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月15日重庆市民政局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5月15日重庆市民政局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5月15日重庆市民政局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第一题:公文写作题为了推进全市城镇居家养老事业发展,市里决定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独居老人家政,搭建一站式服务,推动家政服务经常化。在开展活动期间,有两名工作人员一直帮助独居老人,其目的一是为老人做义务活动,二是为有条件建立智慧化撒子体系的社区摸底。问题:请你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的身份,写一个“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实施方案,不超过500字,30分。市民政局关于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实施方案为推进我市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帮助独居老人处理家政,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家政服务经常化,经局党组研究决定举办“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现
2、制定如下活动方案。一、活动时间2022年5月160-2022年5月31日二、服务对象重点服务常住在我市城镇规划区,且年满6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年人。三、服务经费本次服务活动经费共计*万元整,经费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经费中列支。四、活动内容一是深入独居老年人家庭开展走访慰问,为其提供生活用品代购、餐饮外卖、精神慰藉、家政保洁等志愿服务。二是开展“智慧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做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产品的推广使用。三是开展健康知识及法治教育宣传,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知识,增强老年人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提高老年人对电信网络诈骗及非法集资的防范能力。四是全面开展社区调查,掌握有条
3、件建立智慧化养老体系的社区底数。五、工作要求各区、县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落实,积极整合资源,做好此次活动和调查摸底。活动开展情况及调查摸底台账于5月31日上报市局。第二题:材料分析题材料1:2020年7月起,西渡街道启动“社区救助顾问”试点项目,成为奉贤区首家试点街道。今年年初,西渡街道借助桥计划项目,实现从“被人助”转向“自助”,再转向“助人”,推动服务对象实现自我增能。救助顾问的首要任务就是挖掘社区中救助对象的需求,但一户一户判断宛如“大海捞针,工作量实在不小。社区救助顾问项目组充分发挥自身工作团队的专业性,借助专业化评估量表与工具,对救助对象进行基本需求排摸,进
4、而建立救助对象基本信息库;通过筛选指标将救助对象分层分类归档建档,为后期服务对接提供数据基础。经过数据梳理,桥计划项目从西渡街道375户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筛选出了困境程度由高到低的四类家庭,对象涉及社区困难家庭中的儿童青少年、妇女、失无业人群、身心障碍者、重大病患者、老年人等群体。真正“瞧”见了救助对象的身影,项目才能真正的搭建“救助之桥”。入户调查过程中,社区救助顾问以救助对象的家庭资料为依据,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了解其家庭成员及本人的身体状况、家庭收入、申请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生活能力、目前存在的困难等情况等等。又在入户时查看了实际生活状况,包括居住条件、家用电器、收入情况等,形成入
5、户需求调查表,坚持做到“户户到家、人人见面、步步记录:从走访排摸中,专业社区救助顾问团队发现,西渡街道的困难儿童青少年家庭由于缺少教育资源以及有效学习指导,许多困难家庭的家长对于孩子们文化知识的辅导往往无从下手。针对以上问题,团队设计出了“两小时的伙伴-线上支持计划”,依托新媒体软件以课业辅导与答疑中心,加以多样的线上交流为孩子们带来不同的服务体验,并以此激发个人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两年前,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小郑在毕业后没能参加高考,至今已经辍学两年有余了。在“两小时的伙伴-线上支持计划”中,小郑开始与志愿者沟通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拾起之前落下的学习。不仅如此,
6、他还在社工的引导下,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学习绘画技巧的渴望,以及对从事绘画相关工作的一丝丝向往。在西渡街道社区救助顾问项目所服务的救助对象家庭中,部分家庭因为家中主干成员遇到各种生活压力,包括经济压力、照顾压力、家庭冲突等,导致家庭出现了身心健康问题、家庭照顾问题、经济问题、家庭内部关系问题、家庭外部资源问题,有些家庭甚至存在以上问题的叠加情况,成为有综合困难的家庭。在此情况下,团队不仅发起了“两小时伙伴”计划,同时也链接了上海政法学院的学生志愿服务队,为困境家庭的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人际交往支持、亲子沟通引导等服务;还通过对接“仁人家园”等公益社会机构,为居住贫困的家庭提供房屋修缮等服务;又联
