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025549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 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1盼星星,盼月亮,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终于来临了。今天是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把粽叶、糯米、肉、鸡蛋、蘑菇准备好。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把粽叶卷成漏斗形又把糯米、蘑菇、肉、鸡蛋依次加了进去。最后,她的手灵巧地转了几下,用绳子把粽子给捆绑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出台”了。真像一个打了胜仗的中国士兵。我们全家称赞不及。爸爸见了不甘落后也来露一手,他捋了捋袖子说:“我的大粽子要出世了”。我和妈妈笑哈哈的看着这个“假厨师”。呀!真是“真人不露相”呀,只见爸爸左捏捏右捏捏,一个“方头大耳”,“威风凛凛”的大粽子就“诞生”了!我们拍手称妙。我

2、一看,这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吗,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竹叶卷起来,我卷的可比老妈的大好多倍了,狠狠地装了几勺,可没想到,手没抓好,一粒粒糯米像一个个逃犯似的溜了出来,又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落了下来。幸好,我手疾眼快,把洞包了起来。这时,我才发现这个粽子瘦巴巴的,真像是个“瘦老头”。爸爸妈妈见了更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哼,我再包一个,就不信包不好,这回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暗自说道。我小心翼翼地包着粽子。这一回,可真要有一个“粽子样”了。包完粽子之后,粽子就下锅了,过了两三个小时,粽子熟了,一阵扑鼻的香味,一下子把我肚子里的馋虫吸引出来了。粽子,飘动着阵阵浓香,我还没来得及动口就被陶醉了,我

3、张大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满嘴生香,那味道:妙哉妙哉。吃着这香甜的粽子,我的心也被这糖一样的粽子融化了.。“哈哈.”欢乐的笑声 在我们家的上空回荡着。小小的粽子包含着家人多少浓浓的爱意啊。如果说古人包的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包的粽子就是表达亲人美妙的祝愿。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2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元旦节,可让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香甜的粽子,带我们走进端午的历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抱着楚国的石头投汩罗江死后,百姓们十分伤心,人们为了不让江中鱼虾来啃咬屈原的尸体,便把米、鸡蛋等物投入江中,从而演变为如今的粽子。有个药师把雄

4、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迷晕了龙,不让它吃屈原,果真有一条死去的蛟龙浮在了水面,胡须上还有一片屈原的衣服,人们把这条龙筋须拔了,缠在孩子的手上,可以避邪,后来就演变成小孩手上的五色线,门口插的艾叶。在端午节,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哈哈,那就是粽子,我,也不例外。粽子外形多变,有三角形、桶形、圆椎形、宝塔形、圆棒形,真是千奇百怪,更怪的是粽子的味道,有枣粽、豆沙粽、蛋黄粽、还有肉粽,可真是无奇不有啊。今天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只见奶妈把粽叶、红枣、米等都拿了出来,我好奇的指着米,问奶奶:“这米怎么和平常的不一样呀?”“这是糯米不是平常的大米”,奶奶笑着说。开始包了,奶奶拿上粽叶,娴熟的一弯,粽叶就乖乖

5、的成了漏斗状,放入了一颗大红枣,又放上了一层米,又放了一个枣,然后一折一个粽子就成形了,奶奶又飞快的缠了两圈,一个大而香的粽子成了!我一看,呀!这么简单,我一会就能做好几个哪,我心想,可是把粽叶成漏斗状就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我刚把枣和米放进去,粽叶又开了,枣和米全掉了,我心一泄,不包了,奶奶告诉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细心,我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我把有缝的地方包紧,米不多也不少,包成了一个不像粽子却又是粽子的玩意儿。经过了三四个钟头的蒸煮,终于熟了,我也顾不上烫,抓起粽子拔开就美滋滋的吃了起来。因为它不仅美味,而且还有我的付出,所以粽子格外香甜。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3我期盼已久的端午节终于

6、要到了。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过,这让我铭记于心。好不容易,时间到了端午前一天。外婆要开始包粽子了!我的小弟和表弟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七嘴八舌的对外婆说:“我要吃白粽!我要吃白粽!”。我在门外听到他们两个在里边“吵闹”也就懒得进去啦。外婆说:“别闹,别闹,我给你们讲讲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吧!”外婆接着说:“屈原投江后,有许多人都开船去寻找屈原的尸体。但是汨罗河底下有一条水龙,它是食肉动物,因为它怕红色,人们就把船漆成红色。因为屈原的尸体可能已经漂到了下游。所以大家竞相划船沿江而寻,端午节划龙舟就是这样来的。”“再给你们讲讲端午节的习俗吧。”外婆继续说道。“端午节要吃很多东西,

