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下面给大家带来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七夕节的由来,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尤其是鹊桥相会的传说密切相关。牛郎织女的故事千古流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小说之一,故事有不同的版本,流传最广的版本如下:牛郎是一个命运凄苦的放牛娃,因爹娘早逝而随兄嫂生活。心狠的哥嫂不但对其百般虐待,最后还为了独霸家产把他赶出家门,只分给他一头老牛。然而,哥嫂没有想到的是,这头老牛竟然是被贬下凡间的灰牛大仙,它不仅能说人话,还知道天上仙女下凡沐浴的时间和地点。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趁仙女沐浴时抱走了一位仙女
2、的衣裳这位仙女乃是天上专司织锦的织女。失去衣裳的织女无法按时回到天庭,又被牛郎的真情打动,于是留在凡间,与忠厚老实的牛郎结为佳偶。婚后,织女教会了乡亲们养蚕抽丝织绸缎,还为牛郎育下了一儿一女,小日子过得很幸福。那头老牛在死前,叮嘱牛郎剥下它的牛皮,悉心保存,以备日后之用。织女私自下凡与牛郎结合一事,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派遣天兵天将下凡,将织女强行带走。情急之中,牛郎记起老牛临终的嘱咐,急忙披上牛皮,挑上一对儿女乘风追随。牛皮发挥着神力,眼见就要追上织女一行,王母娘娘却拔下了头上的玉簪当空一划,顷刻之间,在牛郎的眼前就出现了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银河,将他和织女分开。但痴情的牛郎不忍离去,他带着儿女
3、苦苦守候在河边,而隔河相望的织女也终日哭泣,再也织不出美丽的云锦。时间长了,王母娘娘也被织女和牛郎的真情所动,许可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会。每到这天晚上,人间的喜鹊都会飞往天上,在银河之上架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就靠这座鹊桥共赴佳期。相传在七月初七的晚上,在人间是看不到一只喜鹊的。而在黎明之前,喜鹊们必须飞走,牛郎织女也得赶在鹊桥消失之前匆匆话别,回到银河的两边。日本版牛郎织女故事七夕节很早就传到日本。不过,1873年日本修改历法后,该节被安排在公历的7月7日或8月7日。在日本,牛郎织女的传说与中国原版不同,变成了一个奖勤罚懒的故事。据说,牛郎织女是在天帝的撮合下结成夫妻的,但婚后两人就只知享受
4、小日子的甜蜜,不再放牛、织布,天帝为惩罚二人的懒惰而将其强行分开。被分开的牛郎织女很后悔,于是辛勤劳作,终于换得了一年一度的相见机会。魁星的传说相传农历七月初七为魁星生日。魁星即奎星,相传为天上主文事的星宿。在传说中,魁星本是人间一才子,虽麻面跛脚,但满腹诗书。皇上曾亲自面试他的文才,戏问他为何满脸麻子,他答“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又问他为何跛脚,他答“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于是一举夺魁,被点为状元。另一种说法完全相反,据说此人虽才气过人,却因相貌原故屡考不中,悲愤交加,投河自尽,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仙。描写七夕节的古诗七夕年代【唐】作者【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
5、,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年代【宋】作者【杨朴】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年代【清】作者【吴绡】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红娘子年代【清】作者【朱彝尊】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乞巧年代【唐】作者【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年代【宋】作者【仇远】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
6、任秋声。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鹊桥仙 七夕年代【宋】作者【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七夕年代【唐】作者【李贺】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牵牛织女年代【唐】作者【杜甫】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