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幼儿园办置行为督导评估系统A3保育教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9581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幼儿园办置行为督导评估系统A3保育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部幼儿园办置行为督导评估系统A3保育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部幼儿园办置行为督导评估系统A3保育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部幼儿园办置行为督导评估系统A3保育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部幼儿园办置行为督导评估系统A3保育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部幼儿园办置行为督导评估系统A3保育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幼儿园办置行为督导评估系统A3保育教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部幼儿园办置行为督导评估系统A3保育教育-B1理念与目标-C1.教育理念1 ,尊重差异,因人施教答案:A.根据本班幼儿的不同情况确定差异化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操作材料等,尽量给幼儿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B.根据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宜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操作材料等,并在教育过程中对少数发展水平较高或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予以关照。C.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操作材料等基本符合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但没有关照到幼儿的个体差异。D.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或操作材料等违背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采集方式:实地观察、教师座谈2 .教育公平。答案:A.教师

2、能较好地做到面向全体,对所有幼儿一视同仁。8 .教师基本能做到对多数幼儿一视同仁。C.少数幼儿获得的关注和发展机会较多,而部分幼儿明显被忽视。D.少数幼儿获得的关注和发展机会较多,而部分幼儿经常被批评甚至嘲笑。教师能做到面向全体幼儿,不是被忽视甚至排斥、歧视。采集方式:实地观察、家长座谈。9 .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答案:A.为特殊幼儿制定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计划,并与家长及时沟通、密切合作。B.在集体教育活动或游戏活动中给予特殊幼儿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与家长及时沟通。C.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给予特殊幼儿更多的关照,与家长及时沟通。D.未能给予特殊幼儿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采集方式:实地观察、教师座谈。A

3、3保育教育-B1理念与目标-C2教育目标1 .教育目标面向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答案:A.非常注重幼儿良好品质、习惯的养成和适应未来生活能力的培养,不单纯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B.比较注重幼儿良好品质、习惯的养成和适应未来生活能力的培养。C.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习惯和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D.更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中更注重幼儿良好品质、习惯的养成和适应未来生活能力的培养,不单纯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和支持幼儿主动探索,大胆尝试,又教育幼儿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遵守规则,明确安全边界,鼓励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

4、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又能与同伴友好合作,遇到困难能够坚持完成任务或达成目标,不轻易放弃等。采集方式:实地观察、教师座谈(提问:您觉得孩子通过幼儿园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获得哪些方面的成长和发展?)o2 .适度灵活开放的教育目标。答案:A.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大胆尝试,表达不同的想法,不急于指导幼儿按照教师的预设开展活动或找到问题的答案,允许多种表达和结果的存在。B.教师支持幼儿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表达不同的想法,不急于按教育活动目标指导幼儿找到答案或获取某项知识技能。C.教师在给予幼儿初步的思考和探索机会后,指导幼儿按教育活动设计完成活动或获取某项知识和技能。D.教师严格

5、按照设计完成教育活动,更注重知识技能的获得。采集方式:实地观察。A3保育教育-B2内容与计划-C1.教育内容1.教育内容领域答案:A.教育内容全面系统,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B.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涉及五大领域但部分领域内容明显偏少。C.教育内容涉及五大领域中3-4个领域。D.教育内容只能涉及五大领域中的1-2个。采集方式:查看各年级教育计划、教师用书等。2.教育内容的适切性。答案:A.非常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特点和规律。B.比较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特点和规律。C.部分内容不太符合幼儿发展水平和规律。D.多数内容不符合幼儿发展水平和规律。采集方式:查看各年级教育计划

6、、教师用书等。3 .把幼小衔接纳入教育活动当中。答案:A.作为重要内容渗透到各领域的教育活动当中,并融入一日生活。8 .组织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门活动,并融入一日生活。C.把幼小衔接的教育融入一日生活。D.没有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的活动。采集方式:查看教育计划、教师座谈。9 .教育活动无小学化倾向,不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布置书面作业。答案:A.是。B.否。采集方式:实地观察、家长座谈。10 不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答案:A.是。B.否。主要是针对以办班为名提前学习小学教育内容的情况。采集方式:家长座谈。11 不统一购买或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

7、和教辅材料,也不参加相关的宣传、推广、推销、研讨等活动。答案:A.是。B.否。采集方式:家长座谈(提问:幼儿园有没有给孩子统一买或者让家长统一买一些教材或者练习册之类的?如果有,这些教材或练习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3保育教育-B2内容与计划-C2教育计划1.根据纲要和指南要求制定系统完备的教育计划。答案:A.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齐全。B. 5种计划中有4种。C. 5种计划中有3种。D.5种计为J中有2种。E. 5种计划中有1种。F.没有计划。采集方式:查看各年级教育计划。请上传年度、学期和月教育计划文档作为证据。文档上传速度较快,为节约您的宝贵时间,请尽量上传Word

8、文件,不建议上传图片。2.教育计划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答案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没有计划。A3保育教育-B3活动组织实施-C1.一日生活安排1.一日生活制度。答案:A.一日生活制度非常科学、合理,符合儿童年龄特点。B.一日生活制度比较科学、合理,符合儿童年龄特点。C.有基本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一日活动安排规律、稳定,动静结合。D.一日生活安排不合理,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一日生活制度科学合理,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主要表现在:不同季节、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一日生活制度;活动、游戏、睡眠、进餐、大小便等环节的安排动静结合、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结合、室内室外活动交替

