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处暑有哪些传说典故.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207122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处暑有哪些传说典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处暑有哪些传说典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处暑有哪些传说典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处暑有哪些传说典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处暑有哪些传说典故.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处暑有哪些传说典故 2022处暑有哪些传说典故祝融是炎帝的儿子,精卫的长兄,以“光照万方”深得部族内外的爱戴。最初,精卫因贪玩,东海溺亡,炎帝悲伤过度,无心政务,逐渐把部族权力交给了祝融。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合并后,祝融被封为火神,主理火正和夏季,成为炎黄部族最主要的大臣之一。在黄帝其他大臣的配合赞襄下,祝融威信日隆。水神共工嫉恨祝融,心中不平“水火都是人们离不了的,为什么人们亲近祝融,而无视我的存在?!”于是共工公开向祝融挑战。两人各使神通,杀得天昏地暗,共工战败逃奔,撞倒了擎天柱不周山,致使天塌地陷,尸横遍野。黄帝迫于部族长老的压力,含泪下令处死祝融,祝融也深悔自己的鲁莽给天下带来的

2、灾祸,于是请求黄帝留存自己的魂魄,寄托于莲花之上,沿河漂流,召领死难的亡灵,以赎罪孽,黄帝应允。因祝融主理夏暑季节,所以处死祝融的这天就被称为“处暑”。处暑当日,人们到河边燃放“河灯”,恭请祝融魂魄于莲花之上,寄托对故去亲人的思念。处暑的物候特征一候,鹰乃祭鸟。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古人称之“义举”。二候,天地始肃。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三候,禾乃登。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

3、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处暑节气的气候特点秋高气爽处暑过后,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气温下降8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

4、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南方“秋老虎”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对于走出三伏,并且遭遇严重伏旱的地区,如果继续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说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处暑如何养生1、宜加温食补:处暑时节,早秋凉燥,仍蕴有湿邪。可常用大枣、赤豆、莲子、黑豆等熬汤、煮粥或闷饭。平时不妨多用莲子、芡实、淮山药等健脾养胃的中药煲汤或煮粥服食。2、宜补维生素:多吃西红柿、辣椒、茄子、土豆等含维生素的食物,能补充人体营养从而避免受到燥邪的侵害。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含丰富水分的食材都是秋季推荐食品。3、宜摄入蛋白:秋季是一个增液养津的特殊时段,因此适量的增加一些蛋白质可提高免疫力。可多吃些碱性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4、宜补水:饮食上要“润”一点,随着水果的大量上市,不妨多吃些苹果、桃子,梨、葡萄、哈密瓜之类的水果,水分丰富可以此来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2022处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