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关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优秀汇总.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93150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最新关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优秀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年最新关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优秀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年最新关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优秀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年最新关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优秀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年最新关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优秀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最新关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优秀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最新关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优秀汇总.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0年最新关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优秀汇总 教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很重要的地位,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得力助手,能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整理了关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幼儿园语言说课稿第一篇:谁咬了我的大饼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2、通过对比,知道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并能用大胆的语言进行描述。3、喜欢绘本,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难点:比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断。活动准备:1、绘本故事PPT;2、小猪、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图片

2、、饼干图片若干;3、粘土制作的饼干、披萨、汉堡、巧克力饼干。活动过程:一、出示食物模型,激发幼儿的想象。1、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各种各样的食物,都有什么呢?他们好吃吗?师:咦,这个饼干怎么了?为什么少了一块,问小朋友是谁咬了我的饼干?今天我们还有一位小客人,在它的身上也发生了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今天的绘本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2、师:小猪做了一块又香又甜的大饼,累的在大饼上睡着了,等它醒来一看,咦,这个大饼怎么了?对了,被咬了一口。看看这个缺口是什么形状的?半圆形。你们觉得可能是谁咬了这个大饼呢?二、结合图片,理解故事内容。(一)了解故事第一部分,知道不同动物的牙

3、印是不一样的。师:小猪想到底会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于是,它开始寻找。1、观看PPT课件,请幼儿分析小鸟牙印。师:小猪遇到了谁?小鸟。它对小鸟说: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我们一起学学这句好听的话。(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小鸟咬的吗?不是。为什么?(引导幼儿从牙印上分析不同)小结:小鸟咬出的是小三角。2、观看PPT课件,分析小兔牙印。师:小猪遇到了谁?小兔。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小兔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小兔咬的吗?不是。为什么?小结:小兔的嘴巴是三瓣嘴,在大饼上咬出了两颗牙齿印。3、观看PPT课件,分析狐狸牙印。师:小猪又遇到了谁?狐

4、狸。谁来问问狐狸?(请个别幼儿来问)我们一起来问狐狸: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狐狸咬的吗?不是。为什么?小结:狐狸咬出的是大三角。4、观看PPT课件,分析鳄鱼牙印。师:小猪又遇到了谁?鳄鱼。谁来问下鳄鱼?(请个别幼儿来问)我们一起来问:鳄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鳄鱼咬的吗?不是。为什么?小结:鳄鱼咬出的像大锯齿。5、观看PPT课件,分析河马牙印。师:小猪遇到了谁?河马。我们一起来问河马: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河马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河马咬的吗?不是。为什么?小结:河马咬下了大半个饼。(二)、通过送饼干,进一步感知不同动物的牙印是

5、不一样的。师:看来,每个小动物的牙印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这里还有许多被咬过的饼干呢,请你帮忙把这里的饼干送给这些小动物吧。1、请幼儿拿一块饼干,贴到相应小动物下面。2、集体验证。师:送好的请回去!都送对了吗?(请个别幼儿来验证)(三)、继续欣赏,体验故事的幽默之处。师:小动物都吃到了你们送的饼干,真开心!可是,小猪它找了好久也不知道是谁咬了它的大饼,肚子饿得咕咕叫,啊呜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小朋友你们来告诉它是谁咬了大饼?(请个别幼儿说)哈哈,原来呀这个大饼上的缺口就是小猪自己咬的!三、播放动画谁咬了我的大饼,完整讲述故事。四、活动延伸-吃饼干。师:小猪非常高兴,老师非常高兴,谢谢你们帮助了我们

6、,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饼干,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的牙齿印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园语言说课稿第二篇:小熊的阳光第一次活动:初步阅读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2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发展观察力和想像力。活动准备1将图画书小熊的阳光提前几天投放于阅读区,供幼儿自选阅读。2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活动,了解幼儿阅读中遇到的问题。3小熊的阳光图画书幼儿每人一册。4小纸条、白纸、铅笔若干。活动过程1幼儿自主阅读。(1)幼儿独自阅读小熊的阳光,教师提示幼儿在看不懂或有疑问的画页夹上纸条,或记录下页码。(2)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把握幼儿阅读中的难点。2通过讨论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1)这本书讲的是谁

