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三单元写作文学短评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299410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9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第三单元写作文学短评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教材】第三单元写作文学短评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教材】第三单元写作文学短评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教材】第三单元写作文学短评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教材】第三单元写作文学短评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第三单元写作文学短评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第三单元写作文学短评课件—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啜英咀华 曲尽其妙 写文学短评,啜英咀华 曲尽其妙,一、文学短评的概念 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 它的任务,主要是分析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所以考试命题时,一般要求高中生写文学评论,大都是写文学短评。 这种文学短评虽然“麻雀虽小”,但应“五脏俱全”,篇幅短小,它也必须是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短小精悍的文章。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鉴赏短文,高中生写文学短评,通常是针对诗歌、散文、小说的鉴赏评论。,一、文学短评的概念,“榆柳”“桃李”这两个意象则用于突出作者家附近绿树环绕、植物多样的特点。诗人触景生情,

2、以乌鹊比喻贤才,南飞暗示了人才难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借明月比喻贤才,慕而不得,思而不可,内心忧愁一览无余。而这种“田家语”不仅体现在表达的平铺直叙、内容的通俗易懂上,也体现在他别致的用词上。”在诗经中本是形容宴客之景,在这里则是表达曹操待贤以礼的热情,分明是“诱惑”贤才,别犹豫,来了就是好酒好菜招待!唯独刘邦的大风歌才可以与他抗衡,字里行间流露出曹操对贤才的渴望。这是写好文学短评的关键。(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诗人触景生情,以乌鹊比喻贤才,南飞暗示了人才难留。为的是“池鱼”,思的是 “故渊”。“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

3、”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再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风格“豪放”,我们可以从景物的“豪放”、情感的“豪放”、人物的“豪放”等几个方面找出相关的词句进行分析,分析明白景物是雄浑壮丽的,人物是豪迈从容的,情感是大气磅礴的。全诗用了多处引用和化用,比如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比喻渴望贤才;此诗中,句句皆对仗,字字皆有律。例1:正如诗文的题目归园田居,诗人写作时的语言与描绘的图景也充满了生活气息,简朴自然。例1:正如诗文的题目归园田居,诗人写作时的语言与描绘的图景也充满了生活气息,简朴自然。例4:尽管曹操已故,但其万丈豪情却漫漶荡漾于字里行间。

4、评价准确 观点明确例3:归园田居是一首田园诗,其语言表达被称为“田家语”。(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其次,此诗善于通过情景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意象意境。(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二、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作者情感、主题。 作者情感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这个主题表现的怎么样,正不正确,深不深刻,给人的启示大不大。 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跌宕起伏的情绪流转、深沉复杂的人生之思,杜甫登高中蕴含的身世之悲和忧国之情。,“榆柳”“桃李”这两个意象则用于突出作者家附近绿树环

5、绕、植物,2. 作品的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 、开门见山 、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 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手法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而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2. 作品的表现手法。,3.作品的形象。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即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3.作品的形象。,4.作品的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

6、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前后照应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作品的艺术手法。,(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5)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6)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借代、双关、反问、设问等;(7)语言特色: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讽刺幽默、朴素自然、含蓄委婉、生动活泼、诗意美、立体感强(消极修辞)等

7、语言特色。,(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5.作品的构思技巧。(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4)结构方式,如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等;(5)选材特点,如生动典型、来自生活、新鲜亲切等;(6)行文布局,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等。,5.作品的构思技巧。,5.作品的语言。鉴赏作品的语言,主要可从下列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分

8、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等; 二是要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 三是要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5.作品的语言。,其实,文学短评类似于文学鉴赏,同学们从鉴赏的角度入手,鉴赏的内容就是文学短评的内容,在写作时只要求选其一点来写就行。,其实,文学短评类似于文学鉴赏,同学们从鉴赏的角度入手,鉴赏的,三、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看好处,说门道 首先,读懂作品,揣摩文本。这是写好文学短评的关键。写作之前,要仔细阅读全文,精读作品,找出作品中画龙点睛的句

9、子,认真揣摩、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明确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力争有较深的感受和独到的发现。然后抓住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以此展开评论。,三、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看好处,说门道,第二,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一般的议论文要有中心论点或论述中心,文学评论也是这样。不过,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就是对作品的评价,这个评价一定要明确;没有明确的评价,文章就没有统帅,没有灵魂。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笔力不从心而流于空泛。,第二,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一般的议论文要有中心论,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跌宕起伏的情绪流转、深沉复杂的人生之思,杜甫登高中蕴含的身世之悲和忧国之情,白居

