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小学开展以劳动助力为“双减”赋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6905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中小学开展以劳动助力为“双减”赋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中小学开展以劳动助力为“双减”赋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中小学开展以劳动助力为“双减”赋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中小学开展以劳动助力为“双减”赋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中小学开展以劳动助力为“双减”赋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中小学开展以劳动助力为“双减”赋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小学开展以劳动助力为“双减”赋能.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以劳动助力,为“双减”赋能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XX中心小学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强化劳动意识培养,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感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劳动光荣”观念,提高学生劳动技能,近日,学校举办了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学校认真筹备、精心策划,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了相应的竞赛项目:低年级组进行“穿衣穿鞋我能行”比试,中年级组进行“我是整理小达人”比赛,高年级组进行“小厨师,大比拼”活动。一、低年级组“穿衣穿鞋我能行

2、”活动低年级组的比赛项目是穿衣、穿鞋。有的小选手快速舞动灵巧的双手,麻利地穿好了上衣;有的忙中出错穿反了衣服,急得团团转;还有的动作笨拙但非常认真,不慌不忙地系好鞋带。二、中年级组“我是整理小达人”活动中年级组的比赛项目是系红领巾、整理书包。孩子们动作迅速利落,红领巾在稚嫩的手指间穿梭,不到半分钟,孩子们就已系好红领巾。穿戴完毕后,孩子们以娴熟的动作展示出自己的整理能力,书包很快就被收拾整齐。三、高年级组“小厨师,大比拼”比赛高年级组的比赛项目是烹饪自己的拿手菜。小厨师们全副武装,大显身手,洗菜、切菜、下料、挥铲、煎炸炒煮各类食材经过小厨师们清洗、切配、烹饪、装盘等环节,变成了一盘盘色香味俱全

3、的美味佳肴。学校通过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掌握生活必需技能,真正让孩子们劳有所学、劳有所思、劳有所获,同时,以劳动教育为契机,助力“双减”工作向纵深推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2年以劳动助力,为“双减”赋能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双减”政策落地后,XX实验小学多措并举,学生作业负担明显减轻,闲暇时间明显增多。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增加学生体育、美育、劳育的时间,特别是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为“双减”助力。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学校形成了“两翼四途径”的劳动教育特色育人体系。两翼即学校劳动和校外劳动;四途径即劳动教育四途径。一、学

4、校劳动和校外劳动学校注重挖掘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把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必备的劳动技能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学校坚持教育生活化理念,立足生活情境,以学校劳动、校外劳动(尤其是家庭劳动)为两翼,围绕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方面架构劳动教育的内容体系。1、生活劳动项目化。生活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位,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以学校生活劳动为例,包括服装与穿戴、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午餐与午休等任务群。根据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生活劳动任务群的劳动项目。例如,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劳动,包括佩戴红

5、领巾、穿校服、扫地、拖地、整理书包、摆齐课桌椅、清理课桌抽屉、分餐、收拾餐具和叠被子10个项目。2、生产劳动特色化。学校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开设蔬菜园、中药园和百果园三个劳动基地,让学生在劳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会收获的快乐,学会珍惜劳动的成果。学校中药园劳动基地由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援建,将打造成集中药知识普及、中药种植、药膳制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基地,让学生们走近悠久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医药学习的兴趣。3、服务性劳动多元化。充分挖掘校内服务性劳动资源,以清洁与卫生、礼仪志愿服务、图书管理为主要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服务劳动教育。此外,依托周边资源拓展劳动基地内容,开展社会服务

6、性劳动教育。例如,组织学生走进大型购物中心,体验售货、收银、物流配送、环卫等工作,让学生融入真实的劳动情境,增加职业体验。二、劳动教育四途径经过长期实践,学校主要从以下四个途径推进劳动教育:理念引导。1、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学校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2、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引导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情境,亲历劳动过程,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三、课程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分为三个类型:基础型课程、融合型课程和拓展

7、型课程。独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每周1课时,要求全体老师专时专用;倡导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推进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融合,开设“劳动+”融合型课程,做到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创美;开设“劳动+编程”课程,整合劳动、美术手工和数学等学科,有效实现劳动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学习;开发劳动教育拓展型校本课程,如蔬菜种植、南药种植、教室绿植养护、药膳制作等。家校协同。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多种方式,强化家长家庭教育责任意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共识,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家风。学校制订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清单,引导孩子在家长指导和陪伴下开展家务劳动,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布置个性化亲子劳动作业,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家务、一起到商场采购物品等。这样的劳动作业,既能让孩子体验劳动过程,切身感受父母的不易,又能增进亲子互动,培养亲子感情,一举多得。四、评价保障劳动课程评价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遵循导向性、发展性、系统性的评价原则,将平时表现性评价和学段综合性评价结合起来,构建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双减”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好劳动教育,能为学生全面成长赋能,为“双减”助力。通过劳动实践,让所有学生亲自体验大自然,积极参与各项劳动,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