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绪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09997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卉学绪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花卉学绪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花卉学绪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花卉学绪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花卉学绪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卉学绪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卉学绪论》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花卉学,教材:鲁涤非主编花卉学周厚高 主讲2006-09-03,园林专业,绪 论 一,一、相关定义二、课程主要内容三、为什么学习花卉学四、学习要求,绪 论 二,五、我国花卉资源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七、世界花卉生产和贸易情况八、我国花卉生产与消费布局,一、相关定义,花卉的涵义和范围,狭义:指草本的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 花:有花植物的繁殖器官; 卉:草的总称。,一、相关定义,花卉的涵义和范围,辞海:可供观赏的花草。教材: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此定义与花卉资源有不明确之处) 。,一、相关定义,花卉的涵义和范围,广义:凡是具有观赏价值,并经过一定技艺进行栽培与养护的植物。,一、相

2、关定义,花卉的涵义和范围,观花、观叶、观茎、观果和观根,高等,低等植物,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均包括在广义花卉的概念中。本课程以狭义的花卉为研究对象。,一、相关定义,花卉的涵义和范围,观赏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与广义的花卉概念的差异在于广义的花卉是经过一定技艺进行栽培与养护的植物,而观赏植物不受此限,其中包含了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一、相关定义,花卉学的定义与主要内容,是研究花卉的分类、生产和利用的科学。教材:研究花花草草的科学。不准确、不严谨。,一、相关定义,花卉学的定义与主要内容,花卉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的理论体系建立在植物科学、栽培学、环境科学和有关学科的基础上。需要植物学、

3、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遗传学、育种学、化学、土壤学、植物分类学、昆虫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营养学的基础,才能作好花卉学的研究。,一、相关定义,花卉学的定义与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研究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研究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管理技术;繁育方法和花卉应用。,一、相关定义,花卉学的定义与主要内容问题:栽培技术的定义?,栽培技术: 花卉种类多、分布广,习性千差万别,要求创造适合它生长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和营养条件,满足花卉的良好生长。形成有效的栽培技术需要上述植物学、植物病理学、土壤学、昆虫学和植物营养学的学科基础。,一、相关定义,花卉学的定义与主要内容,繁育技术:现代的繁育技术

4、以组织培养为主,需要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育种学、化学的基础。,一、相关定义,花卉学的定义与主要内容,花卉应用:植物造景是世界园林技术的发展趋势。植物造景花卉是主要素材。要将不同习性的植物组合在形成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科学性的园林景色。这种人工群落的形成需要植物学、生态学、园林学、园林设计等多学科的知识。可见,花卉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二、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照采用的花卉学教材分为二大部分、八大花卉类群,第一篇 总论第二篇 各论,二、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篇 总论介绍花卉的基础知识,花卉的分类花卉栽培与环境条件花卉的繁殖花卉的栽培管理花卉的开花调节花卉的装饰花卉的生产经营,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5、,第一篇 各论介绍各大类花卉的分类、产地、习性、生产与应用。,1一二年生花卉; 2球根花卉; 3宿根花卉; 4肉质植物; 5室内观叶植物; 6兰科植物; 7水生植物; 8木本植物 。,三、为什么学习花卉学,产业发展,生产栽培(商品栽培):切花、盆花、香料、种球、种苗、种子等; 观赏栽培: 绿化、美化栽培; 标本栽培: 教学、科研栽培。,三、为什么学习花卉学,产业发展,文化教育科研文化:精神文明、友谊象征、馈赠礼物 花卉人格化:人的情操修养与花卉,人品与花、人群分类与花。梅:清标高韵;竹:高风亮节;兰:幽谷雅逸,王者之香;菊:操介清逸;梅兰竹菊称四君子;莲出于污泥而不染为花中君子;牡丹富贵、红豆

6、相思、紫薇和睦.等等花语形成了花的文化。教育:各类专业植物园圃是科普教育的场所。,三、为什么学习花卉学,园林发展绿化、美化环境,软质景观硬质景观,三、为什么学习花卉学,软质景观,园林植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设计与施工养护必备的知识;仲恺的优势。,三、为什么学习花卉学,软质景观,园林植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设计与施工养护必备的知识;仲恺的优势。,四、学习要求,总体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花卉学的分类、生产、应用和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产业化的思维方式。,四、学习要求,总体要求,知识体系:分类知识(种类与产地决定花卉的内在因素)+栽培知识(环境因素、设施、繁殖与

