话大王坚持写了几十年。郑渊洁说源于父爱。郑渊洁喜欢用钢笔,一次的钢笔半个月没灌水仍可用,半夜上厕
2、所,发现父亲在替他灌墨水,很感动。父亲当夜问他能坚持写多久,儿子回答只要父母活着他就写下去。父亲说只要儿子坚持写下去他和妈妈就坚持活着。多么朴素的动力!郑渊洁把命题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改为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老师责令其当着全班道歉并自辱百遍,郑渊洁当堂点燃鞭炮被开除。郑渊洁害怕父亲责骂,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短篇小说,有情节、有转折、很煽情。郑洪升深明大义,决定在家里自己教授儿子课程。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在小学竞争大队长的时候,三年级的竞选演讲稿就是父亲替我写的,直到小学毕业前我都很认为父亲的作文水平比语文老师高。父亲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带很多书,我童年最好的礼物,就是父亲的书,大部分是童话书,
3、也有故事集,其实,有书的日子都是节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郑渊洁就是用一种毅力来回馈父母的肯定,坚持将一本只有自己作品的杂志写了三十多年,发行几亿本,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我,也在努力的练习写作水平,尽量不让幼时父亲的期望落空,那就是饱读诗书,读写增文采。从昨天晚上凌晨三点我工作到今天下午五点半,回到家中,我依旧要写完这篇*,因为文笔不写就生锈了。趁着中午喝了点茶叶强打精神,就是要向郑渊洁学习,他可以坚持几十年死磕一本杂志,我为什么不能坚持365天更新微信的公众号呢?当一件事坚持的足够久,就会成为习惯,如同营养融化进血管里。朗读者第一季800字观后感2不久前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让观众见识了主
4、持人董卿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气质;而即将开播的一档阅读类节目朗读者,则会让观众进一步看到她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首次担任制作人的董卿16日在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朗读者每期设置一个主题,由五六位嘉宾分别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朗读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文字,董卿负责串联。节目近几期主题为“遇见”“陪伴”“眼泪”“第一次”,嘉宾则包括杨利伟、刘震云、濮存昕、斯琴高娃、蒋雯丽、许渊冲、柳传志等,将于18日起每周六日在央视一套、三套晚间播出。董卿说,朗读者的朗读文字包罗万象,有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
5、妻子献上的自创情诗;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大众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传志写给儿子婚礼的个人感受。“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朗读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将完成统一。”董卿说。她认为,文字的作用是准确地传递信息、传递情感,文学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文学本身就是对共通情感的精准描述。“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据介绍,相比于文字,朗读者更注重“人”,节目不但要塑造立体的人,更是通过情感的纽带联系不同时空的生命。董卿说,针对不同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一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
6、,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柳传志是著名的企业家,但朗读者中他的身份却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他要朗读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那种紧张、兴奋和幸福综合的复杂情感是他最真实的内心。”董卿说,“世界环球小姐张梓琳要给女儿读的作品是刘瑜写给孩子的愿你慢慢长大,观众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那颗跳动的心脏。”首次作为制作人的董卿,谈及做朗读者的初衷时说,几乎所有综艺节目形态她都已经尝试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但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朗读者的诞生又成为一种必然。从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传承者非常传奇,严肃的文化类节目近年来不断走红荧屏。正如主持人白岩松所说,董
7、卿制作并主持的朗读者有着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意义,“朗读者是一个回归本源的过程,朗读虽然是一个现代的字眼,但是中国文化一直以来多是以读、说的形式进行传承的”。#657947朗读者第一季800字观后感3在老师的强烈要求下,我迫于无奈地观看了一档我毫无兴趣的节目朗读者。作为一个宁可躺着无所事事,也绝不愿意在课外手沾书籍的“厌学者”,我本实在不懂得,一档只有朗读的节目,会有什么精彩的看点,哪些地方,会惹人眼球。而当我真正走入它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彻底被它吸引了。正是朗读者,将书籍的底蕴与魅力放在了一个聚光点上,让那些书籍中难以言会的一切都像蜡烛般在骤时间明亮起来。本期朗读者来请来了一位我十分喜爱的明
8、星嘉宾。TFBOYS-王源。作为一个年少成名的高一学生,年纪轻轻便走出了世界,享受舞台的灯光和无数粉丝的追捧。这又是多少少男少女梦寐以求而不能及的呢。然而节目中的他却表明,一切的一切,都绝不是这样。一个人的能力与名声越大,他所承受光鲜的同时,也决然少不了质疑和否定。一个16岁正值意气风发的少年,却承受着同龄人绝不能及的关注,也许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非是一件十全十美的好事。那些不堪入目的文字和那些刺人入骨的言语,无异于是一座山的压力。然而他,16岁的王源,并没有泄气或停滞不前。面对那些糟心的种.种,他选择了坦然。正如他的朗读里: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清楚别人该怎么过活,而对自己却一无所知。在他去联合
9、国发言时,他看见自己座位前的名牌上竖立着“China”,脸上露出阳光般的笑容。那种真实,灿烂,洒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在这个和我同龄的人气偶像身上,在他的朗读里,在他温柔灵动的声音中,我看到了他一颗红彤彤,赤裸裸的心。那种能让冰雪融化的力量。或许这就是朗读者的魅力,在朗读里,温柔而又透彻的剖析每一个我们所熟识的明星,或者说是偶像。在某些灵魂清澈的池里,他们或许和我们一样,并不因为自己备受瞩目,而忘记了生活,在他们身上,依然能透过朗读者,找到人性的光辉,拾取我们都不舍得丢弃的最初的美好。#523444朗读者第一季800字观后感4有人说,阅读一本书就是同书的作者进行一场精神上的交流,那么听一个人朗读,
