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机制机制 建设专业化留置看护队伍.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8402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健全机制机制 建设专业化留置看护队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立健全机制机制 建设专业化留置看护队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立健全机制机制 建设专业化留置看护队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立健全机制机制 建设专业化留置看护队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健全机制机制 建设专业化留置看护队伍.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立健全机制机制建设专业化留置看护队伍*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加强协作配合,规范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监察留置勤务专班的组织机构和日常管理机制,有效保障了留置对象的安全。建立专班,确保人员力量专职专用。一是建专班。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报告并积极争取支持,有力协调编办、财政等部门,以“干警+辅警”模式组建留置勤务专班,配备专门力量,对留置对象进行24小时看护和监控。截至目前,市本级留置专班己从建立之初的33人增加至113人,并正在争取新增72名看护人员:留置专班管理民警已从最早的3人扩充至5人。二是严招录。全市留置看护辅警均按照其他辅警招录标准,

2、由公安机关负责统一招录,并按照发布公告、组织报名、资格初审、笔试、体能测试、面试、体检、政审、公示等流程严格实施。三是强保障。按照分级保障原则,各级留置专班辅警相关经费均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由公安机关负责落实。建章立制,确保队伍管理有章有序。一是明确管理机构。设立监察留置所,作为市公安局内设正科级部门,负责全市留置措施监管以及看护队伍的日常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确保全市市县两级勤务专班统一模式、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看护人员统一调剂、统一安排、统一使用。目前,监察留置所经编制部门批复,公安机关正在研究商定成立后的人员配备、队伍管理等,现阶段各级留置勤务专班均由看守所或特警大

3、队负责管理。同时,明确协助采取留置措施的警力配备标准、具体审批流程等,做到人员力量调配及时有序。二是强化教育管理。建立监察留置专班辅警管理办法,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制定日常训练、执法执勤、内务管理、学习教育等制度和规定,形成较为科学、规范、全面、细致的管理体系。制定“五严十不”执勤规范,执勤期间抽调辅警由留置勤务专班统一管理,每月制定培训计划,每周组织不少于2次思想教育、制度学习或专业技能培训,不定期开展警示教育;非执勤期间,由各分局负责管理,开展岗位实战培训,强化体能和技能训练。三是强化后勤保障。市纪委监委全力保障留置专班运行,在办公、办案场所极为紧张的条件下,尽最大限度为留置专班配备了办公室

4、、休息室、阅览室等,置了电脑等学习用品,落实看护监控人员的值班勤务补贴等政策,保障勤务专班安心、尽心、用心工作。四是强化应急演练。建立健全火灾、医疗、交通等各类应急事件处置预案,每年由市纪委监委牵头,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检验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协同作战、事故处理以及善后处置能力,以此提高驻点人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探索机制,确保日常监管联抓联管。一是联议共商。在留置措施执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公安机关的常态化联系,形成了留置专班与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审查调查、后勤保障等部门多角度、全方位的共议共商机制,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如留置勤务专班

5、每日上报当天专班勤务、设备运行以及教育管理等工作情况,反馈执行任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反馈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商讨,及时解决。二是联合监督。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设置了第三方监控,由纪委监委和公安机关共同派员,对审查调查情况、看护情况以及留置对象休息、餐饮、人身权益保障等情况进行监督;还探索建立了市纪委监委和市公安局对留置分点的联合检查机制,并对照留置安全风险事项,细化安全检查“100项清单”,共同对各留置分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当场反馈,要求落实整改。对不守规矩、无视纪律的工作人员,坚决予以问责处理,三是联动共评。下发关于严格落实留置期间值班纪律和工作职责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审查调查、勤务专班等六大职能部门的值班纪律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24小时驻点值班制度,确保审查调查工作“双安全”。参与留置勤务专班每日工作点评,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监控、看护人员不规范行为,及时督促整改,并在每月考核的基础上进行评先评优,考核情况书面反馈原单位,以此提高专班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