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01167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ppt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PPT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PPT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第一节 “青春型”的浪漫主义诗人第二节 开创和奠定一代诗风的 女神第三节 独具慧识与大胆创新的 屈原,2,概 要,第一节 “青春型”的浪漫主义诗人4概 要,3,第一节 “青春型”的浪漫主义诗人,5第一节 “青春型”的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球形天才”与永远的 “未成品”,郭沫若 (),生于四川乐山县一个殷实的家庭。幼时入私 塾,学习 诗经、尚书、 周礼、 易经等经籍和唐宋诗文, 年赴东京学医,想以此来 “作为对于国家社会的切实贡献”,但不久,他 就沉迷于文学,并形

2、成了自己浪漫主义的诗风。年,郭沫若与张资 平、郁达夫、成仿吾等留日学生发起成立了创造社,同年出版了自己的 第一部也是奠定了中国现代白话新诗格局的第一部诗集 女神。随着与 国内实际社会生活的深入接触,他的现实主义倾向不断增强,他主持的 后期创造社,是公开倡导革命文学运动的主将。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东渡日本,开始了十年的流亡生活,此间,他潜心从事中国古代历史 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毅然回 国,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同时,他还以自己的文学创作,为时代 社会敲响警钟,为民族命运提出深切的思考。,4,郭沫若:“球形天才”与永远的 “未成品” 6,郭沫若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

3、都贯穿着特有的诗人气质,表现出浓郁的浪漫特征, 神奇的联想和想象力,富有激情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华。而郭沫若的诗人的青春型特 质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在他的美学主张以及小说、散文和历史剧创 作中。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高扬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第一人。他极为注重艺术的自身 规律,曾反复强调诗的本质在抒情,在自我表现,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在主观直觉的 自由驰骋,诗应该是纯粹的 “内在律”,诗的形式应该是绝对自由的。但他的浪漫主义 文学主张不是狭隘的、固定的,而是开放性的、变动着的,其中充分融合着他对现实 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作家和现实的关系,决不是单纯的投影过来,反射 过去,而是把很

4、多现实的东西,吸收到作家的意识中,经过他的酝酿重新创造出来”; “可能他创造出来的东西并不是现实中有的,但却可以成为比现实还要真实的东西”。,5,郭沫若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贯穿着特有的诗人气质,表现出浓郁,郭沫若是极力崇尚自然的,是力主艺术表现自然的, 但是在自然与艺术关系的根本问题上,他却一贯反对对自然的模仿,反对 “受动”的 文艺,而是主张突破自然,创造自然,超越自然。在郭沫若的笔下,无论自然世界, 还是人类社会甚或科学研究的论断都有一种 “动”的力量和 “动”的精神,都显示出 一种超越自然、超越人生的 “活”的启发性和再生性。 郭沫若一生的创作以诗歌和历史剧数量最多、成就最大,此外,他

5、在小说和散 文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绩。特别值得提到的是,郭沫若早期小说创作对弗洛伊德精神 分析理论的吸取和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郭沫若年月创作的短篇小说 残春是他实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典型代表。其时弗氏精神分析理论正 在中国现代文坛引起重视并产生一定的影响。,6,郭沫若是极力崇尚自然的,是力主艺术表现自然的, 但是在自然与,7,第二节 开创和奠定一代诗风的 女神,9第二节 开创和奠定一代诗风的 女神,一、女神的时代精神与浪漫主义风格,女神出版于年月,是郭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女神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中国现代诗歌 开拓了全新的天地。女神

6、的问世,使人们在中国诗歌和诗人身上第一次真正看到了 一种崭新的时代意识,一种伟大的反抗的力,一种世纪的力的表现。,8,一、女神的时代精神与浪漫主义风格10,9,知识链接: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邓小平评)如果他说了十句,只有三句对了,那七句错的可以刺激起大家的研究辩证,那说对了三句,就为同时代和以后的人省了很多冤枉路。(闻一多评)郭沫若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运动以后,像郭沫若这样在许多的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是不多的,

7、可以用奇才这个词来形容。郭沫若在学术的若干领域,特别是在中国诗歌史上,在中国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辉煌的、巨大的。这些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对郭沫若的批评,有的符合事实,有的是歪曲事实的。出现批评和新的看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从总体上说,它会推动学术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一个正常的学术环境应当是有批评有反批评的,但是,在对郭沫若的反思中,有些文章、有些学者采取了轻薄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应该注意以科学的态度来对他进行研究。(中国科学网评),11知识链接:,女神对于封建 藩篱的勇猛冲击,对于改造社会的强烈要求以及追求和赞颂美好理想的无比热力, 都鲜明地反映了 “五四”革命运动的特征,