7、的故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封面、扉页以及书中多次出现的形象,确定小熊是书中的主要角色。3集体阅读、讨论图画书27页,引导幼儿了解小熊的生活。(1)小熊生活在什么地方?他最喜欢屋里哪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中小熊的表情和动作,了解小熊对窗子的喜爱及通过窗子看到的各种景物。)(2)小熊喜爱阳光吗?小熊在阳光下做了哪些事情?他心里高兴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第14页,并提问:小熊冬眠前做了哪些准备?你从哪儿看出来的?4集体阅读、讨论图画书1626页,理解雪人对小熊的关爱。(1)小熊冬眠后发生了什么事?他对阳光有什么感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8、 (观察冬眠中小熊的表情,理解在阳光照射下小熊的慌乱不安。)(2)后来谁帮助了小熊?他是怎样帮助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小熊冬眠醒来后,雪人到哪里去了?它为什么不留下来和小熊一起游戏?(4)小熊喜欢雪人吗?为什么喜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5完整阅读小熊的阳光,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1)教师逐页有语气地朗读画面上的文字。(2)幼儿观察画面,欣赏教师的朗读,感受文字与图画的关系。第二次活动:深度阅读活动目标1发现画面细节表达的故事寓意,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和推理判断能力。2理解小熊对雪人的感激之情,感受朋友相互关爱的温暖。3了解小熊的生活与四季变化的关系。活动准备1小熊的阳光图画书幼儿每

9、人一册,幻灯片及投影设备。2丰富幼儿有关四季和熊的生活习性等知识。活动过程1再次阅读图画书,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演示幻灯片,讲述故事内容,幼儿欣赏。2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书中的细节,发现事物的变化。(1)这本图画书中有许多变化的东西或事情,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可举例启发幼儿,如小熊的衣服在不同季节的变化。)(2)幼儿自己阅读图画书,教师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在发现变化的画页上做好记号,如夹上小纸条等。3幼儿交流、讨论发现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与小熊生活的关系。(1)请幼儿说出相关画面的页码,并描述发生了什么变化。(2)每当幼儿说出一种变化,教师则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帮助幼儿

10、掌握图画书的阅读线索,发现画面细节表达的寓意。(3)教师与幼儿一起梳理书中发生变化的事物,如有条件,可用图片或简笔画表示出来,如森林景色、小熊的服装与体态、门铃的拉绳、雪人、装饰画、花瓶中的花、钟表等。(4)这些事物的变化都与什么有关呢?4体验小熊对雪人的感恩之情,感受朋友关爱的温暖。(1)演示图画书最后一页,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动作、表情以及小熊家悬挂的各种雪人图片。(2)小熊为什么画了这么多的雪人?他画雪人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3)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4)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朋友相互帮助的快乐和温暖,加深对故事中小熊情感的体验。第三次

11、活动:拓展阅读活动目标1能用适宜的方式表达对图画书的理解。2能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3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快乐。活动准备1小熊的阳光图画书幼儿每人一册。2白纸、海报纸等各类纸张,彩笔、颜料等美工用品。3活动前丰富幼儿有关自制图书、画海报等有关知识。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对图画书小熊的阳光的感受。(1)你最喜欢这本书的哪一页?为什么?(2)你认为这本书最有意思、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3)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2引导幼儿讨论向其他人介绍小熊的阳光的方法。(1)你最想向别人介绍这本书的哪个地方?用什么办法介绍呢?(2)幼儿自由发言。启发和鼓励幼儿想出多种表达

12、方法,如绘画、续编故事、自制图书等。3幼儿操作活动。(1)根据幼儿讨论情况,分成若干小组,幼儿自愿选择。(2)小组活动前,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明确活动的步骤:我们小组要表现图画书的什么内容?用什么材料?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哪些困难需要老师帮助?(3)各小组幼儿讨论、协商,确定小组的活动计划以及分工。(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引导幼儿之间相互协作,解决问题。4展示、交流活动成果。(1)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介绍本小组的活动成果,其他幼儿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2)将各小组作品展示在楼道或放在全园小朋友、家长都能看到的地方。教学反思图画书小熊的阳光阅读活动,我们主要通过阅读区的自主阅读和集体

