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关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的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8348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人大:关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人大:关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人大:关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人大:关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人大:关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人大:关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人大:关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的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的报告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安排,我代表县政府就我县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我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人民群众养老需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截止2021年,全县已建成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X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X个,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x;建成农村幸福院X所,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X。今年,XX市首次将农村养老设施覆盖率、使用率、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纳入绿色发展综合考核评价,X县第一、第二季度全市排名分列第三、第一

2、,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成效明显。一、主要做法自十三五以来,我县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截至目前,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17.2%。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打通机制“堵点”、补齐设施“弱点”、消除服务“痛点”,积极推进工作。(一)坚持责任担当,全面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人大、政协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不断解决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完善设施网络,培育壮大专业化老年服务组织,整合老年服务功能。连续4年

3、将养老服务及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县为民办实事项目中。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围绕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政策支持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养老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xx县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0)等系列政策文件,从项目建设、资金扶持、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化组织落地、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流程、全方位强化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三是加强宣传引导。依托广播、电视、新媒体、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XX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涉老政策。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居家养老政策和服务宣传,通过入户探访、宣传和

4、村(居)务信息公开等途径,切实提高社会、家庭对政府扶老的知晓率。2017年以来,先后开展宣传1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四是强化经费保障。在县级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大的情况下,近3年累计投入居家社区养老事业经费1.1559亿元(其中包含投资1.O亿元建设的县健康养生中心),其中债券资金970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14万元,本级财政投入资金1245万元。建立并完善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县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留成部分80%以上用于养老事业。(二)持续加大力度,全面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一是完善城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严格按照新建住宅区按

5、建筑面积必须提供2%。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的要求,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保障居家社区养老用房到位。2017年以来,新增社区养老用房1748.48平方米,建成2个日间照料中心,同时向上争取资金100万,完善提升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及XX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今年还向上争取资金14万元,给予XX镇140户困难老年人每户100O元补助,支持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二是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利用人集中、条件较好闲置的旧学校或村委会房屋建设农村幸福院,实施农村集中式居家养老服务。2017年以来,全县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的农村幸福院41个,并积极开展三星级养

6、老服务设施评定和四星级、五星级养老服务设施申报工作,推进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目前,我县共有五星级农村幸福院2家,四星级农村幸福院6家。2019年,探索推进XXX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与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与农村敬老院有效整合运用。三是拓展居家养老服务新路。着力探索助餐服务,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在有条件的村(居)场所建立长者食堂,构建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今年,在橘子洲社区打造长者食堂试点,创建“照料中心+长者食堂”模式。积极向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延伸,依托XXX农村幸福院开展互助积分式供餐服务,一天活动加一餐午饭,老人聚留一堂各取所乐,真正感受到互助和温暖。四是

7、强化医养结合融合发展。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组建家庭医生团队,打通居家老年人就医“最后一公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电话随访、巡诊、上门服务等形式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给予健康指导。至2019年底,已为辖区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2.79万份。同时,适时开展卫生健康宣传、咨询、问诊活动。(三)强化工作举措,落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社会保障。一是做好居家养老购买服务补贴。对全县特困供养、低保家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生特殊家庭、重度残疾人中的老年人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七类对象,全部纳入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为其提供每人每月20元线上购买服务。针对特殊困难情况,由专业养

8、老服务组织提供50-300元的线下实体购买服务。二是及时发放高龄补贴。对全县80-99周岁高龄老人补贴50元,100周岁以上老人长寿营养补贴500元。对属于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叠加增发高龄补贴。2019年共发放老年人高龄补贴186.47万元。三是实施完全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对低保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完全失能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标准,以购买金太阳服务形式发放护理补贴。四是实施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从2017年起,县政府免费为全县8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每人每年购买50元基本意外伤害保险,3年来,共投保60多万元,理赔50多万元。(四)坚持孵化带动,完善

9、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力量。一是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通过政府招投标方式引进福龄金太阳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通过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承接政府“线上+线下专业化居家养老购买服务,通过建立起信息呼叫服务平台和服务号,及时派单落实。3年来,县财政投入购买服务资金120多万元,通过专业化组织开展庆生、义诊、心理讲座等70余次、电话访问2万余人次、上门回访及服务1万余人次、惠及七类对象2万余人。培育XXX公司、XXX公司等养老企业,指导助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二是扶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场所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运营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政府给予每年两万元的补助。对提供失能老年人照料服务的,按年平均

10、给予每年每床1200元运营补贴。三是提升养老服务队伍。制定养老护理人员技能培训计划,2017年以来,组织各类群体参加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1018人次,通过培训取得养老护理员结业证书的共有1012人,取得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有38人。鼓励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和社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对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养老机构服务工作满5年的,实行“入职奖补”。四是支持社会机构助力居家养老。广泛发动社工专业力量,委托专业社工机构,在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场所探索“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积分模式。如阳光社工服务中心开展的“时间银行”项目,吸引个人志愿者注册68名,培养养老护

11、理员36人,组建医生义诊团队,累计服务时长近800小时,建立服务档案44个,开展个案辅导、小组工作50余次。二、存在问题虽然我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工作的要求和全县老年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一)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农村人选择在城区安家,我县城区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县城区已由原来的5个社区增加到11个社区,已有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照料中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尤其是XXX一带及新开发区域,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二)医养资源结合不够。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患病几率的增加,以及他们对自身健康的

12、关注,对医疗和日常保健的需求也更为迫切。目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还没有专业医疗团队服务和引导,居家医疗服务项目供给不足,医疗服务项目提供较少。由社区或社工机构运营提供的医疗保健和康复护理服务覆盖范围小,大多限于一般性健康检查。(三)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我县还未有社会资本出资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现有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只有日间照料中心由社会力量运营,涉及运营的一线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从业不稳定。目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员社会地位不高,物质待遇也偏低,流失问题较突出。另外,参与为老服务的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及社区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联动性不强。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切实抓好养老服务基础工作。一方面,进

13、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县级广播、电视及各类媒体平台、微信广泛宣传国家养老服务政策法规和我县养老服务产品,引导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养老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及时制定十四五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划,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加快规划落地。(二)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增加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供地政策,保障用地供给。在按规定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同时,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整合资源和购买、租赁、腾退、置换、回购等办法,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公建民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运作模式。(三)加大医养结合智能养老力度。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与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倡导村医参与健康养老。支持社区和专业化服务组织整合资源,将医疗服务延伸至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会同专门机构,探索实施智慧养老。(四)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力量参与。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各类服务企业(社会组织)面向社区,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多样化、市场化、专业化。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将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业再就业培训体系,帮助他们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广泛动员社会人员参与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并取得社工师、助理社工师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