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教案《大医精诚》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2877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院教案《大医精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学院教案《大医精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学院教案《大医精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学院教案《大医精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学院教案《大医精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院教案《大医精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院教案《大医精诚》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学院教案编号: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大医精诚课时安排2学时班级人数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 .掌握:本文丰富的词汇,特别是古今同形异义词语与同义复用词语。2 .熟悉:本文阐述的有关医德修养两个问题,即“精”(医术精湛)与“诚”(医德高尚)。3 .了解:“诚”的医学伦理学意义及课文中词语的临时语法功能。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一、简介孙思邈及备急千金要方。二、通读及串讲课文。三、特殊用法归纳。*(一)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荣、俞、无、蚩、差、糯、蛤、况、寂、愫、羞、悔、熠)#(二)实词活用。(道、途、功夫形迹、贱、贵、市、耻)* (三)重点单词。(文后P1

2、43)(四)虚词特殊用法。(今、其)* (五)特殊语序。1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定语后置)2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介词宾语前置)(六)句子翻译。(略)四、主题思想归纳。本文论述了关于医德修养的两个问题“精”与“诚”,从“心”、“体”、“法”三个方面,对医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其次在诊治上要做到“纤毫无失”;同时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得矜己毁人,谋取财物。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讨论、思考题、作业:1 .“精”与“诚”的含义。2 .“诚”的医学伦理学意义。参考书目: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备急千金药方林亿等序、中国古代名医点评教学课型(请

3、打J理论课口实验课口见习口其它口教学方式(请打Jb讲授口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它口教学资源(请打J多媒体口模型口标本口实物口挂图口其它口教师姓名:职称:讲师2007年3月29日大医精诚孙思邈一、简介孙思邈及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今陕西根县),生于隋开皇辛丑(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他自幼多病,家境也很困难,但却非常好学,廿岁以前就读了许多有关诸子百家学说和古代名医的著作,所以不仅博通经书,而且精于医道。孙思邈是一位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具有八十余年丰富经验的医学家。他首先继承古代医学遗产,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甲乙经、本草经、时后备急方中的各家学说,同时吸收当归名

4、医名著之所长,花费很大精力,收集整理了民间的单、秘、脸方和种药采药技术,以及国外传入的医药知识,在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成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以后又完成了千金翼方。这是两部很重要的著作,孙思邈在书中的自序里说:“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取名“千金二孙思邈突出的成就是集唐代以前医方之大成,对祖国方剂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收集了医方达5300个,千金翼方中所收载的方子也有2000多个,其中不仅限于“经文古方”,还有“俗说单方”。这两部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为唐代以后许多中医药书籍所引据,尤其千金要方被宋代林亿校订印后(1066年),历代均有

5、刻印,流传甚广。不但为我国医家所重视,对国外也很有影响,日本曾将其列为医学生的教科书。日本的医心方和朝鲜的医方类聚均以之为重要参考资料。此外,孙思邈的贡献还有下列诸项:孙思邈非常重视预防,强调“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积极提倡进行综合治疗,他认为有些疾病必须同时应用多种疗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2)孙思邈对针灸学也很有研究,首创彩色经络穴位图,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他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一叁十及千金翼方卷二十六-一二十八,计五卷,全是讲针灸,於是有人曾称之为孙氏针灸经。他还提出针、灸并施,针、药并用。(3)在药物学方面,他经由上山采药和大量临床实践,累积了丰富的采药和制药经

6、脸,并因此嬴得了“药王”的桂冠。列举了二百叁十二种药物的采集季节还介绍六百八十馀种常用药材,让人们随时采集,以备急需之用。孙思邈专论医德的不朽之作千金方大医精诚包含了儒、道、佛三家的道德观.儒家“医乃仁术”,道家“无为”,佛家“大慈大悲”的思想在大医精诚中均有体现,其所树立的医德风范可谓“厚德过于千金,遗法传于百代”.二、通读及串讲课文。(略)三、特殊用法归纳。(一)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1.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荣:通“营二2.俞穴流注,有高下深浅之差。俞:通“脸3.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无:通“毋北4.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蚩:同“姨5.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

7、而有自许之貌。差:同痛6.而寸口关尺,有浮沉紧之脉乱。乐.同“弦7 .求之于至矗至浅之思。8 .深心惨怆,勿避岭峨、昼夜、寒暑、疲劳。9 .而沈病人苦楚,不离斯须。10 .其塞虫、水蛭之属。11 .但发恋愧惨怜忧恤之意。12 .珍羞叠荐,食如无味。13 .而医者安然懵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斗L14 .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熠声名,臂毁诸医。A:同“粗”。险螳:同“险二阳同“况”。蠹:同“虻”。同“惭二羞:同“馈:同“欢”。K:同“耻”。照同“耀”。1 .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己了。2 .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3 .虽曰嘘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贱:认为4 .也有先死者,则市而用

