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04376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0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培训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学习目标,1.熟悉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发生产褥感染的常见病因及护理评估。并能正确制定护理诊断3.了解急性乳腺炎及产褥中暑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4.掌握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5.掌握产后心理障碍的定义与预防。,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学习目标1.熟悉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区别与联,第一节 产褥感染,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产后出血妊高征 产褥感染 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第一节 产褥感染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 产后出血产后并发症妇女,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定义: 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

2、染,引起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发生率 6%。危害:占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一、概述,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定义:,产褥病率的定义:,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天内,用口表每日测体温4次,每日任何不连续的2次体温达到或高于38C者。联系:产褥病率的病因以产褥感染为主。区别:产褥病率包括生殖道以外的感染如:乳腺、呼吸道、泌尿道等。,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5,产褥病率的定义: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天内,用口表每日测体,1.诱发因素: 致全身抵抗力下降的因素: 与分娩有关的因素: 产前:阴道炎、胎膜早破 产时:产程延长、产道损伤、手术分娩或器械

3、助产、胎盘残留 。,二、病因,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6,1.诱发因素:二、病因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6,2.感染途径,内源性: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厌氧菌感染,恶臭)外源性:被污染的衣物、器具。 (溶血性链球菌),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7,2.感染途径内源性: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7,以大肠杆菌、厌氧菌常见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感染较重常为混合感染,3.病原体,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8,以大肠杆菌、厌氧菌常见3.病原体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8,三、护理评估,(一)病史:1.诱因: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泌尿及生殖道感染 史、个人生活习惯。2.本次妊娠分娩情况:尤其是妊娠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

4、、产程延长、胎盘残留、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手术分娩或器械助产等。3.主诉:发热、 伤口不适、全身不适。,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9,三、护理评估(一)病史: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9,(二)身体状况,潜伏期: 3-7天,栓塞性静脉炎7-14天。 外阴、宫颈与宫颈炎:局部红肿、疼痛,触痛明显,体温38C,如伤口化脓,出现高热寒战。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高热、头痛、腹痛、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0,(二)身体状况 潜伏期: 3-7天,栓塞性静脉炎7-14天。,急性盆腔炎、腹膜炎:,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里急后重、腹胀、腹痛、排尿困难等。血栓性静脉炎:寒战、高热、下肢持续性疼痛、局

5、部压痛、水肿、皮肤发白,习称“股白肿”。脓毒血症及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可危及生命。,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1,急性盆腔炎、腹膜炎: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里急后重,(三)辅助检查,1.实验室:白细胞及分类异常。 2.药敏实验:血液 及 阴道试子及宫腔试子培养+药敏试验。 3.B超:了解部位与病变情况。可见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及血栓,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2,(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白细胞及分类异常。产后并发症,(四)心理社会评估,(五)治疗原则 1.支持疗法 2.抗生素的应用 3.病灶处理 4.血栓性静脉炎:与外科合作。 5.感染性休克:抢救,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3,(四

6、)心理社会评估 (五)治疗原则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3,四、可能的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产褥感染有关。2.舒适的改变与产褥感染(下腹痛、高热头痛)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发热消耗增多及 摄入量减少有关。4.焦虑与担心自己的健康和婴儿喂养有关。 5.母亲角色改变的危险 无能力关注新生儿有 关系,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4,四、可能的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产褥感染有关。产后并发症妇女,五、计划与实施,预期目标:体温恢复正常,疼痛及焦虑减轻,实现母亲角色(一)预防产褥期感染 1.产前:个人卫生,防胎膜早破。 2.产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产后出血,产道裂伤。 3.产后:指导产妇学会会阴部的

7、护理勤换会阴垫,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小便后用卫生纸由前向后擦拭。防交叉感染:床旁隔离、洗手。,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5,五、计划与实施 预期目标:体温恢复正常,疼痛及焦虑减轻,,(二)促进舒适的措施,1.高热时予物理降温。 2.休息: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半卧位。 3.维持身体的清洁。 4.给予心理支持:解释病因、治疗方法、 目的及愈合过程。,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6,(二)促进舒适的措施 1.高热时予物理降温。 产,(三(三)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四) 支持疗法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必要时输入血浆及血,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7,(三(三)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7,(五)密

