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5039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结合对接属地住建物业主管部门疫情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响应、分区分级、精准管控,突出重点环节,落实四早措施,巩固持续向好的疫情防控成果,有力保障公司职工及小区业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物业持续稳定发展。一、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1 .严格个人防护。物业上下要积极引导公司职工、小区业主外出或在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在商场、超市、影院、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要求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全体职工出入小区、集贸市场等场所,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应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2 .

2、减少人员聚集。在公共场所排队或有人员聚集时应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安全距离;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活动原则控制在8人以下,并做好个人防护,有流感症状尽量不参加倡导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3 .加强通风消毒。办公室、会议室或家庭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职工食堂等重点公共场所应定期做好消毒消杀,加强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通勤车场站和交通工具要增加通风、消毒等措施频次,司乘人员应加强引导,所有乘员都要做好个体防护。二、夯实“五有一网格防控措施,守住疫情防控网底1.落实五有措施。全公司各部门组织要做到“五有,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负责人,有适量防疫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

3、指导支持,必要时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2.建成“网格体系。各部门要做好返企人员特别是省外来企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来企或返回职工家庭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管理工作,督促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强调落实出现发热等症状后的自我隔离和报告;各部门疫情办要加强巡回督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了解、核实和报告,并做好相关台账。三、落实防控责任,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1.进一步严格群体性聚集活动的监管。各部门举办10人以上群体性聚集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各种活动,要严格审批程序,严控人员规模,强化检查监管;凡擅自举办聚集性活动的,将追究举办者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要落

4、实好体温、扫验健康码、科学佩戴口罩等措施落实和应急处置准备。2.严控人员流动管理。全公司各单位要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加强对外来返企人员管理,对所有省外来返人员,须第一时间主动到街道办事处或社区进行登记,并接受健康管理;对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及家属进行核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落实目的地居家健康监测14天措施,并在第7天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凡不能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在临时留观点接受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落实目的地居家健康监测14天措施,并于第1-7天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低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做好居家健康管理;各部门要合理设置出入通道,认真做好出入人员的测温、扫健康码、提

5、醒科学佩戴口罩等日常管理工作;对赴高中风险地区或从高中地区返企职工及从高中风险来公司人员的行踪要了如指掌;要通过微信、微信公众号媒体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号召本公司人员尽量减少出行,非必要不到中高风险地区去,尽量减少到国内其他低风险地区去,确需到中高风险地区去的,应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回返后应主动到公司报告并做好居家健康管理;四、持续做好内部疫情防控1 .高度重视、持续加力。各部门负责人牵头负责,认真落实防控主体责任,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层层压紧压实各级工作责任,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加强对员工的教育管理和防疫宣传,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情绪。要根据新的防疫形势不断修订完善相

6、关管理制度,并采取得力措施予以落实。2 .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工作。要继续做好办公区、会议室、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集中场合要坚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接尘人员上班时要佩戴防尘口罩。3 .各部门要完善对外来非冷链物品进行消毒,杜绝其传播风险。4 .全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要以对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切实增强主动性、自觉性,全面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制,保持对瞒报、迟报疫情零容忍态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疫情报告进行直接和间接干预,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5 .各部门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措施。要进一

7、步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核查,坚持做好“人防、物防工作。五、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督查问责力度1 .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及时调整完善疫情防控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做好工作;要加强应急值守,建立24小时疫情防控指挥值班体系,确保出现紧急情况应急保障第一时间能够启动。2 .落实四个责任。各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严格人员管控,加强检查督查,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政策,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行业疫情防控指南,强化监管责任,坚持安排与检查并重,审批与监管齐抓,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消除监管盲区,实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和监管全覆盖;要切

8、实做好从业人员疫情防控政策及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健康管理,合理设置疫情防控台账,做好测温、查验健康码、公共场所消毒消杀等措施落实工作,引导人员不聚集;全公司职工家庭和职工个人要履行社会责任,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常通风等良好生活卫生习惯。3 .做好应急准备。公司根据各自特点和实际,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急处置人员、适当物资准备;发现疫情后立即按照相关预案启动应急响应,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疫情。4 .强化动态报送。公司落实专人负责,及时报送每日工作动态,重点报送安排部署、巡查检查、群体性聚集活动审批、重点地区人员管控、省外来返人员排查报告、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等相关信息。XX小区

