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策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8126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策略.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策略一、监管的范围财政资金监管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各环节。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用途、目的以及成本效益都应受到监管。财政资金监管是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具体包括三方面:专项资金、预算外资金和国有资产。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改革措施(一)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政府或财政部门将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统一集中起来,独立于各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核心是对会计工作实施集中处理,集核算、监督和服务于一体,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支出的管理,其资金的管理也有了统一的标准。会计集中核算将会计工作从行政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

2、有了较强的独立性,且会计人员也能独立于单位之外,有利于核算工作的严格进行,加强了外部监督,也大大减少了贪污腐败现象,使核算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也有利于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对财政资金收缴拨付程序的改革,使财政资金不再需要层层拨付,只需预算单位开设财政零余额账户,其资金便会直接划拨到收款方。基本操作程序为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预算申请财政资金,审批通过后,银行将资金通过零余额账户垫付给各单位,随后进行国库账户与零余额账户的清算工作。这样可以保证平时资金结余都在国库账户中,没有了层层拨付,也就少了资金的沉淀与占用,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三)两者的联系和区别1

3、 .联系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都是针对财政性资金进行管理的,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取消原有账户,以提高资金核算和监管的独立性。这两种制度的实行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两种制度的最终目的都是加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其该有的作用。2 .区别第一,对象不同。会计集中核算主要是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集中核算处理,而国库集中支付的对象则是财政部的国库资金。第二,内容不同。前者是对各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改革,后者是对财政资金的拨付程序进行改革。第三,存款管理方式不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存款在预算单位的账户中,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应用的是零余额账户,

4、资金结存都在国库账户中。随着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这两种制度也进行了融合,两者共同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发展。三、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一)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会计结算中心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合法使用,其会干涉财政资金的运转过程,导致各单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并不独立,进而造成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后,核算中心只是代为做账,各单位仍然是会计核算主体,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各单位又存在错误认知,认为可以不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因此取消了会计岗位的设置。这种矛盾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主要原因是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双方都没有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导致财政资金监管不到位。同时会

5、计集中核算也对审计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审计主体不明确、监督对象模糊、核算中心任务重、不能对每个单位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对财政资金做不到有效监督,这些问题都归因于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二)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监管缺陷监管制度方面存在问题,且对财政资金监管力度不够,往往容易出现挪用公款的现象,甚至是虚报预算、公款消费等。财务人员相关素质不高,对财政资金展开核算工作时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领导权力或财力的诱惑,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不规范、资产的购置及处理没有明确的记录、采购时没有详细清单和资产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具体个人负责等,从而导致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核算工作要

6、求不严、核算方法不完善和成本不能准确估计等,这些都是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监管缺陷,不利于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三)财政部监管力度不够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透明度和资金利用效率,但这种制度的实行也有弊端,其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都由财政部负责,这种监督只存在于形式上,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四)资金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主要有财政预算支出不明细、支出标准没有明确规定、资金被随意挪用的现象依旧存在和预算执行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导致最终决算与预算差别很大,造成预算难以起到监督约束作用。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策略(一)加强各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1 .加强核算单位与预算单位的沟通会计

7、核算中心需要加强与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沟通,通过主要负责人和会计相关人员的沟通交流,并深入了解各单位的业务情况,促进核算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各预算单位的监督,还要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具体的了解,审查专项资金是否用到了实处。加强沟通的途径有很多,核算单位会计人员可以经常性走访预算单位,对各单位的日常情况进行了解,并关注财政资金的分配,若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另外,核算单位会计人员要不定期检查各类票据和资产,充分发挥核算中心的监管职能,通过加强沟通对各行政事业单位做到事前和事中监督。2 .加强监督部门之间的沟通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使行政事业单位受到多方

8、监督,如财政部、国库中心、核算中心和外部审计监督部门等。这些外部监督部门之间应加强业务交流,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不同,但都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实施监管和控制工作,其目的相同,多加强业务交流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对于工作中的有效方法也能互相沟通,共同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管出力。(二)加大资金审计监管力度审计监督不同于会计监督,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其加强了各单位的外部会计监督,但不能以此削弱审计监督力度,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同时,更应加大外部审计力度,从而加大资金审计监管力度,防止出现因此钻空子的现象。在审计局发现的财务造假案例中,曾出现过虚开发票的情况,这提醒审计人员在新核

9、算制度下不仅不能放松,还应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并结合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严格把关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三)注重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预算执行情况的好坏,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注重预算编制工作,预算支出也应严格按照编制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各单位根据预算申报财政资金,只有预算合理,审批才能通过,这在一定程度上督促预算单位加强预算编制。当然,不仅要在第一环节的预算编制上加大监督力度,还要在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加大监督力度,并将预算科学化、明细化,清楚了解资金的用途和去向,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这样才能避免闲置资金被挪用。对于资产的管理方面,应准确了解资产的使用年限,并加大各个步骤的监督力度,使财政资金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