8、切观察治疗效果:,1.生命体征 2.腹痛部位及性质 3.恶露色、量、气味 4.伤口愈合情况 5.大小便情况。,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8,(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 1.生命体,(五)健康教育,1.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产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2.教会产妇识别产褥感染的征象: 恶露异常、腹痛、发热等需就诊。3.提供产后休息、营养、活动、产后复查指导。,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9,(五)健康教育 1.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产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第 二 节 急性乳腺炎,概念:由于乳汁流出不畅,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 1 产后哺乳期的妇女, 2 尤以初产妇多见往往发生于产后34周。 3 致病菌多为

9、金葡菌,其次为链球菌。 病因:1 乳头皲裂 2 乳房过度充盈 3 乳汁阻塞 4经血循环引起,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0,第 二 节 急性乳腺炎概念:由于乳汁流出不畅,细菌感染引,临床表现,(一)乳汁淤积期: 乳房内出现胀痛性硬块,界线不清、局部压痛,表面皮肤红肿发热;同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二)浸润期: 肿块增大,疼痛加重、呈搏动性跳痛,皮肤潮红,表浅静脉扩张,明显压痛;患者可有寒战、高热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三)脓肿期:炎症局限形成脓肿。表浅的脓肿可触及波动;深部的脓肿波动不明显,需穿刺才能确定。 脓肿可自行穿破皮肤或破溃入乳管出现乳头溢脓。,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1,临床

10、表现(一)乳汁淤积期: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1,、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2、脓肿穿刺:深部脓肿 处理原则 :排空乳汁,消除感染,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2,、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2,:一、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病人是否为初产妇,有无乳腺炎病史,既往乳房发育情况如何,有无乳房肿块、乳头异常溢液病史。 (二)身体状况: 1、观察乳房局部炎症进展情况,脓肿是否形成,是否有乳汁淤积 2、了解发热、出汗程度、疼痛及止痛效果等。(三)心理-社会状况:观察情绪变化,是否担心婴儿喂养与发育、乳房功能及形态改变;家庭成员的态度,产后并发症妇女的

11、护理,23,: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询问病人是否为初产妇,有无乳腺,二护理诊断,(一)体温过高:与细菌或毒素入血有关(二)疼痛:与乳汁淤积、炎症肿块有关 (三)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手术切开引流或脓肿破溃有关(四)焦虑:与担心婴儿喂养及乳房形态改变有关(五)知识缺乏:缺乏哺乳卫生及预防乳腺炎的知识,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4,二护理诊断(一)体温过高:与细菌或毒素入血有关产后并发症妇女,三、护理目标,1积极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2协助医生正确处理乳腺炎(1)患侧乳房暂停哺乳 ,使乳汁排出通畅(2)局部理疗或热敷:利于炎症早期消散;水肿明显者可用25的硫酸镁溶液湿热敷。(3)必要时应用抗生素,产

12、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5,三、护理目标1积极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2协助医生正确处理乳腺,护理评价,1.疼痛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缓解2.体温是否恢复正常,是否有产褥热发3 按需喂婴儿,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6,护理评价1.疼痛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缓解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第三节 产褥中暑,定义:产褥期高温环境中,产妇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导致的急性热病。病因: 产妇处在高温、高湿状态,严重影响其出汗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而出现高热、意识丧失和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当人体处于超过散热机制能力的极度热负荷时,因体内热积蓄过度而引起高热,发生中暑。,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

