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02715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尊敬的XXX副部长、XX副主席,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首先,我要借此机会代表华农师生和广大校友衷心感谢部党组、领导和各司局、直属单位的同志们,兄弟院校的各位同仁在疫情防控中对学校的真切关心和热切帮助!“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关系,“师生融乐”是一流大学的魅力所在。近年来,学校抓住“师生关系”这一师德师风建设关键点,构建“师生融乐”新型师生关系,坚持育人者先自育,引导师生平等交流、自由互动、深度对话,将“师生融乐”的场域从课堂教学拓展到学术、文化、实践、体育活动,做到5平方公里山水校园人人事事时时处

2、处皆育人,不断深化教育共同体、学术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建设,教师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研究、快乐成长的伙伴和引路人,让XX成为学人乐土。一、坚持价值引领,提升“师生融乐”的育人自觉学校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核心的华农精神,提升育人自觉。一是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学习践行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中形成了华农人新时代的共同价值追求,这就是“为中华复兴而育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二是突出以文化人。学校提出校园文化与学术活动要通过坚守三品(育人品性、学术品貌、文化品位),推动四个转变(由数量型向品质型、展示型向参与型、娱乐型向涵育型、“品牌型”向常态

3、型转变),构建“师生融乐”的文化学术育人环境,实现优良师风与浓醇学风的互促共进。二、强化文化涵育,营造“师生融乐”的人文生态“师生融乐”,关键是融,只有师生相融,师德师风才能对学生产生涵化作用。为此,学校从有利于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着手,重点策划“两季三节”(毕业季、迎新季,XX读书节、XX艺术节、XX欢乐节),把高品质文化活动作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扩展课程思政渠道、创设情境育人课堂的契机和载体,师生在求真崇善尚美中构建复兴中华的意义世界。一是以平等关系促进师生融乐。师生关系首先应该是无阻隔无张力的平等关系,学校提倡、鼓励、要求在文化活动中教师、干部和学生打破身份界限,平等互动。“XX读书节

4、”,书记、校长与200余名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师生在线接力阅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毕业季,教授、院长当司机,驾驶新型农机装备载上学生巡游校园;校运会,领导坐的主席台改为师生代表观礼台,领导颁奖变成师生代表颁奖,精神文明奖评委由领导担任改为学生担任。二是以共同参与促进师生融乐。学校所有课外活动,不同部门、院系、社团、年龄、国籍的师生都可通过自荐、他荐以及邀约等方式,成为活动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获益者。“XX欢乐节”中,2000余名中外师生自发策划组织204个创意项目,300多位教师参与筹备,或与学生一起组队、或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共同守岁迎新年。迎新季中,师生共同策划了118个项目,一批教授

5、带领学生开展迎新学科文化体验,12名富有学术建树的青年教授与来自各专业的新生围坐一堂,话足球、谈马拉松、聊摄影、畅叙有趣的大学生活。三是以开放共享促进师生融乐。将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校园核心区建设成促进师生融乐的课程思政、情境育人的资源聚集地,称之为“xx文谷”。以“平等共创,开放共享”为理念,通过空间服务、条件支持、经费赞助、宣传推广等支持师生常态化开展小型多样、不拘一格、重在互动的学术文化活动。今年,由师生自发发起、自由参与、自主组织的小成本、小场地、小众参与的深度学术文化活动,已在“XX文谷”开展100余项。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不仅以学识和才能即学术魅力吸引学生,更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和人格

6、魅力感染学生,学生在与老师的融乐中得到“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涵育。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互动交往中享受到教书育人的无穷乐趣,增强了“为中华复兴而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丰富实践载体,创设“师生融乐”的育人情境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中,把构建“师生融乐”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一是融入思政育人。推进教工党建与学生思政无缝对接,教师成长与学生成才融合发展。课程思政做到学院党委有规划、教工支部有计划、党员教师有方案,人人讲思政、课课有思政深入人心。校领导带头给学生讲思政课,院士、教学名师纷纷走上“名师讲思政”,180名党员主持课程思政示范课230门。作为新学年“思政第一课”的“复学第一

7、课”,教师、学生代表、校党委书记与14000余名师生同在国旗下演讲,讲述抗疫故事,分享战疫力量,弘扬抗疫精神。二是融入学术育人。学校所有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开放,院士、知名教授与本科生零距离交流,本科生可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成为校园新风尚。由学生自主选题、跨学院导师团队指导的iGEM团队7次获得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金奖。三是融入实践育人。鼓励师生同行参与社会实践。今年3月,组织师生并肩就地帮扶春耕生产,师生共同制作的科技支农视频阅读量超过1亿次。暑期,老师和学生并肩战斗在抗洪防汛大堤上,“乡村振兴荆楚行”中300余名教授带领4600余名学生共同助力湖北疫后重振、灾后重建。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持续推进“师生融乐”新型师生关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涵育新时代师德师风。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