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振兴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7820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振兴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才振兴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才振兴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才振兴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振兴经验交流材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才振兴经验交流材料“乡贤才涌”激起振兴千层浪”乡贤是乡土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近年来,*市*县聚焦乡贤人才作用发挥,以乡情为纽带,务实举措,全力打通服务乡贤人才“最后一公里”,让乡贤之才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翻涌,实现从“湖面水波平”到“拍岸千层浪”的“叠浪”效应,不断释放乡贤助推乡村振兴的“才涌”力量。“乡情连线”激起“暖心层浪”连人心。为有效打破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池静水”,增进广大乡贤与家乡的亲情联络。*县大力实施“乡情连线”活动,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由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担任“联络员”开展“1+N”跟踪对接服务,每人至少联系在外乡贤和本地乡贤各1名,每周

2、就家乡重大事项实施、重要节假日问候、乡贤个人事项代办等内容开展不少于1次的电话联络,每月对所联系的本地乡贤开展1次实地问需,将常态化服务机制引向日常化、生活化,不断厚植与乡贤人才之间的联络情、服务情、贴心情。用乡贤人才的话来讲,现在不管家乡的大事小事我们不用出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就连自己的生日也能第一时间收到“联络员”的问候。“乡贤理事”激起“群力层浪”展作为。激活乡贤资源,促进群体力量发挥,需要建立乡贤人才作用发挥“大平台”。*县以乡贤理事会为载体,建立线上线下“乡贤理事交流会”,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的问题,定期开展乡贤咨情问政,为产业发展、人才招引、科技创新等关键问题把

3、脉问诊。实施乡贤积分管理制度,按照“正向加分、负向扣分”的原则,每月对乡贤人才在公益活动、乡村建设、乡风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做工作进行积分评定,并将积分前三位的乡贤人才评为“星级乡贤”,年终按照每月积分累加原则评选“金牌乡贤,不断激励乡贤各展所长,汇聚群力。截至当前,全县共成立乡镇一级乡贤理事会12个,村级乡贤理事会150个,汇聚乡贤1820余名,举办“助力家乡发展行”280余次Q“乡贤归巢”激起“发展层浪”建新功。为将乡贤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优势。*县大力开展“乡贤归巢”行动,通过完善激励性参与机制,对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和开展自主创业的乡贤人才

4、,按有关规定落实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重点乡贤人才返乡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全过程服务,协助办理项目申报、奖项评选等事项,积极争取各级人才政策,确保乡贤人才获得最大效益;开展贴心服务,针对归巢乡贤人才子女入学、落户安置、医疗保障、补贴补助等问题,推行“只跑一趟”代办制,切实增强归巢乡贤人才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回乡就能兴业已经成为在外乡贤的一个共识。今年来,共计吸引380余名乡贤人才返乡创业,创办企业86家,提供就业岗位1670余个,让乡村振兴“发展层浪”涌动翻腾。三个维度为乡村干部塑魂壮骨”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近年来,*市坚持把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性工程,聚焦考察评价

5、、结对帮带、轮岗历练三个维度,不断健全完善村(社区)干部全链条能力提升机制,着力为乡村干部“塑魂壮骨”。考评当先,绘准干部能力画像,打好补短提升“提前量”。按照组工干部联系片区制度,整合联乡包村部门工作力量,组建20个调研组全覆盖走访调研165个村(社区)。一方面,将“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作为考察村社干部的重要内容,细化制定10项政治素质评价指标,客观了解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另一方面,深入村社一线实地察看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执行等情况,考准905名村社干部工作实绩,综合乡镇(街道)党(工)委评定意见与群众反馈意见,准确掌握班子成员一

6、贯表现。在调研基础上逐一分析论证,分类梳理干部性格特征、优势短板,找准亟待提升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制定整改举措,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统一建立村(社区)干部能力台账,为后期结对帮带、跟岗锻炼、培训提能提供指向性参考,变“粗放培养”为“精准培育”。帮带为主,建立师徒结对机制,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制定出台*市村(社区)干部结对帮带管理办法(试行),建立镇村结对帮带机制,明确思想引导、政策解读、工作落实3个方面12项具体帮带内容。精选60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干群口碑好的乡镇(街道)退二线干部,采取“1+1”“1+N”形式,与所属村(社区)35岁以下及新任“两委”班子成

7、员全覆盖结对,同步建立健全师徒双向考核机制,结合组织工作清单制管理,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结对双方,按照“四个一”(共同联系一个集体经济项目、组织一次主题党日、调处一项矛盾纠纷、开展一堂党课宣讲)要求,推动项目共抓、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充分发挥“师父”经验丰富和“徒弟”思维活跃的双重优势,推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守正出新,着力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乡村骨干队伍。实战打底,推行轮岗交流历练,培育基层善治“多面手”。以产业相近、资源相似、岗位趋同为原则,分批次选派200余名村(社区)常职(后备)干部到邻近村镇进行为期03个月的轮岗锻炼,注重先进示范村与基础薄弱村双向交流,发挥优秀村干部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能力优势,学习借鉴先进村镇的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制度机制,分类推进干部能力提升。交流期满即开展民主测评,出具工作鉴定,同步报市委组织部备案,作为村社干部关注培养、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于轮岗交流结束的村社干部,采取实地调研、电话访谈等形式及时跟进掌握工作表现,侧重安排其分管负责本辖区矛盾集中、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以工作实绩检验轮岗成效Q截至目前,返岗村社干部累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协助群众办理民生实事80余件,持续推动城乡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