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298870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重点:,难点:,2.传递函数的概念、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实际物理系统,特别是机械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3.系统框图的建立、化简。,4.梅逊公式的应用。,1.拉氏变换的定义与常见函数的拉氏变换。,重点:难点:2.传递函数的概念、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实际物,1.数学模型:,自控系统的组成可以是电气的、机械的、液压或气动的等等,然而描述这些系统发展的模型却可以是相同的。因此,通过数学模型来研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摆脱各种不同类型系统的外部特征,研究其内在的共性运动规律。,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首要工作(

2、或基础工作)。,2.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描述系统内部物理量(或变量)之间动态关系的表达式。,1.数学模型:自控系统的组成可以是电气的、机械的、液压或气,3.建模方法:,5.由数学模型求取系统性能指标的主要途径,4.常用数学模型,3.建模方法:5.由数学模型求取系统性能指标的主要途径 微分,2.1 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列写的步骤:,1.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2.从输入端开始,按照信号的传递顺序,根据各变量所遵循的物理定理写出各微分方程;,3.消去中间变量,写出输入、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4.变换成标准形式。,2.1 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列写的步骤: 1.,例: 图为机

3、械位移系统。,整理得:,解:,弹簧弹性力:,阻尼器的阻尼力:,2.1.1机械系统,例: 图为机械位移系统。F y(t)k fm整理得:解:弹簧,例: 如图RLC电路,试列写以ur(t)为输入量,uc(t)为输出量的网络微分方程。,解:,2.1.2 电系统,例: 如图RLC电路,试列写以ur(t)为输入量,uc(t,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如果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则称为线性定常系统;如果方程的系数不是常数,而是时间的函数,则称为线性时变系统。线性系统的特点是具有线性性质,即遵循叠加原理。,分析上述系统模型还可以看出,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的系数都是系统的结构参数及其组合,这就说明系

4、统的动态特性是是系统的固有特性,取决于系统结构及其参数。,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如果方程,式中: , , , 和 , , , 由系统结构参数决定的实常数。由于实际系统中总含有惯性元件以及受到能源能量的限制,所以总是:,在工程实践中,可实现的线性定常系统,均能用 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其运动特性。设系统的输入量为 ,系统的输出量为 ,则单输入、单输出 阶系统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有如下的一般形式 :,式中: , , , 和 , , , 由,2.2 拉氏变换与反变换,2.2.1 拉氏变换,一.拉氏变换的定义:,L,式中:,表示进行拉普拉斯变换的符号。,象函数,注意:,(1)在任一

5、有限区间内, 为分段函数,只能有有限个间断点。,原函数,(2)当时间 , 。,2.2 拉氏变换与反变换2.2.1 拉氏变换一.拉氏变换的,二.几种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1.单位阶跃函数的拉氏变换,二.几种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 1.单位阶跃函数的拉氏变换,2.单位脉冲函数(t) 的拉氏变换,单位脉冲函数,单位脉冲函数的性质:,2.单位脉冲函数(t) 的拉氏变换 单位脉冲函数,又称单位斜坡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3.单位速度函数的拉氏变换,又称单位斜坡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3.单位速度函数的拉氏变换,4.单位加速度函数的拉氏变换,4.单位加速度函数的拉氏变换,5.指数函数 的拉氏变换,6.正弦函数与余

6、弦函数的拉氏变换,5.指数函数 的拉氏变换 6.正弦函数与,三.拉氏变换的主要定理,1.叠加定理,拉氏变换服从线性函数的齐次性和叠加性。,设 ,则 式中: 常数。,(1)齐次性,(2)叠加性,设 , ,则 两者结合起来,就有:,三.拉氏变换的主要定理1.叠加定理拉氏变换服从线性函数的齐,2.微分定理,同样,可得 的各阶导数的拉氏变换是:,设 ,则 。式中: 函数 在 时刻的值,即初始值。,2.微分定理同样,可得 的各阶导数的拉氏变换是:设,式中: , , 原函数各阶导数在时刻的值。,如果函数 及其各阶导数的初始值均为零(称为零初始件),则 各阶导数的拉氏变换为:,式中: , , 原函,设 ,则

