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需求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05801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82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力需求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劳动力需求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劳动力需求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劳动力需求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劳动力需求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力需求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需求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本章学习: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短期劳动力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劳动需求弹性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短期、长期劳动力需求比较分析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1,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本章学习:1,一、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概念劳动力需求概念劳动力需求分类劳动力需求假设需求法则,2,一、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概念2,劳动的定义,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3,劳动的定义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而在其他情况下,,劳动力的定义,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

2、工”,即 “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4,劳动力的定义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劳动力概念,劳动力 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的范畴。 劳动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各国的法律规定有关。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人口状况、教育制度、劳动力自身的生理特点等因素,规定了不同的就业年龄。,5,劳动力概念

3、劳动力5,管道循环理论及劳动力范畴分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中的就业者和失业者、非劳动力美国成年人口的劳动力分类图,6,管道循环理论及劳动力范畴分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美国),全体劳动力:按照美国劳工部的定义,全体劳动力包括所有16岁以上的、非专门常设机构的一切人员,即包括其中有收益的雇佣人员(含军人)、也包括暂时未被雇佣,但是愿意工作并且正在寻求工作的人。平民劳动力(Civilian Labor Force):表示全体劳动力减去军队人员。这一概念经常用作确定失业百分比的依据。非劳动力(not in the labor force):又称非经济活

4、动人口。指既不工作也不寻找工作的人口,即处于劳动力队伍之外的人口。,7,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美国)全体劳动力:按照美国劳工部的定义,,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唯一标准年龄:1660周岁(男)|55周岁(女)。潜在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年龄以外实际参加劳动的人(有争议)。现实劳动力资源:潜在劳动力资源有劳动能力但没有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军人、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服刑犯人、不愿工作的人、在家庭农场和家庭企业每周工作少于15个小时的人员。 )。,8,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唯一标准年龄:16,劳动力需求概念,劳动力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

5、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且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边际生产率理论是支持理论之一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9,劳动力需求概念劳动力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不同性质: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即满足“效用”。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是来自厂商,满足“利润”的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劳动的需求是一种生产要素需求。,10,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不同性质:在产,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技术对

6、劳动需求的影响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11,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1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含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Q = f(L,K),它表明了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技术系数的概念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之间不能替代。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12,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含有劳动

7、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常被,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每一时期内,劳动、资本与技术变化的步伐不一样。,13,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还受到企业目标的影响。1、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2、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3、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14,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社会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8、正式制度,即一定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就业制度、用人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各项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即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潜在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惯等。,15,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社会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只有接受和服从国家劳动计划的义务,没有自主决定劳动用工的权利,它们无法严格按照企业技术特征的要求来确定劳动力需求数量和结构,也无法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严格按效率原则裁减职工。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的劳动用工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进行的自主行为。但也受到政府的影响,政府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结构主要包括以下

9、四个方面: 1、最低劳动标准 2、最低生活保障 3、对工会组织和雇主权力在法律上的确认 4、对市场垄断和市场歧视的限制或利用,16,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计划经济体制下16,边际生产率理论是支持理论之一,边际生产率理论的核心是要对某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和它的边际成本作比较,为决策服务。边际生产率理论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边际生产率理论以雇主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前提。,17,边际生产率理论是支持理论之一 边际生产率理论的核心是,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不同的工资水平条件下,有能力并且有意愿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两者缺一不可。劳动力需求的价格尺度就是工资水平。

10、,18,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企业需求是主体 行业需求是本行业企业需求之和 市场需求是所有行业需求之和,劳动力的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劳动力需求分类,19,企业需求是主体劳动力的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分类,20,劳动力需求分类时间范围变化的要素固定不变的要素短 期劳,生产技术假设 不变的假设 可变的假设,组织目标假设 生产性组织目标 利润最大化 人均产量最大化 总产量最大化 非生产性组织目标 服务最大化 财政最大化,劳动力需求假设,21,生产技术假设组织目标假设劳动力需求假设21,市场环境假设 完全竞争性市场 不完全竞争性市场

11、 垄断性市场 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劳动经济学假定劳动力是同质的,22,市场环境假设22,劳动力需求表,23,劳动力需求表工资率(元/小时)劳动力需求量(人)组合,需求法则,W,L,0,劳动力需求曲线,24,需求法则WL0 劳动力需求曲线24,二、资本固定条件下的短期劳动需求分析,完全竞争下(市场环境、要素环境假设)的短期劳动需求 1、组织目标的假设利润最大化原理的运用 2、生产技术的假设生产函数 3、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 4、最佳生产方式的确定 5、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力需求 不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25,二、资本固定条件下的短期劳动需求分析完全竞争下(市场环境、,利润最大化原理的运用,R