13、阅读两种方式,引导幼儿对图画书内容及意义的理解层层深入,不断发展。三次集体阅读活动,重点不同,目标呈递进关系,且阅读方法与指导策略也不同。初次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引发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初步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这一阶段,运用了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两种方式。特别注意引导幼儿将阅读重心放在对图画的观察上,通过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与心理活动。因为在图画书中,图画本身也在述说故事,它可以超越文字,独立地表达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故事内容与意义。阅读图画书,首先是阅读画面,而不是给孩子讲述书上的文字。本次活动的最后,当孩子们通过阅读画面基本理解故事后,教师再完整地朗读故事,这样做,一方面帮助幼儿全

14、面、完整地了解整个故事,另一方面,让幼儿欣赏、感受童话语言的艺术美。幼儿园语言说课稿第三篇:吃掉黑暗的怪兽活动目标:1能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2大胆表达自己对白天和黑夜的认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欣赏故事,知道黑暗对人的重要性。活动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白天和夜晚的背景挂图3笑脸贴纸人手一张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提问,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引出话题。教师:小朋友,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呢?白天过后呢?白天和黑夜有什么区别?(谈话导入,了解幼儿关于白天黑夜原有的知识经验。)2.出示白天和夜晚的背景挂图,并进行调查统计。(1)教师:那么你们喜欢白天、还是晚上呢?下面请小朋友们把你

15、的笑脸贴纸贴到你喜欢的背景挂图上,好吗?(2)教师:小朋友都做好选择了!让我们一起数数看喜欢白天的小朋友有多少个?喜欢夜晚的呢?哪个多?那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为什么喜欢白天(夜晚)呢?二、讲述故事,幼儿大胆猜测画面内容,体验故事的趣味性。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神奇有趣的故事,是讲关于黑暗的,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吃掉黑暗的怪兽)。2.讲述故事PPT1 师:瞧,在这个黑夜里,你看到了什么?小男孩是什么样的表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男孩在害怕什么呢?谁来猜猜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i、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师讲述故事:晚上,到处都是黑黑的,有一

16、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球球。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眼睛睁得大大的,两只手紧紧的抓着被子。让我们一起学一学球球害怕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PPT2 继续讲述故事:球球非常害怕晚上,总觉得在晚上有怪兽,果然心里想着怪兽,怪兽就真的出现了。看!有一只小小的,黑黑的怪兽。你别看它长的小,可是呀,它肚子里有个好大好大的洞,怎么吃也吃不饱。PPT3 讲述故事: 这个怪兽它最爱吃的就是黑暗,哪里有黑暗,他就去哪里。它在球球家里找到了一个大盒子,往盒子里的小洞一看。哇!里面藏着满满一盒子的黑暗,怪兽这么用力一吸,吸的一点也不剩,真好吃!PPT4 继续讲述故事:吃了一盒子的黑暗,怪兽稍稍变大了点,

17、但是它还是觉得好饿,它看看四周,想再找些东西吃。它到处去找更多的黑暗。PPT5 师讲述故事:它发现,床底下有一大片黑暗,怪兽一口气把这些黑暗全都吃光光。接着它又把地窖里、柜子里、窗帘的褶皱里、烟囱里、阁楼上的黑暗全都吞了下去。还从球球家里翻了出去!PPT6 师讲述故事:从球球家出来后,他找到了一个大山洞,里面的黑暗多的不得了,他把这些黑暗一块、一块挖出来,一口、一口啃干净。接着它又把森林里、火山坑底的黑暗全都吞下去。可是,他还是觉得好饿、好饿。PPT7师讲述故事:现在已经完全找不到一丁点儿黑暗了,没有黄昏,没有黎明,没有阴影,也几乎没有梦了。到处都是光,又强又刺眼的光。怪兽觉得非常忧伤,因为它

18、没有黑暗可以吃了。正在这个时候,怪兽突然听到地球上传来了小朋友的哭声。(PPT演示画面,师讲故事,力争给孩子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PPT8 师:这时,怪兽听到一阵奇怪的哭声,是谁在哭?(球球)谁能猜猜看,球球为什么会大声哭? 如果我们的世界没有夜晚只有白天会怎么样?(多提问,充分激发幼儿想象力。)师讲述故事:原来,所有的黑暗都被怪兽吃掉了,地球上没有了黑夜,到处都是光亮,球球再也睡不着了,他难受的哇哇大哭。正在这时一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播放背景音乐继续讲述故事)PPT9 怪兽悄悄地来到了球球家里,他用黑黑的大大的手臂轻轻的把球球抱到怀里。摇啊摇啊,还唱起了摇篮曲,球球躺在怪兽的怀里,又软

