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991014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花夕拾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朝花夕拾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朝花夕拾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朝花夕拾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朝花夕拾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朝花夕拾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1这本是鲁迅先生所写的,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因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所以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书题中“朝花”是指散文记述的对象孩童时期和青年时期,“夕拾”是指鲁迅主体的写作时间与方式。这本“朝花夕拾”每篇都带有导读,能让读者更深层的邻略*的精华。狗猫鼠中表达了鲁迅对猫的仇视,书中有一段道“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

2、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从这里面可以看出鲁迅仇恨猫是因为猫对弱小的欺凌。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以猫的特质讽刺某些人一旦抓住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折磨别人。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是风筝,讲述的是鲁迅小时候不太懂童心,认为玩风筝的小孩长大后没出息,从而折断了弟弟辛辛苦苦做的蝴蝶风筝。长大以后在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籍上看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悔及想去弥补时,可他却也长出了胡子。问及此事,他已全然不知,不怨了。遗憾深深地埋在鲁迅心里。现在也有这样的事情,大人认为对学习无用的东西都是垃圾,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朝花夕拾是一部很棒的散文集

3、,我买的是同心出版社,封面很美,能让人静下来慢慢品味书香。朝花夕拾读后感2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则不能没有“他”,“他”就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鲁迅先生。题记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散文,尤其是朝花夕拾里的狗猫鼠这一篇。特别有意思的是,有时候鲁迅先生不只说的是猫,常常会代指一些人。鲁迅先生打小仇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讨厌猫、恨猫。而这个消息成了事实,被许多人知道了,一些人就趁风起浪,写了一篇广告词:“狗仇猫,鲁迅也仇猫!”在暗中骂鲁迅是条狗,但鲁迅先生心胸宽阔,不去计较这些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但他也在努力找着狗仇猫的原因。最后只在一篇童话里看到了些虚假内容,只因为狗把猫错当成了大象

4、,受到动物们的耻笑,从此以后,狗和猫成了一对仇人。狗仇猫的原因不太明了,可鲁迅先生仇猫可是理由充足的。第一个原因是猫的性情与其它各种动物都不太同,凡捕食雀、老鼠,总不肯一口结束它们,而是尽情地玩弄,放走,捉住,放走,再捉住,直到它再没新的玩法,玩腻了的时候,这才吃下去。读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鲁迅先生其实是在笔头上做文字,是不是仅仅只有猫才会这么做呢?完全不是,这里就代指了鲁迅所处年代的日本人侵略中华时的所作所为!他们慢慢地折磨爱国人士,再残忍的处置他们。第二个原因是猫虽然与狮虎同为猫科,可是却有那么一副媚态!读到这里,我忽然又明白了,那个时代的有些人就是这样,为了努力巴结依附向上爬,才做出一副

5、副媚态,以求讨好!第三个原因是小时候他家的大花猫吃掉了他饲养的“宝贝隐鼠”。鲁迅先生的散文,字字珠玑,话里藏话,露出锋芒,有些内容我还似懂非懂,但这丝毫不影响我走进大师的世界享受文学的魅力!朝花夕拾读后感3暑假中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优美。它记叙了鲁迅先生成长的经历,书中即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怀念,又侧面衬托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种种恶习的强烈批判。在朝花夕拾中,生动地描绘出了旧社会生活的场景。如“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描写到的,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等生活场景,无不体现了小孩子追求自由,热爱大自然的心态,也表现了社会对孩子们的束缚。鲁迅先生

6、在描写人外貌特征和习性时,即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的特点,又增加了幽默感。在鲁迅先生的童年时光中,提到最多的一个人,就是“长妈妈”。里面说到: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和夏天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的睡姿,刻画了她质仆而唠叨、略带粗野的性格。在那个浑浊、昏暗和落后的时代,人们被黑暗压制着,不知有多少爱国者起来反抗。“范爱农”就是一个例子。他对革命前的黑暗社会强烈的不满和追求革命的精神,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束缚的反抗,向往自由、安乐的心。再想想我们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都是那些革命英雄前仆后继的结果啊!朝花夕拾中,描写最鲜明的人物,就数“藤野先生”了。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

7、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藤野先生一直鼓舞着鲁迅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使藤野先生具有了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至于影响鲁迅先生的一生。总之,读了朝花夕拾后,让我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也让我了解了那个封建,压迫,剥削的年代。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朝花夕拾读后感4手捧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年少轻狂”的童真,神情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朝花夕拾正如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人老了,

8、累了,回味童年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大阳西下时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却使她平添了一种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品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荡漾开来鲁迅先生是一代文学巨匠,他的童年,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趁大人们一愣神,便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速度,钻进百草园,油蛉为他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在一首大自然的圆舞曲中度过的!枯燥乏味,是先生对三味书屋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敬吾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乏味无趣从书卷里散发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先生的*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寻了我们的内心,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段美丽的回忆。读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里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我不由自主的赞叹,赞叹先生的文采,那如诗如画的情景,让我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