13、7,第三节 产褥中暑定义:产褥期高温环境中,产妇体内余热不能及,护理评估,症状和体征:1、中暑先兆 发病急骤,发病前有短暂的先兆症状称中暑先兆。出现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2、轻度中暑中暑先兆未能得到及时处理,产妇体温开始升高,随后出现面色潮红、胸闷、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口渴,痱子布满全身。3、重度中暑 产妇体温高达41到42,呈稽留热型,可出现谵妄、抽搐、昏迷。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皮肤干燥无汗,瞳孔缩小,反射减弱。若不及时抢救,数小时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即或幸存也常遗留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后遗症。,热,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8,护理评估症状和体征

14、:1、中暑先兆 发病急骤,发病前有短暂的先,三、护理诊断,1 体温过高 与体内产热超过散热有关 2 潜在的并发症 呼吸 循环衰竭 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有关,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9,三、护理诊断1 体温过高 与体内产热超过散热有关 产后并发,四、计划与实施,处理原则预期目标护理措施:产后其皮肤排泄功能较上旺盛,出汗较多,可以经常用温水擦浴,勤换衣服,可避免产后中暑。1)中暑先兆时,立即将产妇移至凉爽通风处,解开衣服,多喝凉开水或盐开水,使其安静休息。2)轻度中暑者,除上述处理外,适度应用仁丹、十滴水内服,涂擦清凉油,体温上升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置冰袋、电扇或给予解热药物退热。3)重度中暑时,

15、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处,用冰水或冰水加酒精全身擦浴,在头、颈、腋下、腹股沟浅表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并同时电扇吹风,应尽早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0,四、计划与实施处理原则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0,五、护理评价,1.产妇无产褥中暑发生。2发生产褥中暑者得到及时救治,无 并发症发生,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1,五、护理评价1.产妇无产褥中暑发生。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1,第二节 晚期产后出血 (late postpartum hemorrhage),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2,第二节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2,晚期产后出血,定义:分娩24小时后,在

16、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时间:以产后1周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表现:阴道流血可为少量或中量,持续或间断;亦可表现为急剧大量流血,同时有血凝块排出。产妇多伴有寒战、低热,且常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或休克。,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3,晚期产后出血定义: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仔细评估重在预防及早干预预后良好,病因:生理、心理、社会、遗传,护理要点:,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4,病因:生理、心理、社会、遗传护理要点: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病因:1.胎盘胎膜残留2.蜕膜残留3.子宫复旧不全4.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切口感染横切口选择过低或过高缝合技术不

17、当5.感染6.肿瘤,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5,病因: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5,临床表现:1.胎盘、胎膜残留 临床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以后反复出血或突然大量流血。检查发现子宫复旧不全,宫口松弛,有时可触及残留组织。2.蜕膜残留 临床表现与胎盘残留不易鉴别,宫腔刮出物病理检查可见坏死蜕膜,混以纤维素、玻璃样变的蜕膜细胞和红细胞,但不见绒毛。,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6,临床表现: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6,临床表现:3.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全 表现为突然大量阴道流血,检查发现子宫大而软,宫口松弛,阴道及宫口有血块堵塞。4.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 各种因素均可致在肠线溶解脱落后,血窦重

18、新开放。多发生在术后23周,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甚至引起休克。,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7,临床表现: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7,【诊断检查】 1.血、尿常规 了解感染与贫血情况。 2.宫腔分泌物培养或涂片检查。 3.B型超声检查 能了解宫腔内有无残留 物、子宫切口愈合状况等。 4.病理检查 若有宫腔刮出物或切除子宫 标本,应依靠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8,【诊断检查】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8,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1.抗感染、促子宫收缩2.刮宫3.剖腹探查,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9,治疗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9,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培训课件,【护理评估】 (一)病史 护理人

19、员应注意收集与产褥期子宫大量出血有关的病史,如剖宫产手术史、肿瘤史、产后子宫复旧情况。晚期产后出血的产妇往往可以追溯到第三产程和产后2小时阴道流血较多或怀疑胎盘胎膜残留的病史。 (二)身心状况 评估阴道出血量、失血体征。检查子宫复旧情况。,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1,【护理评估】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1,【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失血量多,抵抗力降低及多次宫腔内操作有关。 2.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 3.活动无耐力:与失血后贫血有关。 【预期目标】 1.产妇生命体征平稳,无感染发生。 2.产妇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未发生严重后果。 3.产妇主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舒适感增加。,产后并发症妇