8、传达出 “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这 种破旧立新的精神贯穿在 女神的绝大多数重要篇章中,反映出郭沫若在 “五四” 时期所持的彻底革命的而非改良的文艺态度。在艺术上,奔腾的想象、急骤的旋律、 宏伟的气势、瑰丽的色彩、自由的诗体形式等构成了 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五 四”时代精神赋予了诗人激越的情调,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天狗、炉中 煤、晨安等 女神中的代表性作品,从时代的制高点上,对古老民族在 “五 四”高潮中的伟大觉醒做出了色彩鲜明的象征性反映。女神是 “五四”狂飙突进 精神的典型体现,它是对一切旧秩序、旧传统、旧礼教的大胆否定和无情诅咒,海 啸般地呼喊着创造与光明、民主与进步,激动和鼓舞了整

9、整一代人。女神的思想 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 唱;爱国情思的抒发。虽然当时也有许多进步诗人写过向往光明的诗歌,但像 女 神之再生和 凤凰涅槃那样敢于同旧世界决裂,敢于向旧世界宣战,充满着创 造的信心和乐观的精神,充满着英雄气概和革命理想主义的诗篇,却很少见到。,10,女神对于封建 藩篱的勇猛冲击,对于改造社会的强烈要求以及,郭沫若也广泛地阅读了我国古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并深深浸润于其中,我国古代浪 漫主义诗人屈原和李白的影响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郭沫若对屈原有深深的爱好, 他在诗剧 湘累中所表达的那种沛然若决江河的反抗丑恶现实、追求美好理想的精 神

10、,既有屈原的性格,也是 “五四”时期诗人自己处境和心情的闪现。这种精神贯穿 在 女神的很多诗篇里。李白也是郭沫若所喜爱的诗人,他曾将李白的 日出入行 按照新诗的形式分行写了出来,诗中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的风格、精 神和气质与郭沫若息息相通。这些都说明了他同两位古代诗人之间深刻的精神联系, 也说明了 女神正是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传统在新的革命年代的一个继承和发展。 女神的意义还在于它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11,13,女神所显示出来的鲜明的时代色彩、宏大的艺术魄力、独创的艺术风格,丰富 了中国诗歌创作的宝库,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在 女神出版后不久, 闻一多在 女

11、神之时代精神一文里写道:“若讲新诗,郭沫若君底诗才配称新呢, 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 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底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 肖子。” 闻一多还认为,女神 “不独喊出人人心中底热情来,而且喊出人人心中最 神圣的一种热情”。周扬在 郭沫若和他的 女神一文里也称郭沫若 “是伟大的 五四启蒙时代的诗歌方面的代表者,新中国的预言诗人”,称 女神“是号角,是 战鼓,它警醒我们,给我们勇气,引导我们去斗争”。这些评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女 神之所以能够获得较大影响的根本原因。,12,14,二、凤凰涅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凤凰

12、涅槃是 女神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它以凤凰 “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 中更生”的传说作素材,借火中凤凰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 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除夕将近的时候,在梧桐已枯、醴泉已竭的丹穴山上,寒风 凛冽,一对凤凰飞来飞去地为自己安排火葬。临死之前,它们盘旋低回地起舞,凤鸟 “即即”而鸣,凰鸟 “足足”相应。它们诅咒现实,诅咒冷酷、黑暗、腥秽的旧宇宙, 把它比作 “屠场”,比作 “囚牢”,比作 “坟墓”,比作 “地狱”,怀疑并且质问它 “为 什么存在”。它们从滔滔的泪水中倾诉悲愤,诅咒五百年来沉睡、衰朽、死尸似的生 活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有的只是 “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尽的污浊

13、,浇不熄的情 炎,荡不去的羞辱”;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看不到 “新鲜”和 “甘美”,看不到 “光 华”和 “欢爱”,年轻时的生命力已经消逝。于是它们痛不欲生,集木自焚。,13,二、凤凰涅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凤凰涅槃是 女神,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在一天之内分两次写成的,诗里倾泻式的感情和急湍似的旋 律,充分地体现了诗人在创作上狂飙突进的精神特质,即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 精神,充满了对黑暗旧社会的深恶痛绝、势不两立和反抗现实的强烈精神。诗中借凤 凰 “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体现出诗人否定旧我、诅咒旧世界、追 求新生的精神。现实世界已经变得陈旧腐朽,梧桐已经枯槁,醴泉已经消歇。四周

