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四自”教育模式.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3022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四自”教育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四自”教育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四自”教育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四自”教育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四自”教育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四自”教育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四自”教育模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四自”教育模式摘要:自我教育作为一种已经被熟知教育方式,随着教育的发展,对自我教育的传统理解阻碍了对自我教育本身的研究。本文提出“四自”教育模式,来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教育;教育模式自我教育,学者王雪生认为:“自我教育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与教育相伴随、贯通个体生命全程的一种现象,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基本条件之一,是个体在一定社会要求下按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培养和自我实现的活动J就当代大学生而言,自我教育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需求,为达到有效控制自身心理与行为的教育目的,就要求他们必

2、须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的“四自”教育模式。一、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人生的真谛,是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的认识自己,自我教育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在大学期间,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大学生应该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认识自己。要实现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入手:第一,在自省中认识自我,这就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省,时常检查自己的动机与行为是否正确,行为过程中有哪些不足,结果怎样,有什么收获和遗憾,从中感悟得失,以便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整。第二,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进行自我认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

3、切社会关系的总和J因此,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若个体想要通过自身以外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认识,就必须通过认识外界、认识他人来进行。为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对自然与社会以及他人的认识,以此实现进一步认识自我。第三,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进行自我认识。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镜为鉴,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J一般认为,当个人的自我评价与他人对其自身的客观评价在较大程度上存在一致性时,表示这个人的自我意识是比较成熟的。通过了解别人对自身的看法,可有助于发现已被自身忽略的问题。通过别人对自身的期望、态度、评价,个体可以实现进一步认识

4、自我。第四,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进行自我认识。当人们缺乏一定的客观评价标准时,可以通过和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价自己。与身边的人相比较,能了解自身的实际水平;而与杰出人物相比较,就能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奋斗方向。第五,通过自我比较来进行自我认识。通过把现在的“自我”与以前或未来的“自我”进行比较,以此更加深入地进行自我认识。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提出“自尊=成就/抱负”的经典公式,这一公式说明个体的自我评价取决于他的成就和他的抱负水平。因此,教育者在培养大学生进行正确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在鼓励学生超越自我,不满足现有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能达到的目标。第六,通过活动的成果来进行自我认识。有时活动

5、成果的价值直接标志着个体的自我价值。社会主要是通过活动成果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好的活动成果能够促使个体进行更深入的自我认识,发现自我价值,进而开发自身潜能、激发自信。二、引导大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要求就某种意义上而言,自我教育即主动教育。在自我要求方面,它体现为大学生自己主动向自己提出要求,使自己具有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多数大学生是成年人,独立性、自主性较强,完全有能力开展自我教育。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主动性并不是很强。因此,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不仅需要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还要不断培养、激发大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要求的能力,使其能够结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需要,独立自主地确

6、立自我要求的目标和内容,并独立自主地选择方法和手段,并积极付之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强品质。要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要求,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提高大学生对自我要求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进行自我要求的意识;第二,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大学生意识到肩上的重担,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主动进行自我检查,不断进行自我控制,完善自我。三、以优化网络环境提高大学生自我践行能力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可随时随地获取多元信息,这些信息正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此外,教育者亦不能单独掌握和控制网络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教育只有适时自我提升大学生自我践行能力,才能有效培养大学生自立品质。目

7、前,网络教育是自我教育史上的一次立体的、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由于自我教育的物件、载体等的巨大变化,迫使每个人的理念必须有所改变。因此,在网上要加强正面宣传力度,创办优质的网络自我教育平台,吸引大学生访问和阅读,增强自我教育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应当采取教育疏导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例如:引导大学生自主甄别有害信息,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与培养善良的网络人格,在网络虚拟社会中,能够按照自我要求进行自我践行,养成网络安全意识。宣传运用网络法律手段,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并以此达到净化网络的目的。此外,要进行网络自我教育,需网上、网下相结合,做到

8、互相提升、优势互补。网络自我教育要为网下自我教育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信息,积极促进网下自我教育的改进和创新;网下自我教育要为网络自我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网络自我教育的健康发展。在网络自我教育方法实践中,我们必须采取多启发、多示范等方式进行疏导,从而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四、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动态的,而评价过程也不一定总是真实而客观,因此,必须为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创造机会,积极引导大学生依据自我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不断地修正标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训练学生使其做出较为客观准确的自我评价。这个“评价标准”既是个人价值的评价标准,也是社会价值的评价

9、标准。个人的自我价值评价是以社会价值评价为基础的。可以说,社会价值评价是架起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桥梁,正是通过这一桥梁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以顺利实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例,如果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满足投资商的需求,则个人肯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在此过程中,个人对自己的创新创业成果的满意,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以个人的活动(四年的大学研究学习)得到社会(投资商)的认可为前提和基础的;如果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未满足投资商的需求,则个人否定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未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在此过程中,个人对自己的创新创业成果不满意,自我价值未实现的原因在于个人活动(四年的大学研究学习)未得到社会(投资商)的认可。可见,个人是否能够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被社会认可。综上所述,当个人的自我价值评价与社会价值评价相统一时,个人的自我价值就与个人的社会价值相统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就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反之,当个人的自我价值评价与社会价值评价无法统一时,个人的自我价值就与社会价值无法达到统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通过“四自”模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进行自我教育,完善自我管理,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