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2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0912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观察2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课堂观察2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课堂观察2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课堂观察2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课堂观察2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观察2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观察2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进课堂观察,XXX,目录,“观察工具”内容介绍,“观察课例”内容介绍与收获,个人感悟,“观察工具”内容介绍,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 / 吴江林 / P107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 / 高志远 / P110课堂互动与教学目标达成 / 喻融 / P112教学环节与学习目标的达成 / 钟慧 / P115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 / 姚国忠 / P117OAE学案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 / 姚远 / P119通过数学例题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 吴亚东 / P122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郑超 / P125课前预习检测题的设计和结果处理 / 彭小妹 / P128评价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 姜平 / P131,

2、“观察工具”内容介绍,两个视角,“观察工具”内容介绍,三个方面,写作结构,1. 研究问题,2. 设计依据,3. 使用说明, 观察量表, 注意事项, 得到观察结果后的推论思路,“观察工具”内容介绍,案例一: 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1.研究问题:学生的动作技能是怎样形成的?,2.设计依据,1)持久易控的影响因素:教师的讲解、示范和练习安排,2)讲解的观察角度,讲解内容(讲了什么,是否抓住动作要领),讲解的受众(个体 还是 群体),讲解的时机(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讲),讲解技术要求的形式(孤立地讲;配合示范或媒体讲;分解逐个讲;整体讲),讲解的时间,3)示范的观察角度:对象、时机、形式、时间,4

3、)学生掌握能力的观察角度,人数(参与人数)对象(动手能力强弱)反应(表情),5)练习的观察角度,形式(独立练习还是小组练习)时间 频次 参与人数完成情况 情境 etc.,“观察工具”内容介绍,案例一: 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3.使用说明:(1)观察量表,“观察工具”内容介绍,案例一: 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3.使用说明:(2)注意事项: “本观察量表的记录量大,全部有一位观察者完成记录非常困难,需按不同角度进行分工合作,如教师的讲解、教师的示范可各有一位观察者负责。”,(3)本表得到观察结果后的推论思路: “以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为线索,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各个指标对于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程度。”,

4、“观察工具”内容介绍,案例二: 课堂互动与教学目标,1.研究问题:课堂互动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2.设计依据(略),3.使用说明:(1)观察量表:,“观察工具”内容介绍,案例二: 课堂互动与教学目标,3.使用说明:(2)注意事项:本量表适用于主题式互动的课堂课前应详细了解本节课互动设计记录信息量大,可配合座位表记录,(3)本表得到观察结果后的推论思路:“可借助下表对本观察结果进一步分析”,“观察课例”内容介绍,化学组:学习目标的预设与达成 / 毛红燕生物组: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 / 吴江林政治组:素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徐晓芸物理组: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利用 董国彬,“观察课例”内容介绍,写作

5、结构,1. 课堂观察背景,2. 课堂观察过程,(1)观察主题说明,(2)教案 / 学案,(1)课前会议,说课,上课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确定的观察点,(2)课中观察,观察工具,观察位置的选择,观察过程(课前、课中、课后。分工),(3)课后会议(谈话式),上课老师课后反思,各小组观察报告,3. 课后专题分析报告(文本式),上课老师反思报告各小组观察报告,“观察课例”内容收获,(化)学习目标的预设与达成,1. 学习目标预设的定位与方法,定位,学习目标的来源课标,学习目标的类型属于三维目标哪一维,学习目标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期目标只是最低结果”,方法,如何将课程标准转化为课堂学习目标,如何叙写学习目

6、标ABCD法(对象、行为、条件、标准),寻找关键词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建立具体化的关联,2. 学习目标达成需要考虑:评价与活动,“观察课例”内容收获,(化)学习目标的预设与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及省学科指导意见是否相符,二是与学生的学情是否相符。”,3. 学习目标的把握(高三复习课),“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课标、学科指导意见、考试说明分别这样表述综上所述,对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要求表述为了解、认识、知道均为识记层次,要求不高。但是从硫及其化合物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并不仅仅是了解识记层次这么简单是高考出题的热点,也是以此为载体考察氧化还原知识

7、的重点通过这一知识点的复习还可以带动知识的复习,所以仅把这一知识点的复习定位在化学性质的回顾上是不够的。”,“观察课例”内容收获,(生)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1. “促进学习的评价”四环节,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观察课例”内容收获,(生)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2. “OAE学案”-高二期末复习-课前预习检测,“OAE学案是以目标(objectives)、活动(Activities)、评价(Evaluation)为逻辑结构、以学情和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实现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评价四位一体的学习方案。”,“把复习的内

8、容设计成预习作业把学生典型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围绕学生错误展开教学”,【补救教学行为】,“观察课例”内容收获,(生)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3. 观察过程(分工),“课前随机抽取20份学案统计分析,课中观察记录,课后发、收40份测试卷统计分析”,“观察课例”内容收获,(政)素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沙龙式教学”,“沙龙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一定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自选自定学习主题,自行设计学习形式,自行组织学习活动,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的教学活动方法。”,“环节:成组自行确定、获取、筛选、整合素材资源根据学习目标和素材特点,创设情境和若干中心问题,制作成课件展示交流(前三环节课前,

9、第四环节课堂阶段)”,“e.g. 学案对话乔布斯”,“观察课例”内容收获,(物)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利用,1.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验课),“若把教师的总结,改为学生的小组汇报交流,通过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更能获取和利用其中的学习信息,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学习信息的数量看,听的学习信息最多,做的学习信息次之,读主要发生在课前,说的信息最少,这与本节课的问题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策略有些背离,说明教师可以减少讲的内容和时间,以便让学情充分暴露出来。”,“观察课例”内容收获,(物)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利用,2.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个人感悟(收获),课堂观察:“前专业化”“专业化”,个人感悟(收获),论文写作视角,个人感悟(收获),教学方法,谢谢!欢迎批评指正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