12、-C=QP-(Lw+Kr),生产函数,Q=f(L,K)短期生产函数 Q=f(L)|K=K0,26,利润最大化原理的运用R-C=QP-(Lw+Kr)生产函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 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三个阶段: 1. 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阶段; 2.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3.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27,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27,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K=C, L(1)TP, MP (2)TP , MP (3)TP , MP 0,平均产量APQ/L边际产量(边际生产率)MP=dQ/dL总产量TP

13、,MPAPTP,L,0,TP,AP,MP,a,b,28,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K=C, L平均产量APQ/LMPL0,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以及由它决定的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原理的出发点。,29,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以及由它决定的总产量、平均,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分析,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就是说,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与产品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产品和要素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等等。,30,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分析完全竞争的企

14、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最佳生产方式的确定,R-C=QP-(Lw+Kr)=QP-g(Q)| K=K0+Kr,单个企业产量决定 max满足条件d/dQ=0,RC,Q,0,P,R,C,Kr,Q*,max,dTR/ dQ=dTC/dQ MR(Q)=MC(Q),31,最佳生产方式的确定R-C=QP-(Lw+Kr)=QP-,C,ACMC,0,0,Q,Q,B,A,E,AC,MC,TC,B,TC,AC,MC曲线,Q*在B点的左方还是右方?,32,CAC00QQBAEACMCTCBTC,AC,MC曲线Q*在,单个企业的产量决定,企业利润公式 = R- C = QP-( Lw+Kr),33,单个企业的产量决定企业

15、利润公式33,最佳生产方式的确定,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量决定 max满足条件d/dL=0,dTR/ dL=dTC/dL MR(L)=MC(L),max,Kr,L*,R,C,RC,L,0,w,34,最佳生产方式的确定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量决定 max满足条,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VMPL),PP0 QQ(L),则: MRL=dTR/dL=d(PQ)/dL=P0dQ(L)/dL=P0MPL=VMPLVMPL: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入=产品的边际生产力产品价格,35,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VMPL) P,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ww0 MC

16、L=dTC/dL=d(w.L+r.K0)/dL=d(w.L)/dL=w,边际成本 = 工资,36,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 ww036,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完全竞争,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dTR/dL=P0MPL=VMPL 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dTC/dL=MCL=w均衡条件:w=VMPL,L,边际收益曲线(MRL) :P0MPL =VMPL,w,VRPL,边际成本曲线(MCL):w=w0,w*,L*,E,37,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完全竞争 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dT,教材中的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R / X,C / X,L,边际收入R/X,边际成本C/X,A,O

17、,38,教材中的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R / XC /,产品价格的变化与劳动力需求,L,W,产品边际生产力= ( 名义) 工资 / 产品价格 MPL=W / P只要W和P同时上升相同的幅度,L*不会改变。,BAD,C,L*,39,产品价格的变化与劳动力需求LW产品边际生产力= ( 名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卖方垄断的劳动需求分析买方垄断的劳动需求分析,40,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卖方垄断的劳动需求分析40,卖方垄断的劳动需求分析,卖方垄断是指在产品市场上被垄断企业左右,但在劳动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由于企业在劳动市场上为完全竞争者,故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成本”

18、仍然等于不变的工资率。 但由于在产品市场上被垄断企业左右,其产品价格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取决于垄断企业产量,成为一个变量。因此,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41,卖方垄断的劳动需求分析卖方垄断是指在产品市场上被垄断企业左右,w,MRPL,不完全竞争(卖方垄断)产品市场,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dTR/dL= MPLMR =MRPL 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dTC/dL=w 最优条件:w=MRPL,L,MRMPL = MRPL :劳动需求曲线(DL),L1,L2,E1,E2,w1,w2,P0MPL =VMPL,卖方垄断的产品市场的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产品的边际生产力 产品的原价格

19、供给量 价格降低的部分,42,w,MRPL不完全竞争(卖方垄断)产品市场 使用劳动的边际收,买方垄断的劳动需求分析,买方垄断是指在劳动市场被垄断企业左右,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劳动的边际收益就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 在劳动要素市场上劳动价格是变化的,因而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不再等于劳动的价格。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VMPMLC 在买方垄断条件下,VMP=MPP。MLC为劳动的边际成本。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必须支付给增加的那些工人的工资,第二部分是必须支付给所有其他工人现在已经变得较高的工资。,43,买方垄断的劳