19、又舒服,就好像躺在摇篮里,四周都是黑黑的。球球觉得很舒服,闭上眼睛慢慢地睡着了。怪兽也睡着了,还呼呼的打起了呼噜。PPT10 就在怪兽打呼噜的时候,黑暗一点、一点地流了出来,流到了天上,流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球球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着了,他觉得黑夜再也不那么可怕。一个小小的快乐的小不点躺在球球的怀里,球球和可爱的小不点幸福的,温柔的睡着了。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觉?(很温暖,很幸福,这个词真好听,对呀,球球睡不着大哭的时候,怪兽用又大又黑的双臂抱着球球,让黑暗回到原来的地方!现在怪兽睡着了,球球也抱着它,他们相互关心着对方,觉得很幸福、很满足,你瞧,他们睡得多甜,嘴角上还有微笑呢!)(引

20、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怪兽和球球之间互相关爱对方的情感;并与科学领域相互整合,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师:那你们觉得它是一只什么样的怪兽?(一开始很可怕后来很可爱、很温柔、善良)三、讨论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不害怕夜晚,知道夜晚和白天一样重要。1.教师:小朋友,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好听吗?听完这个故事你还觉得黑夜可怕吗?喜不喜欢黑夜啊?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白天也需要晚上。白天人们要做自己的工作,夜晚可以好好的睡个觉休息一下。如果没有黑夜人们都在不停地工作,那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糟糕啊!2.教师:晚上你们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害怕吗?如果害怕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吗?(闭上眼睛想开心的事情,开一盏

21、小灯等)(培养孩子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小朋友想了那么多的好主意,相信你们一定不会再害怕黑夜了对吗?3.师:那现在你们是喜欢白天,还是夜晚,还是都喜欢呀!请你们重新在做一次选择吧!四、播放音乐,结束活动。教师:现在大部分的小朋友白天和夜晚都喜欢,你们看外面的天气多好呀,先让我们一起享受白天的时光吧!幼儿园语言说课稿第四篇:卖火柴的小女孩设计思路欣赏经典童话故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幼儿理解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将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融合,能使故事情境立体化,让幼儿走进故事的意境,理解故事、展开想象。音乐作品能哄托气氛,喧染情感,赋予想象,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作品的特点及情

22、节变化,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音乐,整合推进。欣赏文学作品时融入音乐作品,能让幼儿有想象表达的空间,能提升幼儿综合感受能力,能为幼儿更好地表达作品提供支持策略,能让幼儿感知作品所表达的氛围和意境。将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融合推进需要注意对音乐作品的选择,要与文学作品匹配,运用时要把握好时段,对作品的意境、情感也要能正确把握;要仔细分析不同作品的不同价值定位,如哪些地方需要分析和感受,哪些地方需要想象、描述和表达等。基于以上的思考,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的有效融合,形成立体式的欣赏氛围。本活动融入了四个风格不同的音乐,片段一:欢快的新年音乐、片段二:忧伤的音乐、片段三:充满想象的八音盒音

23、乐、片段四:凄美的和声音乐。四个音乐把幼儿从美好的现实生活带进了故事,并在音乐的欣赏与感受中体会小女孩所处的环境与心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提升了幼儿的感受力与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活动目标1倾听感受音乐,帮助幼儿感知故事的情节变化,体验小女孩的心情与愿望。2. 激发幼儿欣赏音乐和故事的兴趣。活动准备1.PPT片段:(片段一:卖火柴的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卖火柴的情景,片段二:卖火柴的小女孩卷缩在墙角边的情景,片段三: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情景,片段四:奶奶带领卖火柴的小女孩飞向天空的情景)2.音乐四段(音乐一:欢快的新年音乐, abba-happy new year音乐二:忧伤的音乐片段, 爱情

24、白皮书插曲-星华的回忆与想念音乐三:充满想象的八音盒音乐, 阳光舞甜橙音乐四:凄美的和声音乐。 卡洛儿-假如爱有天意)3.完整的视频(配上故事讲述)。活动过程一、 引出故事,激发倾听兴趣(欢快的新年音乐响起。)1.这段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这是一段怎么样的音乐?2.你知道什么节日快要来到了?3.除夕的晚上人们会做哪些快乐的事情?教师小结:欢快的新年音乐让我们联想到新年的欢乐气氛,还想到了许多开心的事情。(变化音乐,播放忧伤的音乐)【设计意图:在同一个节日,播放两段截然不同的音乐,对幼儿产生强烈的冲击,激发他们倾听故事的愿望,让幼儿对小女孩的生活遭遇有同情心埋下伏笔。】4. 听了这段音乐让你感觉