9、物业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结合对接属地住建物业主管部门疫情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响应、分区分级、精准管控,突出重点环节,落实四早措施,巩固持续向好的疫情防控成果,有力保障公司职工及小区业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物业持续稳定发展。1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适用于物业小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无物业管理单位以及委托其他管理人的物业小区可参照本技术指南执行。2基本要求2.1 建设2.1.1 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应根据分区分级分类防控原则按照属地政府疫情防控的要求开展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疫情防范宣传。2.1.2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疫情防控领导机构,由企业法定代表

10、人或负责人负责。开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1)完善组织架构及明确各项职责;2.1.3 企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推动部署落实;2.1.4 达国家和地方疫情信息和落实物业小区疫情防控要求;2.1.5 管物业服务项目疫情防控的物资供应、经费筹措及相关统筹协调,做好应急处置工作;5)按规定向企业注册地的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报告疫情防控情况;6)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单位推进疫情防控工作。1.13物业服务企业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应根据物业服务项目的特点设立疫情防控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物业服务项目负责人任组长,客户服务、设备维护、环境卫生、秩序维护等主管任副组长。疫情防控工作组应开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11、1)落实和完善新冠防治工作方案,落实信息报告、工作例会、工作台账等工作措施;2)协助街道(乡镇)、社区(村)实施本项目疫情防控的宣传、预防、控制、记录等工作;3)按规定向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和项目所在地街道(乡镇)、社区(村)报告本项目疫情防控情况;4)认真做好物业小区基础服务,加大对供水、供电、消防等设施设备的巡杳,确保正常运行;5)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安全防范工作;6)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单位推进疫情防控工作。1.1.4业主委员会、临时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在街道(乡镇)、社区(村)的指导下发动物业小区住户建立联防联控工作组、志愿者队伍,积极主动接受、配合街道(乡镇)、社区(村)开展疫情防控

12、、应急救援、心理援助、信息宣传等防疫工作措施。1.1.5物业服务企业接到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指令后,应将物业小区参与防控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健康状况等上报给街道(乡镇)、社区(村),以便统一调配防疫物资。2.2人员组织和培训2.2.1应依据疫情情况调整各岗位人员上下班时间,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并向住户公布值班和服务电话。建立机动保障队伍,以备项目应急调配。2.2.2应组织开展针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员工培训活动,保证在岗员工熟知防疫知识和技巧,培训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1)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工作机构发布的各项规定和要求;2)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途径和防护方法;3)卫生消毒作业方法;4)通风作

13、业方法;5)减少人员聚集方法;6 )办公室、员工食堂、员工宿舍等防护作业方法;7 )洗手及口罩佩戴的操作规范。2.2.3 应做好员工情绪疏导,多关心一线员工工作和生活,及时解决实际困难,给予员工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引导员工坚守岗位。2.2.4员工在岗期间应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监测,员工每日接受上、下班各一次体温测试,填写体温登记表,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做好自我管理。2.2.5 对非在岗员工,应随时掌握具体动向和身体状况。2.2.6 可组建物业服务企业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2.7 可表彰、奖励在疫情防控战役中表现优秀的人员。2.3物资准

14、备2.3.1 疫情防控物资包括但不限于:1)包括含氯消毒剂、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等基本消毒药品;2)包括口罩、隔离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器具;1.1.1 )测温设备、喷洒器具防控器具。1.1.2 防护物资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1.1.3 防护物资短缺时,应立即向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反馈并寻求指导协助。当不能立即解决问题时,应采取简易方法暂时应急,并向属地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报告。3人员防护和返岗管理3.1 个人防护要求3.1.1 低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在没有出现疫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物业小区,与住户接触频繁的客户服务、秩序维护、设备维护、环境卫生等岗位人员,应佩戴口罩;环卫

15、设施消毒剂喷洒岗位应佩戴普通护目镜和口罩。3.1.2 中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出现疫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物业小区的门岗值守、环境卫生、设备维护、客户服务等岗位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医用(含)以上等级的口罩,与接触人员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环境卫生设施消毒剂喷洒的岗位人员还应佩戴护目镜;清理运输废弃防护用品的岗位人员,应配置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3.1.3 高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按照中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开展工作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家庭开展终末消毒的相关人员,应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要求执行。3.1.4 低风险地区的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以及有关部门要求佩戴口罩的,应按照

