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提纲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1015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提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提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提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提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提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提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教学提纲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李晓强,基本概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指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下肢出现供血不足表现的疾病。,一,临床特点,发病率高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累及大中动脉、多部位临床漏、误诊率高治疗的风险大、远期效果不理想,发病率高,TASC(泛大西洋协助组)报道:欧洲:下肢ASO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发生率为0.6-9.2%,下肢ASO :70岁:18.8%中国:50岁:糖尿病+下肢ASO,19.4%60岁:下肢ASO发生率约占人群11.9%,每年新发病例300万,88%未被诊

2、断出,累及大、中血管多,大中动脉、分叉部位多平面、多节段分布、股腘动脉段最为常见,占47-65.4%,临床漏、误诊率高,每年新发病例100万,88%未被诊断很多被当做脉管炎、下肢感染、腰椎疾病治疗讨论3个问题1,为什么误诊为脉管炎?2,与腰椎疾病如何鉴别?3,下肢ASO的诊断要点,1,为什么误诊为脉管炎?(1)沿袭传统的疾病概念(2)临床表现: 与脉管炎有相同的下肢缺血表现(3)治疗上相同之处多,临床表现相同之处,(1) 早期:患肢发怕冷 皮肤温度低、 麻木动脉搏动减弱(2) 疼痛:间歇性跛行 持续性疼痛, 夜间静息痛,(3) 营养性改变:肌肉萎缩、皮下脂肪消失、毛发脱落(4) 肢体末端溃疡或

3、坏疽,间歇性跛行,皮肤发绀,坏疽,与脉管炎的不同之处,年龄伴随病累及血管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关键CT、造影图像不同,脉管炎与ASO的影像不同,2,与腰椎疾病如何鉴别?,3,诊断要点,(1) 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2),下肢缺血表现:发凉、乏力、间歇性跛行、溃疡、坏疽等(3),查体:皮温低,肢体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股、足背)(4),辅助检查踝肱指数-ABI彩超,CTA,血管造影,踝肱指数ABI(ankle brachial index),评价缺血程度基本方法ABI:踝部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ABI0.9即可诊断,0.71-0.9 轻度,0.41-0.7中度,0-0.4重度,彩超优点:无创,用

4、于筛查,明确血管通畅情况、管壁斑块厚度、血液流速,费用低廉缺点:对血管病变整体认识不够,优点:无创,可以对血管血流情况整体了解缺点:狭窄部位血流涡流引起信号减损, 夸大狭窄可能;不能了解斑块情况,MRA,辅助检查,优点:动态、多角度了解血液动态流动情况,明确血管病变范围长度等缺点:有创,应用造影剂,对血管壁了解欠佳,CTA 优点:无创,了解动脉通畅情况,对动脉斑块尤其是钙化斑块较为敏感缺点:应用造影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DSA血管造影,4,临床:Fontaine分期,1 轻微症状期():无症状或轻微症状,肢体怕冷或感觉异常,行走易疲劳2 间歇性跛行期():行走后下肢酸胀、疼痛,休息后改善,并可

5、继续行走,症状反复出现; a:跛行距离长于200米;b:跛行距离短于200米3 静息痛期():坏疽的前兆,夜间休息时肢体末梢疼痛明显4 溃疡和坏疽期():趾端破溃、肢体坏死,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腔内介入治疗,保守治疗,1,一般治疗肢体保温防止外伤适当运动 Buerger运动加强下肢锻炼,每次行走至少30-45分钟,每周至少3次,( class ),保守治疗,2,药物治疗(1)血管扩张剂: 罂素碱、凯时、培达、安步乐克及潘通(己酮可可碱)等(2)抗血小板: 阿斯匹林,波立维、培达、潘生丁等(3)抗凝、溶栓治疗肝素,低分子肝素,尿激酶(天普洛欣)、重组链激酶(思凯通),指南推荐用药,1 、西洛他

