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29647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弃疾词两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辛弃疾词两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辛弃疾词两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辛弃疾词两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辛弃疾词两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辛弃疾词两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词两首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辛弃疾词两首,1 .了解词人生活的时代,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2. 感悟辛弃疾词的特点,体会诗人情感3. 分析两首词的艺术手法,在词的艺术境界中强化自己的爱国热情,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汉族, 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泛,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词;词风以豪放为主;稼轩长短句。,1161年,21岁的辛弃疾率众2000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军。辛弃疾曾亲率50骑,直入驻有5万

2、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义军的叛徒张安国,渡过淮水,南归建康(南京)。历任湖北、湖南、江西安抚使(掌管一路军政的长官),多有利国便民举措。从43岁起,闲居江西信州达20余年。到了晚年,朝廷又起用他,任浙东安抚使和镇江知府。任内因力主抗金而不能久于其位,抑郁而殁。,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1 遥岑远目( )2 玉簪( )3 螺髻( )4 鲈鱼堪脍( )5 搵英雄泪( )6 舞榭歌台( )7 佛狸祠下( )8

3、金戈铁马( )9 封狼居胥( ),cn,zn,j,kui,wn,xi,b,g,x,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写作背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

4、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1.上阙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的意象有何象征意义?3.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表现什么情感?,断鸿,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显得空寂苍凉。,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水、天,山,思考,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意境:浩渺壮阔气势雄浑苍茫悲凉,1.上阙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落日:南宋衰颓的国势断鸿:词人自喻,表现身世飘零、壮志难酬的悲凉游子:词人自指,

5、一是有家难回,二是有志难骋,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的意象有何象征意义?,思考,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3、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 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上片:,景色: 江天、山景、落日、断鸿,动作:看、拍、会、登,寓情于景报国无门的忧愤,上片小结,1.词的下阙用了哪些典故?有

6、何作用?,1 莼鲈之思(季鹰)抒发了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2 求田问舍(许汜、刘备)暗寓对妥协苟安的投降派的鄙视,3 树犹如此(桓温)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愤,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思考,下片小结,下片:,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叹时光流逝,用典为国为民,正面,反面,主旨领悟,这首词通过描写登健康赏心亭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京口北固亭怀古

7、,辛弃疾,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金戈铁马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寻常巷陌英雄无觅,(英雄业绩),(精锐部队),(草率),(落得

8、),(不堪 哪堪),解释下列词语,(普通),(寻找),探讨:词作中共用了哪几处典故?请参照关键词,指出典故的作用。,词中用典,孙权,廉颇,佛狸祠,刘义隆,刘裕,思考:典故1.词人写孙权和刘裕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精炼形象地写出了刘裕北伐的气概,这与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忍气吞声的懦弱形成鲜明对比。,2.赏析“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上片小结:,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典故2、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

9、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典故3、: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典故4: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 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表现手法

10、:,运用典故,对比,英雄业绩可悲现实,刘裕刘义隆,扬州路佛狸祠,廉颇自己,总结:,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1 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的两句是:2 写孙权时期的旧迹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

11、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注: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怀嵩: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建此楼,取怀嵩洛之意,后终回故乡嵩山。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华胥梦: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高考链接,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上片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气势。B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C借用李德裕在滁

12、州建怀嵩楼而最终回到故乡的典故,表达自己定能重返故土的信心。D道旁巡卒不断,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安定繁荣景象,让词人无法抑制喜悦的心情。E这首词豪放雄伟,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表现出作者胸怀天下的情怀。,解析:B项,“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错。西北神州,依然沦落敌手,国家南北分裂,表达作者悲痛之情;C项,“表达自己定能重返故土的信心”错,表达自己故土难回的客居之愁。答案:BC,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欣慰之情。今年太平万里,金兵没有来侵扰,老百姓获得了一个安定丰收的好年景。悲痛之情。西北神州,依然沦落敌手,国家南北分裂,中原沦落,自己故土难回,悲痛忧伤。喜悦(自信)之情。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词人转悲为喜,又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让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黄帝梦中华胥国那样宁静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