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227903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篇1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初步理解并形成“半个月”的时间概念。2.通过谈话、观看图片,感受半个月里月亮形状变化的过程。3.萌发对月相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望。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5.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活动准备:1.兔妈妈、小兔玩偶各1个。2.纸制的大饼1块,单月的日历1张。3.画有月亮变化的图片1套。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玩偶导入。教师:猜猜看,今天谁到我们班来做客了?教师:兔公公家里盖房子,兔妈妈要去帮忙,小兔子会怎样等妈妈呢?(二)欣赏故事,了解“半个月”的时间概

2、念。教师:兔妈妈要多长时间才回来呢?你们知道半个月有多长呢?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日历,就知道半个月时间有多长了。(三)讲述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1.教师过演示边讲述故事。2.教师根据情节出示相应图片。教师:兔妈妈走后几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四)观察月相变化图片,激发幼儿探究欲 望。1.观察月亮的变化。教师:月亮是怎样变样子的呢?2.教师小结月亮变化的过程。教师:你看过月亮变化的样子吗?3.引导幼儿记录月亮的不同变化。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篇2【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紧张和惊险的故事情节。2、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3、懂得任何

3、时候不要轻易地相信坏人。【活动准备】绘本PPT。【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森林里要举办一场动物聚会,这个聚会是谁举办的呢?提问:你觉得蟒蛇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师:那这个故事里的蟒蛇是不是像小朋友们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二)欣赏故事播放PPT并引导幼儿讲述提问:(1)聚会上有哪些节目?他们怎么表演的?(2)你觉得他们的表演怎么样?我们一起给他们鼓掌吧!(3)接下来出场的是鹈鹕先生,他是一只有着超级大嘴巴的鸟。猜一猜,他会给小动物们带来什么样的表演?(4)那我们一起来看鹈鹕先生的表演吧!(5)这时,大蟒蛇说话了,他说:“我也不太确定,不过我也许可以做的更好些。

4、”你觉得他想表演什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去大蟒蛇的嘴巴里玩吗?为什么?(6)小动物们在大蟒蛇的肚子里很不舒服,想出来了,大蟒蛇会让他们出来吗?(7)是谁来了?他会用什么办法就小动物?(8)动物们被救了出来,他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会对大蟒蛇说些什么?会怎么惩罚他?(三)总结教训师:这个故事给了你们什么教训?(四)完整欣赏播放录音完整欣赏故事。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篇3一、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4、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号。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二

5、、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三、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4、问:刚

6、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

7、,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四、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五、活动延伸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篇4一、活动的由来:通过欣赏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丰富幼儿的词汇,使中班的幼儿有创作的欲 望。二、活动名称:学诗歌“家”。三、活动目标:1、学习诗歌“家”感受诗歌的美。2、能大胆的创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四、活动准备:鱼、白云、小鸟、蝴蝶、风景画一幅。五、活动过程:(一)引入话题:1、小朋友今天来幼儿园是谁送的你呀?2、你家里有谁呀?你家住在哪里呀?你喜欢自己的家吗?3、今天有几个小动物迷路了,我们帮助它们找自己的家好吗?(1)说说小鱼的家在什么地方?(2)说说小鸟的家在什么地方?(3)说说蝴蝶的家在什么地方?(4)说说幼儿园是谁的家?(教师重点讲解重叠词)(二)欣赏诗歌:深深的大海是鱼儿的家,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森林是小鸟的家,红红的花朵是蝴蝶的家,快快乐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三)学习创编诗歌:1、和幼儿一起说说其他小动物的加在哪里?鼓励幼儿说出来和别人不一样的诗歌。2、每人说一句,共同完成班级创编的诗歌“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