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2022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考核方案怎么写范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8025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篇2022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考核方案怎么写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篇2022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考核方案怎么写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篇2022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考核方案怎么写范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篇2022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考核方案怎么写范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篇2022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考核方案怎么写范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篇2022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考核方案怎么写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2022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考核方案怎么写范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依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梨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如下方案。一、工作目标到2022年底,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采取整校推进的多媒体教学优化模式,对我校教师开展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

2、时不少于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二、具体任务1.统筹规划,整校推进提升工程2.0。成立学校提升工程2.0领导小组;组建学校培训团队和实践应用考核团队;制定提升工程2.O校本应用考核实施细则;2021年下半年,完成教师全员培训任务;2022年上半年,完成考核任务。2 .培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现代教学方向。对学校骨干教师开展引领性培训,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在全面普及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应用的基础上,主动应用互联网、

3、大数据、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双师”教学、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教育,提升教师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3 .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按照“校统筹、管理团队指导、校本为主、教师全员参与”的协同培训机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机制,构建“培训+实践+实效”的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聚焦课堂,以解决教学问题为方向,以实践应用为主线,建立激励机制,开展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案例展示及经验分享活动,促进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4 .缩小教师之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距,促进

4、教育均衡发展。以教研组为突破点,因地制宜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针对信息技术环境薄弱的教师,采取“轻代老”和“老中青”相结合等方式学习培训,探索名师网络课堂和远程协同教研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名师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异步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等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三、主要措施1.提升学校管理团队信息技术应用领导能力。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主阵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成为学校信息化教接领导者、指挥者、策划者,学校组建由校长领衔、主管校长、教导主任等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提升工程2.O领导管理团队。通过县进修学校集中培训和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

5、培训,开展面向学校领导管理团队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着重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优化多媒体教学环境校本研修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指导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实践应用能力。2 .提升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学校选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进入管理团队,在“整校推进”过程中,分别负责各教研组教师培训、研修、指导教师信息化教学和开展信息技术校本实践应用考核工作。采用分类培训等模式,推动学校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研,探索“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3 .整校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按照“校统筹、管理团队

6、指导、校本为主、教师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研修计划。在管理团队指导下,以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采取校本研修、教师自学等多种方式,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依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示范学科、示范教师,建设“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应用学科教学软件开展教学案例研讨,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7、。教师在学校团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微能力点,通过线上资源平台选学,同时参加学校举办的应用能力研修实践,合计达到50学时以上培训,其中网络研修25学时,实践应用25学时以上。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全员培训,实现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在课堂上常态化应用,任课教师100%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考核。4 .遴选推荐“提升工程2.0”学习资源。遴选推荐以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为重点的学习资源。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学校推荐优秀教师参与教学类APP、教学软件功能与使用方法的分享,研发微课、直播课等培训课程。

8、开展全校教师“一师一技”展示活动,“一师一课”竞赛活动,从中遴选优秀资源供全校教师学习。5 .推进学校“双师教学”模式培训。采用推送适合教师培训的优秀微课、名师远程直播课堂、互动课堂和专递课堂等方式,开展名师网络课堂和远程协同教研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的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精准帮扶工作。6 .激励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学校以信息技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采用“以培训带应用、以研修带应用、以课题带应用、以竞赛带应用”的方式,引导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继续深化“四个核心”“六个转变”教学方式改革,在“导学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核心环节中嵌入合理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

9、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7 .开展提升工程2.O校本应用评估考核。学校根据梨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O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研制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实施细则,开展校本实践应用考核工作。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名优骨干教师认定、评职晋级等挂钩。四、实施步骤(一)启动阶段(2021年9月)1.召开学校提升工程2.0启动大会。2 .做好提升工程2.O的前期工作,包括对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等情况的摸底调查,相关政策解读,研制整校推进方案和遴选优质培训资源等。3 .建立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团队、技术指导团队。4 .研制提升工程2.O

10、实施工作指南,为“整校推进”提供智力支持。(二)实施提升阶段(2021年10月1日-2022年1月31日)1 组织开展学校管理团队、培训者、骨干教师进行培训。2 组织开展全校教师线上研修活动,指导教师信息化教学。3 依托提升工程2.0服务平台,做好教师参训过程动态数据和成果收集,考核评价校本研修成果。4 完善信息化教学常态化运行机制,鼓励教师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三)总结评估阶段(2022年2月-2022年5月)1.开展项目考核评估,提炼成果。选出信息化与教学融合创新的优秀教师。2.建立信息化创新应用机制,加强偶遇修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创新应用案例征集、跨学科教学经验分享,开展信息