10、便是在听朗读者诉说过去的故事。最近,我看了央视大热的一档节目朗读者,节目中的嘉宾在朗读着一篇篇优美的文段,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各自的故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聆听他们故事的同时也让我得到了一点启示。最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许渊冲老先生。许老先生是一位翻译家。他的成就可以用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来概括。这句话乍听起来好像并不稀奇,但真正去了解却让人大为惊叹。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个将诗经翻译成英文法文的人。他还将楚辞、唐诗三百首、牡丹亭等中国古代诗词作品翻译成了法文。20_年8月2日许老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来到朗读者这个节目的时候,他已经96岁高龄了
11、,满头银发,看上去精神矍铄,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仍然对生活充满着热情。虽然快成百岁老人了,但他的心却是年轻的,感情是充沛的。回忆起70多年前的往事,并朗诵诗歌时,仍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仿佛看见,这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耄耋身体里有一个朝气蓬勃的灵魂正满怀激情为我们朗诵。许老不仅精神上像个年轻人,在他的翻译事业上也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拼搏精神。他已经获得了翻译界的最高奖项,又是这般高龄,按说早可以颐养天年。但他没有,许老还正在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并计划在一百岁之前翻译完成,也就是四年之内还要翻译30本书。为了抢时间,跟时间赛跑,他现在每天工作到凌晨3.4点钟,这是一般年轻人也很难做到的。用他的话
12、讲就是白天不够用,向夜晚借几点钟。他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是能活一天算一天,不敢奢求。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许老已经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一笔巨大的文学财富。但他仍争分夺秒,永不停息,尽可能多地去翻译更多的作品,是因为他无比的热爱自己的事业。翻译对他来讲是一种别人无法剥夺的精神上的快乐,是他自己喜爱的价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许老就是这样的学者。由许老我不禁想到了鲁迅先生,先生患了肺病。医生嘱咐他要多休息,但他仍不停地努力工作。别人认为他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他解释说其实并不是这样。他知道自己不可能长寿,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在我的脑海里,鲁迅先
13、生和许老的影子重叠了。他们都是高尚的人,是无私奉献的学者,他们都喜爱自己的价值,并且,用这价值给社会创造出精神的宝藏。我们也会铭记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如果我们想要自己的一生回想起来还有一点价值,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话,那么就让我们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完成学业,以便我们长大后能为社会尽可能多地创造价值。#557343朗读者第一季800字观后感5“朗读亭是我特别喜欢的设置。当初我们创意是希望能够让普通人也慢慢地开始接受有这样一种传递感情的一种手段。其实朗读真的应该像唱歌说话一样,我们有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借文传情。”正如最近爆红的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样,朗读亭是带着朗读者节目的使命,打通线上
14、与线下的距离,走近每个朗读者的身边,将一段六十分钟的客厅文化转变为一场20_最具热点的全民文化活动。它的推出旨在让各行各业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暂停,走进“朗读亭”朗读名篇片段,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至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作为朗读者节目播出后抵达的第一个城市,朗读亭在杭州迅速成为爆款,将杭州人民的朗读热情全数激发,引得媒体争相报道。浙江大学微信号发布关于朗读亭的*也瞬间突破100000+的阅读量,可见朗读亭的备受追捧。京杭运河畔,是朗读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爷在亭前挥毫写意,洋洋洒洒写下“朗读亭”三个大字,引发路人围观。紧接着,朗读亭来到第二
15、站杭州市图书馆,穿戏服的女子、外国留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朗读亭前驻足,其中,75岁的王佩英奶奶朗读了病床上老伴写的情书,走出亭子时,她泪流满面,在场的众人也纷纷为之动容。前日,朗读亭移动到浙江大学站。这是朗读亭到杭州的第五天,当天寒风冷雨的恶劣天气状况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朗读亭的热度。源源不断的人撑着伞来到朗读亭前排队,仅从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朗读亭就已倾听了80多位朗读者的故事。他们中有浙大的学子,也有特地赶来的中、小学生,还有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年龄的人都聚集在这小小的朗读亭周围,渴望朗读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点的录制,也到接近零点时才录完最后一个朗读者。一天下来,朗读亭已经收录了超过170位朗读者的朗读片段,连节目组的导演和摄像,都被杭州人民的这股热情和毅力吓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学者进亭子朗读,这种状况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风里排了几小时队,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这在别的城市也难以想象,没想到,杭州人为了朗读这件事,这么有恒心,有耐力。杭州朗读亭在哪里?本周末,朗读亭将会移动到浙江图书馆。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进朗读亭,在其中朗读出自己的故事。#644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