9、,过渡自然,衔接流畅。采集方式:查看各年级一日活动安排、实地观察。2.户外活动(含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答案:A.全日制幼儿园,时间2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时间23小时。B.全日制幼儿园,1.5小时W时间V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2.5小时时间3小时。C.全日制幼儿园,1小时W时间V1.5小时;寄宿制幼儿园,2小时W时间V2.5小时。D全日制幼儿园,时间V1.小时;寄宿制幼儿园,时间V2小时。采集方式:查看各年级一日活动安排、实地观察。A3保育教育-B3活动组织实施-C2教育方式1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答案:A.教师善于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游戏之中,游戏时间非常充足。B.教

10、师积极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游戏之中,游戏时间比较充足。C.教师以游戏为幼儿的主要活动之一。D.教师较少组织游戏活动。采集方式:实地观察、查看教育活动计划。2 .自主选择游戏。答案:A.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材料和伙伴。B.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材料和伙伴。C.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材料和伙伴的机会较少。D.幼儿的游戏活动时间极少。采集方式:实地观察。3 .一日生活即课程。答案:A非常注重幼儿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结合,把对幼儿的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当中,善于发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游戏或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并予以积极引导。B.比较注重幼儿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

11、结合,把对幼儿的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当中,能够发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游戏或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并予以引导。C.能做到幼儿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结合,把对幼儿的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和游戏中。D.幼儿一日生活和游戏中教育的渗透比较少。采集方式:实地观察。4 .直接经验的获得。答案:A.非常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得,积极创造并善于捕捉游戏和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B.比较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得,能够创造并发现游戏和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C.为幼儿提供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D.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

12、机会极少。采集方式:实地观察。5 .教育活动组织形式的选择。答案:A.根据教育内容、目标、幼儿发展水平等的不同,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不同活动形式运用恰当,转换自然。B.教育活动中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多种形式相结合,不同活动形式运用比较恰当。C.运用多种形式组织教育活动,但是部分活动形式的运用情境不太恰当。D.教育活动组织形式相对单一。采集方式:实地观察。A3保育教育-B4教育氛围-C1.师幼关系1.师幼关系答案:A.保教人员对幼儿非常尊重、接纳与关爱,幼儿对保教人员非常信任、依恋与亲近。B.保教人员对幼儿比较尊重、接纳与关爱,幼儿对保教人员比较信任、依恋与亲近。

13、C.保教人员基本能做到对幼儿的接纳与关爱,幼儿对保教人员表现亲近。D.保教人员与幼儿的关系比较淡漠甚至疏离。保教人员对幼儿的“尊重、接纳与关爱”和幼儿对保教人员的“信任、依恋与亲近”主要表现在:教师能够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无论他们的表达是否流畅,想法是否正确,幼儿在表达意见或游戏活动时教师极少打断,幼儿每天入园时能得到教师热情的欢迎、教师与幼儿之间有很多亲密的肢体动作如拥抱、摸头等,幼儿在园情绪积极稳定,快乐活泼,遇到问题时能够大胆地向老师寻求帮助或支持,情绪不好比如伤心难过的时候会寻求老师的安慰,幼儿入园时见到老师表现很亲近,没有与家长的分离焦虑等。采集方式:实地观察、家长座

14、谈2.反应的敏感性。答案:A.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幼儿的需要,并做出及时适当的回应。B.教师能及时地发现幼儿的需要,并做出回应。C.教师有时不能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或需求,或者发现幼儿的需求但予以忽视。D.教师常常不能及时发现幼儿需求或对幼儿的需求予以忽视,有时对幼儿提出问题或需求表现不耐烦。采集方式:实地观察。3.互动方式。答案:A.师幼互动中,教师以参与、支持、倾听为主,温和的建议、协商、鼓励、启发式提问较多,而命令、控制、负面的评价较少,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发展。B.师幼互动中,教师以参与、支持为主,命令或控制较少,能较好地促进幼儿发展。C.师幼互动中,教师参与、支持与命令或控制并重。D.师幼互动

15、中,教师更多通过命令或控制等方式发起互动,对幼儿活动的参与、支持较少。采集方式:实地观察。A3保育教育-B4教育氛围-C2同伴关系1.同伴关系。答案:A.同伴关系非常友好,积极互动较多,消极互动极少。B.同伴关系比较友好,积极的互动比较多,而消极的互动较少并且能很快结束。C.同伴关系好,积极互动和消极互动都比较多,部分幼儿有言语上的攻击性行为。D.同伴关系一般,互动少,部分幼儿有肢体上的攻击性行为。同伴间的积极互动主要包括互相帮助、分享玩具、合作游戏、协商解决问题等,消极互动主要包括嘲笑同伴、争吵、争抢玩具、肢体冲突、打架等。采集方式:实地观察。2.交往意愿。答案:A.多数幼儿自由活动时间非常

16、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表现积极投入,互动频繁。B.多数幼儿自由活动时间比较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表现积极投入,互动较多。C.多数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与同伴一起玩,但是表现不活跃。D.很多幼儿自由活动时间都是在自己玩,同伴之间的互动较少。采集方式:实地观察。3.规则意识。答案:A.多数幼儿在互动中能非常好地遵守倾听、等待、轮流、分享、交换等规则,活动秩序非常好。B.多数幼儿在互动中懂得遵守规则,活动秩序较好。C.部分幼儿在互动中不懂遵守规则,活动秩序不太好。D.很多幼儿在互动中没有规则意识,活动秩序比较混乱。采集方式:实地观察。4.教师对同伴交往的支持。答案:A.教师能很好地支持幼儿之间的互动。B.教师能较好地支持幼儿之间的互动。C.教师能支持幼儿之间的互动。D.教师对幼儿之间的互动支持不足。“教师对同伴交往的支持”主要表现在教孩子积极的互动方式,教孩子建立互动规则,为孩子创造合作游戏的机会,允许孩子自己选择玩伴,鼓励内向的孩子参与游戏活动等。采集方式:实地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