20、女的护理,42,【护理诊断】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2,【护理措施】 (一)预防 1.术前预防 剖宫产时做到合理选择切口,避免子宫下段横切口两侧角部撕裂及合理缝合。 2.产后检查 产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如有残缺,应及时取出。在不能排除胎盘残留时,以进行宫腔探查为宜。 3.预防感染 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保持无菌操作。,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3,【护理措施】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3,(二)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为病人提供安静的环境,保证舒适和休息。严密观察出血征象,观察皮肤颜色、血压、脉搏;观察子宫复旧情况,有无压痛等。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遵医嘱进行输血。 (三)心理护理 护士应

21、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晚期产后出血的有关知识及抢救治疗计划,取得家属支持。安慰产妇,取得产妇配合,解除恐惧心理。,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4,(二)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4,【护理评价】 1.产妇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全身状况良好。 2.产妇没有发生失血性休克,血压、血红蛋白正常。 3.产妇舒适感增加,能进行自理。,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5,【护理评价】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5,第五节 产后心理障碍,定义:指分娩后6周内发生的有关精神与行为的异常。种类:产后沮丧、产后抑郁、产后精神病,以产后抑郁常见。临床特点:产后2周发病,表现为情绪抑郁、缺乏兴趣、失眠、疲乏、注意力

22、不集中、哭泣、焦虑、负向思维;重者伤及自己及婴儿。,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6,第五节 产后心理障碍定义:指分娩后6周内发生的有关精神与行,【病因】 1.内分泌因素 2.分娩因素 3.心理因素 4.社会因素 5.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 1.产后沮丧 2.产后抑郁,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7,【病因】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7,【诊断检查】 采用行为监测、各种症状自评量表。【处理原则】 1、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2、产后沮丧者;重症产后抑郁患者。 3、定期家访提供心理咨询。,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8,【诊断检查】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8,【护理评估】 (一)病史 病史包括抑郁症、精神病的个人史和家

23、族史;有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本次妊娠期心理状态及分娩情况;婴儿健康状况;婚姻家庭关系及社会支持因素等。 (二)身心状况 评估产妇的情绪变化与心理状态,是否有孤独、焦虑、恐惧感;观察产妇的日常活动和行为,如自我照顾能力与照顾婴儿的能力;观察母婴之间接触和交流的情况,了解产妇对婴儿的喜恶程度及对分娩的体验与感受;评估产妇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支持系统,了解产妇的夫妻关系及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9,【护理评估】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49,【可能的护理措施】 个人应对无效:与产妇的抑郁行为有关 家庭作用改变:与产妇的抑郁行为有关【预期目标】 产妇的生理、心理舒适感增加。 产妇和婴儿

24、健康安全。 产妇的情绪稳定,能配合护理人员与家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50,【可能的护理措施】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50,【护理措施】 1.解除产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 2.对于有不良个性的产妇,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减轻生活中的应激压力。 3.倾听产妇诉说心理问题,做好产妇心理疏通工作。 4.促进和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指导产妇与婴儿进行交流、接触,为婴儿提供照顾,培养产妇的自信心。,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51,【护理措施】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51,【护理措施】 5.对于有焦虑症状、手术产及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提供更多的帮助。 6.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改善家庭关系,改善家庭生活环境。 7.高度警惕产妇的伤害性行为,注意安全保护,避免危险因素。 8.重症患者需要请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给予治疗。 9.做好出院指导与家庭随访工作,为产妇提供心理咨询。,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52,【护理措施】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52,【护理评价】 1.产妇的情绪稳定,症状缓解,精神愉快。 2.产妇与婴儿健康安全。 3.产妇与家人能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4.产妇心理健康程度有所提高。,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53,【护理评价】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53,谢谢!,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54,谢谢!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