11、化教学创新教研组建设活动,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五、组织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负责提升工程2.0的统筹规划与过程管理,制定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O实施方案,成立提升工程2.O领导小组,负责工程推进,督查评估教师的校本应用考核。要加大提升工程2.O的推进力度,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主阵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制定本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和规划,并围绕目标以及发展规划开展校本研修,落实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指导全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制提升工程2.O应用考核方案,以及完成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评估,提高全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12、2 .建立主动应用机制,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学校制定整校推进提升工程2.O的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全面构建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新机制。3 .落实经费保障。学校要保证教师培训经费主要用于提升工程2.0,为教师参加培训和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升工程2.0结束时,要认真总结提升工程2.0实施情况,形成专项工作总结,报送县教育局备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O的实施意见(以下

13、简称提升工程2.0),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XX镇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线上自主学习25学时,实践应用25+学时),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二、基本原则(一)科学设计,合理统筹。结合我校实际、教师需求、分类分层分学科培训,支持、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明确提升工程实施路径与环节,以学、练

14、、用、评、建五个环节为一体,提升搜、拿、用、享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二)整校考核,重在应用。根据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学校要开展全员的提升工程2.O培训和校本应用考核,要统筹全校各项工作,要将考核工作与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相结合,重点考核信息技术的应用。三、考核内容(一)教师能力提升领城选择的合理性和发展性1、对教师的考核:按照提升工程2.0目标任务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情况、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教师队伍现状,坚持立足应用,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规范,从三种环境(多媒体环境、混合式环境、智慧环境)、四个维度(学

15、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30个微能力点中选取1O个微能力作为校本研修主要内容。教师在学校确定的微能力点范围内,再从中选择3个微能力点进行学习,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混合式培训,即线上自主学习25学时,线下实践应用校本研修25+学时。在微能力点选择上,采取“1+1+X”模式,即交互式白板(一体机)使用(A6),作为全员必选的一个微能力点;根据我校信息环境和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自主确定A1.第二个微能力点;教师根据所教学科及工作岗位,自主在学校选取的10个微能力点中选择第三个微能力点,40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确定B2为第三个微能力点(也可以选择混合学习环境的任意一个微能力点)。40周岁

16、及以上的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任意一个微能力点(也可以选择混合学习环境的任意一个微能力点)。根据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不同层次学校分两个梯级团队,引领信息化教学发展方向。考核时,既考核线上研修学习情况,又考核三个微能力点学习成果,尤其是考核教师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情况。(二)校本研修活动组织的有效性和创新性1、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常态化和普遍化的校本教研活动。2、在骨干引领、学科联动、互帮互学、整体提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3、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教学软件等,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

17、4、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四、考核实施1、线上自主学习考核,以平台积分为准。2、教师微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测一一教师互评一一校本应用”的考核路径。(1)校本自测是指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特点或自身的岗位职责,借助平台工具,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确定的标准,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2)教师互评是指教师向校本考核平台提交成果证明时,依据平台的提示,对他人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3)校本应用考核是指由学校管理团队对教师个人提交的成果及信息

18、技术实践应用进行考核。教师的应用能力考核侧重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教师提供的证据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要求,证据具有有效性,凡提供的证据未包含教师本人影像的或不能确定是教师本人制作的,视为无效证据。3、教师最终考核成绩由教师互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评价两个部分构成。4、采取分学科研修:语文组组长刘丽娜;数学组组长于泳波;英语组组长马洪艳;理化生组组长朱立东;政史地组组长田雯佳五、考核管理1、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负责统一组织全校教师的校本应用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两个等次。2、对于未取得信息技术2.O工程提升合格证的教师,不能评职晋级。优秀学员在评职晋级总分中加1分,优秀教研组组长总分加2分(组员优秀率达到20%及以上),非优秀教研组组长(取得合格证书)总分加1分。3、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组建由校长朱红庄领衔,主管校长郑勇佳、教导主任王国印、工会主席程显波、教师呼斯楞、程卓璇组成的考核团队,负责校本应用考核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以制度建设为手段,通过校本研修活动,督促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信息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教学方式有所转变,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全面完成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和应用实践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