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畜牧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25666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畜牧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强畜牧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强畜牧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强畜牧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强畜牧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畜牧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畜牧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畜牧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等作用,消除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不合理壁垒,增强畜牧业发展活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一、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突破发展瓶颈,不断提高畜禽良种化、养殖机械化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全行业全要素现代化。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等作用,消除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不合理壁垒,增强畜牧业发展活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防疫优先。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防范畜牧业产业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加强动物防疫体系能力建设,落实生产经

2、营主体责任,形成防控合力,保障生产安全。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畜共患病传播路径,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坚持绿色引领。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相匹配,畅通种养结合循环链,协同推进畜禽养殖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二、发展机遇一是战略地位凸显。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直接关系老百姓“菜篮子”,关系农民增收致富,也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的重要基础。“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历史性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推进产业兴旺关键是找好发展着力点,走出一条符合自身

3、实际、产业兴旺的路子。发展畜牧业是破解广西人多地少发展瓶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广西是全国生猪调出省区,是全国肉鸡蛋鸡和水禽养殖优势区,肩负着全国畜产品稳产保供的重任。二是市场需求空间大。从全国情况看,我国正朝向中等发达国家目标稳步前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入加速升级阶段,肉蛋奶等动物蛋白摄入量显著增加,对乳品、牛羊肉的需求快速增长。从广西情况看,广西人均牛肉、羊肉、蛋类和奶类消费均处于全国中下水平,人均消费量分别只有全国的83%、42%、59%和43虬从广西城乡消费情况看,农村居民牛肉、羊肉和奶类人均消费量分别只有城镇居民的30%、38%和28%。同时,广西毗邻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粤港

4、澳大湾区,市场拓展空间大。三是内生动力持续释放。“十三五”时期,牧原股份、新希望六和集团等国内大型养殖企业,看好广西畜牧业发展优势,大批投资项目落地投产。区内的扬翔股份、桂垦集团、金陵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社会资本看好广西畜牧业发展前景,持续加大投资,进一步推动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集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趋势日趋凸显。四是政策支持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奶业振兴打造南方奶业强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相关部门在投资、金融、用地及环保等方

5、面先后制定实施多项政策措施,畜牧业发展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三、稳步构建现代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模式,促进“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促进肉类冷链物流发展。补齐肉类冷链储藏、运输设施设备短板,支持屠宰企业建设改造完善肉类预冷排酸、低温分割、保鲜包装、冷链储运等设施,依法依规培育一批肉类冷链物流企业,引导配备智能温控、车载定位配送车辆等专用设备,加快构建肉类冷链流通配送体系,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发展连锁经营、中央厨房、直供直销、生鲜电商等业态,构建“屠宰企业+销售区”的冷链配送模式和数字化肉类流通网络。强化动物

6、运输防疫管理。加强活畜禽调运监管,外省进入广西的动物实行指定通道管理,限制畜禽从动物疫病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加强畜禽运输车辆和从事动物运输单位、个人备案和动态管理,建立畜禽运输车辆防疫管理制度,强化运输工具管控,严格落实畜禽运输过程及车辆生物安全要求。全面加快和优化动物运输指定通道建设,支持开展指定通道升级改造。提升畜产品市场专业化水平。推进传统畜牧市场改造升级,优化畜牧专业市场在畜产品主产区、集中消费地和传统集散地的规划布局,完善畜牧专业市场体系,打造区域畜产品集散中心,提升市场功能,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突出区域和产品特产,大力提升畜牧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四、加快畜禽种业自主创新加强畜禽种质

7、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摸清广西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统筹布局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加快地方畜禽品种产业化开发,以开发利用促进保护。开展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强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加快培育国家核心育种场、全产业链育种企业。加大新品种和配套系培育支持力度,依托地方优良畜禽遗传资源,借助区内外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育一批生产性能水平高、综合性状优良、重点性状突出的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加快良种繁育与推广。鼓励从国内外引进优良种牛种羊,推进从巴基斯坦引进水牛种质资源,破解牛羊产业发展瓶颈。支持打造一批国家级育繁

8、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强新品种扩繁推广应用。实施良种补贴,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鼓励开展人工授精社会化服务。支持区域性种公猪站建设,推进统一供精。继续开展种猪拍卖活动,营造优质优价良性竞争环境。严格种畜禽监管,开展种畜禽质量监督抽查,严查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以核心育种场为重点,加强种用动物健康管理,从源头强化畜禽生产安全。坚持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参与、多方技术支撑,采取从场入手、分步实施、示范带动、合力推动等方式,开展种畜禽疫病净化。积极开展种畜禽场主要垂直传播动物疫病净化试点、示范,推动种畜禽场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保障种畜禽质量。五、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

9、物资源化利用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无害化处理为核心,充分发挥种养结合优势,保障养殖环境清洁,提高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畅通种养结合路径。推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试点,畅通农业内部资源循环。推行液体粪肥机械化施用,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养殖场户付费处理,种植户付费用肥,密切种养双方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试点示范,总结提炼沼液肥、堆讴肥、商品肥施用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经济实用的施肥机械,提高粪肥还田效率。统筹考虑种养用地配套问题,降低粪肥深度加工、长途运输成本。建立各环节全链条管理体系。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探索实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分类管理,确保粪污处理达到无害化要求,满足肥料化利用的基本条件。推动建立符合广西实际的粪污养分平衡管理制度,指导养殖场(户)建立粪污处理和利用台账,种植户建立粪肥施用台账,健全覆盖各环节的全链条管理体系,科学指导粪污资源化利用。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风险监测,系统评估粪肥和耕地质量。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健全无害化处理体系,以集中处理为重点,统筹推进病死猪牛羊禽等无害化处理。优化无害化处理点布局,完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严防乱扔乱抛。推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试点,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健全保险联动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