7、手专业心理咨询师走进社区,对不了解儿童青少年、身心障碍者、重大病患者发展时期遇到的压力问题进行疏导与讲解,为困难家庭照护者打造新时代的健康防线。截至目前,社区救助顾问团队正稳步推进困难家庭风险指标综合测评工具的开发和测试,完成375户救助对象梳理统计和分析,对救助对象开展基本服务、个案管理、小组活动等多形式项目活动。共为42户困难家庭开展了113次基本服务,个案管理服务受益7户,服务35人次,专项支持服务受益11户,服务33人次。今年6月,奉贤区首个街镇社区救助顾问点在西渡街道上线了。该空间位于西渡街道兰新居委三楼,是奉贤区首个集办公、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空间,主要用于向社区居民提供
8、救助政策咨询、心理疏导、个案帮扶、居民调解等民生救助类工作。站点的建立为前来求助的群众进行一对一答疑解惑,成立“救助顾问谈心室”,由资深救助工作者轮流“坐诊”为百姓开具救助“药方”,每周四固定接待来访,为百姓提供政策指引。救助无小事,事事守民心。社区救助顾问作为连接困境家庭与外界的“沟通之桥、救助之桥、成长之桥”,保持着一颗初心,用专业的技巧与坚实的服务,在为困难群众守住的幸福的路上,从未停歇。材料2:何学彬是一位始终用微笑亲近人民的艺术家,一位来自四川的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59岁的何学彬对老年人群体在现代社会的困境深有体会,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9年来,她
9、紧紧围绕社情民意,着眼热点难题领衔提交了60余件议案和建议,始终坚持把建议提到群众的心坎上。面对老年人的困境,她曾向政府相关部门、人口专家及高校教授探讨请教,做了一系列社会调查,经过几个月的整理,从“前端”鼓励生育提升量、“中端”重视教育提高质、“后端”社会管理要做实三个类别入手,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今年,何学彬依旧把关注点放在特殊群体、困难群体上。在经过一年的走访调查后,她准备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关于对特困群体给予特殊救助的建议关于对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主体全覆盖的建议。她说,如今,人民群众享受安居乐业的全面小康已经实现,但因多种原因,一部分特殊群体,如老弱病残群体,特别是那些重病等导致失能完全不
10、能自理的特困群体,他们还承受着精神和物质的多重压力。因此,她建议,希望国家统筹加大调研力度,参照各地有益做法,制定具体的特困群体特别是重病失能群体生活、护理费用的相关政策,包含城乡所有参保居民,做到全覆盖,体现公平性和普惠性。特困群体生活、护理费用标准可根据省级物价水平作适当调整。同时,她还建议,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力度,尽快扩大护理保险覆盖面,做到参保主体全覆盖,应包含城乡所有参保居民,以体现公平性和普惠性,更好保障城乡居民失能人群。材料3:1997年,任开贵因车祸导致双目失明,为治病花去数万元,一时间照顾妻儿、赡养老人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自从我双目失明后,生活便无法自理,妻子也
11、因此离我而去,只能靠母亲一人照顾我。“听任开贵说起过往,一旁的母亲忍不住落泪。”像任开贵这样的城市困难群众在顺庆区并非孤例,该区通过“社区摸底、入户调查、信息核对、民主评议、街道审核公示、区级备案管理”的程序,确定了城市困难群众400人作为帮扶对象,并针对因病、因残、因教育、因就业等导致的困难,分类制订帮扶方案。“城市暖心工程”是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直接体现,能够让很多困难家庭重获生机,对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区帮扶干部纷纷表示,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城市重点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提高城市重点困难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据了解,顺庆区结合城区重点困难群众实际情况,按照“
12、精准帮扶、整体解困”要求,建立了一个实施意见、六大帮扶行动和一个帮扶干部管理办法的“1+6+1”帮扶体系,助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到位。“六大帮扶行动”即一次集中慰问、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生活帮扶、社会帮扶,通过“六大帮扶行动”,力争让困难群众稳定实现基本就业有保障、基本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需求有保障、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四个有保障”。材料4:“站上代表通道,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讲述我的成长经历,让我感到自己的责任更重。我要履好职,更好地为农民工群体发声。”作为一名湖南95后,全国人大代表邹彬用手中的砌刀,“砌”出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2015年8月16日,作为中国唯一砌筑选手,邹彬赴巴
