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示范性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7729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村示范性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工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X村示范性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工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XX村示范性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工作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XX村示范性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工作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XX村示范性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工作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村示范性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村示范性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工作汇报.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村示范性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工作汇报XX镇XX村位于XX镇西面,是XX市最西部的一个村,村域面积X平公里,X个村民小组,现有户籍人口XX人。本村三面环山,交通闭塞、村域经济相对落后,是省级定点扶贫村。今年7月,XX村在镇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积极申报示范性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紧紧围绕就业服务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聚焦村民在就业创业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供多种帮扶措施,鼓励村民创业创新,带动村民致富。现就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是落实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失业人员、重点就业群体通过政

2、府公共服务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我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自2021年7月建设以来,充分发挥公共专业服务优势,规范村级平台建设标准,拓展就业服务内容,优化就业帮扶、信息服务、便民服务功能,打造集窗口、网上、移动、自助服务于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我村现设有专门办公场地、配置设施设备、统一标识、制定各项制度,配备就业服务专干1名,助理员1名,并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就业服务专干为副组长、各村民小组长为联络员的就业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就业创业各项工作。以充分就业创建工作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深化细化村级就业服务,推动就业政策落实服务,夯实就业强村基石。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

3、通畅就业服务渠道一是依托“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强化智慧服务体系构建,提升就业失业管理服务覆盖面,将公共就业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建立“首问负责、一站办结”服务机制,及时受理、转办、分办就业服务业务,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做到“前台受理、后台办理、全程跟踪、群众满意二二是发挥好网格+专干服务作用,借助镇公共就业服务和网格管理信息平台,实时为村民提供智能高效、快捷方便的就业服务,形成了部门协作、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工作格局。(二)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村级就业服务专干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的“神经末梢”,是打通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最后1米”的有力抓手,直接与群众面对面,其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公共就业服

4、务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夯实数据基础。深入排查村民劳动力务工情况、务工意愿和贫困大学生毕业就业需求等,建立统一的村民就业信息台账,准确掌握群众劳动力、就业经历情况等,做到人口底数清、掌握技能清、就业意愿清、培训意向清。另一方面精准岗位推荐。通过入户宣传、上门动员等方式,鼓励其积极参加各类现场招聘会,促其尽快就近就地就业。同时,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优先开展岗位信息、就业推荐、职业指导等服务,有效提升就业帮扶精准度。(三)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通过鼓励参加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和讲座,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劳动者大军。近两年来组织103名

5、村民参加由人社局职业技术培训,获得电工证39本,焊工证10本、叉车司机证23本、育婴师证6本、美容师4本、面点师证5本、创业培训9人等。今年组织电工、焊工育婴师培训共计69人次,2020年参加移民局组织的技能培训23人次,从XX特邀专家进行农业技术讲座2次。(四)积极倡导本地就业叫响“XX就是好地方”口号,积极与本地园区对接进行劳务输出,踊跃响应市、镇各级举办的“春风行动”、校企合作、乡村振兴现场招聘会,让群众就地就近择业、就业,努力实现劳动力就业从“量到质”的转变。我村委会多次组织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深入到XX经开区多家企业现场考察,掌握用人单位的情况和信息。免费组织与安排车辆,由村书记带队

6、到经开区了解企业,长期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交流,随时了解各村民在企业工作及生活状况。今年成功邀请陆戈鞋业、铭利达、欧标等企业到村进行现场面对面招聘。同时我村与XX、XX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劳动服务关系,并成功输送120多名村民到上述企业就业。(五)发展地方产业带动就业就业是致富的主要推动力,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产业,充分安置闲置劳动力是本村乡村振兴的关键。我村今年统计全村16-60岁人口中有480人为非正常劳动力(上学、参军、永久丧失劳动力等情况)。已就业人数为1583人,在XX以外务工的人数仅454人,在XX以内务工人员达1129人(其中在本镇就业人数为229人)。事实上在XX以内务工的大部分人为

7、灵活就业人员,有一部分时间的是在家的,为充分安置闲置劳动力我村大力发展地方产业带动就业。一是积极发展乡里鱼产业。我村地处山区,有山塘386口,环境优美,水草资源丰富,传统喂养的山塘鱼,味道鲜美,绿色健康,产品畅销。支村两委积极支持和鼓励山塘鱼养殖,改造养殖条件,今年投资38万元提质改造山塘43口,利用荒土地开挖鱼塘28口,并为养殖户提供优质鱼苗,组织学习集中培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现每年可产山塘鱼10万斤以上,为当地村民增收150万元以上。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1.4亩,劳动工资近20万元;2022年部分新增250亩,以后逐年发展做大,多层次、多渠道解决村民就业。二是做好基础性建设,美丽屋场建设解决多人就业,发放劳动力工资50万元。示范性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减轻了基层专干的工作负荷,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及相关政策信息,全方位帮助村民实现多渠道就业、多方面增收。村民们安居乐业,辖区和谐稳定,助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