7、 。 式中: 积分 在 时刻的值。,3.积分定理,当初始条件为零时,,当初始条件为零时,,对多重积分是,设 ,则,它表明原函数在 时的数值。,即原函数的初值等于 乘以象函数的终值。,4.初值定理,5.终值定理,设 ,并且 存在,则,即原函数的终值等于 乘以象函数的初值。,它表明原函数在 时的数值。 即原函数的初值等于,2.2.2 拉氏反变换,拉氏反变换的公式为:,通常将复杂函数展开成有理分式函数之和,然后由拉氏变换表一一查出对应的反变换函数,即得所求的原函数 。,式中: 表示拉普拉斯反变换的符号,求解拉氏反变换的方法:部分分式法,2.2.2 拉氏反变换拉氏反变换的公式为: 通常将复杂函数展,在

8、控制理论中,常遇到的象函数是 的有理分式:,为了将 写成部分分式,首先将 的分母因式分解,则有:,部分分式法,式中, , , 是 的根,称为 的极点。按照这些根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来研究。,在控制理论中,常遇到的象函数是 的有理分式: 为了将,1. 的极点为各不相同的实数时的拉氏反变换,再根据拉氏变换的叠加定理,求原函数。,式中, 是待定系数,它是 处的留数,其求法如下:,1. 的极点为各不相同的实数时的拉氏反变换再根据拉氏,(2.37),例1:求 的原函数。,解:首先将 的分母因式分解,则有:,(2.37) 例1:求,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2.含有共轭复数极点时的拉氏反

9、变换,例2:已知 , 求 。,解:,2.含有共轭复数极点时的拉氏反变换例2:已知,查拉氏变换表得:,查拉氏变换表得:,2.2.3 应用拉氏变换解线性微分方程,应用拉氏变换解线性微分方程时,采用下列步骤:,(2) 解代数方程,得到有关变量的拉氏变换表达式;,(3) 用拉氏反变换得到微分方程的时域解。,(1) 对线性微分方程中每一项进行拉氏变换,使微分方程变为 的代数方程;,2.2.3 应用拉氏变换解线性微分方程应用拉氏变换解线性微分,2.3.1 传递函数的概念,2.3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1 .定义,一般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3.1 传递函数的概念2.3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1,2. 传递函数

10、的性质:,(1)传递函数是s的函数,其中分子表示了系统与外界的联系,分母反映了系统本身的固有特性。,(3)nm,因为实际系统或元件总存在惯性。,(4)传递函数可以有量纲,也可以没有;,(5)物理性质不同的系统、环节或元件,可以具有相同形式的传递 函数。,(2)若输入给定,则系统的响应为:,零状态响应,2. 传递函数的性质:(1)传递函数是s的函数,其中分子表示,1.传递函数可写为如下形式:,K称为传递系数或增益,在频率法中使用较多。,2.3.2 传递函数的零点(zero) 和极点(pole),零、极点分布图:,2.传递函数也可分解为如下形式:,首1型,尾1型,式中zi称为零点;pj称为极点;

11、称为传递系数或根轨迹增益。,1.传递函数可写为如下形式:K称为传递系数或增益,在频率法中,1. 极点决定系统的稳定性。,2.3.3 零点和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系统极点的形式:,当 时,系统是稳定的。,越大,系统消除误差的速度越快,快速性越好。,影响了自由响应的振荡情况,决定了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接 近稳态的情况。,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当 时,如果自由响应收敛于0,那么系统是稳定的。,必落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0 jS平面1. 极点决定系统的稳定性。2.3.3 零点,2.零点影响各模态在响应中所占比重。,例 具有相同极点不同零点的两个系统 ,分别求零初始条件下的单位阶跃响应。,

