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895073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 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1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是最古老的节日,而且是中国人2000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的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名节,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相同的传说。在离端午节还有十三的期限,我早已憧憬着,憧憬着美好的节日;我早已期盼着,期盼着美食的味道。就在今天,我见外婆忙你忙外的,我便问道:“您这是在干啥呀?”婆婆笑嘻嘻地对我说:“马上就要过端午啦,可不是正在为你们弄些艾叶菖蒲呀。”我便紧接着询问起的艾叶菖蒲的作用就像十万个为是么一样,婆婆就想借答其中问题一样,告诉我在端午节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

2、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当然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正如张建封诗人写的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描写出了当时激动人心的场。说到这你我非常期盼着端午的到来。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2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正阳节、龙舟节之所以有了端午节是因为在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他心怀国家,正直大义,常常被一些小人陷害,那些小人在楚怀王身边诬陷屈原,使得楚怀王不再信任这位忠臣,最后把他流放到了城外。被赶出家乡的屈原,看到祖国山河破碎,心里悲愤交加。于是绑上石头纵身跳入汨罗江中。老百姓知道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尸体,捞了好久还是没有捞到,老百姓们害怕小鱼和小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就把自己家用米包好的粽子纷纷投进河里,想让小鱼小虾吃掉这些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为了

4、纪念屈原,便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也由此而来。在我的家乡泾川,端午节最流行的习俗除了吃粽子,就是带荷包了。在每年端午节的前夕,县城街道会有很多卖荷包的摊点,与其说买,看荷包倒更让人乐在其中。荷包精美、种类繁多,有机器制成的还有纯手工制作的。妈妈每年最喜欢带着我去看一位老奶奶的纯手工荷包了,憨乎乎的小老虎、栩栩如生的蛇蝎、金丝线勾边的公鸡、绣着五毒的青蛙她说这种手工艺品以后就会慢慢失传,所以显得格外珍贵,每年去我们都会挑一些买回家珍藏起来。荷包寓意驱邪保安康,到了端午节那天,妈妈大清早就会为我们姐弟三人准备好要带的荷包和五彩花绳,希望我们平安快乐地成长。端午节还有吃粽子、挂艾草、

5、赛龙舟等习俗。随着时代发展,粽子也变得形式多样,豆沙陷的,红枣陷的,蛋黄陷的,肉馅的应有尽有。挂艾草对于我来说就更神奇了,听大人们说,小小一捆艾草放在门口竟然可以防蚊虫,去毒气。看来这万千世界,我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常识还有很多呢。端午节让我们了解到了伟大的屈原,还在每年过节的时候掌握到了更多端午节的习俗,更多地是感受到了亲人的关爱和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我喜爱节日,更喜爱这样充满仪式感的传统节日。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间着钻多的传统节日,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耀人;又像小河一般,纵横交错。而我却认为最美的节日莫过于端午节!传说,端午节是这样由成的。屈原,是春秋时期楚王的大臣

6、。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先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又名诗人节)。公园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后来,楚国百姓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把5月5日定做了端午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楚国人因不舍得屈原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便不见踪迹。之后的每月五月初

7、五划龙舟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于吴、越、楚。端午节吃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棕子,又名角黍,筒粽。其由未己久、花样繁多。早在春秋时代,用菰叶(茭白叶)包黍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棕。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而广东碱水粽。看啊!这就是端午节,多么美丽啊!我爱家乡的端午节!忘不了端午的味道作文4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去奶奶家吃粽子。路上,我问妈妈:“妈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赛龙舟和吃粽子?”妈妈说:“端午节五月初五,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蚊子等害虫比较多,所以古代先贤教育老百姓

8、用艾草、菖蒲驱赶害虫免得生病。赛龙舟是春秋时期百越地区以龙舟竞渡方式祭水中蛟龙,吃粽子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进奶奶家,奶奶已经在忙了。奶奶一看见我,就高兴地让我和她一起包粽子。只见奶奶把粽叶折成斗状,盛满糯米,再把粽叶层层包上,用线紧紧绑牢,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不亦乐乎地包起来,但每次不是馅弄太多,裹都裹不了,就是绑得太松,稍微一动,米粒就会争先恐后地从各个角落钻出来。每当这个时候,奶奶总是鼓励我:“没关系,不要灰心,只要你去努力,总会成功的。”虽说包粽子不行,可吃起来我最在行。锅里粽子的香气渐渐弥漫了整个房间,奶奶一掀开锅盖,我便迫不及待地扒了一个,“哎呦,好烫!”我忍不住把粽子扔回了锅里,并吹了吹手指头。奶奶一边笑一边用碗重新给我盛了一个粽子,我接过碗,对着粽子吹了几下,然后解开绳子,扒开粽叶,对着粽子就是一口,哇,糯米里既有肉的味道,又有蜜枣的味道,还有它自己本身糯糯的味道;蜜枣里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肉的味道,还有它本身甜丝丝的味道;肉里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蜜枣的味道,还有它本身嫩嫩的味道,真好吃。没过几分钟,我便吃完了,但我却舍不得把粽叶扔了,因为粽子实在太好吃了,我一定要把粽叶上的每一粒糯米都吃了再扔。端午节真好,我真爱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