20、动需求分析买方垄断是指在劳动市场被垄断企业左右,,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 工资劳动者数量工资上升部分,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44,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44,不同市场结构中均衡工资的决定,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卖方垄断劳动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买方垄断产品市场卖方垄断劳动市场买方垄断,45,不同市场结构中均衡工资的决定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完全竞,(1)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完全竞争,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dTR/dL=P0MPL=VMPL 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dTC/dL=MFCL=w均衡条件

21、:w=VMPL,L,劳动需求曲线(DL) :P0MPL =VMPL,w,VRPL,劳动供给曲线(DL):w=w0,w*,L*,E,46,(1)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完全竞争 使用劳动的边际收,(2) 产品市场卖方垄断&劳动市场完全竞争,w,MRPL,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dTR/dL= MPLMR =MRPL 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dTC/dL=w=w0 最优条件:w=MRPL,L,劳动需求曲线(DL) :MRMPL = MRPL,PMPL =VMPL,劳动供给曲线(DL):w=w0,w*,L*,E,F,w=VMPL,产品市场卖方垄断剥削,47,(2) 产品市场卖方垄断&劳动市场完全竞争w,

22、MRPL 使用,(3)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买方垄断,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dTR/dL=P0MPL =VMPL 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dTC/dL=w +(dw/dL).L 均衡条件:L*: VMPL= w+(dw/dL).L w*: w*=w(L*),w,VMPL,L,L*,E,dTC/dL =MFC=w+(dw/dL).L,劳动的供给曲线:w=w(L),w*,劳动需求曲线(DL) :P0MPL =VMPL,w=VMPL,劳动市场买方垄断剥削,48,(3)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买方垄断 使用劳动的边际收,(4) 产品市场卖方垄断&劳动市场买方垄断,双重垄断剥削(w*MRPLVMPL

23、),49,(4) 产品市场卖方垄断&劳动市场买方垄断 使用劳动的边际收,整个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函数,A 第一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B 第二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L,W,L1,L2,L3,W0W1,O,市场整体的劳动力需求曲线,50,整个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函数A 第一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B 第,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力需求,在长期劳动力需求中,资本成为 可变的生产要素。在这样的条件 下,企业的产量决定后,节约资本、多雇佣劳动力的生产方法,或者节约劳动力、多使用资本的生产方法都是可以选择的。,51,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 在长期劳动力需求中,资,一. 资本的变化与总成本的变化,伴随资本量变化的总

24、成本曲线的移位,K=1K=2K=3,X,C,A,B,E,D,G,x,一. 资本的变化与总成本的变化伴随资本量变化的总成本曲线的移,K,L,Q 2Q 1,等产量曲线与等产量面(生产要素组合系统),A,B,53,KL Q 2等产量曲线与等产量面(生产要素组合系统)AB5,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即等产量线的斜率, 因为是一个负值,为分析方便起见,一般用其绝对值表示。,MRTS= l - dK / dL l = MPL / MPK MRTS(Margin Rate Technology Substitution),54,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MRT

25、S= l - dK /,二. 成本极小化与劳动力需求,总成本:C = Lw + Kr,K = C / r - w / r x L L = C / w - r / w x K,55,二. 成本极小化与劳动力需求总成本:C = Lw + Kr,等成本线: 构成总成本的劳动与资本的不同组合表明用一定的货币可能购买到的两种投入的最大数量界线,反映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等成本曲线,C / W L,K C / r,w/ r,A,D,O,E,B,56,等成本线: 构成总成本的劳动与资本的不同组合 等成,I,I,L,K,F,G,F,G,F,H,G,F,G,各 种 等 产 量 曲 线,图 A,图

26、C,图 B,图 D,K*,L*,w/ r,K,L,O,K*,L*,57,IILKFGFGFHGFG 各 种 等 产 量 曲 线图,固定投入生产要素比例 的等产量线,Q 3Q 2Q 1,L,K,列昂节夫生产函数的等产量曲线。使用的是固定比例的生产技术。,58,固定投入生产要素比例,如等产量曲线图D 所示。 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劳动量每增减一个单位时,为保持一定的产量所必须增减的资本量。 生产过程中与一个劳动量相对应的资本量(K / L)被称为资本装备率,或称为技术装备率。点 I 的技术装备率由点 I 与原点相连接的直线的斜率表示。,技术系数可变型生产,59,如等产量曲线

