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鼻及鼻前庭炎症性疾病诊疗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405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鼻及鼻前庭炎症性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外鼻及鼻前庭炎症性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外鼻及鼻前庭炎症性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外鼻及鼻前庭炎症性疾病诊疗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鼻及鼻前庭炎症性疾病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鼻及鼻前庭炎症性疾病诊疗规范.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鼻及鼻前庭炎症性疾病诊疗规范外鼻及鼻前庭炎性疾病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以感染性和过敏性炎症为主。治疗主要采用局部用药。当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时,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鼻部的疳肿应避免挤压。第一节鼻前庭炎鼻前庭炎(nasalvestibulitis)是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病因】鼻腔内分泌物,尤其是脓性分泌物经常刺激鼻前庭皮肤所致,所以鼻腔内任何急性或慢性、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鼻腔异物、肿瘤等,都可以并发鼻前庭炎。长期有害粉尘(如烟草、皮毛、水泥、石棉等)的刺激,挖鼻或摩擦致鼻前庭皮肤损伤继发感染也是本病病因之一。【临床表现】急性者,感鼻前庭处疼痛较剧,检查见鼻前庭内及其与

2、上唇交界处皮肤弥漫性红肿,或有皴裂及浅表糜烂,鼻毛上附有粘脓块。慢性者,感觉鼻前庭发热、发干、发痒、有触痛,检查见鼻前庭鼻毛稀少,局部皮肤增厚,有痂皮形成,清除痂皮后可有小出血创面。【诊断】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诊断不困难,但应注意与鼻前庭湿疹鉴别,后者常是全身湿疹的局部表现,瘙痒较剧烈,常见于儿童。此外,应注意除外梅毒或结核。【治疗】1 .必须彻底消除鼻腔内刺激性分泌物,避免有害粉尘的刺激,改正不良挖鼻习惯。2 .急性者可用抗生素治疗,局部湿热敷,并用红外线理疗,促使炎症消退。3 .慢性者可先用3%双氧水清洗,除去结痂,局部涂1%2%黄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皮肤糜烂和皴裂处先用10%20%硝酸银

3、烧灼,再涂以抗生素软膏,每日3次。第二节鼻疗鼻拜(furuncleofnose)是鼻前庭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有时也可发生于鼻尖或鼻翼。【病因】挖鼻、拔鼻毛或外伤致鼻前庭皮肤损伤,继发化脓性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糖尿病、抵抗力低者、慢性鼻前庭炎易继发鼻拜。【临床表现】局部触痛、灼热、红肿,可伴有低热和全身不适。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自发性疼痛,日益加重。检查时见一侧鼻前庭内有隆起,周围浸润发硬,发红。痒肿成熟后,顶部出现黄色脓点,溃破则流出脓液。病重者可引起上唇及颊部蜂窝组织炎,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症状。由于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正、逆向流动。鼻疳如被挤

4、压,感染可由小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向上直达海绵窦,形成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thrombophlebitisoftheCavernoussinus),其临床表现为寒颤、高热、头痛剧烈、患侧眼睑及结膜水肿、眼球突出固定、视乳头水肿甚至失明,严重者危及生命。另外,还可并发眶内、颅内感染。【诊断】鼻尖部或鼻前庭皮肤红肿,肿胀可能侵及面部周围组织,有触痛。晚期有脓头突出,破溃后流出脓液,有时排出绿色脓栓。【治疗】1 治疗原则是严禁挤压,未成熟时忌行切开,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2 全身治疗包括酌情使用抗生素,适当的镇痛剂,中医中药治疗以消炎、解毒、消肿为主,可用五味消毒饮。银花9g,野菊花、紫花、地丁、

5、天葵、蒲公英各4.5g,水煎服。屡发病者,可试用自身疫苗(autovaccine)注射。如有糖尿病,应控制血糖。3 局部治疗宿未成熟者:局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以消炎止痛为主,患处涂以10%鱼石脂软膏或中药六合丹,促其成熟穿破;拜已成熟者:可待自然穿破或在无菌条件下用小探针蘸少许15%硝酸银或纯石炭酸腐蚀脓头,促其破溃排脓,亦可用碘酊消毒后以锋利尖刀将脓头表面轻轻挑破,以小银子钳出脓栓,也可用小吸引器吸出脓液。切开时不可切及周围浸润部分,严禁挤压;拜破溃者:局部消毒清洁,促进引流,使用抗生素软膏保护伤口不使其结痂。4 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时,必须住院,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治疗,绝不能疏

