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019569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1读好*,好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初中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故事性强,有情趣,引人入胜,几个月后,再读一遍,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子化生”,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聪明一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之稳定,国泰

2、民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对于齐王,*描写的很少,可是这就足以让我佩服齐王。善。这虽然只有一个字,但它表现了齐王很自然的接受了邹忌的意见,很果断。后面的3句话就更让我惊讶,他不但不对说他不好的人受罚,还赏赐他们。如果是我,我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还会有愤怒的心理,认为别人怎么能说国君的不是呢?最终,齐王以他的大度,换来了整个国家的成功。还让我们懂得,及时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改正。齐王深知:以德服众优于统一国家。最后他得到了老百姓的信服,把国家统治的很好。因此,对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既佩服他的大智,也赞赏他的风度。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

3、*,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大明智、精神高尚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立即下令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不仅言者无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磊落胸怀,千载而下,犹令人感奋不已!追古思今。现在我们有些作负责工作的领导同志,在言行方面有明显的缺点和错误,文过饰非,怕听逆耳之言,一听到正中要害的话,立即火冒三丈,像阿q听到别人说他头上的疮疤一样。读完邹忌讽齐王纳谏让我感受到古人的聪明和智慧,更感受到齐王的果断,如果你还没看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请你看完我的*,赶快去看一看吧!去感受一下古作品的魅力吧!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2有一天,爷爷给了我一本故事书,名

4、字叫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很喜欢看它。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古时候有个人叫邹忌,他的妻子,小妾,客人分别都说他,比城北边的美男子-徐公还漂亮。邹忌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特漂亮。晚上他想了想,原来妻子说我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小妾说我漂亮,是因为她害怕我;客人说我漂亮,是因为他有求于我。第二天,邹忌上朝见了齐威王,他对齐威王说了这件事;又说现在齐国也一样啊!宫里的妃嫔,没有一个不偏爱您;大臣都害怕您;老百姓都有求于您。所以都说好听的,不反映问题。齐威王想了想,说你说的很对,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人只要能指出我的错误,就能得到奖赏。一年后,就是别人想指出他的错误,也找不到了。由此,齐国开始蒸蒸日上,一天天强大

5、起来。看完这个故事,我想虽然这个故事过去几百年了,但是它揭示的道理,在如今还有积极意义:一些家长偏爱孩子,平时顺着孩子,只说好听的,直到考试结束了,成绩不好才打骂,可是也晚了。所以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说谎。假话容易使人失误,最终做错事。同时也要勇于听真话,知错就改。这样才能办好事情。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3学完这篇课文,我对邹忌和齐威王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对于邹忌,我敬佩他的谦逊,佩服他的勇气,在众人的夸奖声中,他没有迷失自我,而是客观的亲自去分析评价他自己,他对于这件事情的理智的判断和睿智的分析,让我折服;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臣子,敢于去逆龙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居然“逆”的那么精彩!自古

6、以来,敢于直谏的臣子,许多都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比干被挖心而死,屈原被放逐而邹忌,他仍然勇于去谏,而且又运用了他的语言的艺术,“讽”谏齐王,让我不得不为他的但是和睿智而喝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齐威王做到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君主,他知错能改的品质显得尤其可贵,他的宽大与风度,让我为他折服,当他受谏之后,利马就下令全国,要求国人面刺其错误,讽谤于市朝,无罪有赏,这种磊落的胸襟,让人心生敬意。纵观历史,又有多少君主能做到如此呢?商纣王面对进谏却炮烙挖心,周厉王不能接受他人的意见,竟以止谤为喜欢,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串”,这么强大的反差,也难怪他们各自的结果不同了。我希望,现在

7、,在21世纪,在以后,不要再有太多的讽谏了。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感悟4最近我在中国成语故事中看到了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十分喜欢这篇*,并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这篇*主要写了:一个叫邹忌的人问自己的妻子、小妾和客人,自己和城北徐公谁帅,大家都说他帅。可他真正见到徐公时,才知道大家都在奉承他徐公远比自己帅很多。然后他把这事告诉齐威王,平时不能只听表扬奉承的话,而听不进批评的话。威王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下令天下人都可以给他提建议,都有赏,于是齐国就慢慢强大起来了。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只喜欢听表扬,而不听批评,就肯定会飘飘然、自以为是,所以得把这两者相互均衡一下,才是最好的。我曾经读过一篇寓言,说:齐国有一个国王,他有一把三石重的弓(大约一百八十斤)。可他手下大臣为了奉承他,都说他这张弓重九石(约五百四十斤)。他的箭术不怎么好,可他手下的大臣为了奉承他,都说他的箭术堪比后羿。所以齐王到死都以为自己能拉九石的弓,箭术比后羿都要厉害。所以,人们不要只听表扬而不听批评。虽然好话好听,但也要有容纳批评的胸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