16、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和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74号)要求科学佩戴口罩;中、高风险地区应按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33号)要求科学佩戴口罩。3.1.5 有条件的地区物业服务企业应推进物业小区员工接种新冠疫苗。3.2 人员返岗要求3.2.1 对于部分处于轮休期的物业服务企业员工,应严格执行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关于人员流动的相关要求,严禁企业强制性要求员工从外地返1.1O3.2.2 对于身处疫情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地区的员工,返岗前应出示八闽健康码,体温检测正常后方可返岗。3.2.3 对于身处疫情风险等

17、级为中风险地区的员工,返岗前应严格实施居家隔离14天,确认身体健康后方可返岗。3.2.4 对于身处疫情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地区的员工,应严格实施集中医学观察14天,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并解除医学观察后方可返岗。3.2.5 对于返岗员工,应提醒员工做好防护,减少公共交通出行,加强员工体温检查等必要的预防措施。3.2.6 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交通车的应做好员工登车前的体温测量工作,对超过额定体温的应拒绝其登车并立即报告。4现场管理4.1 场所设置4.1.1 应在物业小区出入口设置排查点,并配置红外体温测量仪器(设备),有条件的可设置临时观察点(观察室)。4.1.2 物业服务中心前台、门岗处等直接与住户接触

18、的岗位,应配备酒精消毒液或免洗手消毒剂。4.1.3 应在物业小区出入口、物业服务中心或接待区张贴疫情防范、佩戴口罩等要求和方法,中、高风险地区物业服务中心或接待区的接待椅摆放位置,应离物业服务企业员工1.5米,并在地面标出安全线,做好温馨提示。有条件的,可在物业小区出入口增设洗手处。4.1.4 中、高风险地区应在物业小区出入口空旷、通风处设置快递、外卖以及其他货物临时存放点,存放点应防雨防晒,保持空气流通。4.1.5 备有医用酒精等易燃物资的,应单独在高防火等级的区域隔离存放,独立配置消防器材,设置防火警示标识。4.2 疫情宣传引导4.2.1 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在物业小区出入口、公告栏、宣传

19、栏、电梯轿厢、楼宇间以及楼道等方式张贴疫情防控知识和宣传海报,并可通过短信、微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广播、喇叭、电子显示屏、线上直播、视频会议等形式和载体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及时向住户宣传疫情防控要求,发动物业小区住户、员工做好疫情防护措施。4.2.2 物业小区及周边发生疫情后,物业服务企业应积极协助社区(村)和有关部门及时向住户通报疫情和下一步防控要求。4.2.3 使用扩音设备宣传时应选择适宜的音量和时段避免干扰住户的正常生活与工作。4.2.4 业主委员会、临时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关注物业小区舆情动态,保护住户隐私,营造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的舆论氛围。4.

20、2.5 与物业小区住户建立网络沟通渠道,及时通报物业小区疫情防控情况,关注住户身体状况,并提供相应服务。4.3 人员和车辆出入管控4.3.1 低风险地区应在物业小区醒目位置张贴八闽健康码应用指南,引导来访者出示健康码。4.3.2 中、高风险地区应在物业小区出入口实行人员和车辆出入登记制度,住户出行和返回时,物业服务企业应检测体温并登记备查;对外地返回物业小区人员和来访人员,应做好姓名、体温、联系方式、是否来自疫情地区或近期接触疫情地区人员、到访住址、进出时间等基本信息登记。4.3.3 发现中、高风险人员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向所在地街道(乡镇)、社区(村)报告,并做好人员隔离管理。4.3.4

21、 应严格物业小区流动人员管控追踪,加强巡查,配合街道(乡镇)、社区(村)做好人员排查、筛查工作。4.4 封闭管理属地政府要求物业小区封闭管理时,物业服务企业应采取如下临时措施:4.4.1 出入口应设置防控卡点,每个物业小区保留1个人行出入口和1个机动车出入口。4.4.2 每个卡点应配备2个电子测温设备和1只水银温度计,并在防控卡点实行人员和车辆出入登记制度,物业小区住户出行和返回时,物业服务企业应检测体温并登记备查。4.4.3 除封闭管理期间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允许通行的人员、车辆除外,严禁本物业小区外的人员、车辆进出小区。来访人员体温超过37.3。C的,对来访人员实施劝返,对物业小区常驻人

