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8326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行动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行动方案依托承东启西的区位特点,助推珠江口东西两岸协同发展,强化对粤西及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一、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建立和完善内外资一体化招商机制,积极引进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强产业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支持XX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支持发展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XX智

2、造谷等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制造业企业综合运用智能制造装备和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全方位拓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一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项目。支持中小企业积极融入产业集群链主企业生产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XX打造一批5G、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聚焦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领域,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发展水平。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性氢能产业发展高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建设,促进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协

3、同融合发展。支持XX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建设一批示范企业和平台。鼓励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服务型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以XX西站枢纽新城为载体,加快推进南海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发展工业设计、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为平台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支持发展临空经济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支持XX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支持广州与XX携手打造广州都市圈。高标准规划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创新全域同城化体制机制,重点推动在教育

4、、医疗、就业、生态等领域实现高水平同城化。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探索设立广佛科技合作园区。推动两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延伸与跨界融合。加快推进肇(庆)顺(德)南(沙)城际项目建设,推动共建交通、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提升与深圳合作发展水平。支持深圳与XX建立多层次合作发展机制。加快建设深圳科技园XX科创园和顺(德)深(圳)产业城。全面对接深圳科创资源,实现“深圳创新+XX产业”有机结合。加强XX先进制造业和深圳现代服务业对接,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引导金融机构落户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深入推进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合作。支持XX与港澳扩大科技创新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5、,深度对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支持XX打造岭南中医药名城,推动XX与中国澳门在中医药产业等方面合作,携手共建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支持XX对港澳扩大服务领域开放,高标准建设XX南海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引导港澳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服务业人才在XX就业创业,推动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增强区域引领辐射带动能力。支持XX依托广州都市圈建设,协同联动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引领带动珠江口西岸城市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支持XX与云浮在氢能产业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支持依托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广佛肇城际及西江黄金水道,深度参与粤桂黔滇川高铁经济带建设,拓展西向发展

6、腹地。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支持XX推进城市更新以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核心区风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有序集约建设“城市大脑”、“城市智能综合体”,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推动优秀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文旅产业空间布局,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XX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挖掘保护XX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工业遗产,加大新时代艺术精品创作力度,打造粤菜粤厨名城、世界功夫之城和博物馆

7、之城。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水体保护,优化水资源跨区域使用利益协调机制。持续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积极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绿色金融。强化优质民生服务供给。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支持XX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加快建设省级高水平医院,加大医学类人才培养力度,打造珠江口西岸区域医疗中心。积极探索引进港澳和国际优质医疗、职业培训等公共服务资源,构建更高水

8、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社会治理体系改革,提高非户籍常住人口的获得感和归属感。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设平安XX。四、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支持XX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争创一流战略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三龙湾科技城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创新极核,加强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对接合作。推动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质升级。支持XX建设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特色园区。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行业技术创新平台。五、战略定位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因地制宜、主动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粤港澳大湾区西向门户城市。依托承东启西的区位特点,助推珠江口东西两岸协同发展,强化对粤西及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一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高地,努力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范例。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岭南文化魅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