7、栽培)+造景与装饰知识(生态学、采后技术、园林艺术、插花艺术)。,四、学习要求,总体要求,思维方式:根据植物的特性和市场的需要,创造经济、适宜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四、学习要求,具体要求,(1)了解花卉产业在世界、中国、广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了解影响花卉生产的环境因子和各种设施;(3)掌握主要的繁育方式;(4)掌握各大类花卉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技术;(5)了解花期调控的现代技术;(6)思考花卉产业的经营与管理;(7)认识重要的花卉种和品种,掌握其习性和生产技术;(8)重要花卉的拉丁学名必须能够写出。,四、学习要求,具体要求,交流与研讨实践教学,五、我国花卉资源及对世界园林

8、的贡献,我国花卉资源,花卉种质资源包括野生种类与品种资源(本地、外地和人工创造)。种质资源的重要作用:(1)新型花卉的来源;(2)育种材料;(3)园林植物的重要来源。,五、我国花卉资源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我国花卉资源,英国植物探险家Ernest Wilson称“中国是花园之母”,因为欧洲的花园没有中国的花卉就不成其为花园。我国是植物宝库:地域辽阔,环境多样,受第四纪冰川影响小。世界种子植物27万种,中国2.5万种。中国花卉资源丰富教材P3;古老品种多,五、我国花卉资源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对世界的贡献,法国植物学家A. de Candolle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栽培家”,中国为栽培植物的

9、重要起源地。,五、我国花卉资源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对世界的贡献,中国花卉资源是欧美园林重要的观赏植物来源:1818年英国从中国引进紫藤,到1839年长到180英尺长,覆盖1800平方英尺墙面,开67.5万朵花,世界奇迹。中国为名花故乡:如杜鹃、报春等。驯化历史渊远流长、栽培技术精湛、丰富了世界各国园艺。如荷花5世纪-朝鲜-日本。中国花卉资源的花期多样:早春,连翘、玉兰;夏,牡丹、蔷薇;秋,菊;冬,梅。而欧美园林仅有春夏花开。花卉亲本的重要来源。如现代月季的亲本来源;金花茶等。,五、我国花卉资源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中国对花卉资源利用的落后性,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研究资源组成、简单利用、商品性差;从

10、育种的角度研究少。,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参考书,舒迎澜古代花卉农业出版社1993,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引言分为四个时期,中国花卉栽培的起始时期,无从考证,花卉栽培几乎贯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然而花卉产业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当时当地的生产力、社会环境与文化水平,并与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休戚相关。中国花卉业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时盛时衰、曲折起伏。,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一)始发期周秦时代,公元前11-7世纪-公元前2世纪 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种发现,我国花卉栽培历史有7000年。,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一)始发期周秦时代,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出土文物中有“园、圃、囿

11、、林、树、花、果和草”等字。圃:栽培蔬菜瓜类的地方;园:栽培果树、经济林木和观赏植物的地方认为是早期的园林形式;囿:花草果木、鸟兽鱼虫滋生繁育的地方,并挖池筑台,供狩猎、游乐,是圈定范围的园林形式,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一)始发期周秦时代,花苑:专种花木到秦公元前231年同一中国,帝王园囿大量修建,秦始皇造阿房宫,大种花木,种类相当多。,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一)始发期周秦时代,中国花卉是以欣赏到引种,以经济实用为突破口,逐步开创我国花卉事业,因此周秦时期,堪称中华花卉事业的始发期。,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二)渐盛期汉、晋南北朝时代,公元前2世纪-公元六世纪 国力逐渐强大、生产力发展,花

12、卉业从纯实用性生产转向欣赏;,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二)渐盛期汉、晋南北朝时代,汉朝出现了早期的温室,有了早期的花卉促成栽培技术;汉帝上林苑,出现了南树北引,室内种植大量热带亚热带植物,开创了我国古代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园林植物引种驯化工作。西汉起:私家园林兴建。,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二)渐盛期汉、晋南北朝时代,东晋:竹谱为我国第一部园林植物专著;1600前,栽培菊首次出现。陶渊明的“咏菊”诗并不能作为观赏菊起源的证据,但诗集中“九华菊”之名,属一地方品种;2500年前有菊的记载,不过是野生菊,后为药用。南北朝出现了嫁接技术。,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三)兴盛期隋唐宋,公元六世纪-公元十三

13、世纪 品种选育、花卉专著多、名花向国际交流,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三)兴盛期隋唐宋,宋:引种热带、亚热带植物,移植大树取得成功;唐:有花市,价格高,限制发展;开创了盆景艺术。,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三)兴盛期隋唐宋,专著:洛阳花谱(1041-1048)按照重瓣(千叶)、复瓣(多叶)、花色分类;刘蒙菊谱(1140);梅谱兰谱全芳备祖(1256):花卉百科全书,前集27卷,全为花,后集31卷,大部分为花。,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四)起伏停滞期明清民国,公元十四世纪-公元二十世纪 花卉业停滞衰退,生产萎缩,技艺失传,品种散失。,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四)起伏停滞期明清民国,明清:封建没落,经