7、比如雄黄酒,它可以辟邪;还要吃咸蛋、鱼、粽子和苋菜等等。为什么要吃苋菜呢,因为在夏天人们流的汗很多,吃了它,汗会少一点。还有,以前没有蚊香也没有驱蚊贴,所以古人只能用艾草代替。艾草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用处,可以把它泡水用来洗澡、洗脚。它可以治皮肤病。”外婆的故事说完了,粽子也煮熟了。两个弟弟冲上去就抢了几个粽子抱在手里。我也忍不住了,打开门冲进去拿了几个热腾腾的粽子。表弟快速剥开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粽,瞬间一股粽叶与糯米混合的清香弥漫开来,引得我口水直流。小弟看着表弟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嘴巴张得老大,像老虎的血盆大口一样把粽子塞进嘴巴里。我也赶紧剥开一个吃了起来。外婆看着我们吃,开心的笑了。这时一声

8、“咚咚”的敲门声,是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也吃加入了吃粽子的行列。我边吃还边说:“终于不用吃爸爸煮的咸粽子了!”爸爸听了假装生气的说:“咸粽子多好吃呀!”我赶忙说:“开玩笑的啦,我既喜欢外婆包的白粽也喜欢爸爸包的咸粽。”大家听了,一起开心的笑起来。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600字4心如糯米,越粘越紧。情如粽叶,越煮越香。”又一个端午节即将来临,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无比思念长眠在地下的姥姥。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姥姥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她早早起床去购买包粽子用的艾叶。于是,整个早上全家人在姥姥的带领下围坐在一起,包粽子、话家常。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倾听着姥姥为我们讲那个熟悉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于是我们明白

9、了端午节的来历,更认识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屈原。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五节,它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忌日。说是公元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咬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吃着甜甜糯糯的粽子,品着绵长厚重的中华文化,我知道姥姥想让我有屈原一样的傲骨和情怀。姥姥还有个拿手绝活做香包。我是她的第一个孙子,她对我分外疼惜,每年都会亲手给我做各式各样的香包。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的。奶奶手非常巧,会做各种形状,其中有马、

10、蛇、猪、兔子、老虎、大熊猫;太阳,月亮,星星;还有各种花形的、心型的。她无论做什么都像什么,每一个都是栩栩如生,可漂亮了。虽然我是男生,并不喜欢香包散发的那种味道,但因为是姥姥亲手缝的,所以我就视为最好的礼物。每到端午节,姥姥总是笑盈盈地给我腰间佩戴各种香包,腕上系上五彩丝线,说是辟邪。吃着她亲手为我剥开的散发着竹叶清香的粽子,还有糖糕、鸡蛋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啦!大家看着我全身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香包,笑我臭美,我反而更得意了,还可劲地炫耀我的这些“宝贝”。粽叶飘香,香包传情。那一个个粽子、一串串香包都藏着姥姥浓浓的爱,就算回忆褪色,姥姥对我的爱却是无法抹去的,她将永远珍藏在我幼小的心底。写端午节

11、的优秀作文600字5这个端午节我是在外婆家里度过的。早上,我一睁开眼,就兴冲冲地跑去看日历。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想起今天要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就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后奔向厨房。外婆已经把做粽子的材料全部准备好了:糯米、红枣、肉末、花生、箬叶、棉线我开始认真地观察奶奶包粽子,只见外婆快速地把宽大的箬叶折成漏斗形状,再放入泡好的糯米,然后放入红枣和肉末,最后把“漏斗”的口封起来,缠上棉线打个结,一个可爱的粽子便问世了。我也想做一个粽子,可是糯米总是从粽叶的缝隙中顽皮地“逃跑”,我尝试了好几次,手中的糯米却依旧不听使唤,外婆看见了,笑眯眯地对我说:“在粽子底部放一颗花生,糯米就不容易溢出来了。”我听

12、取了外婆的意见,果然,糯米没有再溢出来过。我和外婆一共包了很多粽子,外婆把它们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一盘香喷喷的粽子便出锅了!我享用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吃着美味的粽子,我问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爸爸边品尝着粽子边回答:“楚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屈原,经常向楚王提有益的建议,但是楚王不听屈原的劝告,结果造成了楚国灭亡。屈原非常伤心,就跳进了汨罗江。老百姓就把粽子丢进了汨罗江里,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吃掉屈原的尸体了。这样,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我点点头,继续问:“那么,还要其它的习俗吗?”“当然还有了。”妈妈回答道,“在古代,划龙舟、挂艾草、撞蛋、饮雄黄酒也是在端午节挨家挨户都会做的事。但是现在除了划龙舟流传了下来,其它的习俗已经很少见了。”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很遗憾,不过想到吃粽子和划龙舟现在还没失传,我又开心了起来。我希望这些习俗能一直流传下去,继续随着我们的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