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904138 上传时间:2022-04-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 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1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我很向往这种感觉,因此我拜读了这本傅雷家书。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子的面

2、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傅雷教子是以严厉而著称,我以为他们父子的关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读了此书之后,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

3、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傅雷家书全书是

4、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有时候我还会想,要是我能与父亲通上几封这样的家书,那该是什么有滋味呢!全文约:1030字,阅读时间:128秒。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子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洋洋万言,字字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的

5、精神感动。信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谛。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

6、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父子之间的感情因为艺术的崇高而得以升华,成为一份取

7、之不尽的人类精神的养料。全文约:876字,阅读时间:110秒。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3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傅雷家书,无意间一翻,便被它吸引住了。这本忆是由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几十封家书组合而成的。“把人家的赞美报告给我们,是你对我们最大的安慰;但同时必须深深地检讨自己的缺陷”。短短一句话,就体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良苦用心,不仅夸赞了儿子,还告诫了他不能骄傲自大。在傅聪在外留学的二十多年中,傅雷便一直用书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教给他人生的哲理、做人的基本要求、与人相处的方法即使他们父子间隔着万水千山,也阻止不了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因为只有真心爱他的人,希望他好的人才会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

8、给他。这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父亲,他一人独自承担着家里的重担,面对家里不景气的生活,他也没有抱怨和气馁,甚至安慰自己的儿子。朱自清去了其他地方学习,父亲仍然与他快保持联系,时常问候他的身体状况。同时,我也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在外地打工,即使我们各在一方,也能用电话联系。父亲在电话中关心着我,教育我要好好学习。父亲就是这样,说的话总是很少,但他每次都能理解我们。父亲的教诲简洁而明了,包含着他对我们的关爱。父亲的教诲亲切而又细心,包含着他对我们的期望。父亲的教诲温暖而又重要,包含着他对我们的无私教导。父亲每句教诲中都充满了父爱。所以,父亲的教诲是无私的,我们都应该听取父亲的教导。全文约:646字,阅读

9、时间:80秒。初三以傅雷家书为主题的读后感4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经常听到有人将父亲比作“大山”,可以依靠,屹立不倒。傅雷也是一个慈祥的父亲。傅雷家书收集了傅雷和朱梅馥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及傅敏的186篇家信,家信中汲及到的方面极广,不仅有艺术、思想、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全方面的教育。傅雷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及照顾是他人不可比拟人的。每一封家书都体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傅聪的教育及引导,都值得我去细细回味,体会其中在信中那丝捉摸不透的父爱以及傅雷那其中的文学感悟。“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

10、刷”,在傅聪走后的第二天,傅雷就对自己以前对自己儿子所做的行为而感到忏悔了,傅雷从小就受到严苛教育,长大后也同样地用他以前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傅聪。儿子走后,傅雷才深感自己教育的不足,虐待了儿子。他在信中诚恳地对儿子诚挚的道歉,这对于一个受中国文化熏陶下的父亲是很难得的。傅雷曾告诫傅聪,“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他告诉儿子,人生是充满曲折的,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在成功时,我们不能太过得意;在失败时,我们也不能太过失落,要把持好一个度。以达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不被成功所迷惑,不被失败所打倒。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也如同傅雷一般,总是扮演着严厉的角色,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父亲并不是我想象中,对我动不动就是非打即骂,父亲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自有他的道理。他的爱不像是母亲那般汹涌,而是如同小溪般涓涓细流。在这一刻,我读懂了父亲。父亲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只有我们认真体会才能知晓其中的浓厚。全文约:795字,阅读时间:99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