10、易琵琶行对音乐的传神描写,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别出心裁的叠词运用等,都可以作为小角度加以评论。 细节对于表现人物、深化主题起着很大的作用。比如茹志娟百合花中“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小通讯员衣服上被撕开的口子等细节反复出现,就可以作为切入口,分析这些细节对深化主题所起的作用。 考试时写文学短评,要想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内容熟悉容易写作的题目,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跌宕起伏的情绪流转、深沉复,例1:正如诗文的题目归园田居,诗人写作时的语言与描绘的图景也充满了生活气息,简朴自然。之所以能

11、有这种效果,正是因为诗人擅长于白描。,评价准确 观点明确,评归园田居的白描手法,例1:正如诗文的题目归园田居,诗人写作时的语言与描,例2:归园田居是陶渊明所写的一首田园诗,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与喜悦。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法上有许多特点,但我仅就最突出的一点白描展开评论。,评归园田居的白描手法,例2:归园田居是陶渊明所写的一首田园诗,抒发了作者,例3:归园田居是一首田园诗,其语言表达被称为“田家语”。而这种“田家语”不仅体现在表达的平铺直叙、内容的通俗易懂上,也体现在他别致的用词上。,评归园田居的用词,例3:归园田居是一首田园诗,其语言表达被称为“田家,例4:尽管

12、曹操已故,但其万丈豪情却漫漶荡漾于字里行间。诗中也不乏忧愁,因渴望贤才却求而不得的忧愁。,评短歌行对人才的忧愁,例4:尽管曹操已故,但其万丈豪情却漫漶荡漾于字里行间。,例5:曹操的短歌行气魄宏大,慷慨悲凉。唯独刘邦的大风歌才可以与他抗衡,字里行间流露出曹操对贤才的渴望。,评短歌行对人才的渴望,例5:曹操的短歌行气魄宏大,慷慨悲凉。唯独刘邦的,例6: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大都站在巨人的肩上,而成功的诗歌,尤其是后人所作,都多多少少有些前人名篇的影子,曹操的短歌行中就有这样的体现。,评短歌行对名篇的借鉴,例6: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大都站在巨人的肩上,而成功的诗,第三, 有叙有议,有机融合。 在文学评论中

13、,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 “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我们知道,在任何议论性的文章中,材料同观点,论据、论证与论点,都是应该统一的,所以,在文学评论中,叙、议、评这几方面应该有机地结台在一起,其中尤以边叙边议的方式较多,而评价有的是通过分析水到渠成地显现出来的。,第三, 有叙有议,有机融

14、合。,比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善用白描”,就可以从景物的选择、近景远景的勾勒等方面找出具体的词句进行分析,讲清楚作者是怎么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乡村日常生活图景的。再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风格“豪放”,我们可以从景物的“豪放”、情感的“豪放”、人物的“豪放”等几个方面找出相关的词句进行分析,分析明白景物是雄浑壮丽的,人物是豪迈从容的,情感是大气磅礴的。,比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善用白描”,就可以从景物的选,例1:正如诗文的题目归园田居,诗人写作时的语言与描绘的图景也充满了生活气息,简朴自然。之所以能有这种效果,正是因为诗人擅长于白描。 起笔先落于所居宅院的大环境,不加修饰,直接用“十余亩”“八九间”展现住

15、宅所处格局的四四方方。再描写宅邸前的“榆柳”“桃李”,虽形成了对仗,却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词语描绘植物外形如何,仅是简单地述说情况。视角又拉远至整个村落后,再落笔于小处景物“狗吠”和“鸡鸣”,给人以错落有致的美感。诗中几乎没有词语直接点明田园如何安适、古朴,只是简单勾勒出有什么景物,仍能让读者自由想象出一幅乡村的美丽图景。,叙和议的结合,例1:正如诗文的题目归园田居,诗人写作时的语言与描,例2:归园田居是陶渊明所写的一首田园诗,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与喜悦。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法上有许多特点,但我仅就最突出的一点白描展开评论。 诗中描写了“方宅”“草屋”是为了点出作者