6、唑(培达):国外100mg bid,国内50mg bid( class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抗血小板及扩血管作用;不良反应:头痛、心悸、皮疹2、 前列腺素类(德纳):20ug bid( class b)3 沙格雷酯(安步乐克):0.1 tid( class b)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收缩;费用昂贵,外科治疗:包括开放手术、腔内介入,外科治疗指征:1,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间歇性跛行,2,静息痛,3,肢体缺血性溃疡和坏疽(Fontaine分期b以上)。注意:不是所有ASO都要外科治疗,动脉搭桥手术:,概念:在病变血管的远近端用人造、自体血管架桥,将血液经此流入远端基本条件流入道:

7、拟搭桥的近端血管要求良好,流出道:良好的,搭桥吻合的远端血管无感染全身状况能耐受手术,流入道,流出道,阻塞段,常用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双股总动脉搭桥,股总动脉-远端股动脉搭桥,腋股动脉搭桥,动脉搭桥术移植材料,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内膜剥脱术,适应症:1 局限于髂、股动脉的5cm的严重狭窄或闭塞2 局限于髂股动脉分叉处的粥样硬化狭窄病变3 作为动脉旁路术的辅助手术,在吻合口邻近的主干动脉有明显的内膜增厚时,先行内膜剥脱术4 切口处无感染灶5 全身状况能耐受手术优点:1 无支架或人工血管植入物2 感染发生几率低,腔内介入治疗微创、住院时间短、可重复性好、并发症少等特点,已经广泛普及应用,目前最常

8、用的方法有:1 球囊扩张术:(PTA)2 球扩+支架置入术(PTA+stent)3 腔内斑块旋切术,经皮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 ),(1)作用机理:内膜和中膜撕裂、中层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过度伸展、扩张。,经皮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 ),适应症:1 下肢缺血症状(Fontaine b 以上)2 髂股动脉的短段病变:5cm狭窄或2cm闭塞3 小腿动脉:直径4mm缺点:1 血管壁气压伤,易血栓形成2 血管再狭窄率高,2 球

9、扩、支架置入术(PTA+stent),适应症(以前)髂、股、腘动脉的短段疾病;闭塞长度应5-7cm;狭窄15cm动脉移植后吻合口狭窄。,适应症:现在的观念:改变,股浅动脉长段病变:狭窄或闭塞10cm连续的多发性狭窄和钙化阻塞累及股总或髂动脉,操作一般过程,1 局麻,穿刺动脉、造影,2 导丝通过狭窄或闭塞段关键3 球囊预扩张4 支架置入,残余狭窄20可用球囊后扩张5 造影观察效果6 封闭穿刺点,压迫,包扎,髂动脉闭塞,球扩支架术,左髂动脉闭塞,进入内膜下,导丝成袢前推,通过病变,支架、造影,股动脉球囊扩张内置支架术+右股浅动脉长段闭塞(10个月后复查),术前CTA提示右侧股浅动脉长段闭塞,右股浅

10、动脉远端显影,路径图下导丝通过,导丝通过后造影,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球囊扩张,6mm,造影支架近端血流畅,复查CTA提示支架血流通畅,腔内治疗术后效果评估,治疗成功指标:静息痛消除或改善、溃疡愈合足部变暖伤口清创时可观察到活动性出血,股浅及腘A闭塞腔内治疗 远期效过如何?,股腘动脉腔内治疗效果评价的文献报告很多、临床试验多样,说明这个部位的腔内治疗无论从病变选择、方法、疗效评估等处于探索、发展时期,股腘动脉中等长度:球扩 VS 支架研究RESILIENT、SCHILLINGER研究:前瞻、随机、多中心12月血管通畅率: 37% : 81%、75%股腘动脉中等长度:支架置入远期通畅率高,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10cm1,多个单中心报告长度10-29cm,支架置入:一年通畅率36-68%2,DURABILILITY试验:前瞻、多中心、非随机评估长支架在长段病变的通畅率:12个月一期:72%,二期:89%结果:长支架在长段病变效果较好,影响长期通畅率的原因,血管直径 血液流速、压力 病变多为阻塞性、长节段病变 常继发血栓 病变持续发展 机械变形及受压血管外科,血管外科:初生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