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3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8010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认识李镇西老师是从搜狐教育开始的,我一直比较关注教育的发展动态,没事就打开搜狐教育浏览,特别爱看搜狐教育的“当代教育家个人展示页”我觉得这些作者都是教育大咖,他们高屋建航,对教育事件分析得入木三分。常常能引起人的无限遐思。无意间看到李镇西老师的一些文章,我觉得李老师敢说敢做,而且说得切合教育实际,做得扎扎实实,特别是他把自己教育的点点滴滴都能记录下来,这是我们这些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很难做到的。我也关注了李老师的镇西茶馆这个暑假学校组织老师学习李镇西老师的重读陶行知我认真阅读了此书,收获颇多。我对陶行知、李镇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特别认同他们说的:“教育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教育应给人以快乐和自由。”但是,但是,我们的教育人快乐吗?我们的学生自由吗?回答肯定是:NO,NO为什么?因为我们都太功利了,目的性太强了。我曾经看到一句话:“玫瑰为开花而开花,开花就是一切,目的登场之后,情趣只能黯然退场,美那么轻,目的那么重。我把这句话写下来,贴在我的办公桌旁,用它一直在鼓励自己,告诫自己:享受过程。多回忆和同事相处的美好瞬间,多记得学生带给我们的活力无限。笑对每一天。因为我们都太要强了。太想把事情做好了。从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以及我们的家长,我们每天都在打仗,都在和别人一决高下。我们执行上级的指示,要不折不扣;我们和同事竞争,要不甘人后;我们和学生斗智斗勇,要让他们有好的表

3、现,好的成绩。劳心费力,内卷到极致。拥有一颗平常心吧,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我们只要给了他们阳光、雨露,我们就静待花开,让他们自由生长。让他们成为自由行走的花。因为我们控制欲太强。我们总想把控住局面,让事情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发展。往往用力过猛,适得其反。试着放松心态,朝着目标去努力。但愿我们每个教育人,放松心态,知道我们是教育“活”的人,他有思想有活力,他不是容器,他是我们国家以后的栋梁。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他们享受到自由和快乐,让他们像鱼儿般舒畅,像鸟儿般活泼,像花儿般绽放。让我们教育者也拥有自由之思想、快乐之灵魂以及尊严和幸福。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在假期我有幸阅读了李镇西校长的重读陶行知,在李校长

4、的引领下我对大师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有了深刻和全面的理解,使我的教育思想再次得到洗礼,也再一次唤醒了我的教育初心。这本书汇集了李镇西校长对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读书随笔75篇,书中李镇西校长结合陶行知的教育观和自己的教育经历,清晰的阐述了我国当前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同时为现代中小教育者指明了教育应有的行为准则。在读到“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这一篇时,我感触很深。陶行知曾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实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

5、,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这里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清晰的阐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学而不厌”和“以身作则”。其实,在我来看作为一名教师它本身就应该具备“大学问”。教师应该时刻秉承“学而不厌”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一部分。无论社会如何变革,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也是真正的“为大众服务的情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技能自我提升的需要。同时,

6、学习也可以引领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教师将终身学习定为自身发展和成长的路径,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实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只有不断的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才会在课堂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书香气,出现“亲其师,信其道”景象。教师的“以身作则”不仅仅体现在学问上,还体现在言传身教上。正如书中所说:教师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首先应该是个正派人,其具备的特点就是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言传和身教有机地统一起来。想要在学生身上看到的东西,教师首先应该在自己身上体现出来。教师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会在学生面前散发出

7、正能量的人格魅力,才能教育出“学好”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秉承“学而不厌”和“以身作则”的信念,认真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育理念。正如书中所说的“今天,我们对陶行知最好的纪念,就像陶行知那样做人、做事、做教育!”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位教育者选择教育的初心。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靠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因此,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的读书学习,才能具

8、备新时期的教师素质。书本是无言的老师,在我认真阅读了重读陶行知之后,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有了以下体会和收获。一、有爱才会有教育陶行知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使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感觉到爱学生就应让学生健康成长,免受伤害,为此每节课之前我都认真检查场地和器材,消除安全隐患;教学中对某些有危险的动作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每节课都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我认为热爱学生,就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

9、面发展。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种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爱的教育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二、学会欣赏因材施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

10、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坏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欣赏优秀学生的同时应对差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例如:有些较胖的学生也许跑的不快但他可能力量很大;有些体弱的学生体育成绩不好但是他锻炼的态度端正;还有些同学打篮球不行,他可能乒乓球、羽毛球打的好;特别是一些学习差的调皮学生,因平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作为体育教师则更应善于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他们好动,课堂上思想放得快,在体育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技术动作掌握较

11、快、较好。应抓住机遇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已聪明才智的机会。培养他们为集体多流一滴汗、多献一份力量而顽强拼搏的荣誉感,培养他们成为体育尖子和对本班集体荣誉的责任感,再把这种逐步培养而形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转移到学习上去,使他们各个方面不断进步。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保持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欣赏。只有欣赏你的学生才能树立他们自信,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喜学、乐学于你的课程。读完这本书我不断地提醒自己学会爱;学会把每个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欣赏学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学会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爱,让学生能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工作,才不会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因为你会发现: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们也在收获着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