16、所居住的地方简单,具有田园的自由风格。“榆柳”“桃李”这两个意象则用于突出作者家附近绿树环绕、植物多样的特点。在这样一个轻松凉爽的地方生活,凸显了作者的悠然自得与闲适恬淡。“远人村”“墟里烟”写出了作者离村落有一段距离,更加宁静,不被世人所扰。“狗吠”“鸡鸣”是田园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美好动人的田园风光图。仅寥寥数笔,不过多修饰,更看出作者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如释重负,让我们也感受到了那种轻松自在之情。,找一找“叙”和“议”,例2:归园田居是陶渊明所写的一首田园诗,抒发了作者,例3:归园田居是一首田园诗,其语言表达被称为“田家语”。而这种“田家语”不仅体现在表达的平铺直叙、

17、内容的通俗易懂上,也体现在他别致的用词上。 做的是“羁鸟”,恋的是“旧林”;为的是“池鱼”,思的是 “故渊”。陶渊明的“田家语”的选词,也是吻合山林乡野氛围的。他选用飞鸟游鱼这些本属于自然天地的“野物”来传达自己的心境,是因为这才是陶渊明心中与自己同病相怜、感同身受的患难知己。 意象除了作为喻体,还有营造氛围的作用。陶渊明的这一首归园田居中的每一个词都与田园生活相关,无一不烘托出生机盎然、翠色满怀的田垄乡间景色,无一不体现出诗人沉醉其中的野趣,无一不让我们透过这“田家语”,感受到陶渊明的高洁志趣。,例3:归园田居是一首田园诗,其语言表达被称为“田家,例4:尽管曹操已故,但其万丈豪情却漫漶荡漾于

18、字里行间。诗中也不乏忧愁,因渴望贤才却求而不得的忧愁。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借明月比喻贤才,慕而不得,思而不可,内心忧愁一览无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是爱情的诗篇,曹操却用比兴手法彰显急于招纳贤才的强烈之感。“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内心的忧,又岂能用三杯两盏杜康消融?,例4:尽管曹操已故,但其万丈豪情却漫漶荡漾于字里行间。,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法上有许多特点,但我仅就最突出的一点白描展开评论。其次,此诗善于通过情景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意象意境。为的是“池鱼”,思的是 “故渊”。“狗吠”“鸡鸣”是田园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美好动人的田园风光图。例1:正如诗文的题目归园田

19、居,诗人写作时的语言与描绘的图景也充满了生活气息,简朴自然。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尽可能多接纳人才。这种文学短评虽然“麻雀虽小”,但应“五脏俱全”,篇幅短小,它也必须是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短小精悍的文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借明月比喻贤才,慕而不得,思而不可,内心忧愁一览无余。视角又拉远至整个村落后,再落笔于小处景物“狗吠”和“鸡鸣”,给人以错落有致的美感。例3:归园田居是一首田园诗,其语言表达被称为“田家语”。再次,这首诗也非常讲究律诗的章法。评归园田居的白描手法“落木”“长江”两者一小一大,一弱一强,诗人简单的对比,似乎蕴含着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是对

20、于自己惨状的一种解脱。全诗用了多处引用和化用,比如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比喻渴望贤才;这是写好文学短评的关键。再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风格“豪放”,我们可以从景物的“豪放”、情感的“豪放”、人物的“豪放”等几个方面找出相关的词句进行分析,分析明白景物是雄浑壮丽的,人物是豪迈从容的,情感是大气磅礴的。这是写好文学短评的关键。评价准确 观点明确用“周公吐哺”表示会自己像周公一样接纳贤才。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跌宕起伏的情绪流转、深沉复杂的人生之思,杜甫登高中蕴含的身世之悲和忧国之情,白居易琵琶行对音乐的传神描写,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别出心裁的叠词运用等,都可以作为小角度加以评论。唯独刘

21、邦的大风歌才可以与他抗衡,字里行间流露出曹操对贤才的渴望。”在诗经中本是形容宴客之景,在这里则是表达曹操待贤以礼的热情,分明是“诱惑”贤才,别犹豫,来了就是好酒好菜招待!,例5:曹操的短歌行气魄宏大,慷慨悲凉。唯独刘邦的大风歌才可以与他抗衡,字里行间流露出曹操对贤才的渴望。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好一幅月夜鹊飞图!诗人触景生情,以乌鹊比喻贤才,南飞暗示了人才难留。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大统治集团都在笼络人才,“士不北走,则南驰耳。”作者用“何枝可依”表达了对无依托的贤才的惋惜之情。全诗用了多处引用和化用,比如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比喻渴望贤才;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来