22、员劝其回家进行自我隔离观察,及时向社区(村)居委会报告,并协助做好相关处置工作。4.4.4 应对配送邮件、快递、外卖的人员加强检查,在配送人员配戴口罩做好防护,穿着单位工作装、出示工号,体温检测合格并经登记后,准予配送人员将邮件、快件、物品投递到智能快递箱(柜)或临时储物箱(柜),实施无接触投递。4.4.5 物业小区住户需外出工作的,应按防疫要求出具单位证明。4.4.6 物业小区实行住户定期派1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的外出管理办法,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启动生活物资代购预案。447物业服务企业可引导住户利用线上APP、微信公众号、第三方购物平台系统采购生活物资。4.5 人员密集场所管控

23、4.5.1 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期间,引导住户少聚集、不扎堆、避免人群聚集活动,自觉遵守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不前往人员聚焦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4.5.2 中、高风险地区,应关闭会所、户外运动场所、健身房、儿童(老人)活动场所、棋牌室等室内外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劝阻、劝导住户特别是老人在公共区域的一切聚集活动。4.5.3 遇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应配合政府引导住户、员工留在当地过节,非必要不出境、不出省、不出市,减少节日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4.5.4 中、高风险地区,物业小区应停止所有的装修施工活动(疫情防控需要的情形除外)。4.6 办公室、员工食堂、员工宿舍管控4.6.1 中、高风险地

24、区的物业小区停用人事考勤指纹设备。4.6.2 保持办公室、员工食堂、员工宿舍环境清洁、通风,做好清洁消毒。4.6.3 加强宿舍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尽量动员不外出,可采取外出登记管理制度。4.6.4 可通过采取减少桌椅摆放、间隔1米、错位就餐等措施,加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实行分批次就餐。中、高风险地区应采取盒饭分餐制,员工返回各自办公室及工位就餐。4.6.5 加强循环使用餐具的清洁消毒,不具备消毒条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4.7 居家隔离管控4.7.1 在政府部门确定的隔离区域张贴温馨提示。4.7.2 加大被隔离人员所涉相关区域的消毒浓度(100O-2000mg1.的含氯消毒液)和消毒频次。4.7.

25、3 被隔离人员如有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员工可在能力范围内协助相关部门或提供相应帮助。4.7.4 提示居家隔离人员及家属应按要求将居家隔离人员产生的垃圾投放至定点垃圾桶,并协助相关部门将垃圾按规定进行统一处理。4.8 快递投递管控物业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期间,对于未设快递投递箱(柜)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在物业小区门口或入口处指定快递暂存区域,禁止快递、外卖配送人员进入物业小区,并协助做好快递、物品暂存区域管理。5环境卫生管理5.1 清洁消毒5.1.1 应配合属地政府及相关机构对物业小区内疫点按照新冠防控方案、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GB25953-2011)等

26、规定开展消毒。5.1.2 应建立物业小区清洁消毒制度,做好防疫消杀记录。5.1.3 针对消毒对象和消毒现场不同,应合理选择消毒剂。5.1.4 果皮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应每天用水清洗一次,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O-2000mg1.的消毒液进行消毒。5.1.5 垃圾清运每次作业完成后,用水将手推车、垃圾运输车等环卫工具冲洗一次,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O-2000mg1.的消毒液对环卫工具喷洒消毒一次。5.1.6 垃圾转运站每次作业完成后,用水全面冲洗一次,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O-2000mg1.的消毒液对墙面、地面、站台、压缩装置、周围环境喷洒消毒一次,喷药量为200-30Om1./平方米。

27、5.1.7 经常触摸的公共设备设施应采用75%的乙醇消毒液或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1.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中、高风险地区每日应不少于2次,低风险地区每周至少消毒1-2次;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等经常接触部位,中、高风险地区每日消毒应当不少于3次,低风险地区每周至少消毒1-2次。需擦拭消毒的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1)厢式电梯的地面、侧壁等电梯设施;2)门禁系统面板;3)公共座椅、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等休闲运动设施;4)快递柜、报刊箱、显示屏、宣传栏、衣物回收箱、意见箱等公共设5)电脑键盘、鼠标、电话、传真机、复印机按键、桌椅、空调等办公设施设备。5.1.8对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应采用有