14、济受到严重破坏;民国时代:政府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五) 建国后的发展历程,建国后,我国花卉产业经历了恢复发展挫折破坏繁荣兴旺的过程。,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五) 建国后的发展历程,恢复发展:19501963,以绿化祖国为宗旨;挫折破坏:19641978,文革破坏;繁荣兴旺:19781984年成立花协;花卉市场活跃、市场建设良好;报刊多种发行,市花评选活动;十大名花评选。,六、我国花卉栽培简史,(五) 建国后的发展历程,十大名花 梅、牡丹、菊、兰、月季、杜鹃、山茶、荷花、桂花、水仙。,七、世界花卉生产和贸易情况,(一)全球花卉消费快速增长,据统计欧美花卉消费增长

15、率19771982年为8.3,1987 1990年为10。预计本世纪末全球消费将达到2000亿美元。不少国家近年经济疲软,而花卉业却欣欣向荣,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七、世界花卉生产和贸易情况,(二)花卉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由于消费的迅速增长,产量、质量的不断提高,国际花卉贸易额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由于国内需求量巨大,日本、美国、西欧大部分国家为主要花卉进口国,七、世界花卉生产和贸易情况,(三)花卉消费区域格局,目前,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北美、欧洲、日本。日本1992年花卉消费额为162.16亿美元,人均103.2美元,欧洲的人均花卉消费为350美元以上。 1北美的美国:进口来源

16、于哥伦比亚、墨西哥、荷兰、 哥斯达黎加。 2欧州:欧洲进口的主要来源是荷兰、以色列、泰国。3日本:日本的 鲜花进口在东亚属居第一位。日本的花卉进口来源主要为欧洲(荷兰),但由于距离遥远,现逐渐将进口战略转向东南亚。,七、世界花卉生产和贸易情况,(四)花卉生产区域格局,目前世界花卉出口国中,五大鲜切花出口国排序为:荷兰(59)、哥伦比亚(10)、意大利(10)、以色列(4)、肯尼亚(1);五大盆花出口国的排序为荷兰(48)、丹麦(16)、比利时(10)、德国(5)、意大利(4)。,七、世界花卉生产和贸易情况,(四)花卉生产区域格局,美洲:美国:美国为最大的切叶生产国。哥伦比亚。哥伦比亚仅次于荷兰

17、的第二位鲜花输出国,在美国出售的花卉10朵中有7朵来自哥伦比亚。哥伦比亚鲜切花面积4200多公顷,年产鲜花52亿支,创汇4亿美元。,七、世界花卉生产和贸易情况,(四)花卉生产区域格局,欧洲: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丹麦。荷兰为最大的鲜切花出口国(占有率63%)。荷兰鲜切花温室3000多公顷,年产鲜花100亿支,创汇26亿美元。,七、世界花卉生产和贸易情况,(四)花卉生产区域格局,亚洲:日本、泰国、以色列、新加坡 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大洋洲:澳大利亚,国际花卉贸易格局,国际切花贸易格局,八、我国花卉生产与消费布局,花卉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渐成规模,八、我国花卉生产与消费布局,1鲜切花生产的

18、主要地区,全国形成了以昆明为基地的夏季鲜切花生产销售中心、以广州为基地的冬季和热带鲜切花生产销售中心。辽宁夏季鲜切花发展有一定规模,八、我国花卉生产与消费布局,2鲜切花消费的主要地区,自80年代以来,我国花卉市场逐步形成了三大消费区域,其消费量约占全国80左右。即以北京为主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以广州为主的华南地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很大。,八、我国花卉生产与消费布局,3盆花生产与消费,珠江三角洲的阴生观叶植物与高档盆花长江三角洲的高档盆花,八、我国花卉生产与消费布局,4. 苗木类的生产与消费,主要以近距离消费为主;主要产区: 广东南部的热带苗木区; 浙江萧山的温带亚热带苗木区; 河南鄢陵的温带苗木区等.,八、我国花卉生产与消费布局,5. 广东的花卉生产与消费,2005年初统计,广东花卉面积60万亩,年产值超过60亿,出口创汇近亿美元,从业人员5万人。(一)优势气候优势技术、品种和信息优势市场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八、我国花卉生产与消费布局,5. 广东的花卉生产与消费,(二)优势产业冬季鲜切花热带切花热带观叶植物热带亚热带苗木,八、我国花卉生产与消费布局,6. 中国的花卉业的问题,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产品质量较差,如育球技术;出口创汇能力差,产品缺乏竞争力;发展后劲不足,缺乏特色;规模性差;科研工作刚起步;花卉育种工作未受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