22、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尽可能多接纳人才。用“周公吐哺”表示会自己像周公一样接纳贤才。诗人将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展现得非常到位,行文妙不可言。,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法上有许多特点,但我仅就最突出的一点白,例6: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大都站在巨人的肩上,而成功的诗歌,尤其是后人所作,都多多少少有些前人名篇的影子,曹操的短歌行中就有这样的体现。 短歌行是曹操急于求贤所作,全篇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其中就有诗经中的名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本是形容姑娘思念情人的,在这里却被用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之心,不光为本诗增添了文学色彩,更是打动了一众贤才的心。还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

23、有嘉宾,鼓瑟吹笙。”在诗经中本是形容宴客之景,在这里则是表达曹操待贤以礼的热情,分明是“诱惑”贤才,别犹豫,来了就是好酒好菜招待!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年代,又有几人不会动心呢?由此可见,适当地引用前人之语确实能为作品增添不少亮点。,例6: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大都站在巨人的肩上,而成功的诗,佳作欣赏,佳作欣赏,登高文学短评(一) 登高这首诗之所以能成为唐朝最经典的七言律诗之一,其中一大原因便是诗人能巧妙地选择意象。 这首诗借重阳节登高一事,叙述了杜甫长期漂泊、老病孤愁、思念家人的晚年生活,为表达情感所选的意象丰富多样、耐人寻味。全诗视角即诗人登高望远的视角。“站得高,看得远”,重阳登高,俯瞰大地,本应

24、是心旷神怡的,作者却把它写成了悲中有愁,壮志难酬的。这其中,作者所选取的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联“猿啸哀”、“鸟飞回”,诗人摘取猿鸟的意象,听感上是怪异、悲哀的,视觉上是孤寂、冷落的。这与作者此时的身世非常匹配:老病缠身、与家人分隔,登高而不见亲友,欲喜却心生忧愁。境遇不同,眼前能看到的便和常人不同了。诗中的所见所闻,都暗含着诗人所感。 再比如“落木”,作者将自己比喻为落叶,在垂暮之年萧萧地落下,有谁能注意到呢?无论怎样的人生,最终不过是在如长江滚滚而流的历史长河中被冲蚀掉罢了。“落木”“长江”两者一小一大,一弱一强,诗人简单的对比,似乎蕴含着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是对于自己惨状的一种解

25、脱。人生短暂渺小,自然永恒不逝,作者在此的思考,给全诗增添了慷慨激昂的意境,描写震撼、扣人心弦。 登高这首诗作为律诗,对仗、押韵有严格的要求,而诗人此篇,能够在律诗的限制下自由发挥,所取意象与情感浑然一体,达到了唐朝律诗高度的顶峰,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登高文学短评(一),登高文学短评(二) 这首诗只有短短八句话,却写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复杂情感。 首先,此诗中有许多的妙字佳句。此诗中,句句皆对仗,字字皆有律。明人胡应麟盛誉其为“旷达之作”,更说此诗是“古今七言律第一”。比如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运用意象的叠加,便将一幅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描绘了

26、出来。再比如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仅仅14个字,就把地之远、时之凄惨、久旅、羁旅、迟暮、衰疾、无亲朋和高迥处八层意境展现在我们眼前,表现了诗人在萧条的秋季,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 其次,此诗善于通过情景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意象意境。比如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从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的不同角度对凄冷的秋景和气势磅礴的长江进行了描写,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激荡的心情:落叶和秋天的长江一起翻涌,让人不由得感叹人生迟暮,长叹人类的短暂与渺小,自然的永恒而不可逆转,抒发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 再次,这首诗也非常讲究律诗的章法。首联破题,向我们展示了肃杀萧瑟的秋景图。颔联,承题展开,写登高之所见。颈联,深化情感,写出了诗人悲秋作客、多病登台的孤苦之愁。尾联紧承上联,感叹自己两鬓繁霜、年华已逝,却还事业未成,因病停酒,无限愁绪无从排解,总结全诗。真不愧为唐诗第一律!,登高文学短评(二),练笔,任选一首诗词,写一篇文学短评。500字左右。,练笔 任选一首诗词,写一篇文学短评。5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