14、“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成了 “脓血污秽着的屠场”、 “群魔跳梁着的 地狱”。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一切都变得陈腐,失去了生机,凤凰也失去了年轻时的 “新鲜”、“甘美”、“光华”和 “欢爱”。为了寻求新生,他们集香木自焚。 凤凰涅槃 也表现了诗人对新的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和对新生活的积极创造精神,饱含着诗人对 祖国的眷恋之情。诗中凤凰毫不怜惜旧生命的死亡,焚烧了旧我,获得了新生,整个 宇宙也获得了新的生命,一切都变得 “新鲜”、“净朗”、“华美”、“芬芳”,一切都变得 “生动”、“自由”、“雄浑”、 “悠久”。诗人通过凤凰的再生来抒发他对社会改造的勇气 和决心,是他对祖国新生的强烈

15、渴望在诗作中的自然袒露。,14,16,凤凰涅槃中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美,对创造理想的乐观坚定 的态度,决定了诗篇的浪漫主义特色: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气势,抒写 了凤凰自焚追求新生的全过程,基调高昂而悲壮,想象丰富、色彩瑰丽,新奇的想象 伴随着大胆的夸张,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凤凰涅槃中充满英雄主义基调和 传奇色彩,诗篇借古代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抒发现世的理想,把宇宙的新生、 世界的新生、中国的新生和诗人自我的新生融为一体,并通过凤凰的新生一体多能地 表现出来。在诗歌形式上,诗人主张 “绝对自由”,他说,我要打破一切诗的形式来写 自己够味的东西。凤凰涅槃正是他这

16、一主张的体现,全诗采用诗剧的形式,诗的气 氛随着故事和谐发展,全诗节奏明快而悠扬,句法多变而活泼,不拘一格,随心所欲, 富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舞蹈性,对中国现代自由体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凤凰涅槃中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美,对创造理,16,第三节 独具慧识与大胆创新的 屈原,18第三节 独具慧识与大胆创新的 屈原,郭沫若是以一种创造性的历史观来创作历史剧的。他以自己历史剧创作的实践及 其理论总结,较为系统全面地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观和史剧理论。郭沫若史剧理论的价 值,不仅在于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富于创见地把史剧和悲剧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先提出 了 “历史悲剧”的概念,并以自己的创作实

17、践不断地印证这一理论,而且还在于他以 一种完全开放的和现实的眼光确立了对历史题材的再创性理论观点。任何文学史上凡 产生影响的历史题材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点:借古喻今。郭沫若的历史剧创 作同样遵循了取材于历史而着眼于现实,剧中人物源于历史而高于历史的基本法则。 但郭沫若不同于一般人之处,是他更注重以自己创造性的人格来认识历史和反映历史, 更注重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命运的强烈共鸣,他从不拘泥成说,绝 不单纯 “再现”历史,而是极力 “再创”历史,借古人的骸骨吹进新的生命,借古人 的皮毛说自己的话,力求以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来重新解释历史,挖掘历史事件和人物 身上的现实蕴涵。,17,

18、郭沫若是以一种创造性的历史观来创作历史剧的。他以自己历史剧创,郭沫若历史剧与众不同的一个特色是通过历史人物来表达现实主题,表达各种思 想,因此每个人物形象都很鲜明,每个人物独立性都很强。屈原成功地塑造了一系 列不同的人物形象,如屈原、婵娟、郑袖、宋玉等,其中屈原的形象寄托着作家的理 想,鲜明生动,满怀激情,感人至深。郭沫若没有将笔墨过多地用于描写屈原的悲痛、 绝望,而是强调了他的斗争精神,赋予他雷电般的性格。虽然屈原形象也并不是完美 无缺的,他无法摆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可贵的是,郭沫若在创作历史剧时,尽管 将屈原作为一个理想化的人物来刻画,倾注了强烈的理想色彩,但他还是有意识地注 意到史实的