27、图D 所示。技术系数可变型生产59,最佳生产方法(1),Q 1,e,b,Le La L,KKe,Ka,C1C2C3,a,60,最佳生产方法(1)Q 1ebLe,最佳生产方法(2),Q3Q 2Q1,e,b,Ke,Ka,K,a,61,最佳生产方法(2)Q3ebKeKa Ka61,决定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工资率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与资本价格之比。公式:MPL / W = MPK / R,62,决定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 劳动力的边际,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替代效应: 与资本的相对价格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效应。,规模效应: 成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价格上涨,产品

28、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63,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替代效应:规模效应:63,工资上升与替代效应,K,L,X0,B,L 1,L 2,K2,K1,e,f,C,A,D,64,工资上升与替代效应KLX0BL 1L 2K2K1efCA,价格p,产量X,X 2 X1,工资 上升与产量减少,O,D,S,65,价格p产量XX 2 X1工资 上升与产量减少O,X 1,X 2,L,K,D,L2 L1,K,工资上升与规模效应,O,A,B,C,G,E,F,H,66,X 1X 2LKDL2,第四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概念与类型 在经济学中, 弹性表示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关系。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

29、性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还可以分为需求点弹性、需求弧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67,第四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概念与类型67,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之间关系变化的定量分析可以从绝对角度和相对角度两个方向进行。把握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量函数关系敏感度的尺度就是劳动力需求弹性。,68,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之间关系变化的定量分析可以从绝对角度和,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形态,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呈显为5种形态:弹性为0 2. 弹性 1 5. 弹性无穷大,W,O,L,E=0,E=,E=1,w,O,L,E1,E1,69,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形态按绝对值的大小

30、劳动力需求弹性呈显为WOL,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 与工资率变化相对数相对应的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相对数。数学表达式: E = L% / W%,70,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70,劳动力需求收入弹性: 与收入变化相对数相对应的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相对数。数学表达式: E = L% / R%,71,劳动力需求收入弹性:71,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 A类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对B类劳动力工资率的反应程度。数学表达式:E A,B =, LA / LAWB / WB, LA / LA = 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百分比WB / WB = B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72,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 LA / LA LA

31、/ LA,总替代: 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为正值。总互补: 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为负值。,73,总替代:73,派生需求四法则,影响劳动量需求弹性大小的四个主要因素:1、劳动投入与其它生产因素之间 的可替代性;2、产品的需求弹性;3、其它生产因素的供给弹性;4、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 比重。,74,派生需求四法则 影响劳动量需求弹性大小的四个主要因素:,第五节 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技术进步的结果可以使等产量曲线向原点靠近。,技术进步的三个类型:希克斯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密集型(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75,第五节 技术进

32、步与劳动力需求 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力需,L,K,(1)希克斯技术进步等产量曲线的移位,O,A,76,LK(1)希克斯技术进步等产量曲线的移位OA76,(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77,(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QQEEABABKL077,Q,Q,E,E,A,B,A,B,K,L,0,(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78,QQEEABABKL0(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78,79,79,第六节 短期劳动力需求 与长期劳动力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平缓,这意味着长期劳动力需求比短期劳动力需求弹性大。,80,第六节 短期劳动力需求,W3W2W1,DL,DS2,DS1,b a,c,e,长期劳动力

33、需求曲线的形成,DS3,W,O,L,l1,lb,l2,81,第七节 政府的特殊政策 与劳动力需求,一、对社会特殊群体采取特殊 就业促进政策的经济效果二、对特定劳动者发放工资补 贴的经济效果,82,第七节 政府的特殊政策 一、对社会特殊群体采取特殊82,A,H,Lm,Lw,I,Lmj Lmi Lmk,LwiLwhLwj,两类劳动者比率的指定对 劳动力需求的影响,O,G,j,h,i,D,F,E,C,B,(X=x1),83,AHLmLwILmj Lmi LmkLwi两类劳动,对特定劳动者发放工资补 贴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Lb,LA,F,E,la,lah,lbh,lbi,i,h,lbj,B(X=x0),j,Lb,C,laj,G,A,H,O,D,84,对特定劳动者发放工资补LbLAFElalahlbhlb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