13、西参加享有“青年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并获优胜奖,实现中国在这一项目奖项上零的突破。“我来自湖南娄底山区,之前从没想过可以走上代表通道,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展现中国建筑青年员工的风采。上场前我很紧张,因为我代表的是新型建筑产业工人,我从农民工中来,我有责任将他们的心声带上全国两会。”邹彬坦言,他也非常期待用自身经历,激励更多的农民工朋友,尤其是青年工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此,邹彬建议,要加快推动农民工向新型技术产业工人转型,真诚地希望全社会都更加关心关注农民工群体,让大家有更多学习提升、改变命运的机会。问题1:根据材料1,撰写领导在全市社区救助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14、提纲,不超过400字,20分。搭建“四座桥”把社区救助做到群众心坎上在全市社区救助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近年来,我区以“搭建四座桥”为抓手,把社区救助做到群众心坎上,取得明显成效。现汇报如下:一是搭建“连心桥”,让救助更精准。在每一个社区,建立3名社区救助员,入户调查摸排,了解救助对象和救助诉求,建立需求清单。二是搭建“会商桥”,让救助更有力。建立了全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交办问题,通过“暖心工程”服务平台,将救助需求清单及时转办到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三是搭建“社会桥”,让救助更广泛。通过红十字会和社会救助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三是搭建“帮扶
15、桥”,让救助更温暖。建立“1+N”帮扶体系,让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亲戚,“点对点”奉献爱心。我区的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将此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问题2:结合工作实际,以“发声”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IOOO字左右,50分。为人民发声对人民负责政之所向,民之所望。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从人大代表何学彬等人身上看到了他们为人民发声的人民情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民政干部,我们要像他们那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声诉求作为第一信号,将民生需求作为第一导向,为人民发声、对人
16、民负责,不断提高民政工作水平,让广大山城老百姓更有想头、更有盼头、更有奔头。第一,为人民发声,就要拿准民声的“脉搏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人民发声,不能闭门造车,要坚持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心中,认真听取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建议呼声,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怨,让各项政策真正能够接地气、冒热气,惠及于民,落地见效。只有善于利用民声,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事业中去,想在要处、干在实处。第二,为人民发声,就要端出民生的“菜单群众有所需,政府有所为。我们的一切工作,最终的目的是
17、解决民生需求。所以,是不是真正为人民发声,就是要通过调研,代表最广大人民诉求,列出解决民生问题的“菜单”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民政干部,要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建言献策,关心弱势群体,始终保持心里装着对人民的大爱,切实增强宗旨观念,甘当人民公仆,把困难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天大的事,真正成为人民的贴心人。第三,为人民发声,就要激活民力的“动能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为人民发声,就要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不竭动力,这是我们党有效的工作方法。要畅通群众发声平台,积极回应群众呼声,特别要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意见办理好,从而把群众的智慧利用好,发挥好,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力量。要完善监督机制,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不断改进作风,把民声诉求解决得更好。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我们服务的是千千万万名群众、面对是千千万万个难题,只有为人民发声、对人民负责,坚持民生导向,做在细处、干在实处,才能真正让重庆的改革发展依靠于民、惠及于民,让重庆发展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