19、客观性,将屈原所固有的各种局限性也揭示出来。如剧中对屈原虽凛然难 犯却屈从王权的描写,就将屈原性格中恪守封建忠义伦理的一面展示给读者和观众。 屈原是胸襟坦诚、见解深刻的伟大政治家和诗人的艺术典型,蕴含于这个形象之中的 那种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是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18,郭沫若历史剧与众不同的一个特色是通过历史人物来表达现实主题,,以 屈原为代表的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第一,在史剧的选材和剪裁方面,充分显示了郭沫若深刻独到而富有创造性的见解。 郭沫若多次表明自己是 “喜欢研究历史的人”,也喜欢用历史的题材来创作。他对历史 题材的喜好和选用,并不

20、只是因为历史题材可以反映现实,他还发现在历史题材中有 许多可以由作家自己去发掘、发挥和创造的东西,他生动而准确地把历史研究和史剧 创作的根本区别概括为 “实事求是”与 “失事求似”。因此,他强调史剧家应该是一个 “凹面镜”,不仅要汇集无数历史的线索,而且要把这些史实扩展开去,创造一个 “虚 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史实与创造的结合。郭沫若不仅把握了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更 把握住了历史与创造的契机。事实上,郭沫若从不机械被动地描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即使为反映现实所作也没有被所反映的现实限制住,他总是自我投入,能动地挖掘和创 造历史,并以一种整体的、全局性的眼光来进行创造。,19,以 屈原为代表的

21、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艺术,他在史剧中对王昭君、卓文君性 格的根本改造,对婵娟形象的大胆虚构,特别是对屈原形象从思想个性到整个命运的重 新塑造,虽然与历史原貌有所差别,但这些人物形象是郭沫若所理解和独创的,在这些 人物形象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历史,更是现实,尤其是作者独特的艺术个性。因此这 些人物更贴近艺术的真实,更富有鲜明的艺术感染力。郭沫若创作史剧特别注重选取与 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历史题材,使读者和观众从历史中很自然地联想到身边发生的重大 现实问题。屈原所取材的战国时代合纵抗秦的历史故事与年代初期中国抗日战争的 特定形势有着极为相似和相通的精神内涵;而主人公屈原的性格和气质也

22、正是当时中华 民族迫切需要弘扬光大的。因此,郭沫若的历史剧既有作者独立人格和独特感受的创造 力,又有鲜明的现实启发性和强烈的时代战斗性。,20,他在史剧中对王昭君、卓文君性 格的根本改造,对婵娟形象的大胆,第二,在历史人物的重塑方面,郭沫若始终遵循着 “并不是想写在某些时代有些什么人,而是想写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代应该有怎样合理的发展”的原则,给历史人 物的塑造留下了很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郭沫若的历史剧立足于刻画人物性格,并以 人物命运来构造中心冲突,通过人物强烈的自我表现来揭示主题,带动全剧。这就打 破了现代话剧以剧情发展为主要线索的基本格局。郭沫若在 我怎样写五幕史剧 屈 原一文中表明,他对

23、历史人物刻画的根本依据并不全是史实,甚至没有一定的线索 和步骤,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内心情感的起伏和他所认定的人物性格应该发展的方向。 因此,屈原不再是历史上那个郁郁不得志,投汨罗江而死的三闾大夫,而是一个具有 火一般刚强热烈性格的斗士。,21,第二,在历史人物的重塑方面,郭沫若始终遵循着 “并不是想写在,从这段 自述,我们可以看出,郭沫若所创作的历史剧,其情节的推进完全是作家自身主观情 感的起伏变化以及人物性格合理发展的产物,剧情的发展已经退居次要的位置。也就 是说,一切情节线索都是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塑造而设置的。正因为如此,郭沫若史 剧中的每个人物形象性格都很鲜明,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分量很重的

24、思想内涵。并且, 这些形象通常栩栩如生,仿佛他们不是历史舞台上的角色,而是活的人,是活在作家 头脑中的人,更是活在现实中的人,郭沫若创造性的发挥和解释,使得屈原等一系列 历史人物形象具有了更加崇高伟大和深沉悲壮的艺术感染力。,22,从这段 自述,我们可以看出,郭沫若所创作的历史剧,其情节的推,从这段 自述,我们可以看出,郭沫若所创作的历史剧,其情节的推进完全是作家自身主观情 感的起伏变化以及人物性格合理发展的产物,剧情的发展已经退居次要的位置。也就 是说,一切情节线索都是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塑造而设置的。正因为如此,郭沫若史 剧中的每个人物形象性格都很鲜明,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分量很重的思想内涵。