12、-1,-2,两个系统的极点为-1、-2,零点分别为:-0.5、-1.3。,解:,2.零点影响各模态在响应中所占比重。例 具有相同极点不同零点,2.3.4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1.比例环节:,2.微分环节:,(1)输出是输入的导数,即输出反映了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 有预告的能力。,特点:,(2)增加系统的阻尼比。,(3)强化噪声。既然对输入有预测能力,那么对噪声也能预测。,因而微分环节常用来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2.3.4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1.比例环节:2.微分环节,3.积分环节:,(1)输出量取决于输入量对 时间的积累。,(2)输出相对于输入有明显 的滞后,有滞后作用。,特点:,4.一

13、阶微分环节:,5.惯性环节:,3.积分环节:(1)输出量取决于输入量对(2)输出相对于输入,6.二阶微分环节:,7.振荡环节:,8.延时环节:,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1)当0 1时,输出为一振荡过程,称为振荡环节。,(2)当 1时,输出为一指数上升曲线而不振荡,这时不是 振荡环节。,6.二阶微分环节:7.振荡环节:8.延时环节:阻尼比无阻尼振,2.4.1 框图的构成要素,2.4 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化简,以图形描述系统信号传递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框图(框图):,表示对信号进行数学变换。,表示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信号进行加减运算。,1.方框:,2.比较点:,“+”表示相加,“-”表示相减。,

14、注意:只有相同量纲的量才能比较。,2.4.1 框图的构成要素2.4 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表示同一信号向不同方向传递。,1.框图的建立步骤,(1)根据系统遵循的定律,建立系统的微分方程;,(2)在零初始条件下对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并根据因果关系 绘出相应的框图;,(3)按照信号的传递过程,依次将各框图连接起来,系统输入量 置于左端,输出量置于右端,便得到系统的框图。,3.引出点:,注:同一位置引出的 信号不仅量纲相 同,数值也相等。,2.4.2 框图的建立,方程个数比中间变量多1个,输入 中间变量 输出,表示同一信号向不同方向传递。1.框图的建立步骤(1)根据系统,例1 绘出RC电路的框

15、图。,(1)根据电路遵循的定律,列写微分方程:,(2)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并绘出相应框图:,i(t),解:,例1 绘出RC电路的框图。 R Cui(t)uo(t)(1,(3)将上述各框图按照信号的传递方向连接起来,即构成 RC网络的框图:,输入 中间变量 输出,反馈线,(3)将上述各框图按照信号的传递方向连接起来,即构成输入,2.4.3 框图的等效变换法则,2.方框的并联等效,1.方框的串联等效,2.4.3 框图的等效变换法则2.方框的并联等效1.方框的串,3. 反馈连接的框图等效,称为开环传递函数,如果 ,称为单位反馈。,称为闭环传递函数,3. 反馈连接的框图等效称为开环传递函数 如果,(3

16、)将上述各框图按照信号的传递方向连接起来,即构成 RC网络的框图:,惯性环节(一阶系统),(3)将上述各框图按照信号的传递方向连接起来,即构成惯性环节,4.引出点的移动等效,a.引出点前移,C(s)=G(s)R(s),b.引出点后移,加“本身”,加“倒数”,4.引出点的移动等效 a.引出点前移 C(s)=,5.比较点的移动等效,a.比较点前移,b.比较点后移,加“本身”,加“倒数”,C(s)=G(s)R(s)-B(s),5.比较点的移动等效 a.比较点前移 b.比较点后移加“本身,C(s)=E(s)-B2(s)= R(s)-B1(s)-B2(s) = R(s)-B2(s)-B1(s),6.相邻