28、效氯浓度250-500mg1.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中、高风险地区每日应不少于2次,低风险地区每周至少消毒1-2次。必要时可增加消毒频次。需消毒公共区域包括但不限于:1 )大堂、消防通道、走廊、楼梯、电梯;2 )停车场、户外娱乐场所;3 )垃圾存放点;4)快递、外卖临时存放点;5)办公室及日常接待区域;6)公共卫生间;7)其他小区公共配套设施区域(消防水泵房、自来水机房、直饮水机房、监控室、电梯机房、设备层、通讯机房等)。5.1.9 排水沟每周至少消毒1-2次,用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1.的消毒液进行喷洒。5.1.10 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曾接触的设备和涉足场所、隔离观察点、隔离区、居

29、民出入口排查点应加强消毒,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1.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5.1.11 电梯轿厢环境、入户大堂、楼梯间的消杀作业宜采用拖拭的方式进行;电梯内外按钮可采用覆膜方式进行保护,并定期更换;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备电梯按键专用纸。5.1.12 引导居民进行居家消毒。应做到:1)家用餐具应煮沸或高温消毒;2)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椅、玩具等应进行清洁处理,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3)卫生间地面、墙面、洗手池、便池等每天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5.2垃圾及废弃物分类处理1.1.1 应规范处理物业小区内的垃圾、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做到分类处理。1.1.2 对果皮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

30、容器,应每天清理、收集垃圾。对垃圾量大的收集点,要随满随清。1.1.3 应配合环卫部门设置专用口罩、手套废弃收集桶,套袋加盖,并在桶上张贴明确标识,引导住户定点投放。1.1.4 对于废弃口罩、手套等一次性医用物品应在消毒后密封,丢弃至专用的垃圾桶内。1.1.5 垃圾应根据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由专人定时封闭清运至桶车对接点或垃圾定点处置场所,运送时应注意垃圾分类并做好个人防护。1.1.6 垃圾筒应保持清洁,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1.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垃圾点墙壁、地面应保持清洁,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1.的含氯消毒液喷洒。5.3 通风管理5.3.1 应引导住户经常开窗通风,采用自然

31、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加强室内空气流动。532住宅楼层通道设置有通风窗的,应处于开启状态。5.3.3 应做好电梯、楼梯、公共卫生间、停车场等密闭场所的通风,每日通风应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5.3.4 应当保证厢式电梯的排气扇、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正常。5.3.5 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并关闭空调加湿功能,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进风口清洁、出风口通畅。5.3.6 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当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转正常。应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5.4 公用卫生间管理5.4.1 加强空气流通。确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离效果。5.4.2

32、每日随时进行卫生清洁,保持地面、墙壁清洁,洗手池无污垢,便池无粪便污物积累。5.4.3 物品表面消毒用有效氯500mg1.的含氯消毒剂对公共台面、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6疫情上报、处置和解除6.1疫情上报1.1.1 应按照相关部门要求上报物业小区疫情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置措施。1.1.2 应通过公告栏、广播、喇叭、电子显示屏、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线上直播、视频会议等方式向所在物业小区居民发布疫情防控安排和相关服务通知,如疫情防控要求、活动区域消毒等相关信息。1.1.3 应积极引导发热患者去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登记信息。1.1.4 应严

33、格落实上报制度,发现近14天从有出现本地病例的国内城市入(返)闽人员,要立即向所在地街道(乡镇)、社区(村)报告,引导人员接受健康管理;发现被政府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及时向就近的疫情定点救治医院和街道(乡镇)、社区(村)报告。6.2 疫情处置6.2.1 发现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并按相关部门要求配合工作。6.2.2 应协助做好隔离、送医工作,立即通知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周围住户,加强自我防控。6.2.3 应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所在单元或者楼栋进行全面消毒。624应在疾病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出入路径及所到场所及设施设备进行彻底消毒。6.2.5应协助有关部门、单位对物业小区与疑似和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开展排查、隔离。6.2.6属地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决定对整栋楼、单元采取封闭措施的物业小区,应协助相关部门、单位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按要求停止电梯自动运行,协助做好该楼栋、单元居民的生活物资配送、人员巡查、生活垃圾上门收取等服务工作,禁止来访人员和车辆进入;未经相关部门许可不得通过公共网络传播影像、图文资料。6.2.7应协助和配合街道(乡镇)、社区(村)及属地相关部门、单位做好发生疫情的物业小区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6.2.8疫情解除疫情解除按照属地政府统一部署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