25、并且, 这些形象通常栩栩如生,仿佛他们不是历史舞台上的角色,而是活的人,是活在作家 头脑中的人,更是活在现实中的人,郭沫若创造性的发挥和解释,使得屈原等一系列 历史人物形象具有了更加崇高伟大和深沉悲壮的艺术感染力。,23,从这段 自述,我们可以看出,郭沫若所创作的历史剧,其情节的推,第三,郭沫若的历史剧始终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并贯穿着一种沉郁的悲剧气氛。 郭沫若的历史剧中,往往穿插着大量的民歌和抒情诗,有的根据剧情的发展反复出现, 有的则直接由主人公反复吟诵,如 屈原中的 橘颂和 雷电颂, 棠棣之花 中的北行诗,南冠草中的 大哀赋,虎符中的赞颂歌等等。这些抒情的诗和歌 不仅渲染了氛围,突出了人

26、物性格,强化了剧本主题,而且其本身已经融为整个剧本 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想象,如果没有 橘颂和 雷电颂,整个 屈原一剧将大为减色。郭沫若还善于在史剧中运用富有韵味的长篇独白以充分提示 人物丰满复杂的内心世界,而剧中人物的对白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充满了音乐的节 奏和诗的激情,这种诗化的语言显示了郭沫若创作独有的诗剧合一的重要特色。 尽管郭沫若既是一个卓越的历史学家,又是一个杰出的考古学家,但他的历史剧 创作则完全是以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冲破一切程式,毁坏一切偶像,创造了他自 己写下的 “历史”。,24,第三,郭沫若的历史剧始终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并贯穿着一种沉郁,25,知识链接:

27、郭沫若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无法抹煞的人物。他的崇高学术地位是由他的突出贡献决定的。像他这样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学者,二十世纪中国史上没有几人,二十世纪以前亦不多见。对郭沫若的“反思”,实际上涉及到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如何认识的问题,即二十世纪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什么,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方向何在这个根本问题。对郭沫若的评价要像对任何历史人物的评价一样,坚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论,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要着重揭示本质和主流。如果颠倒了主流和支流的位置,把支流夸大到无限的程度,甚至不惜污蔑和谩骂,那就背

28、离了评价历史人物应有的原则和方法;这同无限拔高一个历史人物的做法一样,都是不可取的。(瞿林东评)郭沫若先生不但才气横溢,国学基础也相当深厚。在甲骨文、金文研究方面,他确有原创性的贡献。即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十批判书、青铜时代几部书而言,其中仍有不少自己的见解。他虽然也遵从“一家之言”,却与套用公式有别。我曾严厉批评过他袭用他人研究成果而不坦然承认,犯了学术研究的大忌,然而我并未对他一笔抹杀。不过从现代学术的规范来说,他逞才使气有余,而史学的纪律则远为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他和二陈(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等不同,其志不在学术,而别有怀抱。治学有成的学者可以参考他上述三书,但初学则不宜由此类作品入手

29、。(余英时评),27知识链接:,思考题, 女神如何显示了郭沫若开创中国现代新诗格局的重要贡献? 凤凰涅槃如何体现出狂飙突进的 “五四”精神和浪漫主义艺术气质? 为什么郭沫若的 屈原能代表中国现代历史剧的最高成就? 屈原中的 雷电颂的思想蕴涵是什么? 屈原形象的典型意义及悲剧性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6,思考题 女神如何显示了郭沫若开创中国现代新诗格局的重,延伸阅读,郭沫若在他的新诗创作过程中受到了多位外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熏陶和影响,其 中,惠特曼和他的 草叶集以及歌德、海涅等人的作品对郭沫若的影响更为显著。 要准确理解郭沫若新诗创作的 “新”的特质,有必要阅读和了解上述几位外国诗人的 代表作品

30、。 作为创造社最重要的发起人和代表作家,郭沫若与创造社的命运有着不可分割 的联系,因此,他在创造社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社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与郭沫若的关 系,对全面了解郭沫若都有着重要意义。阅读 创造社资料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 社,)以及黄淳浩著 创造社:别求新声于异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朱寿桐著 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郭沫若是一个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都丰富多彩的作家,了解他的生平与思想发 展是深入他的精神世界的必经之途。阅读王训昭等编 郭沫若研究资料(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及龚济民、方仁念著 郭沫若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 社,)。,27,延伸阅读郭沫若在他的新诗创作过程中受到了多位外国浪漫主义,感谢聆听,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