6、忽。第三节鼻前庭湿疹鼻前庭湿疹(eczemaofnasalVeStibUI)是发生在鼻前庭的一种皮肤损害,可篁延至鼻翼、鼻尖及上唇等处皮肤,瘙痒较剧,多见于儿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病因】湿疹是过敏性皮肤疾病,属于IV型变态反应。鼻前庭湿疹可能是面部或全身湿疹的局部表现,也可单独发生。鼻腔脓性分泌物的经常刺激、浸渍是引起鼻前庭湿疹的主要原因,搔抓、摩擦、局部药物刺激亦可诱发本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紊乱、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失调等均可产生或加重湿疹病情。【临床表现】急性湿疹以局部渗液、瘙痒及烧灼感为主要症状,时有疼痛。慢性湿疹表现为明显鼻瘙痒,患儿经常以手挖鼻。检查见鼻前庭皮肤增厚、

7、浸润或软裂,表面粗糙,覆以少许糠枇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境界一般清楚,病变大多局限。【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急性者有渗出,慢性者有浸润肥厚或皴裂,常反复发作,瘙痒较剧。应注意与鼻前庭炎相鉴别。【治疗】1 .全身治疗抗过敏药对减轻瘙痒症状有一定效果,一类是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Hl受体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另一类是非镇静性抗组胺Hl受体药,如克敏能、仙特敏等。也可使用10%葡萄糖酸钙IOml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次。2 .局部治疗急性湿疹有渗出者,以3%硼酸或0.1%雷佛奴尔溶液冷湿敷;无明显渗出者,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油外涂。亚急性湿疹,可选用糊膏或乳剂,如氧化锌糊剂或糖皮质激

8、素乳剂,每日23次外涂。慢性湿疹,以软膏剂型为主,如肤轻松、去炎松、恩肤霜等。皮损肥厚时用去炎松尿素霜。当湿疹继发感染时,选用含抗细菌、抗真菌药及糖皮质激素的混合霜(膏)剂外用,如皮康霜,复方康纳乐霜,派瑞松(1%硝酸益康喋十01%曲安奈德),必要时选用有效抗生素口服或肌注。第四节酒渣鼻酒渣鼻(rosacea)为外鼻的慢性皮肤损害,多见于中年人。其特点为颜面部弥漫性潮红,伴发丘疹,脓疮及毛细血管扩张。【病因】病因未明,胃肠功能障碍、精神因素、病灶感染、心血管疾病、嗜酒、辛辣食物、冷热刺激可能是其诱发因素。毛囊蠕形螭是引起本病的病因之一,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临床表现】临床上分为三期,各期之

9、间界限不明显。1 .红斑期颜面中部(眉间、鼻部、两颊、颜面)皮肤潮红、皮脂腺开口扩大,分泌物增加,使皮肤呈油光状,进食辛辣食物或情绪激动后红斑尤为明显。2 .丘疹脓疱期红斑基础上成批出现座疮样丘疹,脓疮,但无粉刺形成。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纵横交错(图1-7-3),日久皮肤渐增厚呈桔皮样。3 .鼻赘期鼻部皮脂腺增大、结缔组织增生使鼻尖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称之鼻赘(rhinophympa)。其表面凹凸不平,挤压有白色粘稠皮脂腺分泌物溢出,毛细血管明显扩张。【诊断】皮损位于颜面中心,具有各期典型症状,病程较长,用透明胶带法可查到蠕形蛾。需注意同寻常座疮相鉴别:座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除侵犯面

10、部外也累及胸背部,典型皮损为黑头或白头粉刺。【治疗】1 .去除病因,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可可。2 .二甲胺四环素0.1g,首次剂量0.2g,后每次0.1g,每日2次,连服24周。3 .替硝喋0.2g,每日2次,6周为一疗程可持续3个月。4 .局部外用5%硫磺霜、复方硫磺洗剂或5%甲硝喋霜剂。5 .红斑期可用固体脉冲激光照射,使毛细血管内血红蛋白凝固,血管闭塞,充血减轻,但价格昂贵。6 .对毛细血管扩张及鼻赘期行酒渣鼻切割术。7 .中医中药红斑期用消肺饮加减;鼻赘期用桃红四物汤。外鼻及鼻前庭疾病在诊断时要注意鼻前庭炎与湿疹的鉴别。由于面部危险三角的解剖特点,鼻疳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当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时,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