17、的相加点可互换位置或合并,C(s)=E(s)-B2(s)= R(s)-B1(s)-B2,7.相邻的引出点可互换位置或合并,7.相邻的引出点可互换位置或合并,2.4.4 框图的化简,(1)判断有无交叉情况。,(2)如无交叉情况,利用等效法则1、2、3化简即可。,(3)如有交叉情况,先利用等效法则4、5、6、7消去交叉, 然后按照步骤2化简即可。,1.框图化简步骤,2.4.4 框图的化简(1)判断有无交叉情况。(2)如无交叉,a,b,ab,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二章-数学模型,2.4.5 反馈系统的传递函数,1.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断开系统的主反馈通路。把G1(

18、s)G2(s)H(s)之积称为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4.5 反馈系统的传递函数1.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断开系统,2.R(s)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令N(s) =0,此时C1(s)对R(s)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R(s)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令N(s) =0,此时C1,3. N(s)作用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令R(s) =0,此时C2(s)对N(s)的闭环传递函数为:,3. N(s)作用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令R(s) =0,此时,4.系统的总输出,根据线性叠加原理,系统的总输出等于各外作用引起的输出的总和。,4.系统的总输出 根据线性叠加原理,系统的总输出等于各外作用,5.闭环系统的误差传

19、递函数,闭环系统在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的作用下,以误差信号作为输出量时的传递函数为系统误差传递函数。,令N(s) =0,此时E(s)对R(s)的误差传递函数为:,5.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 闭环系统在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的作,令R(s) =0,此时E(s)对N(s)的误差传递函数为:,令R(s) =0,此时E(s)对N(s)的误差传递函数为:,根据叠加原理,系统总误差为:,对于一个闭环系统,当输入的取法不同时,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不同,反馈回路的传递函数不同,系统的传递函数不同,但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不变,因为分母反映了系统本身的固有特性,与外界无关。,根据叠加原理,系统总误差为: 对于一个闭环系统,

20、当输,2.5 系统的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对于复杂的系统,方框图的简化过程是冗长的。梅逊(S.J.Mason)提出了一种信号流图法,可以不需要经过任何简化,直接确定系统输入和输出变量间的联系,再利用梅逊公式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一、信号流图及其术语,1.节点: 表示变量或信号的点。用“”表示,在旁边注上信号的代号。例如: 、 和 是图中的节点。,2.5 系统的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对于复杂的系统,方,2.输入节点:它是只有输出的节点,也称源点。例如,图中 是一个输入节点。,3.输出节点:它是只有输入的节点,也称汇点。例如,图中为输出节点。,4.混和节点:是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的节点。例如,图中 是一个

21、混和节点。,5.支路:定向线段称为支路,其上的箭头表明信号的流向,各支路上还标明了增益,即支路的传递函数。例如,图中从节点 到 为一支路,其中 为该支路的增益。,6.通路:沿支路箭头方向穿过各相连支路的路径。,2.输入节点:它是只有输出的节点,也称源点。例如,图中,7.前向通道: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通路上通过任何节点不多于 一次的通路。,8.回路:始端与终端重合且与任何节点相交不多于一次的通道。,9.不接触回路:没有任何公共节点的回路称为不接触回路。,二、信号流图的绘制,注:比较点、分支点都是节点,比较点之前的分支点一定要用节点 单独表示出来。,7.前向通道: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通路上通过

22、任何节点不多于,三、梅逊公式,式中:,系统总传递函数,第 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流图的特征式,N 前向通路的条数,三、梅逊公式 式中:系统总传递函数第 条前向通路的传,第 条前向通路特征式的余因子,即对于流图的特 征式 ,将与第 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回路传递函 数代以零值,余下的 即为 。,。,所有不同回路的传递函数之和,所有两两互不接触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所有三个互不接触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第 条前向通路特征式的余因子,即对于流图的特 。,例1: 试用梅逊公式求取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例1: 试用梅逊公式求取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例2. 试用梅逊公式求取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例2. 试用梅逊公式求取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感谢聆听,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