25、会发生什么事情?【设计意图:忧伤的音乐,激发了幼儿的同情心,形成立体的文学氛围,为幼儿走进故事打下了基础。】过渡: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除夕之夜。二、欣赏音乐、倾听故事,理解故事1.观看片段一:卖火柴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卖火柴的情景(1)从这张图片上看,小女孩过着怎么样的生活?(2)从哪里看出小女孩非常冷?(3)看到这样的画面和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小结: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正下着雪,天气冷得可怕。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旧又破,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她的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一路上不停地叫着:卖火柴呀,卖火柴呀!人们都在买节日

26、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整整一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铜钱。2.观看片段二:卖火柴的小女孩卷缩在墙角边的情景(引出音乐三:充满幻想的八音盒音乐)【设计意图:引入充满幻想的八音盒音乐,让幼儿从音乐中听了希望,他们忽然感觉事情会有转机,想象的大门立即打开,他们会把自己的祝福与心愿编入故事中,此时为幼儿的创意想象提供了平台。】(1)这段音乐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2)你能说出女孩的幻想吗?她会有哪些期望呢?3. 观看片段三: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情景(1)女孩擦亮火柴后看到了什么?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吗?(2)小结:女孩第一次幻想到火炉,是因为她太冷了,她渴望获得温暖;第二次幻

27、想到烤鹅,因为她太饿了,她渴望吃到食物;第三次幻想到圣诞树,因为她太孤独,她渴望得到快乐;第四、五次幻想到奶奶,因为她很痛苦,她渴望幸福,擦亮整把火柴,因为她怕失去奶奶。(3)开始的时候小女孩一根火柴都不舍得用,为什么后来会擦亮整把火柴?教师讲述故事: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帮助幼儿理解女孩的愿望与困难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在想象中进一步走进故事。】4.观看片段四:奶奶

28、带领卖火柴的小女孩飞向天空的情景(引出音乐四:凄美的和声音乐)(1)第二天清晨,小女孩会怎样呢?(2)听了这段音乐,你来编一个故事结尾好吗?【设计意图:故事的结尾让人很难过,但是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介入,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美好愿望编入故事,这既是语言表达的契机也是传递美好祝福、激发幼儿关爱之情的手段。】三、完整倾听,强化情感体验演示完整视频(配上故事讲述)1.幼儿完整欣赏。2.提问:(1)听了小女孩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说一说。(2)请为小女孩送上一句祝福的话好吗?3.小结:孩子们,希望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你们的祝福声中飞向美丽的天堂中。幼儿园语言说课稿第五篇:亡羊补牢活动目标1.会说成语:亡羊补牢;

29、理解成语的意思。2.知道做错事要及时改正。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个性化的进行人物的表现。活动准备亡羊补牢ppt图片、牧羊人、老农、狼和羊头饰。活动过程一、听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理解成语的意思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听完了我要提问的哦。(1)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亡羊补牢)(2)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牧羊人的羊圈破了个洞,狼从洞里进去把羊给叼走了。)(3)他的邻居对他说了什么?牧羊人有没有这么做,他说了什么?(邻居说: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牧羊人没有这么做,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4)后来他有没有后悔?最后他怎么做的

30、?(他很后悔没有听邻居的话,最后他把羊圈修好了)(5)亡羊补牢不仅是这个故事的名字,它还是一个成语,所以我们就称它为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二、师幼一起完整讲述,熟悉故事中各角色的台词1.邻居说的什么?应该用什么语气说话?2.牧羊人羊丢了他的心情怎么样?应该要怎么说?3.你们生气时会怎么表现,那牧羊人生气时候的语气应该怎么表现?4.完整讲述故事。三、出示头饰,幼儿自选角色表演,教师以导演的身份介入游戏1.今天导演要来挑选最佳小演员,最棒的将获得最佳演员奖。2.演员上台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演员自选头饰,介绍自己)3.教师提问台词,重点指导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四、师幼分享点评1.小朋友你们最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2.我们下次表演游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五、我们在这个故事里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并不要紧,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幼儿园语言说课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