8、之,不在此例。5 .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重点单词。1.(由来)尚:久远。道、途:在路上、在途中。名词作状语功夫形迹:拖延时间,借故推脱。名词作动词低贱。贵:认为高贵。形容词意动用法市:买。名词作动词。耻:认为可耻。形容词意动用法。2.今(病):句首语气词,相当于“夫”。3.今(以):如果。5.大慈:佛教用语。谓心肠极其慈善。7.疾厄:疾病,困苦8.妍蚩:4.(已)了:尽,毕。6.恻隐:怜悯,不忍。美丑。9.善友:交往一般与交往密切。(二)实词活用。10 .华夷:谓不同民族之人,华指汉族,夷指异族。11 .形迹:拘礼,客套,此指借故推托。12.(同)患:厌恨。13.生命:活物。14 .混沌

9、: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分时浑然一体的状态,此指雏成形前的状态。15 .大段:重要。16.隐忍:勉强忍痛。17.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郁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18.(之)体:风度,气质。19.内视:目不外视,排除杂念。20.俨然:庄重貌。21.宽裕:气度宽宏。22 .汪汪:水宽广貌,此喻心胸开阔。23 .(不)皎:明亮,引申为傲慢。26 .审谛:周密审察。29 .俊(快):才智过人。31 .顾眄:左顾右盼。顾,回视;33.珍羞:贵重珍奇的食品。35.(迭)荐:进献。37.谈谑:谈笑。40.(自)许:赞许。43.诬(也):欺骗。27.覃思:深思。28.率尔:轻率貌。30.邀射:追求,猎取。眄,斜视。

10、32.凑(耳):传入。34.迭(荐):交替,轮流。36.向隅:“向隅而泣”省略语,此谓患病。38.(自)矜:炫耀。39.戴面:仰面。41.膏肓:此喻恶劣习气。42,寻(此):探求。44.经略:谋取。45.谅(非):确实。24.昧:昏暗,引申为卑微。25.参差:不齐貌,此指差错。46.忠恕:儒家的伦理思想。“忠”谓积极为人,“恕”谓推己及人。47.救济:救世济民。48.曲碎:琐碎。49.鄙俚:粗俗。(四)虚词特殊用法。今:语首助词。1.令病有内同而外异。2.2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锻至浅之思,其不殆哉?今:如果。3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其:如果。4 .其有患疮

11、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其:如果。(五)特殊语序。1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2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艺能之难精者:难精之艺能。定语后置。何以:以何。介词宾语前置。(六)句子翻译。1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最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译:如果对极其精微的医学道理,用非常粗浅的思想去探求它,难道不危险吗?2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译:所以学医的人必须广泛深入地探究医学的本源,专心勤奋,毫不懈怠,不能轻信没有根据的传闻,就说对医道已经全部掌握,这将深深地贻误自己呀!3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日贱畜贵人,至于爱命,

12、人畜一也。蜂:自古名医治病,多用活物来挽救危急的病人。虽说牲畜低贱、人类高贵,但至于爱情生命,人类和牲畜都是一样的。4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译:诊察疾病,尽心尽意;详细诊察形体脉候,丝毫不误;处置针药,不出差错。5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醐醵兼陈,看有若无。译:又如,到了病人家里,即使满堂都是绫罗绸缎,也不可左顾右盼;优美的音乐传到耳标,也不能似有欢愉的神情;珍奇佳肴抡流献上,吃起来好像没有味道一样;各种美酒同时摆上,看到如同没看到一般。6 .所以尔者,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蜂: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一人忧

13、伤,满屋的人都为之不乐。7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译:我心怀救世济民的志向,因此就琐碎地谈论了这些道理,学习的人可不要认为我谈得粗俗而耻笑我啊。四、主题思想归纳。本文论述了关于医德修养的两个问题“精”与“诚”,从“心”、“体”、“法”三个方面,对医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其次在诊治上要做到“纤毫无失”;同时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得矜己毁人,谋取财物。这些视点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五、作业、知识点提示。(一)“精”与“诚”的含义。答:“精”即技术要精湛,作者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搏极医源,精勤不倦”。二是“诚”,即“品

14、德高尚就是说,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二)“诚”的医学伦理学意义。答:本文从“大医之心”、“大医之体”、“大医之法”三方面说明了医学伦理意义。大医之心指品德高尚、技术精灌的医生要有救死扶伤的思想,不要有贪图和私欲,对病人一视同仁;大医之体指品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生要外表端庄严肃,行为坦荡,诊察病情认真仔细;大医之法指品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生要谦逊不要狂妄,不能对他人说三道四,不要因为一时的成绩就得意忘形。六、教学后记。孙思邈将这篇大医精诚好于中医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之首,开宗明义地提倡为医者必须要有医德,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这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

15、这一段关于医德的著名论述,是我国古代医家医德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文中,孙思邈提出了医生的行为准则“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对于前来求治的病人要一视同仁,“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奶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医生要把病人当作亲人一般,把病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出诊时要不避路途的艰难险阻,不顾自身的饥渴劳累,“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难、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做功夫行迹之心孙思邈的这一谆谆教导,对医生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顽强奋战,2003年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